㈠ 什么是“广博会”,详细资料
全称叫广州博览会,是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广州市人民 政府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联合举办的、每年举办一届内外经贸结合的大型博览会,时间在7月份,展场设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大厅1-5号馆 一、二楼两层。从1993年举办以来,以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多、效果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是国内连年举办的大型的、成功的一个展览会。
(一)宗旨
广州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的南大门,是广东省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中心,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为更好地发挥这个门户的对内对外辐射作用。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在广州市举办一届广州博览会。广州博览会是一个大型综合性展会,通过展会加强广州与国内外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广州博览会的宗旨是按照当代经济社会大流通,大市场的特点和要求,抓住我国进入WTO的机遇,为国内外各地区、企业创造经济合作和贸易的各种机会,为国内外地区经济繁荣和国内外企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参展地区
广州博览会分设国外展区、国内展区、广州市 展区三大部分。参展范围广,国外参区有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阿联酋、瑞士、新西兰、台 湾、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先后来参展;国内参区先后包括全国34个省(区)市都有企业来过参展;广州市展区主要由市直属各委办、 区、县、单位的企业参展,包括国营、中外合资、私营企业组成。
(三)展览内容
广州博览会每一届都有相当规模,展场宽敞, 精心布展,展品丰富,展览档次有一定水平。展品包括有电子、机械、建材 、纺织、医药、服装、皮革、五金、化妆品、食品、陶瓷、汽车等12大类400 0多个品种。参展的海外厂商、国内企业和本市企业都推出了许多名牌产品、高技术产品以及地区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争妍斗艳。
(四)交流活动
广州博览会展场内外充满商机,贸易和洽谈十分活跃。围绕着促销产品,招商引资,加强联系,扩大合作的交流活动,不但在展场 内热烈进行,而且还常常延伸到展场周边的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流花宾馆、广东迎宾馆等场所。在过去九届博览会中比较大的交流活动有:广州工业 招商会、广州城乡联合洽谈会、中外经贸合作洽谈会、工商贸易洽谈会、穗港百货贸易洽谈会、穗港时装贸易洽谈会、黑龙江省新闻发展会、河北省新 闻发布会、广西区新闻发布会、香港贸发局新闻发布会、兰州市新闻发布会、玉林市新闻发布会等等,还有数字化中国---'99广州电子商务实践论坛等 。这些交流活动反映良好,效果不错,体现了广州博览会为国内外客商和来宾提供热忱服务和周到的安排。
广州博览会的主要特色
(一)展览规模大
九届共开通室内展场面积18.7万平方米,平均每届为2 万平方米;开设展位共8171个,平均每届为908个,其中最多一届达1200个,最少一届为747个。广州博览会的展览规模较大而且年年比较稳定。
(二)参展地域广
广州博览会是在广州举办的面向全国和世界各 地的博览会,参展企业的地域甚广,国外包括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包括全国34个省(区)市。
广州博览会是在广州举办的面向全国和世界各 地的博览会,参展企业的地域甚广,国外包括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包括全国34个省(区)市。
(三)展览档次高
广州博览会优势在于规模大,展场好,设施一流,布 展考究,名、优、特、新产品多,是全国同类展览业属于档次高之一。在过去九届博览会中每天进馆近2万人次以上,原因是展品特色新、档次较高,为中外商品精华之集散地格外引人注目,各类参展产品深受与会客商欢迎,为广州博览会增添不少光彩。
(四)专馆特色新
九届博览会开设的专馆逐年增多而且很有特色。专馆注重产品和企业的形象宣传,如韩国馆、香港馆、黑龙江馆、广西馆、河北 馆、安徽馆、杭州馆、玉林馆等等;由国内外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的专业性(行业性)专馆,展品成系列,销售服务周到,适合市场需求,承诺特色鲜 明。
(五)经贸同步
经贸结合是广州博览会最显着的特色,九届广州博览会不仅有产品展示展销的市场交易,又有经济技术合作,招商引资的洽谈。 在每届博览会中都云集众多的采购商、贸易商、厂商、制造商、投资商,既来参观和开展贸易洽谈,又来寻求投资合作,寻找商机,因此在广州博览会开幕期间,经贸洽谈非常活跃,经济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两翼齐飞,从九届博览会经贸成交情况分析,平均每届贸易总额达14.12亿元,签定经济技术协 作项目110.22项,计划投资额70.71亿元。
(六)网上促交易
1999年,广州博览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运用互联网介绍广州博览会和参展企业,发布经贸消息、图片、推介最新招商项目,还为参展企业免费制作网页,并运用互联网尝试网络交易,使国内外企业可通过网络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招商。促进网上贸易的发展。
㈡ 与电影相关的展会有哪些
今年在上海有一场国内唯一专业的电影展会 2012中国(上海)国际电影技术展览会 11月份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
㈢ 香港有哪些着名的电影公司
1、寰亚电影
寰亚电影1994年由七位香港电影人士创办,第一部电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便先声夺人,夺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剧本”。其后9年,寰亚电影不单票房成绩优异,还赢得了80个国际电影节奖项。
