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5部最具争议影片有哪些
纵观世界电影,不难发现一条铁定的规则:凡是越引发争议的影片,其票房反而越好。近年来,一些内容涉及宗教、政治、同性恋、色情或暴力的影片,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观众反应也十分热烈。美国《娱乐周刊》最近一期权威出炉了其评选的“电影史上25部最具争议影片”名单。其名单中《达·芬奇密
码》榜上有名,居第13位。我国影迷熟悉的《发条桔子》、《本能1》、《巴黎最后的探戈》、《华氏·9.11》等分别以第2、第19、第9、第3入选。据统计,1970年代以前出品的仅6部,而70年代以后出品的多达19部。今年新片《联航93》也因过分渲染机毁人亡的恐怖而排名第16位。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争议话题的影片确实是越拍越多了。(文/严敏)
A 争议话题的首位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社会都有其一定的政治准则和伦理准则,都有其一定的思想观念。电影一旦冒犯了它们,就往往会引发非议。例如上述名单上居第6位的《基督的最后诱惑》,虽说是根据希腊大文豪卡赞基斯的名作改编,但从宣布开拍到影片上映,一直遭到全球教会团体的猛烈批评。而位居“最有争议影片”榜首的则是《耶稣受难记》。
《达·芬奇密码》
《达·芬奇密码》也造成空前争议的话题,票房却高达5.83亿美元。由此,原作者布朗的另一部小说《天使与魔鬼》已被索尼公司敲定改编,作为《达》的前集,这部新片描写兰登追寻“全球最年迈和最有权势的撒旦崇拜者”,势必又要引发新一波争议。
B 色情和暴力
过分渲染色情和暴力,也常常遭人们非议,但在炒作之下,却也常常会创下票房佳绩。
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情色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曾遭禁映,但最后却大卖3600万美元,也让贝托鲁奇一举成名;由奥立弗·斯通执导的《天生杀手》,通过一对男女青年对暴力提出了反思,也曾遭批评,但该片拍得很正,最后狂卖5000万美元;由莎朗·斯通主演的情色惊悚片《本能1》,凭借片商和媒体对不时交叉双腿镜头的大肆炒作,轻松地在美国创下1亿美元的惊人票房,更把本来默默无闻的莎朗·斯通一下子捧红成为银幕性感女神;《断背山》把美国英雄主义化身——西部牛仔诠释为同性恋者,亦引发了卫道人士的抗议,《断》未映先轰动,从营销看已获大胜,结果票房近亿美元。
在“25部最有争议影片”名单中,色情和暴力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除了上述外,还有把色情和暴力科幻化的《发条桔子》(英国)、描写一对无恶不作的雌雄大盗的《邦妮与克来德》(美国)、以轮盘赌赌脑袋的《猎鹿人》(美国)、以肉欲满足逃避现实的《我好奇》(瑞典)、《深喉》(美国)等等。
C 政治“阴谋论”
还有,政治话题若过分煽情,也容易遭人非议。例如排名第5的《肯尼迪》,提出了肯尼迪遇刺的所谓“阴谋论”,结果遭到了美国政界人士的质疑。美国国会于1992年通过法案开放相关的绝密文件,人们查阅后并没发现所谓的“阴谋论”的任何证据。再如唯一入选的动画片《阿拉丁》,只因为有一句带地域政治色彩的歌词,而屡遭争议。
D 争议的预言
《娱乐周刊》预言,今年还有多部影片会引发争议,除《世贸中心》外,还有《华氏9·11》导演迈克尔·摩尔拍的一部抨击美国保健制度的纪录片《精神病人》,保守派人士已磨刀霍霍,准备对他下手。还有一部《波拉特》11月份才上映,哈萨克斯坦政府已在《纽约时报》上登广告,抗议该片导演沙·科亨的种族和性别歧视观点。总之,美国电影的制作理念(票房至上)和分级制,促成了争议性影片越拍越多。
E 禁片重见天日
面对争议影片,各国电影审查机构是政治考量或道德考量为先呢,还是经济考量或商业考量为先呢?一般情况下,是动用剪刀删掉有关的片断(包括画面和对白等)。特别严重的是禁映。世界电影史上遭禁映的影片为数不少。
英国知名影刊《全线电影》曾整理出一批因有争议内容而在英国遭禁映的影片名单。其排名第一的是《发条桔子》;排名第二的是《驱魔人》;禁映时间最长的是《偷窥犯》(1932年),达33年之久。随着社会和观念的开放,加上有些争议“时效”已失,故大多数禁片后来都重见天日。不过有些国家至今对禁映的态度十分强硬。
美国实行“分级制”,这是一种“行业自律”。但片商视争议为卖点,在影片里特意保留一些有争议性的内容,并加以仪式化、戏谑化或美学化。尽管这样做会使影片定级时从G(普及)级降到PG或PG-13(指导)级,甚至R(限制)级。然而长期以来,美国最卖座或相当卖座的影片恰恰不是G级而是PG、PG-13和R级。今年,连《碟中谍3》、《X战警3》等大片以及《草原合家欢》、《跨越时空的爱》等文艺片也均属PG-13或R级。
2. 值得看的十大恐怖电影 值得看的十大恐怖电影有哪些
