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狱第一季第5集里面监狱长回家的时候开的车是什么牌子
通用汽车公司(GM)
BUICK:BUICK车主要车型有century,LeSabre, Park Avenue, regal. 其中century和 regal为中型车,前者略略便宜。LeSabre, 和 park avenue为大型车,价格也比较昂贵(但96年以前的车,和中型车比几乎没有区别), 在此不与讨论.
《越狱第一季》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cCn0nMKHJ3v3YmyMPjDDyw
2. 细数欧美经典越狱电影
1 《洞》 1960 法国 我认为这部是越狱电影中最棒的,似乎就像是越狱科教片,非常写实,每个演员的演出很到位,最悬疑的就属结局,扣人心弦的好电影。
2 《大逃亡》1963 美国 这是逃战俘营,也是挖洞做鼹鼠。这电影最好看的就是幽默的台词,就像看喜剧片似的,让我笑破肚皮。
3 《逃离索比堡》1987 英国 犹太人逃集中营,真人真事改编。看的我非常解气,他们创造了奇迹,杀纳粹,600多犹太人直冲大门,壮观!
4 《极地重生》2001 德国 德国战俘逃苏联战俘营。这个战俘营位于冰天雪地的西柏利亚,也是没有围墙的战俘营,茫茫雪地,你能逃哪去? 但他做到了,从苏联徒步走到伊朗回到德国,之中得到了多人的帮助,其中一个竟然是犹太人!
5 《巴比龙》1973 美国 逃岛屿。我是非常佩服这个人的毅力,关在禁闭室里被折磨那么多天,狼狈不堪的出来还想逃,被抓回后,再次脱逃,于是从黑发逃到了白发。最后被放逐在小岛上,高高的悬崖,什么工具都没有,我看着都绝望,可他竟然用椰壳逃跑,这个方法打死我也想不出来。
6 《死囚越狱》1956 法国 也叫〈最后逃生〉,法国人逃德国监狱。大量的旁白,注重刻画人物越狱时的紧张心理,似乎有身临其境之感。
7 《战地军魂》1953 美国 逃德国战俘营。战俘里有德国内奸,每次逃跑都被内奸出卖,于是开始抓内奸。
8 《战地幻想曲》1937 法国 一战,法国战俘逃德国战俘营。越狱过程很简单,影片注重拍的是在战俘营里的生活,逃出后在德国民居的生活以及两国高级军官之间的情谊。
9 《胜利大逃亡》1981 美国 逃战俘营。我认为这部是最差的,不就是有个球王贝利和史泰龙的演出么?
10 《肖申克的救赎》 1995 美国 我竟然差点把这片子给忘了,名字太大,被多人誉为经典,不用多说了吧。
11 《通往自由的通道》2001 德国 挖地道,从东德逃往西德。勉强的说这不能算是越狱电影。但我还是列举了,对于渴望西德自由空气的东德人来说,东德不也像是无形的监狱?柏林墙就是监狱的大门。
12 《血溅虎头门》1947 美国 未看,还在寻找中……
3. 求越狱1-4季百度云资源,带中文字幕
《越狱》1-5全季 全集 1080p 网络云资源(中英双字幕)
链接:http://pan..com/s/1bHsjSE 密码:x4n3
《越狱》网络网盘在线观看下载地址
链接:http://pan..com/s/1bHsjSE 密码:x4n3
认真的回答,满意请记得采纳哦!
