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8电影消费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电影消费

发布时间: 2023-01-02 07:45:06

① 2018年电影产业链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上游环节竞争白热化

电影产业链上游是制片环节,主要包括剧本开发、立项、电影生产构成。目前,电影制片环节准入门槛不高,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电影行业制片领域涉及的监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电影制片制作资格准入许可、电影摄制行政许可、电影内容审查许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国内制片方的竞争十分激烈,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2014年,我国电影产量为758部,到2018年电影产量已超过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

电影产业链中游是发行环节,主要是根据影片获取公映许可证和上映档期的情况,组织电影宣传和发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销售等工作。不过影片类型的不同,使国内发行领域的机构存在差异。

其中国产电影的发行可以由国内任意发行公司完成,而进口电影只有中国电影、华夏电影两家公司具有引进和发行权。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营公司引进之后,再向中影或者华夏申请配额指标并支付一定费用。

这导致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竞争激烈,既有博纳影业、五洲电影发行等为基于院线资源优势的终端主导型公司,也有光线传媒、新丽传媒等为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核心的传统发行公司,以及猫眼电影、阿里影业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发行公司。

电影产业链下游是院线(影院)环节,是电影行业中连接电影发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对影院实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独立经营单元。目前,国内院线与其下属影院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联结、另一种是签约加盟。

由于院线有牌照准入壁垒,因此近年来国内院线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竞争格局基本清晰,以万达院线、大地院线、上海联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数字等为代表的前十院线梯队成为我国院线市场商业化运作的主导力量。

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当前,国内电影行业全产业链布局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整合或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以强化盈利能力和对产业链各资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发挥各产业环节的协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内电影行业中实力较强的企业纷纷开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内容制作、中游的宣传发行、下游的院线影院终端放映和衍生品产业投资之中,使得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整合趋势日益明显。

此外,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越来越多,电影制片、电影宣传发行、电影衍生品和投放终端逐步互联网化。近两年,互联网公司也通过兼并、合作,渗入到制片、发行、放映各方面,从多角度、宽领域介入到了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公司凭借其平台的领先优势,协同现有业务布局和战略方向,为平台的活跃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供给,增加盈利。

更多数据参考 前瞻产业研究院 发布的《 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② 为什么现在电影院消费那么贵

场地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设备维修和置旧费用,物价上涨,加上平时的观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时候就会随着电影的市场需求成倍上涨票价

打开购票APP,你或许会发现,一部电影的票价已经最低30元起步,而繁华地段影院的票价则一般高达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约朋友看一次电影可能比聚一次餐还贵了。


而与我们相邻的印度,电影票价格普遍约合人民币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华的电影院看一次电影大概16元人民币,加上印度高分电影频出,难怪有网友惊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票价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价也曾经令外国影迷羡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过去了,票价翻了不止百倍,占人们收入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过去一张电影票价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经上升到2%)。


那么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我们梳理了中国电影票价变化的历史,期望能找出票价变贵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低票价政策


在民国时期,电影并不是一个亲民的娱乐活动。当时一流影院的票价大概分为4角、6角、1元等三个级别,普通影院的票价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时候一元钱就能买20斤面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电影。在这个时期,电影票还是相对昂贵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各项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苏联大哥学习,电影票价的制定机制当然也不例外。当时苏联为让尽可能多的群众走进影院,接受国家意识形态宣传,采用低票价政策。所以,当时中国电影也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票价甚至低至几分钱。在这个时期,电影迅速成为真正大众的娱乐艺术品。



所以,想不降价又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电影本身的质量是首当其冲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制定多层次的票价体系,才能让每个观众都能买得起电影票,才能让电影真正成为他/她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选择。

公众号:狸猫电影惠,一只猫为你推荐最新电影资讯解读和电影票优惠资讯

③ 2018年为什么主旋律电影那么少

因为是市场决定的,当下电影消费群体都是年轻人,年长一点的观众,要么是年纪大行动不便,要么是要养家糊口,没有那个时间去看电影,所以最后票房不佳,而导致主旋律的电影拍摄的越来越少。

④ 爱奇艺 CEO 呼吁网络电影票价涨价,称“6 块钱票价太低了”,网络电影涨价你可以接受吗

事实上站在视频网站的角度,“网络电影票价太便宜得涨”这样的说法毫无疑问是为了通过涨价来增加营收,应对多年无法盈利的困局。而如今在国内市场除芒果TV长期保持盈利外,其他同类视频网站几乎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网络电影的票价,与体验也息息相关

