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上海电影节要抢票看电影
部分热门影片(我们通常规列到SS级的影片)可能在上映期间只有1~3场的排片,展映过后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到影院去观看这部影片。
参加影展的影院,通常在配合电影节的情况下前提下不会影响自身票房业绩,所以在安排排片时不会给此类影院太大的影厅。
从此导致这些热门影片展映期间只有300~1000张票,再扣掉给媒体记者、组委会评为一干人的,还有托关系通过影院、第三方票务平台预留的,剩下留给普通影迷的估计也就几百张。
而要看这影片的影迷却达到几万人,所以才会出现抢票、通宵排队等候的情况。
如果只是看相对小众的参展影片、或是未来即将上映的影片会比较好买,随到随买。甚至有些场次可能只会有包场的感觉
②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11月15日起开始接受影片报名,并于2015年6月13日至21日举行。1此次电影节分为竞赛单元、展映单元、特别项目等部分。至报名截止日期,共收到报名参赛影片1099部,报名参展影片1808部,最终有14部电影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15部影片获得亚洲新人奖提名,11部影片参赛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竞赛单元包括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亚洲新人奖3个部分。金爵奖采用“入围制”评选模式,传媒大奖采用“提名制”评选模式,亚洲新人奖由“入围制”改“提名制”,2金爵奖增设了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动画片奖2个奖项。展映单元包括“丝绸之路风貌”、“金砖五国焦点”等影展,3参与此次放映影院达45家,展映影片近400部影片。4特别项目则为“互联网电影嘉年华”和“成龙动作电影周”两大特别活动,其中的“成龙动作电影周”设立8大观众票选奖项并颁发“钢铁人”奖。
③ 上海电影节2018愿望清单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飞驰人生 [小丑回魂][1990][悬疑/恐怖][美国/加拿大] [你从未在此][2017][悬疑 / 惊悚][英国 / 法国 / 美国]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飞驰人生
链接:
提取码: 2tjj[小丑回魂][1990][悬疑/恐怖][美国/加拿大]
链接: https://pan..com/s/1SI_MzaG427pbWk8HDy758g 提取码: ytiy
[你从未在此][2017][悬疑 / 惊悚][英国 / 法国 / 美国]
链接:
提取码: nja6
④ 谁还用携程
五一长假将至,年轻人出游的心情又按捺不住了。近日,“五一”火车票卖了前年3倍多、国内出游人次或达2亿等话题,先后冲上热搜。
省钱、便利、安全、畅玩,这些是制定出行计划时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但也非常难兼顾,尤其在当下,各种平台、产品鱼龙混杂,各有优劣,出行变得无比复杂。
田曦是一位资深驴友,仅旅行相关软件就占了手机一页,出游的每一个环节,比如旅行攻略、订房、交通、 美食 、自驾租车、旅途助手等,她都分好类,把相关App放进去,甚至连地图都占一个格子,她取名为“好用的地图”。
每个格子都包括4-9个App不等,在“交通”里,除了常见的去哪儿、飞猪、携程,她还搜罗到不少小众软件,比如天巡旅行、iGola骑鹅旅行、Flixbus、Rail Planner等,前两个是低价机票平台,后两个是欧洲购票软件。这些App琐碎又重复,但田曦却觉得每个都有用。
旅行社区马蜂窝发布的《2021年年轻人品质 旅游 报告》中提到,Z世代爱个性、重品质。更多的90后、00后已经不再局限于大众出游渠道,在信息高度共享、新平台不断崛起的当下,他们更乐意在豆瓣、小红书、抖音上 探索 更多出游形式。
今年五一,思宁通过旅行团官方微信号报名了西北游,路线名叫“祁连之夏”,一路从甘肃张掖游到青海西宁,经过10多个景点。报名该旅行团的原因是,公众号推送的旅程图都很戳她。
