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版于1986年12月在文联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艺于出版社正式发行。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平凡的世界》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B. 《平凡的世界》内容概要
《平凡的世界》内容概要是:
上世纪70年代,自尊好强的农家子弟孙少平在原西县高中读书,与地主出身的郝红梅相互爱怜,后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班长顾养民谈恋爱。同村同班的好友田润生为此抱不平狠揍顾养民一顿。倔强的少平不肯承认自己失恋,但开始与自己过于自尊的自卑斗争,积极参加赴地区会演的排练。
好读课外书的少平敏感、自尊,吸引着县领导的女儿田晓霞。少平高考落榜回乡劳动,在经历了大旱、抢水、死人的事件后,断然拒绝侯玉英以进城为诱的追求,远离故土,漂泊揽工。
哥哥孙少安初中毕业就在家里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田润叶青梅竹马,遭到田的剧烈反对。最终少安娶了勤劳善良的山西姑娘贺秀莲,转型开办了烧砖窑,走上了致富路。
《平凡的世界》的赏析:
《平凡的世界》不仅承载了艺术性的期待,同时也被赋予了传递正确观念的重要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是当今荧屏上少见的,这也是电视剧行业中所匮乏的。
该剧旁白代入感强,既具有鲜明的年代特色,镜头的切换配合旁白的解读,画外音在描绘时代背景的同时又增加了人物个性诠释。地域特色浓郁,细节精致讲究。
该剧在服装、化妆、造型的细节要求近乎苛刻,凸显了浓郁的时代社会状态和普通民众家庭生活气息,高度还原了原着。该剧首播镜头画面恢弘,构图讲究,拍出了电影的感觉。
C. 求电影《高兴》的影评
【转载】《高兴》影评看完以后真的应该高兴,刘高兴不厌其烦的宣传着他的“高兴”理论,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顿时都化作轻松愉快的山寨歌舞,这正是处在寒流和经济危机中的中国人正热切等待着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山寨的很成功的电影。把山寨做到了有水平。阿甘,是一个很认真对待观众的导演,也是一个很能跟风潮的导演,当年流行什么,观众喜欢什么,他就拍什么。流行恐怖片时,他就拍《天黑请闭眼》;流行纯情片,他就拍《时差七小时》;手机一普及,连看门大爷都发短信的时候,丫就拍了《短信一月追》;馒头引发的恶搞风行了,他就拍《大电影》恶搞了很多影片;这年头,山寨开始成为流行元素,他就好好的山寨了一把。看看下面这张山寨歌舞的剧照,不免让人会心一笑。
带着贾老爷子辛苦好几年的力作《高兴》所给的人物名称和故事结构,贾老师自然还是用他的如椽大笔,描写了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辛酸但不失乐观的经历,有评论家评说里面的人物用梦想冲淡忧伤,用乐观打败困难,用友情疗伤,用幻想安慰失望,用同情和怜惜赢得友谊、换取浅薄的爱情。这部文学作品是贾老先生用他现实主义而不失幽默的方式完成了乡下人进城的一种叙述。
阿甘大胆的山寨了这部小说。在内容上,把刘高兴的精神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是刘高兴坚定的怀揣着“俺要高兴的成为西安人”的理想“高兴”的奋斗着;后半部分是恋上按摩女,坚决的浪漫着做个情圣。但是从头到尾,阿甘把贾老爷子的刘高兴精神内核留下了:刘高兴在每一秒的胶片上都向我们传达着一个农村人的自尊自强。高兴不止一次的向着镜头大喊:拾破烂怎么了?拾破烂怎么了?我就是拾破烂的,我要做一个破烂王!或者喊道:农村人怎么了,农村人怎么了,你三代以前不也是从农村来的?还看不起农村人!更好地是,阿甘用镜头疯狂而讽刺意味十足的表达了这一理念:超低机位拍摄,高兴把百事的饮料瓶子放在地上,陈冠希,谢霆锋,蔡依林这些城里人几近崇拜的明星面对着镜头,被身为破烂的刘高兴一个一个踩扁,这个镜头真是爽而解气。