4. 越狱剧情介绍
迈克尔受过良好教育,是个白领建筑设计师,收入丰厚并且住着高级公寓。但是从剧集一开始,他就一心盘算着蹲进监狱。为此,他刺了文身,并手持军火抢劫了一家银行。在朝天开了几枪之后,迈克尔束手就擒,并在法庭上完全放弃了辩护。他只对法官提出一个要求,找个离芝加哥最近的监狱服刑。法官被他干净的经历和富有亲和力的外表所打动,答应了。于是,他和哥哥林肯关到了同一个地方——狐狸河监狱。他的哥哥林肯已经在狐狸河关了一阵子,并且一个月后就要被处死,罪名是谋杀副总统的弟弟。迈克尔坚信林肯是无辜的,他要在30天内救林肯出狱……
现在电视评论人发觉,由于过多重复的赞誉,已经使得他们无话可说,找不到针对《越狱》的新鲜评点了。《越狱》,大概把一部新剧的所能做到的成功做到了最好。
5. 《越狱》第一季结局是什么
《越狱》第一季大结局是监狱高墙上探照灯全部亮起曼奇被迫供出逃跑人员名单得知他们越狱成功其他犯人欢声雷动大肆庆祝。贝里克被救出后立刻率领人马杀气腾腾地开始追踪越狱者狱长波普着手调查他怀疑出了内奸维罗妮卡到达蒙大拿驱车前往查到的电话地址。
《[越狱第一季] [2005] [剧情 动作 惊悚 犯罪] [美国]》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6kfdQOhfkrSiVe5h5oseNw
提取码:tjpy
麦克(文特沃斯•米勒 Wentworth Miller 饰)和哥哥林肯(多米尼加国•珀塞尔 Dominic Purcell 饰)自从母亲去世、父亲失踪后就相依为命。林肯虽然是个街头混混,但他为了弟弟能顺利完成学业,出人头地,瞒着他向高利贷借了9万美金,骗迈克说那是母亲的保 险。迈克凭着这笔钱顺利成为了一名建筑结构工程师,并踏入了上流社会。而林肯为了还高利贷,无奈之下答应了一名陌生男子的要求,去枪杀一个人。
6. 越狱第四季那个黑人杀手死了么
马洪!本来还没死的,让马洪把他沉到江里去了,那黑人表情好那个....
《越狱第四季》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vpXX0o078pb_oIBdlf3dEQ
7. 十大高智商越狱电影
1、《饥饿》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由史蒂夫·麦奎因导演拍摄的传记电影。影片以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为背景,讲述了囚犯为争取政治地位而采取的绝食抗议运动。
评价:影片是导演的首部作品,带有很强烈的纪录片风格,故事围绕着北爱尔兰的独立抗争叙述,当肉身成为政治的最后场所,他们绝食想要的是自由骨气与权力。
2、《逃狱》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鲁伯特·瓦耶特导演拍摄的惊悚越狱片。男主的女儿再一次因为服药过多经历医院,他再也无心服役,一心只想去看女儿,为此他策划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越狱计划,准备越狱。
评价:越狱的目的何在?为了自由,为了爱情,为了亲情,这些都是越狱的理由。影片的出众之处在最后他的结局升华失恋,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格局。
6、《空中监狱》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由西蒙·韦斯特导演拍摄的犯罪动作片。男主为了不错过给虐送礼物的时间,登上了这座被称为空中监狱的飞机,意外被卷入了一系列的越狱事件中。
评价:警察令人厌烦,罪犯也不杀都那么坏,处于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男主十一个恶介于黑白之间的人物。音频虽然还是一般的动作片的框架,但可谓是旧瓶装新酒,导演在既有的框架下融入自己的创意,给了观众莫大的惊喜。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动作片的经典之作。
7、《重见天日》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由沃纳·赫尔佐格导演的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战争题材越狱片。男主是一名美军飞行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为了重获自由,他劝服了几个同伴一起策划了一场逃亡越狱。
评价:这部电影是一部微缩的战争史诗,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求生故事。影片是一部缺乏话题的战争题材电影,然而因为导演的创新拍摄走法与明星演员表演的张力而受到大众的关注。
8、《金蝉脱壳》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米凯尔·哈佛斯特罗姆导演拍摄的越狱动作片。饮片的男主作为一位监狱设计师最后却被关在自己设计的坚不可摧的监狱里,随时面临着死亡,他要有怎样的高智商才能巧妙的逃出这座超森严的高科技监狱?