2、英皇电影
英皇电影为香港最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娱乐媒体投资公司之一。得奖或口碑佳作包括:2018年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庄文强执导,周润发、郭富城领衔主演的《无双》;饶晓志执导的《无名之辈》。
3、中国星集团
中国星集团由香港影业协会副会长向华强先生一手创办的上市集团,拥有永盛娱乐制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及电视剧集的全球独家发行权,及多间独立制作公司的代理发行权。
4、银河映像
银河映像的主要业务是向各电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电影制作服务,包括前期制作、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等。
5、泽东电影
泽东电影有限公司(Jet Tone Film proction)由知名导演王家卫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于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高质量影片。
㈣ girtv2016第三届广州国际广播影视设备展览会 明年在什么地方举办
girtv2016第三届广州国际广播影视设备展览会
展览时间:2016年3月3-5日(星期四-星期六)
展览地点: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展馆(广交会展馆东侧)
主办单位: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
广东省影视节目制作行业协会
㈤ 2018年有什么机器人展会推荐吗日本机器人展德国机器人展呢法国机器人展
2018年01月05-08日 美国拉斯1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18年02月8-10日 印度国际通信通讯博览会
2018年02月14-16日 美国国际线路板及电子组装技术展览会IPC
2018年02月27-3月2日 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8年03月20-24日 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讯技术博览会CeBIT
2018年04月13-16日 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览会
2018年04月20-23日 俄罗斯莫斯科消费电子展览会
2018年04月25-27日 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展览会
2017年04月25-28日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通信展
2018年5月30-6月3日 台北电脑展览会
2017年07月17-20日 巴西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
2017年09月14-16日 印度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展
2017年09月01-06日 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展览会IFA
2017年09月12-14日 美国世界移动大会MWC Americas
2017年10月13-16日 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览会
2017年10月16-20日 中东迪拜电脑通讯电子展GITEX
2018年11月13-16日 德国慕尼黑电子元器件展
㈥ 如何带孩子玩转香港书展
Top10、浅水湾
想一尝海中畅泳的滋味,可以到水清沙细的浅水湾。海滩背后是影湾园,前身为浅水湾酒店,欧陆式的建筑风格极富殖民地色彩。向海滩的东面走,可以见到充满中国古典色彩的镇海楼公园,十多米高的天后娘娘及观世音神像矗立门前,庄严宏伟。
交通指引:于中环交易广场巴士总站 (港铁香港站D出口) 乘6、6A、6X、66或260线巴士。
Top9、金紫荆广场
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金紫荆广场上矗立着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即“金紫荆”),是中央政府代表全国人民送给香港作为特区政府成立的礼物,也是旅客留影的热点。而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更是香港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及展览举办地点,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及动漫展也是在此举行的。金紫荆广场每天早上7:50有升旗仪式,每月1日提早于早上7:45开始,更有警察乐队同场演奏国歌及背景音乐,警察风笛队也会于升旗礼后进行10分钟表演。
交通指引:港铁湾仔站A5出口,按指示沿有盖天桥步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步程约15分钟。
Top8、博物馆
香港有超过20所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若你想了解更多香港的民间风俗及历史发展,可到香港历史博物馆去,那里的常设展览“香港故事”透过逾4,000件展品、立体造景及多媒体剧场,带你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昔日的香港;若你想登上太空,了解太空科学知识,可到香港太空馆,内设太空科学展览厅和天文展览厅,另有新近全面提升设备的何鸿燊天象厅,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航天科技发展,探索太空奥秘;若你要增加科学知识,香港科学馆的500多件展品肯定可以满足你,其中约七成展品更可触摸操作,例如弄弄肥皂泡、接连电路、检视家庭电器等,馆内的能量穿梭机高22米,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件同类展品。
要参观香港的博物馆,购买“博物馆周票”就更划算。凭票可于一星期内,不限次数参观七所博物馆(除以上介绍的博物馆外,还有孙中山纪念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票价港币$30,在有关的博物馆有售,让你不停的去去去,去到变博士!这七所博物馆逢星期三都免费入场啊!