1、《禁闭男童》:对于男孩查理而言,活着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感觉。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他不能和空气接触。终于有一天,父母找到一名名医,声称能治愈查理空气过敏症。却未曾想到这是一个噩梦的开始。从走进医生居住的诡异房子那一刻开始,所有人的命运都悄悄发生了改变。
2、《异教徒》:《异教徒》是一部由尼尔·拉布特执导的恐怖悬疑片,该片讲述了警察爱德华受人所托来到一座偏僻的小岛调查女孩失踪案,到了以后,发现这个小岛上面隐藏着更大更骇人的秘密。《异教徒》绝对是近三十年来西方恐怖惊悚片中的奇葩,他想表达的内容很多,最后结局是开放式的引人遐想。
3、《异形》:《异形》是一部科幻恐怖类型的电影,这种电影是视觉上面的冲击,我们知道对方是怪物,不牵涉鬼神之说。该片讲述的是一艘飞船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不慎将异形怪物带上船后发生了一系列惊险刺激诡异的故事,《异性》是一个里程碑一样的恐怖电影。其美学风格和隐喻手法更是在其后的33年里, 不断影响着电影人。
4、《红死病》:《红死病》是Roger Corman执导的恐怖片,揭露了黑暗的权利角逐下人性的泯灭,主要讲述一个亲王逮捕了二个农民领袖吉诺和范却丝考的父亲以逼迫范自毁良知崇尚邪恶的故事。
5、《犬鸣村》:突然哼唱童谣的女子、下落不明的兄弟、频繁发生的死亡事件…不知不觉,心理学家森田奏的生活被这些诡异而可怕的事情填满。为找到真相,他前往和这些事件有关的犬鸣隧道,发现一件异常可怕的事情。
6、《仲夏夜惊魂》:这部影片的争议非常大,喜欢的观众表示这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不喜欢的观众认为叙事太过散文化,完全看不懂。相比于氛围上的可怕,《仲夏夜惊魂》更倾向于传递心理上的扭曲和变态。明明画面中是温暖的阳光和沙滩,却给观众惊悚可怕的感觉。
7、《睡梦医生》:因为是影史经典恐怖片《闪灵》的续集,所以《睡梦医生》一上映就受到众多观众的关注。并众望所归,位列2019年度十佳恐怖片中的前三名。故事围绕“具有通灵能力主角”和“捕杀通灵者的组织”而展开,是一个和生存与杀戮有关的故事。场景设置和氛围营造上有很多《闪灵》的影子,从而表达对经典的致敬。突如其来的诡异场景总是把观众吓一跳,观影体验特别刺激。
8、《灯塔》:这部电影评分高达7.6,远远超于同期其他恐怖片。主角是一名年迈的灯塔看守人,故事则围绕航海世界的神秘事件展开。开场6分钟没有任何台词,却仍旧凭借精致的画面和抓人的氛围把观众留下。故事被欲望、杀戮、反击之类的关键词填满,集心理恐怖片和魔幻恐怖片于一体。
9、《孤儿怨》:是由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惊悚恐怖片,影片由佐米·希尔拉执导,伊莎贝尔·福尔曼、维拉·法梅加、彼得·萨斯加德主演。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看似天真可爱的9岁小女孩,而女孩身上暗藏着的巨大隐秘却近乎导致他们家破人亡的故事。
10、《闪灵》:是由华纳兄弟出品的恐怖片,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杰克·尼克尔森、谢莉·杜瓦尔和丹尼·劳埃德参加演出,该片于1980年5月23日上映。该片讲述了作家杰克·托兰斯为了寻找灵感,带着他的妻儿接受了一份旅店冬天看门工作,却被幻象逼疯的故事。
3. 什么是21世纪最具争议的电影
我很难想象过去20年中最有争议的电影-但是这里有5部粗糙的电影供您咀嚼。每个人都是灵魂和眼睛的直击。
我很好奇,看到其他人觉得这是2000-2019年间最有争议的电影。
不可逆转(2002)
导演:加斯帕尔·诺(GasparNoé)
剧情:一名年轻女子想报复那些被绑架并折磨她的孩子的人,导致她和一位也是虐待儿童的受害者的朋友踏入了堕落的堕落地狱的恐怖之旅。
为什么帕斯卡尔·劳吉尔的烈士是21世纪最伟大的恐怖电影
八年前,恐怖片被通电,这是一个既震惊又激动,刺痛皮肤的觉醒,因为它发行了一部坚决惨淡的法语电影《烈士》。影片由迄今默默无闻的帕斯卡尔·劳吉尔(Pascal Laugier)执导,并由不知名的女演员莫里安娜·阿拉奥伊(Morjana Alaoui)和米琳·詹帕诺伊(MylèneJampanoï)出演,这部低成本的加拿大加拿大电影制作成本不到300万欧元,很快就在恐怖电影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它于2008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一些观众看到了它。这是自加斯帕尔·诺埃(GasparNoé)的《不可逆转》以来最受争议的电影之一;而当年晚些时候,其他人在伦敦的FrightFest上看到了它。其他人首先是通过口耳相传听到的-通过听众在观看过其极度酷刑的场面后晕倒在走廊中并呕吐的报道。
