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First青年电影展在圈内是什么水平合作伙伴和嘉宾都很大牌啊!
FIRST青年电影展现在在年轻人中间呼声很高啊,从2006年的大学生影像节到现在,历届参加电影展评选的嘉宾阵容也能说明FIRST电影展的水平。王家卫、徐枫、姜文、娄烨.....都曾经是FIRST的主席还有赵薇、邓超、徐峥等担任大使。今年的电影展也有好多大咖:黄渤、黄轩、易烊千玺、井柏然、马伊琍等
随着FIRST在电影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的官方合作伙伴也都是选择的和他们定位匹配、志同道合的产品。对于众多热爱摄影的年轻人来说,FIRST青年电影展不仅是他们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更是一个充满电影、摄影、短视频创作,展示才华与魅力的乐园。
㈡ FIRST青年电影展在圈内是什么水平合作伙伴和嘉宾都很大牌啊!
在圈内是挺知名的。名列前茅。
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国内一个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电影节形态服务平台。举办城市在青海省·西宁市。2012年增加长片进入主竞赛单元后,经过6年的系统发展,选片已经覆盖超过了53个国家的,2018年第十二届影展共征集影片1312部。
经过多年的耐心探索与积极尝试,FIRST以电影节形态介入当下中国青年电影事业,确定其重点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的发展方向。同时作为电影文化的交流平台,倡导青年电影文化介入当代生活,亦是世界电影流域内一处泊岸码头。在当代电影史记忆形成机制中,为世界提供中国青年电影的多义样本。
㈢ 第12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何时开幕
7月21日晚,第12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开幕。影展于7月21日至7月30日在青海西宁举行,为期10天。
本届影展从1312部竞赛影片中,决出了38部入围影片,其中29部分属9个奖项提名,将在7月27日晚的青海大剧院角逐最终的板砖奖杯。
与此同时,FIRST在今年首次提出“产业板块”的概念,纳入既已存在的创投会与产业场两个单元。为青年电影创作吸纳优质的投资、制作、发行等资源作为支撑,试图为越来越多的青年电影与电影公司提供直接有效的对话机会。
㈣ 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历届海报
看到这张海报的第一感觉是一眼青蓝的海水,最远处是淡淡的蓝,近处的是笔墨也较为浓重的青,有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寓意。而蜿蜒至海底的胶片则说明这是一片属于电影的海洋。
中间那一圈大圆,一代表的是电影的胶片盘,所有的电影都收藏在了这里,也将在这里播放。二代表的是时间,1、2、3、4、5……宛若一个时钟,滴滴嗒嗒地记录那些电影的故事。三代表的是欣赏的眼睛,它在挑剔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 这幅海报像一幅淡雅的水彩画。第一眼的感觉是一个窗口,窗外是浓浓的深秋景象,窗子两旁的树都是黄色的秋的味道,而延伸而去的那一条路也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有种让人深思的意境。
但细看下来,其实还是与电影息息相关。那两个黑色的圆圈就是电影的胶片,转动起来,便是播放。那大片的黑色暗影,其实就是一个胶片的影像。
再一看,这又不是窗了,而是一个观看电影人生的一个镜头。 PPP计划,即专门针对青年导演的Pusan Promotion Plan资助计划开始于第三届釜山电影节,所以这一届的海报以蓝色的又有点五彩缤纷的海洋作为主打色调。蓝色的海象征的是电影的世界,那些黄的、红的、紫的彩色其实代表的是在电影世界里拼搏的电影人。
海面上不是永远平静的,因为会有风浪;电影的世界也不是平淡的,因为有各种想法不一的电影人。只有用于表现自己的思想,掀起最大的浪潮,你才有可能定格在电影的历史上。 这是一幅充满了怀旧色彩的海报。初看这张海报,像一本已经颇有历史的书,翻开,泛黄的页面上,一半是黑色的屏幕,告诉我们,电影便是从这里开始;另一半是无数的镜头和转动的胶片,它们在努力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努力争取在大黑幕上播放的机会。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仍旧以海作为主题,只不过这一次的海是暗夜里的深海,看是宁静实际暗藏玄机。有可能是扬名的机会,也有可能是无法察觉的暗礁。但这幅海报的亮点不是海而是努力撑浆而行的电影人们。只有不怕死的精神,亚洲电影才会有亮点,才会有希望。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初看似一幅中国的水墨画,浓墨淡彩。但是细看之下才发现,那几笔黑墨其实是一个镜头,对着生活,对着你我,这便成就了电影。再一看,那几笔黑墨又成了一双眼睛,观察世界,观察生活,这就是电影人的眼睛。 这幅海报用大片的浓重的深蓝色来冲击人们的眼球,给人一种很沉重的视觉感受。那一条条直插入城市的深蓝色色块,像是对电影的磨难和重压;在蓝色镇压下的彩色色块是那些勇敢追求的电影人,他们奋力冲出重围,展现自己的才能。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展现了几个锯齿形的白色或白偏灰色的色块,占据了篇幅的近三分之二。咋看之下,其实就像一个屏障,一个隔绝电影和观众的屏障,现代,屏障被打破了,透过那些缺口,我们可以看见:电影的世界像一个大大的森林,深不可测,有着很多很丰富的内容。 第一眼看到这幅海报的感觉是在一片雪地里凿开的一小圈冰洞,里面的湖水湛蓝,有很多水里的生物争着要探出头来看看这外面的世界,呼吸新鲜的空气。这好比在电影世界里困顿的电影人,有些盲目,有些挣扎,但是如果可以给他们一个出口,或许就可以释放他们的惊人能量。 这一届的电影节海报有着浓郁的韩国民俗的味道,那些穿着韩服的妇女们吹起了号角,弹起了琴,捧着象征长命百岁、福禄双全的仙鹤,来迎接他们的客人。而背景大片的红色则象征了韩国人民的热情,她们正带着她们最诚挚的热情,欢迎来参加电影节的所有客人们。 今年电影节的海报飘起了中国风,似一幅带着很浓的中国味道的水墨画。其实这是两把撑开的扇子,一把小的足够古雅,一把大的极具风情。大扇子上的几笔看似随意的勾勒,浓淡相宜,轻重两分,似乎寓意着这将是一届更追求艺术感觉、更追求生命活力的聚会,一场盛大的聚会。