香港太空馆
交通指引:港铁尖东站J出口,或由中环或湾仔乘天星小轮至尖沙咀,步行约10分钟。
时间:下午1:00至晚上9:00 (星期一至五); 上午10:00至晚上9:00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逢星期二休馆 (公众假期除外)
香港科学馆
交通指引:港铁尖沙咀站B2出口,沿金马伦道向尖沙咀东部方向步行,至漆咸道南左转,约10分钟到达。
时间:下午1:00至晚上9:00 (星期一至五); 上午10:00至晚上9:00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逢星期四休馆 (公众假期除外)
香港历史博物馆
交通指引:港铁尖沙咀站B2出口,沿金马伦道向尖沙咀东部方向步行,至漆咸道南左转,约10分钟到达。
时间:上午10:00至下午6:00 (星期一至六); 上午10:00至晚上7:00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逢星期二休馆 (公众假期除外)
Top7、马湾公园挪亚方舟
全球唯一根据远古记载原大体积而建的挪亚方舟,是一个集亲子活动、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的景点。要走进方舟,先要通过方舟花园,那里摆放了67对野生动物雕塑,部分为稀有及濒危物种,造形栩栩如生。除了与“它们”合照外,别忘了看看“它们”身边的牌子,上面写着动物的特征和个性,同时增进你的课外知识。
在方舟生命教育馆内,有不同主题的互动游戏,你可从中学习关爱与和谐的讯息;方舟多媒体教育馆的180度环形影院,让你亲历大洪水的威力,同时明白地球面对的挑战。不可错过的当然还有珍爱地球馆,15个展览区提供各式各样富趣味的互动学习活动,把多元智能融入各种观察、思索和实践活动中,你可从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一家大小更可以入住挪亚方舟的度假酒店,享受马湾的美丽时光。
交通指引:搭乘渡轮,由中环二号码头 (港铁香港站E1出口,穿过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往珀丽湾,需时约20分钟;或由荃湾渡轮码头 (港铁荃湾西站D出口)往珀丽湾,需时约10分钟;也可在旺角新世纪广场搭乘直通巴士,需时20分钟,双程港币$38。
时间:上午10:00至下午6:00 (每月第一及第三个星期三休息,公众假期除外)
费用:港币$55-$100 (星期一至五); 港币$65-$100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Top6、香港湿地公园
你想看看雀鸟追逐嬉水、小白鹭觅食和一大群雀鸟从草丛中飞出来的壮观场面吗?那么,到香港湿地公园一定不会令你失望。这个集自然护理、教育及旅游于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旅游设施,拥有一片面积约6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大片淡水沼泽和泥滩,为雀鸟提供食物和理想的居住环境。观赏雀鸟是乐事,记得只可远观,千万不要直接触摸鸟儿啊!
