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票房榜排名总榜
第十名 周星驰《美人鱼》
周星驰为中国影迷带来了不胜枚举的电影佳作,《大话西游》《功夫》《少林足球》等电影都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电影。
但令人惊奇的是,他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却可以算得上是他口碑最差的一部电影。2016年,当还周星驰电影票的呼声水涨船高之后,《美人鱼》在上映后票房狂奔,取得了33.91亿元的票房好成绩,也让星迷们得以完成还电影票的夙愿。
第九名 陈思诚《唐人街探案2》
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面世给了观众们很大的惊喜。这也让第二部推出的时候得到了观众们大量的期待。
不过,《唐人街探案2》的高票房和同时期电影的不佳口碑表现也有不小关系。
2018年春节,《捉妖记2》在上映前三天可谓风卷残云,收获了十几亿票房,排片率更是超过了40%。同一档期,除了《唐人街探案2》外,还有《红海行动》《女儿国》《熊出没》等多部电影上映。
Ⅱ 票房破亿的意思是收获一亿元吗
可以理解成在中国买这部电影票的钱总和超过一亿元。2018年,中国电影保持多年来的增长态势,全年共生产故事影片902部,全国票房首破600亿元,达到6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6%,实现票房新高。
国产影片票房378.97亿元,市场占比62.15%。城市院线观影总人次17.16亿。新增银幕930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稳居世界首位。
具体情况
2018年,国产影片质量不断提升,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进一步认可。全年电影票房前4名均为国产影片。票房之外,这些影片也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红海行动》树立了军事大片的新标杆,《唐人街探案2》在“悬疑+喜剧”的新道路上再进一步,《我不是药神》在现实题材开拓上取得了突破。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咨询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观众对2018年国产电影的满意度总体处在满意区间,春节档满意度得分为历次春节档调查的最高分。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首破600亿元
Ⅲ 去电影院怎么买票
去电影院买票可以去电影售票处进行购买。
到电影院后,可以到售票处服务台进行购票。电影院服务台墙上有显示电影信息的LED屏幕,可以先查看选择想观看的电影信息,当然也可以根据电影院里的电影宣传海报和片花决定好观看的电影后再去售票处服务台购票。
(3)2018中国电影票榜扩展阅读
要买电影票,除了可以去电影院进行购票,还能在网上购买电影票。网上购票平台很多,比如网络糯米、淘票票以及电影院官网等都可以进行网上购票。选择好购票平台后,根据该平台的购票提示进行购票即可。
网上购票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前选择合适的场次、观看日期、座位以及电影院,而且网上购票会比在电影院购票在价格上更优惠,可以比较不同的影院影厅的票价,选择最优的购买方案,同时网上购票,还能方便地进行退改签操作。
Ⅳ 北美电影门票多少钱一张
我是在加拿大多伦多的。这里的电影票(加币)有7.99,9.95,11.95,12.95这么四个档次(折合成人民币*7),按电影院级别来算,顶级的电影院就比较贵,稍差一点的就便宜一些。周二的话这边也是电影票便宜,和国内一样,一般也就5加币一场。
北美电影票房奇高的原因其实很好解释,因为这边的电影各产品价钱结构才是合理的。北美这边的电影票对于人均收入来说很便宜,所以当一部大片出来的时候,人们便会一起冲进电影院去享受视觉大餐。无可否认还是电影院的效果好,在电影院享受一部电影的感觉是任何就算是10800p高高高高高清也比不了的。然而北美这边的DVD就比较贵了,一部好一点的就要二三十加币/美元,这样对比国内的D版来说就太贵了,所以这边的人不是自己很喜欢很喜欢的电影,并不会怎么买盘收藏,而且这边由于片子要挣票房,所以DVD也出得很慢。于是人们在没有DVD的前提下,去电影院花一点钱看电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中国则不然。票房不怎么牵扯人多不多的问题。中国电影票狂贵,估计这个是个人都知道,一部大片正常价格50人民币?!差不多吧。对于花这么多钱去看一场电影,中国人就觉得不值了。更何况中国的D版比较牛,一般在北美上映没多长时间的时候,就能弄到还可以接受的TS版。所以真正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寥若晨星。再加上广电总局。。。我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中国对于电影方面的价格不合理甚至于正版的DVD都会比去看一场电影便宜(一般正版DVD也就二三十块钱吧?!)。在价钱的面前,没有人会在意电影院看电影享受不享受的问题了。
Batman the Dark Knight上周五北美首映的时候我去看过了,真的很棒!当时我去的那场基本上是全场爆满,影片结束之后全场都在鼓掌。这就是北美人的电影情结,这样的话理解那么高票房也不困难了吧。
PS:Batman The Dark Knight在7月18日当天创下了六千六百四十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在影史首映日单日票房榜排行第一,打破了去年Spider-man3创下的记录。并且The Dark Kinght在首映周末三天北美票房达到$155,340,000,全球总票房达到$195,340,000,可以说真的我已经很久没见过票房势头如此猛的片子了!