4. 全球公认的十大悬疑片分别是
红辣椒、控方证人、高斯福庄园、消失的爱人、调音师、看不见的客人、嫌疑人X的献身、去年冬天,与你分别、白夜行,愚行录。
悬疑片是指因情节使人们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
悬疑片中常能用情节引起观众在看的时候一边思考,而片尾处谜底的揭露又往往让人意想不到,故事依据起承转合作为收尾。
同时也指充满悬念,利用电影中人物命运的曲折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或者无法看清的结局真相,吸引观众注意力并能引发后续思考和讨论的一种电影类型。
通常结局意想不到,让人大呼过瘾。代表作有:《识骨寻踪》,《催眠》,《数字追兇》,《盗梦空间》,《犯罪心理》等。
该片的主角一般运用自己的超凡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推理进而推动剧情的发展。故事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该类影片情节扣人心悬,引人入胜。 观众群比较广。
该类影片包括:华语连续剧较为出色的《少年包青天》系列 ,《沉默的证人》系列,《神探狄仁杰》系列等;日本连续剧较为出色的《脑神探》,《神探伽利略》(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等。
欧美部分比较出色的《识骨寻踪》,《数字追兇》,《CSI》,《犯罪心理》等。
5. 求几部中国最受争议的电影
中国大陆十部禁演的国产片
十七岁的单车 / Beijing Bicycle(2001)
2001年02月17日 / 崔林 / 李滨 / 高圆圆 / 中国 / 王小帅 / 唐大年 (Danian Tang) / 徐小明 (Hsiao-ming Hsu) / 焦雄屏 (Peggy Chiao) / 中文普通话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鬼子来了 / Devils on the Doorstep
姜文 / 中国 / 姜文 / Fengwei You / 李海鹰 (Haiying Li) / Jianquan Shi / 中文唐山话 / 日语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本性,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苏州河 / Suzhou River
周迅 / 贾宏声 / 中国 / 德国 / 娄烨 (Ye Lou) / 娄烨 (Ye Lou)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着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 湾上映遭禁映。
过年回家 / Seventeen Years
李冰冰 / 刘琳 / 李野萍 / 中国 / 意大利 / 张元 (Yuan Zhang) / Dai Ning / 余华 (Hua Yu) / 朱文 (Wen Zhu) / 普通话
获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主人公过年回家,倾诉了17年的难言人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导演张元受到处罚。
赵先生 / Mr. Zhao
1998(国内禁映) / 蒋雯丽 / 施京明 / 张芝华 / 陈怡南 / 中国 / 香港 / 吕乐 (Yue Lu) / 述平
本片获第5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导演:吕乐 摄影:王大麟 主演:施京明 张芝华 陈怡南 蒋雯丽
小武 / Xiao Wu
1998年02月18日 / 王宏伟 / 郝鸿建 / 左百韬 / 中国 / 香港 / 贾樟柯 / 贾樟柯 (Zhang Ke Jia) / 山西方言 / 中文
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邮差
冯远征 / 濮存昕 / 梁丹妮 / 中国 / 何建军 / 中文
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与观众见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诋毁中国官员形象。
活着 / To Live
葛优 (You Ge) / 巩俐 (Li Gong) / 中国 / 香港 / 观看http://www.vvband.com/html/lunli/20080125/1520.html / 张艺谋 (Yimou Zhang) / 余华 (Hua Yu) / 芦苇 (Wei Lu) / 中文(普通话)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因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东宫西宫 / East Palace West Palace / Behind the Forbidden City (USA)