相比之下,以传统渠道起家的老牌出游平台,在路线优化、内容个性化甚至是性价比方面反而没什么亮点。“一排刷下去,看不到吸引点。”报名上述旅行团前,思宁也曾上携程、去哪儿搜过路线产品,却没有下单的欲望。
被别人分享的内容吸引,然后产生需求,是当今年轻人喜爱的出游方式,也是低成本的流量生意。而携程等老牌在线 旅游 平台,最开始是以满足游客的“搜索预订”需求来设计产品的,因此,获客成本要高得多。
相对而言,携程上提供的产品,价格也要更高。据易观千帆数据,携程平台中等及以上消费水平人群占比为82.2%,且在过往5年间,携程年度支出超5000元的消费用户年复合增长达29%。
但中高端市场的覆盖面不够大,而且,别的平台借助流量的优势,也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Fastdata极数在《2020年中国在线 旅游 行业报告》中指出,低成本流量是美团在线 旅游 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借助该优势,美团在下沉市场攻势凶猛。2020年,美团到店、酒旅营收212.5亿元,超过携程183亿元全年总营收。
此外,逾三成在线 旅游 新增用户为95后,相比其他年龄段用户,95后出游更加频繁,他们的收入及消费力有巨大成长空间。
这意味着,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在线 旅游 市场跳动的脉搏。中国《2020年中国在线 旅游 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中预测,未来我国OTA行业将朝着年轻化、周边化、多样化发展。新行业格局下,年轻消费群体势必会被分流,行业优势集中度将下降,品牌知名度外,性价比、服务体验及个性化内容将成为年轻人权衡的综合要素。
对此,携程其实有清醒的认知,正如携程在招股书披露的风险因素中写到的,“( 其他平台 )利用它们已经获得的流量,并将他们其他服务产品的用户引至它们的旅行服务及进一步实现协同效应。”为此,在回港上市前夕,携程发布了“ 旅游 营销枢纽”战略,开始从渠道导流转向内容分发。
不过,目前的携程,还是以高净值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尽管品牌知名度高、用户规模大、旅行产品多,但在年轻消费群中不再是绝对的首选项,在个性化十足的新兴渠道面前,携程曾经的价格、用户体验以及内容丰富度等方面的优势打了折扣。
五一前夕,我们与几位选择了不同出游方式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中有人通过俱乐部组织邂逅了爱情,有人因为抢票靠谱信任智行,也有人在微信群里拼车自驾游......
大家兴趣不同,诉求各异,共同点是,携程等老牌在线 旅游 平台不再是这些Z世代年轻人出行的首选了,市面上越来越多样的出游渠道成为他们的新选择。
豆瓣上跟团
价格低还“送”男朋友
茉莉 | 28岁 公关
在参加户外俱乐部以前,我也是一名平平无奇的景区打卡爱好者。和很多人一样,出去玩就是在12306定个车票,再用携程订酒店订景区门票,逛吃三两天,发几个精致的朋友圈。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旅行缺了点什么。
今年清明节,我终于等来了去库布齐的机会。我在公众号上报了个398元的低价团,3月30日晚上跟着几十人的大部队从北京出发,4月3日返京,官方只提供帐篷、车费、一顿早餐,食物和水都自备。我觉得OK,毕竟比起吃住,我更在乎同行的人、价格和风景。
第一次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真的特别感动,大脑一片空白,被一种强烈的大自然的魅力折服。尤其看到沙漠野兔和蜥蜴一溜烟儿从我眼前跑过的时候,开心的都忘记拍照了。
参加户外俱乐部的一般是年轻学生和上班族,领队也是年轻人,我那次的领队挺幽默的,带着大家做破冰 游戏 ,露营篝火,气氛特好。所以虽然没吃到好吃的,也没睡到舒服的酒店,但我收获了不少朋友,还一不小心邂逅了爱情。