评价:这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烧脑的经典越狱片,电影中的火爆的枪战使观众大呼过瘾看得血脉喷张,这部电影可以说超出了观众的预期,两大主角的联手也使得电影更加的有趣。
9、《洞》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由雅克·贝克导演的法国越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犯人想要策划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越狱行动。这部电影曾获得多个电影大奖包括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提名等。
评价:大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非常的高,导演是一个拍摄犯罪片的大师,把这部电影哦拍成了一部可以留名电影史的最伟大的越狱片,同时也是一部烧脑神剧。
10、《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简介:这是一部由佛兰克·达拉邦特导演的美国犯罪电影,是一部根据作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主要围绕着被强制剥夺自由的监狱背景来展开男主长达四十年的监狱生活,并最终使他重获自由。
评价:这部被称为影史第一的电影,通过一条寻求自由的漫长的道路对主人公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涤,也给观众带来了深思与鼓舞,是一部高智商烧脑神剧也是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作品。
8. 《越狱者》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越狱者》([澳] 迈克尔·罗伯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https://pan..com/s/1asp6g0-Ce8q8tt6Kk6NUUw
书名:越狱者
作者:[澳] 迈克尔·罗伯森
译者:施霁涵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2
页数:440
【内容简介】
奥迪因参与抢劫而锒铛入狱。这桩劫案涉及七百万美金,劫匪中有两人被当场射杀,一人携款逃脱,奥迪头部中弹捡回一命,被判入狱十年。十年间,奥迪在狱中备受欺凌,从看守到其他犯人,人人都想从他嘴里套出那笔巨款的下落,因为逃走的那个据说是他哥哥。奥迪从未屈服,始终守口如瓶。
就在十年刑期将满的前一天,奥迪从监狱里逃走了。这场毫无必要的越狱令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理解。
警方、联邦调查局、黑道分子对他展开了全面追缉,险象环生的逃亡途中,奥迪身上神秘而耀眼的个人魅力每每为他挣得活下去的一线生机……
【媒体评论】
《越狱者》是一部令人揪心的惊悚小说,其对灵魂的拷问非一般犯罪悬疑小说所能比拟。我读得根本停不下来,却又不希望奥迪的故事终结。罗伯森是个无可否认的大师。——斯蒂芬•金
得奖总是好事。但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评奖者的选择并不那么暗合你的心意。但这次我感觉很棒,我坚信,我迄今为止的作品没有比《越狱者》更好的了。——迈克尔•罗伯森
我喜欢这家伙的书,试着读读这本,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李•查尔德
罗伯森是个塑造迷人而复杂的角色的天才,本书的主角超越了他以往塑造的所有角色。——《书单》
剧情大逆转的越狱故事……充满令人迫不及待的兴奋点,促使读者快速翻页,找寻不同线索的交会点。罗伯森的写作技巧令人信服:他塑造的陷入难以挣脱之困境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科克斯书评》
一旦打开《越狱者》,它就注定会成为你本年度挚爱的推理小说之一,你会一心只想蜷缩在扶手椅上读完它。——《金融时报》