㈤ FIRST青年电影展是否能成为电影行业的新势力
毋庸置疑,FIRST青年电影展和某某电影节不太一样,不是那种紧跟流量明星去加大幅度捧得更红,而是总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玩意儿,譬如喜欢甄选小众的好风格,保护年轻人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格。就像是这次电影展,破天荒官宣要跟电视合作,敢当业界的出头鸟,就足矣说明问题了。
㈥ 戛纳电影节在哪国举办
戛纳国际电影节(法语:Festival de Cannes)是一个由法国于1939年首度举办于该国南部城市戛纳,于二战战后复兴并于同地扩大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暨电影奖。它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影展之一,与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合称为世界五大电影节;又与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以及俄国的莫斯科影展并称世界四大艺术电影展。 当前,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 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康城或坎城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
戛纳电影节海报(20张) 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着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了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在戛纳50岁的大典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专程从巴黎飞抵戛纳致贺。这是戛纳半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大驾光临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
㈦ 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四大中年女星比美,姚晨、马伊琍、宋佳、海清,谁更胜一筹
在粉丝的眼里,只有自己的爱豆,自己的偶像才是最美的的吧,每一次参加电影节或者各种活动,各个明星不是费尽心思打扮、争奇斗艳。
姚晨还穿了一套白色上衣、皮裤的搭配、,很干爽利落。而且相比较其他人,我更熟悉姚晨。海清当时穿的是一身黑,这个感人就很沉闷,没有什么特点。关于宋佳的话,我真的欣赏不了她那个裙子,给我一种正正方方的那种感觉,把自己她的身材都给淹没了,相比较之下姚晨的裸色裙子更好一点可以很好地勾勒出她的身体曲线,也很适合当时的情况。最主要的一点是gat不到宋佳的美,虽然可能会被喷,但是还是想说。
㈧ 你听说过FIRST青年电影展吗
FIRST青年电影展是一个专门发现和推广青年人电影的展览,如今已经举办到第14届,今年的展览是在西宁举行的。
㈨ 有哪些从First青年影展中走出去的导演
FIRST是“电影节”,重点发掘处女作的电影节;FIRST是“竞技场”,世界青年电影的行业标尺;FIRST是“实验室”,青年电影的多样本诞生地。FIRST青年电影展诞生于2006年,它的前身是创办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生影像节。
之后他斩获了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本人也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就凭这个奖,就足以看出,First青年电影节的评委和主办方,有多大的魄力!当然,忻钰坤也的确没让大家失望,他的新片《暴烈无声》更加让人们喜欢,绝对能成为中国黑色犯罪片的代表作品之一。
㈩ 如何评价 FIRST 青年电影展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主办,FIRST青年电影展组委会承办。为了将全球颇具探索视角、独立自由、多元开放的青年电影推介给观众,FIRST不懈努力,一路前行。从2006年的第一届大学生影像节,到2015年的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到青藏高原的入口西宁,FIRST用八年时间成长为中国青年电影人最重要的年度盛事之一,一个为世界电影输送宝贵的新鲜血液的无价平台。
过去的七年间,数百位青年电影才俊在FIRST收获了电影艺术上的尊重与肯定,他们包括卢晟、范立欣、马莉、郝杰、杰夫·苏萨、塞尔吉奥·巴索、弗拉基米尔·卡尼奇、巴勃罗·塞拉诺等一批备受国际电影节青睐的名字。这些青年电影人的才华也同样赋予了FIRST一种与其他电影节迥异的独特魅力。此外,章子怡、徐枫、梁家辉、汤唯、黎明、范冰冰、芦苇、顾长卫、陆川、管虎、王全安、宁浩、黄渤、刘烨、陈坤、伊莎贝拉·格拉尚、迈克尔·安德林、陈德森、曹保平、徐峥等近六百位资深业界人士以多种方式支持青年电影人的创作。他们的鼓励和指导,已经化作FIRST和青年电影人们前进的动力 。
FIRST积极发现优秀的处女作电影,并提供挑战的平台,为当代青年电影的发展提供趋势参考。FIRST崇尚自由,旨在摆脱体制与意识形态的枷锁、推动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的重生。与此同时,代表着FIRST精神的“水晶板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已经成为青年电影人无限向往的荣耀。
FIRST标识浓缩了青年影展的创办理念:
自由(Freedom)、灵感(Inspiration)、复苏(Renaissance)、锋利(Sharpness)、真诚(Truthfulness)。
当我们站在旁观者、亲历者的角度时,重新看这样一个试图重塑中国新生代电影力量的电影节时,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是对其感到仍有不足?还是对其有更大的希冀?或是对其有感谢?还是会有更多的亲身经历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