Ⅳ 为什么一起买的的两张电影票只有一个
第一种情况,是你要留做纪念。我曾经去看过《速度与激情8》电影的中国首映,我买了两张票,一张是那个场的一号位置,我留做收藏。第二张是一个好位置,我自己选的,看了几个小时,意犹未尽。
第二种情况,那就比较凄惨了,属于被人放了鸽子。我曾经也被朋友放了鸽子,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次是一个周末,我原本和朋友已经约好了,一起去吃饭、K歌、看电影。可是,到了出发的时候,他却推脱说有事情,去不了了。票已经买好了,饭也已经订好了,可是,到头来,他却不去了,你说气不气!最后,我自己去吃了饭,好在店员小姐姐是个好心人,给我拼了一桌饭,要不我得孤独死。到了看电影的时候,我有一次发消息给他,让他来吧,他还是推脱来不了。我只好自己捧着爆米花和饮料,独自一人看了一次一个人的电影。
Ⅵ 当年张艺谋《英雄》票房2.5亿,放现在相当于多少票房
票房约等于3个《战狼2》。
《英雄》当年在国内总票房虽然只有2.5亿元,但是当年全国总票房只有10亿,《英雄》就占了全国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现在电影院的银幕数量,比当年最少翻了十番,不能说卖票数量也会增加十倍,增加五倍是合理的,按照这个说法,大约票房在36-37亿之间!
如果你赞同上述回答,记得点赞哦!
Ⅶ 春节档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长津湖之水门桥》
去年国庆期间的《长津湖》大家看了吗?
今年新年档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算是《长津湖》的后续。
仍旧是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但第二部详细讲述了其中的三炸水门桥的故事。
由《长津湖》原班人马倾情演绎,吴京、段奕宏、易烊千玺、胡军、朱亚文等,个个都是票房保障。
作为主演之一的四字弟弟还特别演唱了电影的主题曲《雪花》,他说这也是自己要唱给五万里的歌,期待的姐妹可以先听起来。
但是回忆《长津湖》,前期宣传效果直接把观众的期待值拉满,最后片子的剪辑、视觉特效等都不尽如人意,造成了高开低走的局势。
但由于电影的主旋律摆在这了,自1月21日开启预售至26号,短短6天《长津湖之水门桥》已经拿到了预售票房9000万+的成绩,可谓势如破竹。
无论如何都希望电影不再单纯卖情怀,而是真正能够达到观众的预期。
Ⅷ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1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
“最贵春节档”已经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的标签,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8%至52.8元。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影响了票房,春节一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宣布调低价格。
中消协分析,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寻求影院盈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势和高预期导致了票价的内卷,高票价也影响了观影人次,很多人会觉得近百元观看一个2D电影不值,因此等春节过后,票价回落再去看。
目前,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至40元左右,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票价回落后周票房23.61亿元。
春节过后多部影片宣布调低票价,中消协: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正月初一,春节档的战场刚开始,登上热搜的不是电影而是#虎年春节档票价最高#。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春节期间多地电影价格高达150元,省会城市票价几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线城市票房价格也有相应的提高。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票价高影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电影票价是否会影响春节观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给了“影响,太贵不看了”。
分析高票价原因时,中消协指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同时中消协也表示,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票价变化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月初四开始,多家影院下调春节档价格。此外,片方也开始有所行动,《狙击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调价格,调价当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长32%,同时排片占比也提升至8.6%。
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也相继宣布调低价格。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到了43元。
高预期导致票价内卷,票价回落后长尾效应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影院的票价是在片方结算价基础上的定价,电影业内人士温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电影的结算价都涨了5元钱,另一方面,票补也少了很多,去年补贴可能达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体上影响了院线定价。”
对影院来说,前期多家机构80亿票房的预测给了很多影院信心,从而不断拉高价格。多位影院经理均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
“今年定价明显有一个内卷的情况,总部有一个最低价,我们自己会根据周边影城的定价调整价格,谁也不想卖得比别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卖点回本,最高卖到70多元,整体比去年提高了10元。”济南一家影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至于票价是否会影响购票人次,上述影院经理认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温特称,从电影类型上看,算得上大制作的只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像《奇迹·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会觉得花近百元看一个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会等待春节过后,票价回落的时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观众,可能一年就看几次电影,动不动80、90元的电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别会比较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的票房为23.61亿元,由此来看,票价回落后的长尾效应值得期待。
票价持续走高已是定势,温特称,“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对于春节档失去魔力的质疑,温特表示否认,“从档期来看,春节档还是爆发力最强的档期,明年还有《流浪地球2》,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2
这或许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
从业者们希望电影票提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最起码可以与去年持平,但观众并不买账,首日就有900万观众因为票价太贵而退场。等到春节档即将结束时,《狙击手》率先下调影片结算价格,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跟进。
但这并没有挽救惨淡的春节档,最终2022年春节档票房停留在60亿,是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档期,相比去年近80亿票房大幅度下跌,仅比2019年有些许上浮。
出品方、院线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涨价根本无法挽救低迷的市场,甚至会创造更惨淡的业绩。想要在电影市场赚到更多钱,从业者需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
降价也挽救不了春节档
胡冰冰打开美团,准备购买一张电影票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居然直接冲到了70元,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线北方城市几乎不可想象。她顺手打开了微博,发现并不止她一人感觉票价奇高,一位博主晒出了河南信阳多个县级城市的电影票价,几部春节档影片的价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价更甚,在观影黄金时段19:00-21:00间,一张《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票价格冲到了179元。观众或许从未想到今天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可以买一个投影仪,甚至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买上一年的会员。