罗伯森是位真正的大师,他创作了一个令人赞叹的故事,有让人倾心又十足可信的人物……这是一部具有《肖申克的救赎》的质感与鲜活的电影画面感的惊悚小说。——VrouwenThrillers.nl
作者简介:
迈克尔•罗伯森
1960年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979年进入悉尼《太阳报》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业沉浮14年后,改行做匿名写手,先后替15位艺术、政治、军事和体育名人执笔自传,其中有12本登上《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经过十年为人作嫁,开始用本名写小说。
首部心理惊悚小说《嫌疑人》在英国狂销2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之后陆续写出多部佳作。2008年出版的《死亡来电》获多项大奖,高踞德国畅销书排行榜达九个月。《越狱者》是罗伯森的新作,击败了包括斯蒂芬•金在内的诸多热门人选获得2015年CWA“金匕首奖”,入围2016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短名单。
9. 越狱者的迷途
犯下2006年那桩命案的时候,李洪斌距离自己的18岁生日只差6天。他因此得以躲过死刑,获判无期。法律的判罚,原本是期许他能用漫长的服刑,完成自我救赎。如果表现良好,可以获得减刑,但入狱两年多后,李洪斌的选择,却是越狱。
破碎的期待
李荣和包田晓10月17日晚上19点多钟接到第二监狱打来的电话,才知道儿子李洪斌当天下午越狱了,一同逃走的还有3个人。夫妻俩都惊呆了,六神无主地在电话里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反复念叨“怎么可能?!”那3个名字,他们从没有听儿子提起过,而且就在20多天前,9月25日下午,包田晓才刚到监狱探视过李洪斌。她记得的是,“我儿子见面那天可正常了”。
包田晓告诉本刊,9月25日的探监和以往一样,进监狱大门后,走上十来米,再经过两道门岗,到会见室,出示证件做完登记,然后再经过两道门,才能见到儿子。一个大屋子,透明的玻璃窗把自由和不自由人分隔开来,要拿起话筒,才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包田晓说她看到了李洪斌的笑容,“每次家里人去看他,他都可开心了”。那天又是李洪斌反过来劝慰包田晓,“他说自己在里面表现很好,劳动挣的工也多了,到年底就能当上劳模,获得减刑了”。包田晓于是觉得,儿子在监狱里“越来越懂事了”,“我能劝他的都是那些话,好好改造,他说得比我们说得好,常常反过来劝我”。“他跟我说,让我们不要再为他的事情奔波,乱花钱,他会凭自己的努力争取减刑。他还说,家里挣那些钱不容易,离呼市又远,一年来看他一次就够了。”
李洪斌服刑的第三监区,探视日期是每个月的10号或11号、24号或25号,探视时间每次最多半小时,如果遇上是周六周日,就只有十来分钟。自从李洪斌2007年入狱,包田晓坚持每月都从包头过来探监一次,“就是为了让儿子知道,家里人都没有放弃他,让他安心好好改造,早点出来”。
包田晓说,探监日她要大清早出门,花30元从包头坐长途车到呼和浩特,下车后到附近的火车站花1块钱坐1路公交车到南茶坊,再花上1块钱换乘42路车到二道河监狱站,下车后沿岔路再走上十来分钟就到了。沿途经过监狱家属区,两旁分布着各色小饭馆、杂货店和理发店。距离监狱大门50多米的路口空地上,通常都停放着数十辆揽私活的灰白色小轿车。这些包田晓从来都不舍得消费,她自带干粮,探视结束后,按原路线返回火车站,等候过路的火车回包头。火车比汽车便宜10多块钱,为了省下这点钱,包田晓到家常常都是深夜一两点。但每次来她都会给儿子监狱的卡里补上生活费,200元或300元不等,还会在监狱的商店里额外给他买些吃的,里面的选择有限,“也就是方便面和饼干”,价格比外面贵,“最普通的方便面一箱五六十元”。
2009年初,包田晓和李荣迁往包头南部的鄂尔多斯市谋生,距呼和浩特更远,坐大巴走高速最快也要3个半小时,车费单程最少60元。而且探监无法当天往返,即便包田晓只舍得在火车站附近的小旅店花20元住上一晚,路费成本还是一下就翻了倍。包田晓说她只好改变探监规律,每两个月去一次,每次送去600元的生活费。