1号早上大巴刚驶进库布齐的时候,我就产生了高原反应,身上没带药,那一瞬间我真的后悔去了。这时候后排一个男生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递过来一片药,我吃上休息了一会,身体也就慢慢恢复了。下车以后我连忙跟人家道谢,碰巧他也是一个人,所以那两天就自然而然结伴而行了……
这不,五一假期我们一起报了潮尚俱乐部的“长岛五日游”,相信也会是一次美好的旅行体验。
微信群里拼车自驾
我被西藏的美震撼了
书函 | 29岁 游戏 开发
都说西藏是一个人一生必须要去的地方之一,我一直都想去看看。
今年3月,我从上家公司离职,开始酝酿这个大计划。因为对318国道慕名已久,所以我放弃了坐飞机去拉萨,想着最好能找到朋友自驾。不幸的是,身边的朋友没一个有出去玩的打算,打工人嘛,除了辞职,似乎也没这么大块的时间用来旅行。
经介绍,我扫码进了一个“西藏新疆青海旅行结伴”的微信群。和管理员聊过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家旅行社的用户群,类似的群还有10个,每个都是500人,可以理解为这家旅行社的“私域流量”。
于是我跟另外三个网友组成了一个四人小团,旅行社为我们配备了一个90后司机兼领队,出发前三天组了个小群,互相熟悉了不少。
3月中旬,大家到成都集合,开始了为期10天的川藏自驾游。出发的那天清晨,下着窸窸窣窣的细雨,天空灰蒙蒙的,但也没影响我兴奋的心情。
大概中午到了泸定桥附近,在一家川菜馆吃了旅途的第一餐,不得不说川菜真的是八大菜系中推广做的最好的,我们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竟然都喜欢吃川菜。胆战心惊的跨过泸定桥,傍晚到了磨西古镇,逛了一会儿,累得我吃过晚饭不久就睡着了。
第三天早上78点的样子, 汽车 开到了海拔3990米的天路十八弯,一路在山脊上行驶,真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午到了理塘县,看看到底什么的风土人情养育出了丁真这么特别的男孩。领队跟我们说,丁真火了以后,好多游客都要求必须来看看。
穿过怒江72拐的时候,真的太考验司机技术了,特别多急转弯,有的地方没护栏,我心跳都加速了。
从波密到林芝的一路,真的像在原始森林里穿梭,恰好是个阴天,云雾缭绕,美极了!进入拉萨以后,看着眼前的蓝天、白云和蓝色的湖水,你会感慨天堂竟在人间!
拉萨有“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所幸我们一行人都没生病,主要是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有准备。而且可能是同龄人的缘故,在一起的十天很融洽,领队也没有强制消费,吃住几乎都是我们自己选的,这点我还比较满意。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也可能是我幸运,“找对地方了”,以后出行我也会继续尝试绕过平台直接找当地的旅行社。
误以为智行是官方App
没想到比官方的还好用
芒果 | 24岁 公务员
得知智行不是12306的官方App时,有点惊讶。
毕竟在我华为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搜“12306”跳出的第一个App就是智行,当时我理所当然认为这是官方软件,直到与我隔壁的同事小赖聊起抢票时,才发现在同事iPhone的App Store里,12306才是搜索关键词下的第一个App。
有这样的误解,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这个智行还蛮好用的。
家在呼和浩特的我很少蹲点抢票,尤其是2019年底京张高铁线开通后,就更不用担心买不到票了,抢票这件事也完全交给智行负责,提前设置好车次和预抢票时间,我就再没操心过,开售后的3-4分钟,12306会准时给我发来一条包含车次与座位号的买票成功信息,顺利无比。
在第一次预约抢票时,看到花钱提速的话成功几率更大,因为从来没有过抢不上票的体验,心比较大,觉得这份钱不用花,没想到第一次就免费抢成功了,此后也果断选择免费的普通加速。
我与不少朋友聊天时发现,在携程、去哪儿、飞猪、智行这几个抢票软件中,智行的受欢迎度最高,也是大家一致认为抢票成功率最高的软件,这一结论也许不具有代表性,但也是一种真实的反馈。