不光这样,这部影片在形式上也山寨了一下歌舞片,就是先讲讲故事,然后唱唱歌,还带一些上口的小rape。歌舞形式多种多样,有rape,有劲舞,有抒情歌曲,当然更少不了陕西的信天游和淳朴厚重的秧歌(这里被山成了欢快娱乐的秧歌),最让人佩服是一场慈善晚会的山寨版,看下面这身衣服,绝对的环保服装,用高兴们平时捡来的塑料做出的时装,这场拍的流光溢彩乐趣纷呈。貌似在告诫着那些走在街上穿着名牌时装、虎皮豹皮的城里人,你们丫的太不环保了,看你们的操行,穿得珠光宝气的,也是一群走肉而已。看看我们穷人的快乐,快乐也是建立在环保上。这里的山寨也带着聪明劲,所以在这里奉劝一下那些没头没脑胡乱山寨的人:山寨不是错,关键看你山寨的逗不逗,是不是富有意义,有没有动脑子,这就是传说中的逗富脑。
D. 求“欢乐与痛苦”为话题的作文
一共两篇你可以借鉴一下,
其实,痛与快乐就像大自然安排的昼夜。没了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喧嚣,所以我们生活在忧伤与快乐中,痛并快乐着。 “秋心”,一个“愁”。花开花落十余年,我越来越刻意地去寻找着这“愁”、这“痛”。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打开心,去倾听那二胡流出的长长哀调;会拿出《天净沙·秋思》去体会天涯旅人的寂寞;会翻开那一部部的爱情悲剧,任凭眼泪润湿我的双眼;我会为一片落叶而唏嘘感叹;会为一次挫折而终日锁眉……但这一切都源于我快乐着,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方净土——单纯,宁静,这是我们在快乐时才去寻找的,是快乐时才能体验得到的。而恰恰我们把它给了“愁”与“痛”,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发现我们快乐着。我们有时需要用“痛”去慰藉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快乐”。
我在快乐与痛的交替中体验着生活。我依旧沉迷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但我也发现这“痛”也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因为它又充满着希望与快乐。
无意中选中一张图片:金江暮色中的沙漠,伫立着一只昂首的骆驼。黑色的轮廓仿佛是忧伤的凝聚,孤独的驼铃似乎叮叮当当地诉说着无奈。但当我感叹于这萧索之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快乐——那就是希望。在空灵中渲染着金红的色彩,用黑色沉淀出希望的影子。这是一种空旷中烘托出的希望,绝不热烈,绝不鲜艳,但这才是最纯然的希望,而这才会孕育出最纯美的快乐。这一切来源于“痛”的凝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它们两者都需要用痛与快乐去演绎。否则我们不会为单纯的快乐去捧腹,更不会为单纯的痛去感动,正是因为痛并快乐着,所以我们在欢乐的艳阳天里学会冷静,在忧伤的黑树林里看到光明。
我们因为有了痛才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去寻找痛。痛并快乐着,于是我们拥有了生活。
...........................................................................................................................................