9月25日的探视,除了600元钱,包田晓还专门给儿子送来过冬的衣物。大约一个多月前,李洪斌从监狱打电话回家,“说去年冬天的棉裤太薄了,还说想要双旅游鞋,早上出操的时候穿”。今年的呼和浩特冷得早,10月中旬的供暖季还没到,寒意已经袭来。包田晓买了一条60多元的黑色棉裤、一双20元的黑色棉鞋和一双旅游鞋,还有几双新袜子,一件棉背心。因为就要国庆了,她还特意买了200多元的方便面和饼干给儿子留下。那天监狱里组织犯人们搞活动,探视时间临时调整,都放在下午,只有十来分钟。虽然时间短暂,不过儿子说的那些话,让她觉得,“今年的心都已经放下了”。只是这刚放下的心,不到一个月就被彻底打碎了。
变的轨迹
李洪斌的越狱和他当年的入狱一样,都让亲人们猝不及防。他偏离正轨的改变,似乎一直远离家人的视线。即便不可收拾的烂摊子摆在眼前,家人还是找不出任何端倪。当年是这样,如今还是这样。
李荣和包田晓都是本分农民,2003年,两个人商量了很久,很下了些决心,才带着两个儿子举家离开农村老家,到呼和浩特谋生。他们的老家在内蒙古通辽市民主镇窑营子村,距呼和浩特1000多公里,距离通辽市区还有50多公里,算得上民主镇最大的村庄,有500多户人家。李荣家是农村中常见的大家族,8兄妹中他排第5,虽然他们8个都出生在窑营子,但籍贯上都延续着父亲的祖籍,并且将这记忆延续到各自的孩子那一辈,李洪斌和弟弟也这样成了“辽宁阜新人”。
李荣的弟媳黄桂芬告诉本刊,就在她家忙着盖新房那年,李荣举家离开窑营子去了呼和浩特,“去投奔一个亲戚,好像是他姑姑家儿媳的妹子,这个亲戚家在呼市搞建筑,做包工头,李荣他们说是到工地上去打工”。老家亲戚们也有些惊讶李荣的决定,这里的村民安守本分,祖辈都守着村边的这些土地,没有过多的想法。但黄桂芬还是觉得可以理解,“他们家人少、地少”。窑营子村人均登记在册的土地面积是4亩多,虽然将各种杂七杂八的土地加起来,各家的耕种面积总数远高于这个数字,但单纯依靠务农,各家收益还是有限,尤其是2003年各种农业税费还在的时候。
离开窑营子村时,1988年出生的李洪斌才15岁。他留给老家人的印象,跟村里的其他孩子没有差别,“实在、本分、勤快”。跟李荣一辈的人,对李洪斌的记忆更深刻,“很小就下地帮他妈妈干活了”,“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长得敦实、老成”,“干农活可是一把好手”。回忆起这些的时候,他们在地里忙着收玉米的手也没有闲下来,要赶在土地上冻之前,把地里已经收割好的玉米棒,一个个从秸秆上剥出来,堆放到家里。这里秋天的日头就已经很短了,早晚温差很大,正午午饭之后才能下地,下午16点半不到,天就擦黑了。村民们都练就了一番熟练的技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人手能剥出1000斤玉米棒。
念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的李洪斌,进城前的生活就是这样,春耕秋收。在这个季节,那就是忙着埋头收玉米。他在村里最要好的两个朋友,都比他大三四岁,一个是他的表哥张永成,一个是表哥的邻居谢洪刚。如今,两人都已经结婚,张永成还即将晋级当爸爸。我们在地里找到张永成,他也在忙着收玉米,面对陌生人的提问,有些笨口拙舌,他的母亲李凤珍,也是李洪斌的四姑在一旁感慨,“洪斌的性格可比我儿子开朗多了,比他能说会道”。虽然是当年的好朋友,但张永成对李洪斌的记忆,实在梳理不出什么特别,尤其是李洪斌离开后,“一年也联系不上一两次,他的电话老换,也就是过年前通通电话,他说在外面打工挺累挺苦的”。
出门打工的难处,包田晓也曾经想过,但她和李荣还是想闯一闯。更主要的是,李荣会木匠手艺,“到工地上怎么也能找到饭吃”。刚到呼市的时候,事情还算顺利,一家都安顿在了建筑工地上,包田晓在工地上负责做饭,每月400元。李荣和李洪斌父子俩一起上工,工钱按实际开工时间计算,20元一天,另加5元饭钱。他们到了工地上才意识到,“开工才有钱”。包田晓说,“等到10月底11月初,地上冻,工地就停工了,就得另找活干”。在老家的时候,李洪斌就是包田晓干农活最好的帮手。进城以后,包田晓觉得,“儿子更懂事了”,“那么热的夏天,给他10块钱买雪糕,把钱捂烂了他都舍不得花,我都能从他身上翻出来”。
李荣和包田晓在呼市的工地上干了3年,其间只有2003年冬天回过老家一次,“路费太贵了”。亲戚包的工程结束了,他们也要另找出路。李荣辗转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在包头工地上卖熟食能挣到钱,所以2005年冬天,他决定带一家人去包头谋生。李洪斌没有跟父母一起走,因为2005年12月,他花了一个下午,在呼市一家叫浪中浪的洗浴城找到了工作,当服务生。这是他第一次自己找工作,也是他第一次晚上不用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住单位宿舍。李洪斌让父母先走,说自己“等拿到2月份的工资就马上来包头”。包田晓记得很清楚,“过完年正月十三去的包头”,也就是2006年2月10日。可就在他们走了半个月后,李洪斌就出事了。2月26日,李洪斌和洗浴城的几个同事一起,犯下了抢劫命案。