作为视频网站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影可以称得上是最为引用户的一个部分。早在2011年,乐视网、腾讯网等七家互联网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旨在让影视剧网络点播的收费形成统一模式和标准。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基本都维持在会员2-3元/部,非会员5-6元/部的标准线。

但龚宇这番“网络电影票价太便宜得涨”的说法,也再次引发了外界对于网络电影票价的定价原因以及合理性的思考。通常来说,在院线与线上播放的影片,票价有着截然不同的体现,并且随着2018年整个电影行业达成共识,票补的最低限价不能低于19.9元后,如今低于30元价格的院线票价也几乎已不再存在。来自灯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平常时期的平均票价为33元,春节期间则为44.85元(不含服务费)。如果仅以价格来看,6元的网络电影票价确实很“便宜”。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影的投入与定价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直观的联系。影院的设备折旧、租金等固定成本,无疑是院线票价更高的原因之一,但两者之间的成本与服务同样也有着巨大的差距。简单来说,院线电影在诸多成本以及服务的提供上,是构筑其票价更高的基础,而与之相比,网络电影6元的票价真的就不合理吗?

其实在网络电影出现初期,票价问题就曾引发了大量的热议。此前网络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出品人、总策划刘朝晖就曾表示,“我们渴望真正to C(面向用户)的市场,当然也想赚钱,但我们想改变的是行业本身的定价权问题”。而对于如今牢牢把握在平台方的网络电影票价定价权,在其声称“太便宜”的情况下之,其实就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涨价背后,或是视频网站试图实现盈利

如今在一众头部视频网站中,除芒果TV外,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几乎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并且在此前激烈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价格战”影像下,爱奇艺的付费会员价格就曾长达9年保持不变,而腾讯视频则为7年。所以仅从财务层面来看,全面涨价显然或是解决亏损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为了实现盈利这一目标,除了此前备受争议的会员专属广告外,视频网站还于2019年推出了超前点播服务,并且在不久前也已经全面下线。尽管这两种模式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并无不妥,甚至还满足了部分用户对于抢先追剧的需求,但以损害订阅用户权益为前提的形式,也使得其很难得到所有用户的青睐。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尽管出现的时间已经不断,但事实上其至今仍在探索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营收之间的关系。根据爱奇艺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其营收为76亿元,但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为17亿元,收入成本高达70亿元、其中内容成本为53亿元。由此不难发现,居高不下的内容成本,或许并非简单涨价就能缓解。

⑤ 请问中国的电影市场到底有多大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2021年中国票房结构

疫情后电影产量大幅度回弹

2016-2019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影生产规模总体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产影片数量大幅下降,仅为301部。2021年,受益于全国疫情的有效管控,行业复苏较快,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数量突破新高,达到740部。


我国电影产业票房依赖严重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依然严重依赖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占比较低。不过,从国内影院非票房收入占比来看,各大院线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断提高。其中,万达电影的非票房业务发展最好,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万达电影实现非票房收入12.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98亿元,占总营收的9.50%,商品消费收入6.76亿元占总营收的10.74%,合计占比20.24%;其中广告收入毛利率为10.50%,商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为39.72%。万达电影致力于“多维度发展非票房业务”,不仅举办一些专属活动,如跨界合作故宫食品、哈根达斯等品牌,还有大力拓展咖啡业务,覆盖14个城市。

总体来说,2021年我国电影产业在疫情后恢复较好,但在收入结构来看,对于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依旧较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⑥ 大数据:2018年,衡阳电影票房首次突破一亿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比上年559.11亿元增长9.06%,中国电影迈入600亿新时代。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 娱乐 方式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在闲暇时间电影院已经成为大众常去消费的地方之一。

在衡阳,也有不少爱看电影的“影迷”。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18年衡阳电影院贡献了1.28亿(含服务费,下同),比2017年0.9875亿元票房,同比增长了29.66%。观影人次达381.8万人次,比2017年的315.2万人次增长21.13%。票房总额和观影人次位居湖南省第三名,仅次于长沙(8.66亿)和株洲(1.46亿)。

去年衡阳票房突破1.2亿,人均花16元观影

去年衡阳票房首次突破了一亿,达到了12804.8万元,比2017年9875.6万,同比增长了29.66%。也就是说800万衡阳人去年平均每人花了16元看电影(去年这一数值为11.56元,同比增加38.4%)。

随着观影人次的增加,新电影院也如“雨后春笋”。2018年新开了6家影院,分别是纵横国际影城水岸新城店、融冠环球影城、耒阳横店电影院、星美国际影商城崇尚店、衡南诚丰影城、MC全景声影城金钟时代城店。全市影院目前已达到了34家。

从2018年市区新影院分布的情况来看,这些影院基本没有选择人口聚集的老城区,反多选择大型小区或新商业区附近,越来越“社区化”。这些影院一般规模不大,但观影环境较好,票价较为实惠,周边有停车场、餐饮店等完善设施,如融冠环球影城、纵横国际影城等。

还有不少新影院设于县市区,如今耒阳市、祁东县、常宁市、衡阳县、衡南县等县市区都有了自己的影院,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观影,实在太棒了!