湿地公园内建了一个室内访客中心 - 湿地互动世界。那里设有五个主题展览廊、放映室、礼品店、室内游戏区(沼泽历奇)和资源中心,你可从互动世界中学习更多有关湿地及生态的知识。而湿地保护区是一个特别为水禽和其他野生动植物栖息而建造的人造湿地,包括淡水沼泽、红树林、河溪、泥滩等多个湿地生境。园内有雀鸟、蜻蜓、蝴蝶、两栖生物、爬虫类、鱼类及两栖类动物,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不同的生境,寻访各式各样的有趣生物。
交通指引:港铁天水围站E出口转乘轻铁705或706线,于湿地公园站下车。
时间:上午10:00至下午5:00 (下午4:00停止售票);星期二休息 (公众假期除外)
费用:成人港币$30、儿童/学生/长者半价
Top5、昂坪360
要腾云驾雾,不一定要练成轻功,坐上昂坪360的全新水晶车,可以360度鸟瞰脚下全无遮挡的广阔景致。全新水晶车的车底是透明的,置身车厢就如在天空中飞翔一般,刺激无比。
在东涌登上缆车,25分钟的路程中,沿途可眺望香港国际机场、南中国海、天坛大佛及北大屿山郊野公园的自然美景,聊聊天、看看风景,轻轻松松便抵达古色古香的昂坪市集。市集内汇集各样餐饮及购物设施,还有讲解释迦牟尼成佛历程的多媒体节目“与佛同行”及老少皆宜的影像节目“灵猴影院”。这两个主题景点,让你更了解中国文化。
想歇一歇的话,可到附近的宝莲禅寺尝尝菜根香,品尝寺庙素菜。然后要考考你的脚力,踏上200多级台阶来到雄伟庄严的户外青铜坐佛天坛大佛前,欣赏它的气势。此外,还要到附近的心经简林参观,简林是由38条花梨木柱组成的户外木刻佛经,巨木柱屹立山上,与大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想知道大屿山这里有什么天然景观吗,生态又怎样的多样化,就要来看看昂坪自然中心。你还可以参加“昂坪活动教室系列”的特别活动,坐缆车去观赏昂坪的自然生态,了解一下大屿山的本土文化。
昂坪360会定期推出不同优惠套餐和推广活动,如港铁旅游票尊享昂坪缆车折扣、来回缆车和4D立体电影套票。
交通指引:港铁东涌站B出口,步行约5分钟往东涌缆车站
时间:上午10:00至下午6:00 (星期一至五)上午9:00至下午6:30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费用:标准车厢 (来回)成人港币$107、3至11岁儿童港币$54
费用:水晶车厢 (来回)成人港币$157、3至11岁儿童港币$104
Top4、海洋公园
海洋公园是东南亚最大的水族及主题公园之一,由开幕至今,不断注入新元素,深受大人及小朋友欢迎。从前,我们都要乘登山缆车,往返山上的高峰乐园和山下的海滨乐园,最新的海洋列车让你更快来回两个游乐区,同时在车内欣赏以海洋世界为主题的多媒体动画。
登上海洋列车前,先来到集教育与娱乐于一身的亚洲动物天地参观吧!它刚于去年开幕,是世界上首个融合室内外环境及集合多个亚洲动物品种的综合展馆,你可同一次探望大熊猫、小熊猫、娃娃鱼、小爪水獭和扬子鳄等等。
走进海底世界的海洋馆、海狮和海豹居住的太平洋海岸、色彩缤纷的水母万花筒、精采绝伦的海洋剧场,都是叫人难忘的景点和表演。想与动物再亲近一些,参加豚聚一刻和幕后之旅吧,前者可让你于水中抱抱可爱活泼的海豚,一同嬉戏,而后者则会展示大熊猫、小熊猫、小爪水獭、水母等生物鲜为人知的一面。记得入场前,到正门票务处预先报名及付费啊!
交通指引:于港铁金钟站B出口搭乘城巴629线
时间:上午10:00至下午6:00
费用:成人港币$250、3至11岁儿童港币$125
Top3、香港迪士尼乐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分为7个主题园区,分别是美国小镇大街、幻想世界、探险世界和明日世界等等,还设有两家迪士尼主题酒店,怕一整天不足以玩遍整个乐园,就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晚上吧!
追踪迪士尼朋友是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观看迪士尼巡游表演,可以一次与众多迪士尼朋友见面;唐老鸭就会在3D的米奇幻想曲出现,引领你和爸妈进入迪士尼动画世界的经典场面;百老汇歌舞剧形式的米奇金奖音乐剧,由众多迪士尼朋友载歌载舞演出;米奇、米妮和高飞还会随时现身梦想花园,与你近距离会面。当然,不要忘记随身携带相机和签名册。
还未满足?那就走入巴斯光年星际历险世界,与巴斯光年一起并肩对抗外星人;登上探险船,展开惊险刺激的森林河流之旅!在小小世界里,与过百个民族木偶和迪士尼朋友木偶见面,欣赏色彩缤纷的世界景观。
累了就跳上迪士尼乐园铁路,悠闲饱览迪士尼乐园美景吧!还可以跟迪士尼动画师,在动画艺术教室绘画米奇老鼠及其他迪士尼朋友的画像。晚上还有璀璨的星梦奇缘烟花表演。
除了乐园,你更可以入住迪士尼主题酒店,与迪士尼朋友共进自助餐,甚至在泳池与高飞一同畅游。这个假期,就把这个奇妙之旅写在你的行程计划上吧!