城市的诱惑
当年的命案揭开了李洪斌生活中的另一面。2005年12月,这个不到18岁的年轻人找到洗浴城的工作后,遇到了一群年纪相仿的同事,与他同年的池志强,比他大一岁的王鑫和许龙,还有比他们大八九岁的王海生。他们经历相似,都来自农村,都在初二之前辍学,在呼和浩特都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只好到最没有门槛的洗浴城里先安顿下来。除了李洪斌,其他人都是2005年初到洗浴城工作的。
浪中浪洗浴城在邻近铁路的北垣街,中等偏下的市民消费,除了一层的门脸,只有地下一层,包括洗浴、大厅和包间按摩室,全部员工不过十来人。洗浴城的人员流动性很大,虽然出资老板还是同一个人,但实际上负责管理的经理和地下一层的员工,这几年下来早就换了若干茬。最近的这批,年资最长的是新任经理,到店才两个多月,根据他的推算,2005年的时候,浪中浪的服务员工资,“最多每月六七百块”。
于当年洗浴城里的这几个年轻人来说,每个月的收入,似乎实在无法满足他们的渴求。他们开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别的方式“搞钱”,说穿了,就是“偷和抢”。违法的恐惧,在一个有着同伴相互支持的圈子里,很快被消解了。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也在这种支持下,被迅速填平。根据案发后警方的询问笔录,从2005年夏天开始,池志强和许龙就好几次晚上在青城公园实施抢劫,但收获甚微,一次“抢了4块钱”,另一次“抢了一个小灵通手机”。池志强认识一个开旅店叫“老三”的人,可以收赃,偷抢来的手机,可以卖50元到几百元不等。销赃得来的钱,他们一顿饭也就花掉了。
李洪斌融入这个团队的时候,内心是否有过挣扎不得而知。但不管心里怎么想,他上班后不到一个月,2005年圣诞节前夜,就和池志强一起,砸开一辆轿车行窃。那晚两个人本来是在舞厅“蹦迪”,因为觉得太热出来透气,在附近的巷子里看到停了一辆车,前排座上放着一个包。他们砸开车窗,拿着包打车回了洗浴城宿舍,翻查后发现包里只有名片没有钱,心有不甘,又打车返回现场,将车里的音响和电子屏撬了回来。后来还将音响以400元的价格卖给了洗浴城的老主顾。
偷窃得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圣诞节当晚,李洪斌又和许龙及另一个同事,下班后步行到一个僻静的巷子里抢劫,说不上谁是主谋。如果李洪斌在自己的口供中没有撒谎,那么,这是他的第一次拦路抢劫。他们选了一个单身女性下手,但对方激烈地叫喊,最终把他们吓跑了。李洪斌口供中说,实施的第二次抢劫也不顺利,那是2006年2月11日晚上,他和池志强在宿舍睡醒后,池志强说手头没钱了,要去搞些钱,两个人也是一拍即合出了门,地点是池志强选的,海东路财院南门一个东西向的巷子。这一次,他们选中了一个戴眼镜的斯文年轻人,但没想到年轻人激烈反抗,还狠咬池志强的手,李洪斌就拿出了随身带的刀,捅了年轻人。当他们快要得手的时候,过来一个遛狗的中年妇女,大声呵斥他们住手,并掏出手机要报警。两人一边骂一边按原路跑回了洗浴城,洗干净手上的血,回宿舍继续睡觉。而包田晓和李荣只知道儿子第一个月拿了600元的工资,其他的什么也不清楚,儿子住进集体宿舍后这些暗夜里的罪恶,完全瞒过了家人的眼睛。脱轨的人生
回头再来看这一切,都像是2006年2月26日命案的铺垫。李洪斌的胆量和狠劲,已经在前几次抢劫未遂中得到了充分“历练”。2月26日23点左右,李洪斌及同事王鑫、王海生一起下班,这次是李洪斌提出“去搞些钱”,另两人马上同意。地点是李洪斌选的,就是半个月前他和池志强抢劫未遂的巷子。出发前李洪斌和王海生各自带了一把刀。