今年元旦前,我和小赖想去广州跨年,为了节省经费,我俩错过高峰时段选择1号出发4号返程,经过携程、去哪儿、智行三家对比,最终选择了价格最低、时间段也不错的智行,加上燃油费一共750元,另外两个平台都是1000元起步。
临近元旦,疫情多点散发,一位回辽宁探亲的同事在火车站被遣返,知道这件事后,怕出现意外的我们还是选择了退票,当时智行还没开放疫情原因退票的流程,若走正常退票手续退不回多少钱。
我在微博上发现很多北京去广州的小伙伴们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一些小伙伴出主意给官方打电话询问解决措施,拨打后国航回应3号前的票可以免费退,3号后的票要收相关手续费,但鉴于我们买的是套票,可以全额退款。我将这一情况反映给智行客服后,第二天退票页面就开通了疫情免费退票的窗口,一周后退款就到账了,而在2020年春节疫情爆发期间,我在去哪儿买的机票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才退款。
这次事件后,我更信任智行了,五一回家的票我也已经用智行抢到了。
为了避免捆绑消费
我选择了官方平台
阿末 | 27岁 营销策划
以前我也用携程和去哪儿,学生时期手机内存有限,能用一个App解决的问题没必要下载两三个,买票、定酒店、查攻略,携程提供的出行方案还算符合我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酒店和景点门票总有优惠券可用,买套票还可以更便宜。
但在2017年时,我喜欢的明星韩雪在微博控诉携程捆绑消费,这件事情后,我开始尝试别的渠道购票,打开携程的次数越来越少。
期间我也尝试过其他平台,体验与携程相似,页面花里胡哨,很多隐藏消费项,一不小心就会掉坑,最后还是选择了相对难用的12306。 相信几年前用过12306的朋友们都深有体会,奇奇怪怪的验证码、一言不合就崩溃的系统,让我严重怀疑12306到底是不是官方软件。
好在,12306还算重视用户体验,在这些问题上热搜后进行了多次系统升级与优化,难以分辨的验证码没有了,系统崩溃的次数下降了,页面变得简洁且流畅,尤其是去年推出了候补购票服务,抢票成功率直线上升,比需要购买加速包抢票的第三方平台好用多了,至此,我成了12306的忠实用户。
体验到好处的我开始 探索 更多的官方平台,在频繁出差的朋友推荐下,我下载了锦江酒店,有丽枫、维也纳、希岸、7天等品牌的官方App,大部分城市基本都会覆盖,选择范围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与美团、携程、去哪儿相比价格具有优势,开通vip后还能打8折,同时承诺若相比之下其他平台优惠力度更大可以申请退差价,这一点太吸引我了。
现在很多官方软件做得都不逊于第三方平台,没有中间渠道加价,也没有防不胜防的隐形消费和捆绑消费,风险小且靠谱,售后也更完善。唯一的缺点是,比较浪费时间、精力和手机内存,但为了价格优势和服务体验,我还是选择投入官方怀抱。
大众点评里,有真实的评价
小麦 | 25岁 新媒体运营
怎么说呢,我对携程的态度还挺复杂的。
2016年,我在哈尔滨读大二,在那之前我都是用携程的,上学往返订车票,和同学出去玩订酒店、找餐厅找景点……使用频率和美团不相上下。
后来,因为携程的负面新闻很多,慢慢就用得少了。
去年8月换工作,正好赶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因为喜欢艺术电影,我就给自己放了个假,一个人去了趟上海。听说上海新天近有一家网红汉堡店“Shake shack”,一直想尝尝,但是价格不便宜,也不确定好不好吃,就犹豫了。
在闺蜜群里吐槽的时候,她们说“你可以上大众点评看看评价啊,大部分都蛮真实的”。我这才第一次安装大众点评,看到不少评价确实挺实在的,食物种类、单品口感、就餐环境、价格都有详细介绍,心里终于有了底,顺着地图去打了卡,吃的很开心。吃完我也在上面写了一个很详细的评价,希望给其他人提供一点借鉴吧。
从那以后,找餐厅逛景点之前,我都会去大众点评看一看,看得多了也就能分清真实评价和水军的区别了,真实的还是占大多数。
本文源自燃次元