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创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
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2022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数就减少近900万,整体票房比去年少了2亿。从2月1日到2月5日,观影人数持续下滑,从2562万一直下跌到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数始终在2000万以上。最终,截至2月6日晚,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万。
虽然有高票价支撑,但依然难掩票房的颓势。相比去年连续突破5天单日票房破10亿的战绩,今年初三票房已经跌破10亿。
为了挽救颓势,降价开始了。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同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2月8日宣布将于2月11日零点起下调票房结算价格。随后,《奇迹笨小孩》也宣布降价。
Tech星球查询发现,降价的幅度参差不齐。比如在一些四五线城市,《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降幅高达50%,而在一线城市降幅却只有10%左右。即便降价,整体春节档的票价依旧高于平常。
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月7日-13日,全国票房收入23.59亿元,环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观影人次为5283.5万人次,也较2021年同期减少23.2%。
史上首次负增长春节档背后
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节档视为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在长达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喜欢希望用一张电影票、一份大餐来犒劳自己。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并不顺畅。虽然,《长津湖》以近57亿的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但这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更惨淡的现实是,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几乎成为了电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财经》杂志测算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影视行业以42%的收缩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导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影票房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为进口片数量大幅萎缩,票房急剧下滑,导致整体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亿。档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节档,其他档期的票房几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时的非重要档期票房更是因为无片支持,数据非常难看。
万达电影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外疫情影响下进口影片供给不足,2021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档被视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价,试图在这个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档期收割一把。”上述导演补充道。
高票价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为了迎合节日氛围,过去春节档也多以喜剧为主,比如徐峥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着搞笑的剧情成为了当年的春节档冠军。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剧电影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位于票房榜首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实打实的战争片。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史上首次负增长的春节档诞生了。
谁能赚钱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4日14时7分,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34亿元,虽然没有达到60亿的预测目标,但也稳坐2022年春节档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投资高达5亿元的电影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显然可以赚到钱的。据业内人士推测,只要票房超过16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便可以回本。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累计票房中,有52.27%属于影院,大概为16.11亿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为39.10%,计11.09亿元。
出品方能不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毕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资比例都不尽相同,这是投资时双方协议的结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去掉拍摄成本,给导演、主演的分成,付给发行方的费用,缴纳的税收,出品方很难赚到钱。
但出品方毕竟属于产业链上游,也有撬动更大资本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是院线。
过去10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块数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中国银幕数已经超过4.5万块,正式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市场。而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资的。
“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包括院线设备购买,维护,都是院线自己承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这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一个IMAX影厅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万。
“大院线还好,因为背后有大型的院线公司撑腰,他们能拿到大片的密钥(播放权),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小影院,因为所处的市场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钥难上加难,为了拿密钥,不得不跟发行方签对赌协议,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大片,谁会跑去个体院线?”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不上座,就彻底没有收入了”。
某种程度上为了保证院线的收入,电影行业有一个规定,即每部影片有一个结算底价,院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线的利润。
今年的情况是,底价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院线希望提高价格,在春节档回血。
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是,2月8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54.9亿元(不含服务费,下同),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市场份额(含特许经营加盟)为14.6%,较2021年增长1.5个百分点,提升明显。春节档全国票房前100名影城中万达影城占据64席,数量较往年亦有明显增加。
国盛证券认为,万达份额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采取的低价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节档万达影投票价为56元,低于全国平均价格。
事实上,更低的价格带来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远比提高价格来得实在。