香港迪士尼乐园的玩意多,想节省轮候时间,有妙计!先往提供“快速通行卡”服务的游乐设施,将入场门票插入“快速通行卡”印票机,领取“快速通行卡(fast pass)”。之后,你可继续享用乐园内的其他设施及服务。别忘了在卡上注明的时间返回该游乐设施。这样就无须花时间排队啦!
交通指引:港铁迪士尼站
时间:上午10:00至晚上8:00 (乐园开放时间只供参考,入场前请浏览香港迪士尼乐园网站。)
费用:成人港币$350、3至11岁儿童港币$250、65岁或以上长者港币$170如欲预订酒店房间,请致电订房中心热线 +852 1 830 830 (每日上午9:00至晚上8:00)
Top2、太平山顶
来到香港,岂有不到太平山顶的道理呢!搭乘山顶缆车,更是一趟刺激、好玩的体验!整条铁路以钢索拖行,列车依着山坡斜斜地攀升373米(约1,200尺),沿途看着高楼大厦逐渐倾斜,置身车厢之中的你,身体也会不由得向后倾,部分路段倾斜度更达一比二。到达后,相信你会马上被建筑外形独特的凌霄阁所吸引,里面有不少商店及餐厅,要买纪念品或用餐都非常方便。
山顶凌霄阁
沿着山顶环回步行径漫步,你可在不同的位置俯瞰脚下的香港美景:在卢吉道观景点放眼远望,沿途是翠绿的山峰,是意想不到的美丽;狮子亭、山顶广场观景台及凌霄阁摩天台,更是拍摄全家福的最佳位置,还有大片维港风光作背景;也要到太平山餐厅及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旅客咨询中心,它们都是古迹,前者原是山顶缆车建设工程的工作间,后者就是一个具有超过50年历史的全金属缆车车厢,都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旅客在中环花园道山下缆车站搭乘山顶缆车登山,可以免费参观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如果想玩得尽情一点呢,不如购买山顶缆车摩天套票吧!一张票(成人港币$56、3至11岁儿童港币$26)就包括了山顶缆车来回车票和凌霄阁摩天台的入场票,又划算又方便啊!
交通指引:
1、由港铁中环站J2出口步行至花园道山下缆车站,再乘缆车前往;
2、于中环交易广场巴士总站(港铁香港站D出口)乘15线巴士经迂回山路登山。
3、上午10:00至晚上11:00 (星期一至五);上午8:00至晚上11:00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
来到山顶,别忘了去和你心爱的巨星偶像见面和合照,甚至与世界历史及政治人物并肩而立。位于凌霄阁的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占地三层,五个主题展区“魅力香江”、“乐坛巨星”、“风云人物”、“世界首映”和“体坛猛将”分别展出100多个国际及本地名人的蜡像,每个造型栩栩如生,几可乱真!难得的巨星之旅,别忘了准备照相机啊!
电话:+852 2849 6966
时间:上午10:00至晚上10:00
费用:成人港币$160、3至11岁儿童港币$90
Top1、维多利亚港
为甚么香港会被誉为“东方之珠”呢?来到维多利亚港,你就会找到答案。维多利亚港原来早在1999年就被《国家地理旅游杂志》列为“人生五十个必到景点”之一。要欣赏维多利亚港的风光,除了可以沿着尖沙咀海滨花园上的星光大道或湾仔的金紫荆广场逛逛外,还可以登上太平山顶,甚至搭乘天星小轮。这一幅360度立体的风景画,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一样美丽!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在星光大道,你就可以一睹这个梦工场的风采,这里处处星光闪闪,走在大道上,脚下就是成龙、刘德华、李连杰等颗颗巨星的手印,沿途更有牌匾简介香港电影的历史,远远还有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的铜像,赤膊上阵的他很威风呢!