痛和快乐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一对。痛点缀着快乐,快乐充满着痛。
其实,痛与快乐就像大自然安排的昼夜。没了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喧嚣,所以我们生活在忧伤与快乐中,痛并快乐着。
“秋心”,一个“愁”。花开花落十余年,我越来越刻意地去寻找着这“愁”、这“痛”。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打开心,去倾听那二胡流出的长长哀调;会拿出《天净沙·秋思》去体会天涯旅人的寂寞;会翻开那一部部的爱情悲剧,任凭眼泪润湿我的双眼;我会为一片落叶而唏嘘感叹;会为一次挫折而终日锁眉……但这一切都源于我快乐着,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方净土——单纯,宁静,这是我们在快乐时才去寻找的,是快乐时才能体验得到的。而恰恰我们把它给了“愁”与“痛”,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发现我们快乐着。我们有时需要用“痛”去慰藉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快乐”。
我在快乐与痛的交替中体验着生活。我依旧沉迷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但我也发现这“痛”也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因为它又充满着希望与快乐。
无意中选中一张图片:金江暮色中的沙漠,伫立着一只昂首的骆驼。黑色的轮廓仿佛是忧伤的凝聚,孤独的驼铃似乎叮叮当当地诉说着无奈。但当我感叹于这萧索之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快乐——那就是希望。在空灵中渲染着金红的色彩,用黑色沉淀出希望的影子。这是一种空旷中烘托出的希望,绝不热烈,绝不鲜艳,但这才是最纯然的希望,而这才会孕育出最纯美的快乐。这一切来源于“痛”的凝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它们两者都需要用痛与快乐去演绎。否则我们不会为单纯的快乐去捧腹,更不会为单纯的痛去感动,正是因为痛并快乐着,所以我们在欢乐的艳阳天里学会冷静,在忧伤的黑树林里看到光明。
我们因为有了痛才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去寻找痛。痛并快乐着,于是我们拥有了生活
E. 迷路的麋鹿 歌词
《迷路的麋鹿》
作曲:Desiree彭偲禹
作词:Desiree彭偲禹
演唱:Desiree彭偲禹
歌词
我是只迷路的麋鹿,长着一只角的麋鹿
角上开着巧克力树,树梢冻着去年风霜
糖霜是忧伤的神色,凝在左眼转角右方
眉须如蒲公英奔飞,时间走着碎步倒退
雨水舔拭自己的泪,滴滴滴滴答答答答
跌落一地碎玻璃上,他说我想摘呀摘呀
但是谁来承担伤疤,他说我想尝呀尝呀
但是谁能承受苦辣,远方走来会是你吗
鲜血盛满你的手掌,打破一树完美想象
你看不见我为青春忧伤,我是只迷路的麋鹿
长着一只角的麋鹿,角上开着巧克力树
树梢冻着去年风霜,糖霜是忧伤的神色
凝在左眼转角右方,眉须如蒲公英奔飞
时间走着碎步倒退,雨水舔拭自己的泪
滴滴滴滴答答答答,跌落一地碎玻璃上
变成一地碎玻璃啊,他说我想摘呀摘呀
但是谁来承担伤疤,他说我想尝呀尝呀
但是谁能承受苦辣,远方走来会是你吗
鲜血盛满你的手掌,打破一树完美想象
你看不见我为青春忧伤,我是只迷路的麋鹿
长着一只角的麋鹿,角上开着巧克力树
树梢冻着去年风霜,糖霜是忧伤的神色
凝在左眼转角右方,眉须如蒲公英奔飞
时间走着碎步倒退,雨水舔拭自己的泪
滴滴滴滴答答答答,跌落一地碎玻璃上
变成一地碎玻璃啊,麋鹿迷路在对的方向
迷路让麋鹿错的惆怅
(5)欢乐与痛苦2017电影扩展阅读:
歌曲《迷路的麋鹿》收录在专辑《迷路的麋鹿》中,专辑发行时间为2017年09月15日,专辑收录了一首歌曲。
其他演唱版本
歌曲《迷路的麋鹿》由歌手邵伟轩演唱,收录在专辑《大男孩》中,专辑由唱片公司英艺文化发行,发行时间为2012年09月09日,专辑收录了9首歌曲。
歌曲《迷路的麋鹿》由歌手sisp演唱,收录在专辑《迷路的麋鹿》中,专辑由唱片公司青岛心暖花开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发行时间为2017年04月21日,专辑收录了1首歌曲。
F. 请以一对反义词,如表扬与批评,欢乐与痛苦······作为文章题目,写一篇作文。
欢乐与痛苦