他们在巷口等到了刚从“沃尔沃浴场”洗澡归来的魏敏和周英(均为化名)。两人是铁路局的同事,周英的丈夫还是一名车站警察,当晚在单位值班。他们本想打车回家,但一路走来都没看到空车。经过财经学院外这个巷口,魏敏留意到了这几个蹲在巷口的年轻人,还以为是财院的学生,没多想。他们刚走过巷口几米,李洪斌就冲上去从背后捅了魏敏两刀,魏敏转身反抗,李洪斌又捅了两刀,然后返身抢劫周英的皮包,魏敏惊慌中看到,周英拿着包激烈反抗,李洪斌开始拿刀捅她。魏敏一边叫喊着“把包给他们!”一边朝前跑,王海生开始在后面追赶他。魏敏有幸逃脱,打上了出租车并迅速报警、就医。而周英被李洪斌一连捅了十几刀,最终因“锐器刺破腹主动脉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她的包也被李洪斌和王鑫一同抢走。王海生没追多远也折返了,抢来的包里没有钱,只有一个三星N628直板手机。3人扔掉包打车返回洗浴城,洗干净血迹,收好手机,回宿舍睡觉。
这起命案后没几天,李洪斌、许龙、王海生和池志强分别因为偷窃和打架,陆续被“浪中浪”开除。2006年3月3日,就在被开除后,这4个人还叫上王鑫一起,帮许龙“出了口气”,教训了一个抢走许龙女朋友的年轻人。3月4日,池志强在离开“浪中浪”前还顺手偷了一个LG手机。3月5日晚上,被开除的这4个人一起到“老三”的店里,把那个三星手机卖了100元钱。池志强和王海生还让“老三”找来两个“小姐”,一共花了50元。因为身上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他们决定先到王海生的老家土左旗暂住几天。第二天他们叫上王鑫一起回了村子,告诉王父,是回来帮忙收玉米的,老人并不相信,“地里的玉米早就收完了”。
王鑫只住了一个晚上,3月7日早上就赶回洗浴城上班。他在这天下午接到了李洪斌打来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再去村里。这个电话是李洪斌用死者周英的电话卡拨打的。他卖了手机,但留下了还有话费的卡,装进了自己的诺基亚手机。这个信号一直被警方监控着,当天晚上21点,警察找到了王鑫,继而在3月8日凌晨,将聚在土左旗村庄里的其余4人全部抓获。王海生的父亲做了一个最艰难的抉择,大义灭亲,领着警察亲自抓捕了自己的儿子。他的选择,也成为法官对王海生量刑时予以宽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洪斌是命案中唯一动了刀的人,造成一死一伤,而且还有多次盗窃、抢劫前史,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生日是3月4日,在命案当天距离18岁只差6天,等待他的就不是无期徒刑,而是死刑。李荣和包田晓根本不懂法律,他们只觉得儿子很委屈,他们更愿意相信,用刀捅人其他人也有份,“我儿子最小,不懂事,都是别人带坏的”。突来的变故,让他们难以承受,也有些奇怪反应,当警方通知他们到呼市来取家属通知书的时候,李荣看到警察之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询问儿子的情况或者替儿子说好话,而是说:“我儿子那个呼机(实为手机)是我买的,要还给我吧?”以至于当时的办案民警都觉得,“这对父子都一样,不亮堂”。
其实这桩命案官司开审的时候,正好也是李荣和包田晓夫妇手头最紧的时候,他们刚到包头安顿下来,熟食买卖还没开始,路费加房租已经把手边的钱都花光了。为了赶来呼市给儿子请律师,凑够路费,他们已经在包头欠了一个月房租,还是跟工地老板说好话,别人就在仓库里腾了块空地给他们暂时安顿。两人在呼市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最惨的时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包田晓回忆时都带着哭腔,“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面对儿子的无期徒刑判罚,虽然心里不满,但李荣和包田晓决定不再上诉,“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可他们不知从哪里结交了一个朋友,在一审判决后放出话来,“说有办法捞我儿子,替他减刑”。这希望像一剂强心针,夫妻俩一合计,马上回了通辽老家,把房子卖了,凑了4万块钱,给那个朋友“捞人”。结果钱花了,没有动静,“那个人连电话都不接了”。李荣夫妇这才知道被骗,除了电话,他们再也联系不上那个拿了钱的人。
这些事,包田晓并没有跟儿子明说,但言语中的希望和暗示,也让李洪斌明白了。所以后来包田晓再去探监,李洪斌才会劝妈妈,“不要乱花钱了”。经历过李洪斌的变故,李荣和包田晓都觉得没脸再回老家,虽然他们也知道,如今种田的收入越来越好了,但他们的房子卖了,地也转包出去了,在村里赖以生存的根本已经没有了。直到2009年初,在兄妹们的极力劝说下,他们才带小儿子回去过了个年。亲戚们觉得,包田晓的心情看起来好了很多,还主动说了李洪斌的事情,“说他在里面表现很好,年底就能当劳模减刑了”。