胡军 / 司汗 / 中国 / 张元 / 王小波 (Wang Xiaobo) / 张元 (Yuan Zhang (I))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涉嫌宣传腐化思维,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蓝风筝 / The Blue Kite
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宝昌 / 中国 / 香港 / 田壮壮 (Zhuangzhuang Tian) / 萧矛 (Xiao Mao) / 普通话
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审查未通过即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退出东京电影节。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诋毁之政党形象,该片迄今不能获准上映。
6. 世界电影史上有哪些电影的价值观曾经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
第一类:情色
《巴黎最后的探戈》、《感官世界》、《半熟少年》、《深喉》、《午夜牛郎》等
“性”永远是最容易引起争议,激起社会舆论大哗的话题。同时,它也往往是电影人打破禁锢所最愿意选择角度。
1971年的影片《深喉》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几乎一无是处,但因为影片大胆的题材处理正好赶上美国70年代性解放风潮,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一部争议之作。
影片相当于把硬性的色情片拿到了影院中来放映,其结果就是在美国23个州遭禁,5个有关公司和12位演职员被告上了法庭。不过一些支持性解放和主张艺术自由的人士却选择了支持本片。法官陈词说:“这部影片的喉咙应该被割掉。”当天,放映本片的世界剧场就打出标语:法官割喉,举世悲哀。
讽刺的是,一名官员查尔斯·吉丁评价本片说:“污秽物像洪水一样吞没了美国人的大脑、心灵和灵魂!这是前所未有的灾难!”结果这位官员后来被控贪污。另一名官员罗伊·科恩发誓要把男主演雷恩斯送进监狱,但科恩不久后死于艾滋病——原来他一直是个同性恋者。
最终,影片男主演还是因此坐了5年大牢,而女主演后来也声明说,在拍戏的时候“有一把枪指着我的脑袋”。
1972年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因为出自着名导演贝托鲁奇之手,更堪称情色与艺术之争的经典案例。因为影片的性爱描写,罗马高等法院认定贝托鲁奇和男女主角犯有“猥亵罪”。判处贝托鲁奇两个月的徒刑,剥夺公民权十年,并要求其销毁电影胶片!欧洲一些国家也禁映了影片。
大岛渚的名作《感官世界》也因为大胆直接的性描写,只能变成一部法国影片,到法国去做后期和剪辑——因为法国当时刚刚解禁了对色情电影的限制。影片在日本本土却遭到禁映。
近年来,像《半熟少年》《反基督者》《女性瘾者》等在情色上大胆表现的电影也屡见不鲜,但引起的社会反响已经远不像40年前那样强烈。
第二类:宗教
《基督受难记》、《基督最后的诱惑》、《驱魔人》《万世魔星》等
宗教也一向是个敏感的话题,尤其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宗教传统浓厚的国家。很多电影人敢于去拍摄大胆的社会性题材,甚至去突破性的禁忌,却对宗教内容极为谨慎。
马丁·斯科塞斯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时,其老搭档罗伯特·德·尼罗就因此最终放弃出演。影片因为把基督描写成了一位凡人,甚至一度决定与妓女抹大拉的玛莉亚成婚生子,由此引起一些教会机构的强烈不满,一些教众甚至到放映本片的影院外进行抗议,阻止观众入场。一个宗教团体甚至想花650万美元把影片拷贝从环球公司买来销毁掉!不少国家也把它作为了禁片。
于此类似的还有经典恐怖片《驱魔人》和拿耶稣恶搞的《万世魔星》。前者影片中出现了用十字架插入女孩下体的情节,后者则讲述了一个普通男子布莱恩因为各种阴差阳错被当做了救世主最终被钉上十字架,极尽讽刺夸张恶搞之能事。可以想见,两部影片都遭到了教会组织的强烈抵制——《驱魔人》一度在英国被禁,甚至不允许发行录像带。
2004年着名演员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基督受难记》可谓是个反例——除了影片极其直接的暴力血腥镜头,更重要的是其宗教倾向和反犹倾向引起的广泛争议。不过这次,力挺本片的却是教派一方。