其实,痛与快乐就像大自然安排的昼夜。没了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喧嚣,所以我们生活在忧伤与快乐中,痛并快乐着。 “秋心”,一个“愁”。花开花落十余年,我越来越刻意地去寻找着这“愁”、这“痛”。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打开心,去倾听那二胡流出的长长哀调;会拿出《天净沙·秋思》去体会天涯旅人的寂寞;会翻开那一部部的爱情悲剧,任凭眼泪润湿我的双眼;我会为一片落叶而唏嘘感叹;会为一次挫折而终日锁眉……但这一切都源于我快乐着,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方净土——单纯,宁静,这是我们在快乐时才去寻找的,是快乐时才能体验得到的。而恰恰我们把它给了“愁”与“痛”,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发现我们快乐着。我们有时需要用“痛”去慰藉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快乐”。
我在快乐与痛的交替中体验着生活。我依旧沉迷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但我也发现这“痛”也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因为它又充满着希望与快乐。
无意中选中一张图片:金江暮色中的沙漠,伫立着一只昂首的骆驼。黑色的轮廓仿佛是忧伤的凝聚,孤独的驼铃似乎叮叮当当地诉说着无奈。但当我感叹于这萧索之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快乐——那就是希望。在空灵中渲染着金红的色彩,用黑色沉淀出希望的影子。这是一种空旷中烘托出的希望,绝不热烈,绝不鲜艳,但这才是最纯然的希望,而这才会孕育出最纯美的快乐。这一切来源于“痛”的凝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它们两者都需要用痛与快乐去演绎。否则我们不会为单纯的快乐去捧腹,更不会为单纯的痛去感动,正是因为痛并快乐着,所以我们在欢乐的艳阳天里学会冷静,在忧伤的黑树林里看到光明。
我们因为有了痛才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去寻找痛。痛并快乐着,于是我们拥有了生活。
G. 演员鸿利在电视剧《新围城》里演谁
《新围城》是由王小列执导,杨玏、啜妮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1]。
该剧讲述了都市青年尚晋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与北京姑娘李貌从恋爱小天地步入婚姻新围城的故事[2]。
中文名
新围城
出品时间
2017年
出品公司
苏州蓝白红影业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拍摄地点
北京
剧情简介
苏州青年尚晋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在北京当了一名北漂。北京姑娘李貌是尚晋的女朋友,他们两人是大学校友。李貌读的是室外环境设计专业,但当下做的工作是室内环境设计,她跟闺蜜毛毛开了一家“新围城”家居工作室。李貌迟迟未敢领尚晋见父母,因为父母希望李貌能找一个有北京人身份的男朋友。于是尚晋考取了北京司法局第一批专业社区调解员的职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社区调解员,也成为了一名北京人。待李貌将尚晋领到她父母面前以后,他们才知道,事情久远没有这么简单。他们渐渐从恋爱的小天地步入了婚姻的新围城[3]。
H. 《面对苦难》(周国平)“欢乐与欢乐不同,痛苦与痛苦不同,其间的区别远远超过欢乐与痛苦的不同” 怎样理
这话就和那句“人与人的区别大于人与猪的区别”差不多。人与猪的区别是一个定数,而人与人的区别却无法限定。同理,欢乐与痛苦泾渭分明。而单独就欢乐和痛苦,有肤浅的欢乐和深刻的欢乐,肤浅的痛苦和深刻的痛苦,这是说人与人灵魂的深度不同。老周就是这个意思。
I. 欢乐与痛苦为题的中考作文
欢乐·痛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经历中的一起一落的波折,有欢乐,有悲伤,有甜蜜,有痛苦……正是这丰富多彩而未知的人生路程,才使得生命富有价值,富有意义。
在自然的角度上,痛苦与欢乐相生相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漫长的冬季严寒,使松树饱受一个季节的痛苦,却仍然在漫天飞雪中傲然挺立,当冰雪融化之际,春天盈盈飞来,掠过这道伤,掠过这道痛苦,带给它生机,带给它欢乐。
在生命的角度上,痛苦与欢乐相生相成。诚然,鹿是高尚的唯美主义者,那对俏皮弯曲和醒目含情的鹿角使她成为“高贵”的代名词,就连自己在水中观察倒映于水面上的影子时也含情脉脉。但是,当鹿驰骋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时,那对角却会成为她的羁绊。一不小心这美丽的生命就会卡在树杈上,面对天敌的追捕,却只能坐以待毙。在生命的意义上,这便是欢乐与痛苦的必要联系。