观影人次达到381.8万人次,近半衡阳人走进过影院

去年衡阳影院观影人次达到了381.8万人次,比2018年的315.2万人次增长21.13%。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雁城百姓越来越爱看电影了。

其中,万达影城(万达广场店)以2286.6万的票房,和55.5万观影人次,成为衡阳影院票房冠军;去年的榜首的金逸IMAX影城则以1018.5万票房,29万观影人次屈居第二;第三名是万达影城(万象城店),票房857.9万,观影人次24.5万。耒阳横店电影城和银星国际影城分居第四和第五。

衡阳影院观影人次前五名和票房前五名基本一致,从影院所在位置可以看出喜欢看电影的衡阳观众多集中,在蒸湘区、高新区、雁峰区、石鼓区和耒阳市。值得一提的是,万达影城(万达广场店)以平均每场24人次的上座率,高居上座率榜首,所以想在该影院选个好位置看一场电影的观众,一定要记得提前购票。

2018年,衡阳平均票价相比去年略有提升,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在30元左右。全衡阳电影院里电影票均价最贵的是万达影城(万达广场店),去那看一场电影平均要花41.1元,比均价最低的MC全景声影城金钟时代城店(25.6元)足足贵了60.55%,但该影院凭着高大上的观影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停车场、餐饮店、儿童游乐设施、超市等)成为“最大赢家”,选择去该影院的观众络绎不绝。

衡阳票房前十影片七部国产,贺岁档独占前三甲

2018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仅6天时间,衡阳观影人就贡献了1495.2万元票房,观影人次也达35.86万人次,看贺岁电影成为衡阳人“新年俗”。

贺岁三部国产大片《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和《捉妖记2》大获全胜,2018年衡阳最爱的影片前三甲均来自贺岁档。其中,集悬疑、侦探、动作、喜剧、冒险元素于一身的《唐人街探案2》以1024.5万的票房成绩成为2018年衡阳人最爱看的电影。热血反恐大片《红海行动》票房豪取980.8万,成为“小王”。奇幻大作《捉妖记2》,则以679.2万票房抢占第三。

第四名是叫好叫座的《我不是药神》,票房621.9万;第五名是爆笑喜剧《西虹市首富》,票房474万;第六名是漫威出品《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票房434.4万;第七名是催泪喜剧《前任:再见前任》,票房385.5万;第八名是超级英雄《毒液:致命守护者》,票房363万;第九名是青春文艺片《后来的我们》,票房348.7万;第十名是DC的翻身之仗《海王》,票房332.6万。

2018年,衡阳影院上映了200多部电影,其中前十部影片票房的总额为5644.6万元,占总票房的44%(去年这一数值为38%)。

未来口碑或是影片“灵药”,环境决定影院发展

“从观众的年龄层来看,20至30岁的人群是衡阳市观影的‘主力军’,占观影总人数的70%以上。”纵横国际影城水岸新城店负责人唐戬介绍,随着衡阳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现在观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他们对票片的质量和观影的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唐戬认为,从十大衡阳人最喜欢的影片来看,绝大多数影片都是大制作和广受好评的“口碑佳作”,这说明好评大作更符合衡阳人的口味,尤其是国产大片,因为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更符合衡阳观众,备受影迷青睐。

纵观2018年电影有“爆款”,有“新星”,有“黑马”,当然也少不了烂片,但烂片在衡阳票房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因为现在社交网络已经融入年轻观众生活圈,微博、朋友圈、购票软件、豆瓣等对影片的评分和看法,都会影响观众的选择,使他们的审美提高。于是,口碑成了决定电影票房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大体上还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票房在逐年提高,影城也越来越多。随着影城增多,各家影城分到的蛋糕也越小。唐戬表示,以前影院主要靠优惠的票价吸引观众,但未来决定影院人气的关键因素或将是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只要基础设施、设备跟得上,观影者定会青睐有加。而影院设计效果、专业标准的设备、专业的服务都是未来影院竞争力的体现。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化,尤其是对电影产业化发展提供诸多政策支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民文化程度和观影鉴赏能力的提升,今后衡阳影院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市民观影会越来越方便,电影票房成绩也会屡创新高。”唐戬说。