幻彩咏香江
晚上8:00,还可以和爸妈站在海旁的最佳位置,欣赏全球最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在音响效果和旁白下,看着灯光在两岸超过40幢建筑物飞舞跳跃。
最佳观赏地点:由星光大道至香港文化中心外的尖沙咀海旁、湾仔金紫荆广场,或维多利亚港内的观光渡轮。
天星小轮
你更可以搭乘天星小轮,置身于维港之中,欣赏维港夜景,一家人一起感受最超值的观光旅程。
11 6 评论(1) 分享 举报
takemyhandyeah
来自网络知道认证团队 2018-03-30
首推香港迪士尼乐园,还有香港科技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马湾公园挪亚方舟等。
景点介绍:
1,香港迪士尼乐园,坐落于香港新界大屿山,于2005年9月12日开园。它是全球第5个以迪士尼乐园模式兴建、迪士尼全球的第11个主题乐园,以及首个根据加州迪士尼乐园为蓝本的主题乐园。乐园占地面积40多公顷,是全球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除了迪士尼经典故事及游乐设施外,香港迪士尼乐园将配合香港的文化特色,配备一些专为香港而设的游乐设施、娱乐表演等。
2,香港博物馆位于九龙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内S61~S62座。香港博物馆总面积达28,500平方米。香港博物馆前身为"香港博物美术馆",后分为"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博物馆",博物馆于1975年对外开放。香港博物馆经常举办专题讲座,介绍本地的考古、民俗和自然历史,以提高观众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欣赏品位。
3,香港科学馆于1992年开幕,位于尖沙咀科学馆道,楼高三层,外形极具科幻感,毗邻香港历史博物馆,共分4层,18个展区,约有500件展品,题材广泛。
馆中展品分布在五个主要展览厅,即展览简介、科学、生命科学、科技及为三岁至七岁儿童设计的儿童天地。其中80%的展品可让观众触摸及操作,因此,参观者可一家大小,亲身体验科技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其间大型展品包括:一架悬于天花板的国泰航空退役DC3飞机;一个高22米的能量穿梭机(以磙球展现势能-动能转化的机器)。
4,全球唯一根据远古记载原大体积而建的马湾公园诺亚方舟,由新鸿基地产发展及五个非政府机构携手呈现。诺亚方舟也是全港独一无二,宣扬爱与和谐,爱生命、爱家庭、爱地球,建立社会正面价值观的旅游景点。
方舟设施各有主题,包括动物雕塑花园、跨越奇围、方舟多媒体博览馆、珍爱地球馆、方舟生命教育馆、海景度假酒店、宴会厅以及临海餐厅。方舟多元化的设施及活动,教育娱乐并重,可从中体会生命意义以及爱惜地球,带来不一样的旅游新体验,也是一家人共享天伦乐的好地方。
㈦ 香港拍电影基地在那里
香港拍电影的基地(香港影城、邵氏影城)位于新界将军澳工业园(将军澳市地段第67号),面积占地为523,000平方呎,总楼面面积为1,100,000平方英尺。
由行政大楼、电影院、后期制作中心、展览厅及五间录影厂组成。影城建于2006年7月(当时只开始局部运作),其余的作内部装修;于2008年9月全面投入运作。
(7)2018香港电影设备展扩展阅读
中国其他影视基地介绍
1、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东阳市,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28个大型实景基地和10座大型室内摄影棚。
2、上海影视乐园
上海影视乐园,又称“车墩影视基地”,是上海风情实景,30年代灯红酒绿的旧上海,黄包车、有轨电车、老爷车穿梭于街道,还有外白渡桥、黄浦江、天主教堂等。
3、长影世纪城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以影视文化为主题,设有 3D 巨幕、4D特效、世界首家的5D影院。
㈧ 急急急急急急!!! 需要香港艺术电影的历史背景,发展以及一切资料,包括着名导演什么的,谢谢!好的话
[2]香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入香港开始。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 1896年初,路易·卢米埃尔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而电影就是这样传入香港。自他离开后,香港电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动。当年,美国汤默斯·爱迪生公司派出一位电影摄影师到香港拍了一批纪录片:名为《香港街景》、《香港总督府》、《香港码头》、《香港商团》和《钖克炮兵团》。 这几部有新闻纪录的电影虽然不是香港电影公司的出品,可是它们是在香港拍摄的,内容又是香港景物,可以把它们称为“香港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
从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过一些很短的纪录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关报导是这样的:“现在中环街市对面,即同记办馆面前,准十五晚开演‘成套戏本’(即整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下·齐卡当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难》。 1907年,香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而且公映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以往为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烧鸭》,是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的一部默片谐剧。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小偷(由梁少坡饰演)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烧鸭》虽在香港摄制,却并非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该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萌芽时代
[2]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编导是黎民伟、摄影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黎民伟原为剧社的主持人,又怎样开始拍起电影来?原来他对电影一向很有兴趣,于是透过罗永祥的介绍,认识了路经香港的布拉斯基,他们商谈合作拍片成功,便由布拉斯基提供拍片所需的设备和基金,利用剧社的布景和演员,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制片和发行,拍成了《庄子试妻》一片。 《庄子试妻》改编自当时的粤剧《庄周蝴蝶梦》,取材于其中“扇坟”一段。剧情大意是:庄子之妻,夫骨未寒,便有了新情人。为了讨好新欢,她不惜扰及死去不久的丈夫的坟墓。而这个新欢实则是庄子扮的,他只是诈死来考验他的妻子对他是否忠贞。 《庄子试妻》片的主角是庄子之妻,由黎民伟反串演出。片中婢女一角由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饰演。严不仅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电影女演员,还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女演员。 《庄子试妻》片利用阳光露天拍摄,香港实地取景,而片中人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装。本片更使用摄影特技,把庄子的鬼魂拍得忽隐忽现,加强戏剧效果。 这部电影创下不少香港电影纪录: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 (二) 第一部在外国公映的香港片; (三) 第一部有电影女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 (四) 也同时是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黎民伟及其兄长海山、北海于1923年创办了香港第一间全由香港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他们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志在推动香港,以至全中国的电影工业。 民新的成立为香港电影业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在1923年出品了香港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又在1924年在广州成立了香港第一个演员培训所民新演员养成所,发掘有演戏潜质的人。 此外,民新还摄制了香港出产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于1924年,珍贵的新闻纪录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大会》、《孙大元帅检阅军团警会操》以及1925年出产的《孙大总统东较场阅兵》等亦是民新的出品。 事实上,1924年至1925年,香港电影事业已渐渐成长,可是由于黎民伟具有同盟会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新于香港开设摄影场,香港电影发展被迫中止了。