在人生的角度上,痛苦与欢乐更是相辅相成。苏轼贬官在外,心情必然是沉闷痛苦,凄凉而又无奈,但是他却寄闲情于山水,在自然之间寻找欢乐;他寄情于故友,在谈笑与诗歌曲艺之中寻找欢乐;他寄情于寺僧,在古庙的穆然脱俗之间寻找欢乐。就是这种豁达开朗的超然乐观,清闲散雅的为人作风,才造就了他在豪放诗坛的不朽地位。痛并欢乐着,他的恩师欧阳修又何尝不是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痛苦与欢乐亦是相生相成。走近柳永,从他坎坷不济的命运上,我们也看见,被科举仕途所排挤的命运是多么的痛苦,但是有烟花柳巷、勾栏瓦肆让他吟诗做伴,词曲兼工,舒展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在他的眼中,浮名都可换作沉吟低唱;在他的眼中,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这种婉约沉香的境界,反而会使他觉得欢乐,使他成为婉约派诗词的第一人。痛苦,何尝不造就了欢乐?所以,欢乐与痛苦亦是相生相成的。
在我们的角度上,痛苦与欢乐亦是如此。当一次考试失利后,固然会有悲伤难过的心理,但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在制造错误的过程同样也是在解决错误。正因为有了失败才会给下一次成功作铺垫。考砸了,我们痛苦,但是我们因吸收了新知识而欢乐。所以说痛苦亦是与欢乐相生相成的。
人生的经历因为有了痛苦与欢乐而丰富多彩,我们应感谢生命,它使人生这段茫茫大路上充满了丰富的内涵。
(2)
痛和快乐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一对。痛点缀着快乐,快乐充满着痛。
其实,痛与快乐就像大自然安排的昼夜。没了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喧嚣,所以我们生活在忧伤与快乐中,痛并快乐着。
“秋心”,一个“愁”。花开花落十余年,我越来越刻意地去寻找着这“愁”、这“痛”。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打开心,去倾听那二胡流出的长长哀调;会拿出《天净沙·秋思》去体会天涯旅人的寂寞;会翻开那一部部的爱情悲剧,任凭眼泪润湿我的双眼;我会为一片落叶而唏嘘感叹;会为一次挫折而终日锁眉……但这一切都源于我快乐着,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方净土——单纯,宁静,这是我们在快乐时才去寻找的,是快乐时才能体验得到的。而恰恰我们把它给了“愁”与“痛”,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发现我们快乐着。我们有时需要用“痛”去慰藉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快乐”。
我在快乐与痛的交替中体验着生活。我依旧沉迷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但我也发现这“痛”也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因为它又充满着希望与快乐。
无意中选中一张图片:金江暮色中的沙漠,伫立着一只昂首的骆驼。黑色的轮廓仿佛是忧伤的凝聚,孤独的驼铃似乎叮叮当当地诉说着无奈。但当我感叹于这萧索之后,我发现了其中的快乐——那就是希望。在空灵中渲染着金红的色彩,用黑色沉淀出希望的影子。这是一种空旷中烘托出的希望,绝不热烈,绝不鲜艳,但这才是最纯然的希望,而这才会孕育出最纯美的快乐。这一切来源于“痛”的凝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它们两者都需要用痛与快乐去演绎。否则我们不会为单纯的快乐去捧腹,更不会为单纯的痛去感动,正是因为痛并快乐着,所以我们在欢乐的艳阳天里学会冷静,在忧伤的黑树林里看到光明。
我们因为有了痛才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去寻找痛。痛并快乐着,于是我们拥有了生活
J.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这首诗的全部!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叩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大山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