《基督受难记》对耶稣最后走向十字架的历程进行了细腻真切的呈现,将其所受的困难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展现出来。上映后影片得到了教皇的认同,大量基督教团体在复活节来到时团体组织观看(这种群体组织看电影的情况在北美可算罕见),以致影片在北美拿到了3.7亿美元的惊人票房(《超人:钢铁之躯》现在北美票房也不过2.5亿美元),全球票房也达到了6.1亿美元。这是很多商业大片都难以达到的惊人数字!
《纽约客》等左翼杂志以漫画、评论等形式对其进行了讽刺、批评,认为该片对宗教精神的宣扬毫无新意,等于在拍教会的马屁。烂番茄网站上,影片的新鲜度仅有49%!影评人大多对本片持否定态度。更严重的是,影片中若有若无地表现了犹太人对基督之死必须负责的指责态度——在1965年,罗马教廷已经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声明他们从此以后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本片旧话重提,又是在犹太人占主导的好莱坞,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后来吉布森和他老爸都又爆出过反犹言论)
新千年到来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等各教派也都在进行改革,力图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面貌。毕竟严酷恐怖的中世纪早已成为了过去。当同样涉及宗教问题的《达芬奇密码》上映时,教会对其已经非常宽容,不再说三道四,他们大概也明白,那不过是一部以宗教为噱头的商业片而已。
第三类:政治
《一个国家的诞生》《意志的胜利》《清宫秘史》《武训传》等
政治正确(简称PC)也是电影潜在的准则之一,这个标准往往隐藏在更深的层面之中。由此引起的“争议”,对电影本身以及电影人来说,其结果经常是事关生死的!
当年的国产电影《清宫秘史》和《武训传》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者讲的是光绪、珍妃与慈禧时代的故事,因为片中对义和团的描写较为负面,正好撞到靶子上,被作为打击刘少奇的工具被大遭批判。当时香港报纸全文转载了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影片导演朱石麟读后气恼交加,因病整日躺在帆布椅上的他激愤起身,没走几步突然跌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武训传》更是一禁多年,至今都难得一见。影片所引出的已经不是价值观的争议,而是被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路线之争的高度,杀鸡儆猴了。
一部电影是否PC,是否有价值观问题,并不是肯定或否定一部影片的基本依据——除非影片真丧心病狂到触犯人类共识的基本底限(例如为纳粹翻案或者歌颂红色高棉)。即使是里芬斯塔尔为纳粹做宣传拍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还有歌颂臭名昭着的3K党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没有被打入冷宫。《一个国家的诞生》把黑人描写得丑陋不堪,而白人一个个都是“伟光正”的样子,影片在1915年上映后就遭到了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抗议,但到了1993年,影片还是被列入美国国家电影名册(National Film Registry),作为重要电影文化资料保存保护起来。
第四类:暴力与社会准则
《天生杀人狂》《我唾弃你的坟墓》《魔屋》《学校风云》《发条橙》《邦妮与克莱德》《索多玛120天》
暴力也是电影乐于表现内容,这其中有反思、否定,但也得承认暴力的影像往往能给观众带来肾上腺的刺激,产生惊悚的愉悦感。所谓银幕上的暴力美学,就是把暴力场景非现实化、夸张化之后,令其尽量脱离现实的威胁与可怕,转化成一种美感和仪式感。
但有很多电影为了追求真实感,不愿把暴力虚幻化,这些电影往往把血淋淋的暴力和令人不适的强奸、凶杀场面呈现在银幕上,逼迫观众去感受、去体验,进而去思考(未必都能达到这个程度)。
例如七八十年代的几部B级片《我唾弃你的坟墓》《魔屋》《学校风云》等,对暴力、强奸的描写都非常露骨写实——影片《魔屋》在拍强奸戏的时候,女演员Sandra Peabody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竟然无法控制必须离开片场。
《发条橙》和《天生杀人狂》因为似乎采用了一种中立的态度去看待影片的主人公:混混、杀人犯、滥施暴力者,结果引发了很多模仿犯罪的行为。据统计,在北美及海外有12起模仿《天生杀人狂》产生的谋杀犯罪行为,其中一个案子的受害家庭为此把导演的电影公司华纳都告上了法庭。