⑤ 上影节抢票如山倒,这些片足不出户就能看到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理智与情感 Sense & Sensibility][2008][全集][英剧]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网络云网盘下载[MP4/mkv]蓝光[BD720P/HD1080P]UC网盘(1997) 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完结][英剧] [茜茜公主 Sissi 1~3][爱情/历史][奥地利]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理智与情感 Sense & Sensibility][2008][全集][英剧] 链接: https://pan..com/s/1h1ab5ol8xLfu5ueLNz1eZg
提取码: qm6j《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网络云网盘下载[MP4/mkv]蓝光[BD720P/HD1080P]UC网盘(1997) 链接: https://pan..com/s/1iZ1Fg62KulvYAlCR9lCwyA
提取码: z8iq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完结][英剧] 链接: https://pan..com/s/1xWsXwOXGhzRuY6aOWW5MAQ
提取码: s6s2[茜茜公主 Sissi 1~3][爱情/历史][奥地利] 链接: https://pan..com/s/1D8-YOe4Rjih17OzWEQqf5g
提取码: 4jbn
⑥ 小偷家族为什么引抢票战
由是枝裕和执导,中川雅也、安藤樱、松冈茉优、城桧吏、佐佐木美雪、树木希林主演的电影《小偷家族》将亮相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这将是该片首次在国内放映,并已在影迷间引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抢票大战。
开售前,影迷们纷纷在网络上转发锦鲤,并早早定好了闹钟,希望能够抢票成功;开售后,该片几千张票半分钟内全部售罄。大批没有抢到票的影迷在社交平台发出求票换票的呼声,更有影迷化身段子手,“《小偷家族》一张票换上海内环一套二手房”,幽默调侃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影迷们抢票失败的遗憾心情。
⑦ 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错时开票火爆吗
6月9日7点,90后小陆在“夺命连环”闹钟铃声里起床,守候在手机前。今天,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开票,首次实行错时开票的方式,8点淘票票网上开票,两小时后,10点电影院前台开票。热门影片遭“秒杀”“怕自己又睡过去,我又定了7:55的闹钟。”小陆笑着说,比起不少网友,自己非常“佛系”。微博上,许多影迷秀出自己的EXECL版排片表。
据淘票票官方数据,一分钟内,有超5万张影票售出;五分钟后,数字飙升到超15万张。8点58分,出票数已经突破23万张,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超越了去年上影节的线上出票数。
有不少没有抢到票的影迷赶往上海影城排队,等待10点钟影院前台开票。“来碰碰运气”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过,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影院的购票系统也是淘票票的票池,网上已经售罄的热门电影票,影院也爱莫能助。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傅文霞告诉记者,电影节根据售票的情况,尤其是热门电影,会与片方联系,争取加映。一旦得到授权,将会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时把加映的影片、影院和售票时间及时公告。
来源:东方网
⑧ 灯塔之下,老樊的阿里文娱整合术
2017年,当俞永福向逍遥子与井贤栋反复建议,要老樊(樊路远,花名:木华黎)转岗文娱担任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时,夸克君曾表示,真会拉人,这人能引爆消沉的阿里影业。