峥嵘时代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无理残杀中国人民,中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以示抗议。同年6月,内地的罢工热潮扩展到香港。香港大罢工期间,每天都有商店倒闭,百业凋零,所有娱乐活动,包括电影放映一律停止。这个现象令刚萌芽的香港电影事业夭折。 1926年10月罢工结束,但香港电影事业仍然未能 复苏起来,因为有实力的电影工作者都去了广州或上海发展。虽然期间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员,但这都是有名无实,直至1929年末,仍没有一部香港电影生产过。 1930年初,黎北海等创办了香港影片公司,制作出创业作《左慈戏曹》,然后香港才陆陆续续再有电影制片公司的成立,香港电影事业才见起色,得以复苏。 1930年,香港的电影业随着黎北海(黎民伟兄长)创建香港影片公司而开始复苏。不过,真正令香港电影业站稳住脚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伟的上海民新与其他几间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影业公司”。“联华”可以说是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是战前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1931年4月开办演员养成所,教授的课程包括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堪称一间电影全科学校。它培训了一批杰出的粤语片导演,如李铁、黄岱等,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 “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就是《白金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片。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解体,黎北海另创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 进入1935年,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大观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线》。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爱国片在同年增多了产量。当然,故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编导的《儿女债》。 1937年到1938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顿时间,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片。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大观电影厂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残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几部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问世。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日本入侵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国民党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内地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70代初更达至高峰。
成熟时代
香港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20世纪50-60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粤语片 1: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20世纪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余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20世纪50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2: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着名演员:吴楚帆、张锳、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分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3:古装武侠片 20世纪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嘉禾公司创始人:邹文怀
4: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余,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5。国语片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折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 邵逸夫、方逸华夫妇
狄龙和姜大卫、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70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1970-19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黄金时代
七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7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 李小龙
羽、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60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咤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振兴。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由于从70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 :《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 许冠杰
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70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轻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于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弃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减至最低,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20世纪80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周润发担纲的《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除新艺城之外,80年代叱咤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于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 (《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 《英雄本色》小马哥深入人心