责编:魏臻臻

三审:李少华

⑦ 如何看待电影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电影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完美世界(002624)、新媒股份(300770)、华策影视(300133)、平冶信息(300571)、华录百纳(300291)、唐德影视(300426)、华谊兄弟(300027)、中国电影(60097)、万达电影(002739)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上映国产片VS.进口片数量及票房,中国大陆电影票房TOP10

1、中国医生上映4天,票房破3亿

2021年7月9日,抗疫电影《中国医生》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上映后口碑炸裂,2021年7月12日,《中国医生》的电影票房突破3亿。《中国医生》电影票房涨势如此喜人的原因主要在于以武汉抗疫英雄为原型,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需求。结合之前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9》败给《你好,李焕英》的事实来看,未来符合我国大众审美需求的影片或将票房大涨,我国国产片或将逆袭迎来爆发时刻。

综合来看,近年来尤其是疫情之后,中国国产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分别位居2021年上半年上映电影的第一二位,此次《中国医生》的上映也在天之内突破3亿元。未来,随着我国电影拍摄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影行业或将逆袭增长。

⑧ 11月电影市场数据分析哪里有

中商情报网讯:10月全国票房最终收官于36.44亿,同比下降29.3%,创下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跌幅之最。在经过7月和8月暑期档单月大盘连续两个月逼近70亿大关后,后期电影票房明显下沉。目前已进入到2018年第四季度,但电影市场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冷漠。不过在国庆假期的加持下,10月票房相比9月30.99亿元来说,环比增长17.6%;单月观影人次为10531万人,环比增长19.82%;10月电影上映场次983.15万场,比9月上映场次增加了85.17万场。2018年1-10月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约525亿元。
2018年1-10月票房收入突破525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2018年1-10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525.3亿元。按照今年电影票房趋势来看,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亿元基本是毫无压力。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0月电影市场凄惨收官 同比大降29.3%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18年10月电影票房共计36.44亿元,较去年同期51.53亿元票房,同比下降29.3%。10月上映影片中,国庆档影片《无双》《影》等影片票房居前。
除4月票房有所下滑外,2018年单月票房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2月101亿票房位居榜首,这无疑给2018年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18年上半年电影市场大涨18%,进入到暑期档7月-8月,票房再次实现大涨,其中7月同比增长37.9%至69.5亿元,仅次于春节档2月票房,到8月票房同比略有下滑。9月票房下沉明显,环比大降54.6%。10月在国庆假期加持下票房环比增长17.6%。但却是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同比跌幅之最。
数据来源:猫眼、艺恩、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无双》单月票房第一《影》排名第二
在2018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榜单前十部影片中有7部电影票房都在1亿元之上,3部影片超3亿大关。其中庄文强执导的犯罪题材港片《无双》以票房11.69亿霸占月度冠军之位。该片9月底上映累计票房顺利破10亿,累计分账票房成功超越《澳门风云3》(11.16亿),打破发哥演员生涯的内地票房纪录。截至11月1日14:30,该片连续24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综合票房达到12.26亿元,分账票房11.3亿元,猫眼评分高达8.9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影片《影》单月票房第二,10月票房为5.59亿元,猫眼评分8.2分。作为张艺谋申奥影片,《影》自筹拍时期就成为相关媒体的聚焦点。尽管《影》在视觉上追求的以水墨风格形成的形式化美感再次以极致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这部作品并未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月度排名第三的是开心麻花团队的喜剧片《李茶的姑妈》,10月累计票房4.95亿元,猫眼评分7.9分。《找到你》票房第四,10月累计票房2.67亿元。《胖子行动队》以2.28亿元票房排名第五,《铁血战士》10月票房拿下1.72亿元,排名第六。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三电影票房占比超六成
10月全国电影票房分布集中在国庆档影片,排名前五部都是国庆档电影。其中《无双》单月占据总票房32.1%,《影》占比15.3%,《李茶的姑妈》占13.6%。排名前三位的电影票房占比合计占当月总票房的61.3%。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1月上映电影前瞻
从阵容来看,11月进口片是迪士尼与华纳兄弟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一次交锋。迪士尼在月初与月末先后上映真人童话电影《胡桃夹子与四个国王》与经典动画续集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华纳兄弟则发力下半场,在月中与月末先后上映《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与亚裔阵容的喜剧爱情电影《摘金奇缘》。另外《毒液》作为“蜘蛛侠宇宙”中的非典型英雄,该片北美市场目前累计票房达到1.8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毒液》联合火箭少女101推出的推广歌曲《毒液前来》成功引起公众注意,猫眼想看人数超过30万,11月进口片中人数最高。11月上映影片信息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