而观众对于好内容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门期上映的《扬名立万》凭借过硬的内容,超出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近8倍。但是当内容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时,大部分观众选择了放弃。
(备注:文中胡冰冰为化名。)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3
这个春节档,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亿。
春节之前,各方面的预测都趋于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
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据猫眼专业版等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总票房报收60.37亿元,相比去年的78亿可谓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几乎持平。
2019-2022年春节档票房对比 图/猫眼专业版
尽管这个数字仍位列春节档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隐忧:相比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上涨了18%。票价涨了,总票房变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观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2000万,相比去年,更是减少了近5000万。
为什么会这样?
票价贵了不少
根据猫眼专业版等数据,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达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价首次超过50元,环比大年三十,则提升了整整18元。
图/猫眼研究院
但具体到观众的感知上,却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北京为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等影片标价几乎都超过80元,下午三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更是动辄超过150元。
除了一二线城市,就连四五线小城都未能从这股涨价潮中幸免。一名纪录电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期间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阳过年,发现当地商圈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2D版票价都在90元一张,观影兴致瞬间大减。
票价上涨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发行方自然是首要源头。据悉,今年春节档影片发行方给出的票房最低结算价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5元。发行价涨了,影院票价自然得跟着水涨船高。
再然后是影院。全国不少影院都先后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围停摆,以及去年淡季的门可罗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对种种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节档这根“救命稻草”来尽可能一次性扩大收入。
“过去两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那一到春节这种大档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赚一笔。但这样不可取,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中环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涨价的还有渠道。在经历了早年的票补大战后,目前手机移动端在线票务市场大部分都由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阁影院,两大平台显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票价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诡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经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影院本身自带的小程序中显示的票价仅为65元,而在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后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购买会员卡,每张票还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对《长津湖之水门桥》于猫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带小程序上的定价差异
这意味着,同样是购买两张票,渠道价格与影院本身的会员价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仅购买两张票,看完就不再来,两者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80%以上。
对此,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仅占全年的3.6%,2021年跃升到了16.7%。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缺了喜剧
然而,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作为观众,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指影片类型。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还多一部。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在过去几年中,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着,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讨个好彩头,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春节8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对标早年的《你好,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过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双双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受限于类型,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在业内人士看来,《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且算是观影刚需,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李焕英》等,在今年难觅踪影。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随着影院的不断建设,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更尴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发艰难。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同样一个商圈,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设备上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赚钱。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但大势已成,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何况,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倘若电影票太贵,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与之相对的是,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不难想象,春节结束后不久,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截至发稿,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然而并没有赚够,那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点,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Ⅸ 买电影票用什么软件买便宜
购买电影票有很多途径,现在一般是网上直接购买
淘票票、猫眼、美团、糯米一般就是这几个途径、,还有就是万达影城直接购买
现在会有很多平台会员、比如中影城的就可以办理他们的会员,3D的电影一张十几二十块钱
万达还想也有影城卡。淘票票平台也有会员,每个月4p*5块钱的优惠好像。一般一场电影二十几块钱就能看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