,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7) 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后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80年代的十大卖座香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1984至1989的五年间,拍制了47部电影)整个八十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80年代的香港电影由于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没落,加上1989年经济、影带市道不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 成龙洪金宝
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如今岁月(危机时代)
综观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80年代顺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角卡门》)、关锦鹏(《胭脂扣》)、陈嘉上(《小男人周记》)等等,还有90年代的奇迹周星驰、刘德华、张国荣、梁朝伟以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张曼玉、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等。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电影公司大洒金钱,演员一天九组戏的好景日子来说,90年代的香港电影的确危机重重,阴霾满布。 首先是90年代初盛行武侠动作片,《黄飞鸿》和《东方不败》相继掀起打风热潮,一时间李连杰、林青霞成为卖端口保证。可是,依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卖座的片种总有跟风者,而当跟风者众、水准参差的时候,亦即该电影类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侠动作片热潮如是,赌片热潮及后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没有例外。同年,周星驰以《赌圣》崛起,整个90年代前期基本是周星驰的天下(虽然94年周润发以赌神2占领冠军) 到了90年代中期,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西片逐步抬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更以一亿一千万元攀上顶峰,这部映了195天的好莱坞A级大制作还占了“本世纪百部卖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80年代威风一时的新艺城作品《最佳拍挡》系列。 周星驰
另一个令90年代香港电影褪色的原因是盗版问题。80年代录影带市场兴起已经令电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后期,盗版VCD更为香港电影市道带来了重击。不少电影在午夜场或首映过后便出现盗版,海关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责任,后来香港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强扫荡,才使盗版VCD活动略为收敛。 香港电影界曾多次组团访京,与港澳办及电影局商讨创作自由、版权问题等,亦促请中央政府开放市场。1997年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电影,并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人略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搞得有声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戛纳等国际影展中获奖,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可惜的是,这也导致影圈人才外流,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着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好莱坞罗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区寻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绩最突出的是在台湾一脱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转型,由脱星变性格演技派,成绩斐然。还有9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掀起日本电视剧热潮,连带电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员参与港产片,其中又以女星为主,包括《星月童话》、《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亦少不得成龙电影里插科打诨的一众日本美女。 20世纪90年代的卖座保证是“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周星驰独有的“无厘头”喜剧深得民心,有人认为他的“无厘头”文化和"XX"后港人逃避现实的心态相通,他的作品如《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剧经典。近年,周星驰明显减产,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走上幕后之路。 周润发在80年代中后期凭《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坛至尊无上的地位,之后拍了一连串英雄片、动作片,虽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观众缘。近年进军好莱坞,除拍一贯的动作片(如《血仍未冷》) ,还尝试拍如《安娜与国王》这类文艺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归拍港产片之意。 至于成龙则大致维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对于80年代的成绩,近年成龙作品已不算大卖),惜在电影风格上难求突破。 导演方面,“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双映成趣,一个擅拍商业味道极重的电影,更被揶揄为“屎尿屁”导演;一个专挑大明星合并,产量少、艺术味浓,往往得到国际影展的垂青,两人电影风格回异,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创将之一杜琪峰近年颇受瞩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来愈有个人风格。还有凭《香港制造》打出名堂的陈果亦成功地从独立电影导演变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
㈨ 都说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死,您认为致使电影界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这样的局面还会持续多久
人才技术设备,移民了一部分,香港人的口味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推移,新新技术从事和融入社会,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转变, 不在以什么,围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香港人生活步伐的加快,这是问题之一,人们又在这个社会社会时间专注什么, 这些社会背景的发生, 能够看到什么在变化,促使这些发生的原因,无外乎是几种原因,能够看到什么是主流,可以反馈到香港不是世界的主流……,第二,看到社会的稳定性,整体综合的发展,香港整体产业要好,社会人的心心情也会不一样,这和国际市场有关系,不是香港岛能够左右的,世界中整体
㈩ 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哪个台电视直播
链接:
提取码:5bfz
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剧情简介······
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是为表彰表扬2018年度杰出电影所颁发的奖项,表扬电影从业员的成就,促进专业发展和推动电影文化,颁奖典礼订预于2019年4月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由方力申及邓丽欣担任主持人。
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将于2019年2月下午在香港文化中心四楼举行记者招待会,由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古天乐及最佳男配角姜皓文揭晓本年度入围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