当年,开启了新好莱坞时代的《邦妮与克莱德》就被认为是美化了罪犯,有伤风化,引发了后来“坏蛋当主角”的电影风潮。《索多玛120天》更是把暴力、虐待、情色展现到了极致!——1977年,当英国一家影院放映本片的未删减版时,遭到了警察的突袭!直到2001年,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才同意影院放映本片的一个删减很多的版本。
我们看到,性、暴力、标准的社会行为规范、宗教、政治,都是电影最容易产生争议之处。这些充满争议性的电影,随着时过境迁,往往已经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难以接受,今天习惯了邪典电影B级片重口味的观众看起来有些恐怕毫无冲击力。这些当年的话题之作电影有的并不出色,但大部分从电影艺术角度看都堪称经典,不是仅靠争议性流传至今。它们或是勇于打破禁忌和封闭的界限;或大胆触及敏感的社会、宗教、政治问题;或突破陈腐的道德准则和虚伪乏味的社会规范;或敢于描绘血腥暴力的真实……但无论如何,电影的独特性、其艺术或商业品质,才是电影真正的价值所在。
7. 世界电影史上有哪些电影的价值观曾经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
《小时代》上映后曾写过一篇文章,谈的就是这种电影看来非得声明一下,本文根本没有把《小时代》看做影史上必须提的争议电影,更没有把它和其他电影相提并论。恰恰相反,我认为它呈现出的争议性也不值一提,看最后一段吧。这文章只是借当时的话题来说电影中的现象。
《小时代》的上映以及其高票房成绩引发了诸多争论,既有关于电影本身品质的,也有关于电影背后呈现出的所谓“三观”问题的。很多人对影片表现出的“拜金”、“物欲”、“消费男色”等价值观感到不满。《小时代》的制片人安晓芬则在微博上表示“一部电影亡不了国”,她还说“如果在80年代,我承认这样的影片可能会对价值观产生一些不良的引导,但是现在绝对不会。”
最终,影片男主演还是因此坐了5年大牢,而女主演后来也声明说,在拍戏的时候“有一把枪指着我的脑袋”。
8. 你看过哪些电影的价值观曾经引起过巨大的社会争议
2005年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断背山》,描写了在人迹罕至、荒芜的断背山放羊的两个年青男人之间的故事。电影把人群中一少类人一直见不得光的一面抖露在太阳底下,他(她)们原来并非变态、邪恶,他们只是上帝造人时出了点差错造成的,造物主的错却让这类人背负着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的多重折磨,饱受歧视。俩位主人公不是爱男人而是彼此真诚相爱,爱得刻骨铭心但只能相望不能长相守。电影刷新了人们对同性恋的认知,使人们对他(她)们产生了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最后总结下,真实改编的电影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真实,本身事件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们的内心能和电影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更能触发我们内心最深处那一片本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净土,那里真实,而感性。
9. 2021年年底,内地最受争议的影片有哪些
引言:每年的年底都会有许多的电影上映,21年年底同样也上映了很多电影。这些电影有不同的题材有的是搞笑类的、有的是动漫类的、有的是刑侦类的、有的是爱情类的。一些影片获得了很高的票房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也有几部影片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网上有很多的讨论度。人们对于这些影片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拍的很好而有的人则认为是烂片。有哪些影片带来了很多的争议呢?让我们看看吧。
三、运动题材电影《超越》
郑恺担当主演的电影《超越》从上映开始就在网上引起了很多的讨论不少网友投出了差评,他们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的煽情为了达到让人感动的效果,强制的加了一些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情节。在许多网友不看好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个电影很励志值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