过完这个年之后,李荣和包田晓也有了新打算,离开包头,去南边的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谋生。他们花钱送小儿子去学了厨师,还在村里贷款两万元,到鄂尔多斯买了台电动车,他们决心把工地熟食生意做得更大一些,这样每个月去看李洪斌的时候,才能给他更多的生活费,让他在里面“不会过得太苦”。
这也是他们到鄂尔多斯后将迎来的第一个冬天。包田晓9月25日探监回去后,骑电动车送货时翻了车,扭伤了脚,刚刚才好。小儿子还跟她商量,下个月工地停工的时候就歇一歇,自己想去呼市探望哥哥。他们还商量着冬天可以到其他地方打工,至少能把每月200元的房租和一家人的生活费挣出来。这些卑微、琐碎、带着世俗烟火气和无奈的商议,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全部。李荣和包田晓最终选择了停掉他们的手机,他们觉得,“再说什么都没有任何意义”,再说任何话,都是撕心裂肺的痛,他们“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
10月17日下午,当李洪斌和其他3名犯人一起,将安全员和当班干事骗入仓库控制住,并将当班的分监区长兰建国骗到库房杀害,换上警服和监狱运动服逃走的时候,他对母亲和家人的承诺,成了另一个谎言。而这次,他再没有机会回头了。越狱被捕后,面对负责突审的警察,李洪斌并不合作,甚至连以前犯下的罪行都百般推脱,让警察觉得,“就是个死不认错的人”。一同越狱的乔海强是求死之心最强的,但割喉、跳楼都没能死成。对董佳继的审讯也不太顺利,他逃跑时肘部中枪,出现发烧迹象。
4名越狱犯中究竟谁才是主谋,目前犯人们的供述看起来都有差异,据民警们综合口供后推测出比较可靠的版本,主谋者不是李洪斌,而是乔海强。乔海强因抢劫女出租车司机并连续作案,被判处无期徒刑,于2004年入狱,入狱时23岁。他的犯罪之路也在家人的视线之外。他1981年出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隆胜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老二,哥哥夭折。幼年时被父亲乔二白过继给伯父乔七抚养,随乔七生活在呼和浩特市。而乔七的女儿过继给乔二白做了养女。乔海强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混社会”。在老家的乔二白一家,在他入狱两年之后才知道消息。因为距离呼市太远,乔二白家只能每年到监狱探监一次。
乔海强和同年入狱的董佳继在狱中关系一直较好,最初是他俩开始密谋越狱,他们分析觉得越狱至少需要4个人才有可能性,就拉了高博和李洪斌入伙,这次越狱计划,4人密谋了一年多。最后的越狱日期也是乔海强选定的,10月17日刚好是国庆加班之后,警察们轮休的第一天。但4个人越狱后的逃跑路线,还是让办案警察们很疑惑,“他们没有分头跑,太不同寻常了”。■
10. 越狱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1、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由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
该片根据斯蒂芬·埃德温·金1982年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枪杀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狱后,他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地谋划自我拯救并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弗兰克被判12年监禁,当听到与自己疏远已久的女儿再度因服药过量送入医院的消息时,他策划越狱计划,并吸收约瑟夫·费因斯、利亚姆·坎宁安、多米尼加国·库珀等四名结盟者一道实施这一计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