表面看,老樊跟文娱无关。其实,早在2014年,猫眼崛起,阿里也开始强化影视基础设施入口服务,当年10月抽了批人成立淘宝电影(今日淘票票前身),负责人就是老樊,且还是马云亲自点的名。
老樊转岗日,夸克君说,影业系香港上市公司,股权复杂,以它为抓手,推动文娱深度整合,符合节奏。初期,他会依托影业锻造一些平台级方案,持续驱动整个文娱的组织与商业模式变革。
那周期,文娱常有爆款,但多是影业、优酷各自独立的整合营销案,机动、不稳定,没有相对标准的服务,整个文娱缺乏协同级平台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运营效率低,内耗严重。加上文娱属集团财报失血最重板块,士气亦不足。
作为阿里合伙人的老樊,曾长期负责支付宝,特擅整合、协同,定义战略,打造平台级方案,引爆市场。支付宝中期发展与余额宝诞生不说了。其实,进文娱前,影业 娱乐 宝跟他也有关系。
两年过去,今日看,影业、文娱的变化不但印证了当初预判,很多方面甚至已远超期待。
这里先以一个例子看看。
灯塔之下
前日,上海电影节揭幕,阿里影业举行了一场“洞察·动力”电影口碑动力研讨沙龙,公布了“灯塔”平台全域营销进展。
“灯塔”本是去年4月诞生的一款基于数据与技术的宣发平台。幕后定义人就是老樊。
在夸克看来,“灯塔”就是老樊初期依托阿里影业主持锻造的宣发平台,未来将成为整个影视工业新营销方法论输出的基础设施,也是阿里“新商业操作系统”在影视领域的落地。
本地影视工业虽不能说靠天吃饭,但缺乏品质化标准,整个行业良莠不齐,一直缺乏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服务。
截至目前,“灯塔”已现出一种超越宣发概念的生态能量。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前日表示,经过一年多 探索 与沉淀,灯塔已跨越产品概念阶段,进入“最佳客户实践阶段”,成为广受片方认可的宣发新基础设施。
“灯塔数据服务已进入2.0周期,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她说,一是更动态,尤其即时把控用户反馈,洞察口碑与圈层,为定档与调档提供决策;二是更前置。通过预告监测、人群定位模型及排片监测,可让内容“看见”观众,制作明晰市场,把握增量。
灯塔平台首席数据科学家易宗婷还原了平台引爆宣发的基本逻辑,主要是定人、定调、定档。比如灯塔将人群、影片类型等要素切分成了九大区域,基于数据与技术,提前锁定潜在观影人群的区域分布,然后测试档期,结合灯塔“档期日历”工具,可直观看到每个周末大片热度、竞品重合度,最后给出差异化定档建议。
不要觉得他们只是务虚。事实上,一年来,灯塔已经过许多爆款验证。
《何以为家》版权引进方路画影视CEO蔡公明说,如果没有灯塔的参与,这作品很难做到今日成绩。
“制作电影可能是一个感觉,但营销一定是靠数据。”他说,自己在其他行业做过多年营销,离开数据,营销不过盲目行事。
当然版权方并非没有数据。投资阶段都有对基本预判,但数据不够精细。而通过合作,他发现与灯塔的数据对文艺类型片的分析相当细致、精确,远超过自己对文艺观众的判断。
比如,一开始,他认为核心观影人群将以女性为主,最后数据却完全相反,男女分别为73%、27%。比如,他本来预计,年轻人可能不感冒这作品,而实际观众却比普通电影观众更年轻,更活跃,25岁以下购票用户较商业点映受众高出8%。
灯塔的价值有更多体现。包括海报与片名数据决策等。蔡说,《何以为家》作品相当压抑,结尾更是悲伤。海外上映时,海报多用灰色与阴暗色调。而灯塔数据显示,观众更愿看主人公,觉得孩子演技很好,长得也帅。蔡明白这一定是广告重点。于是不仅调了色调,采用了孩子大头像,而且是一个微笑的头像。看上去与影片基调背离,最后实效很好。
中文片名也是。最初引进中国时,外语名已传播很久。当时蔡比较纠结,不更名,对中国观众没太大意义。调整则可能会流失一些文艺观众。不过根据灯塔数据,他们还是决定调整。事后证明,选择对了。执行阶段,他们在淘票票与其他平台上,为《何以为家》标注加载,两部分观众都没有流失,甚至增量明显。
事实上,这只是一年多来阿里影业灯塔参与的诸多爆款之一。《我不是药神》、《无双》、《流浪地球》、《绿皮书》都是如此。
李捷透露,灯塔的产品大图,已规划到3年以后。 未来,将不断完善数字化宣发服务,助推更多影片项目。
6月24日,阿里影业将迎来五周年纪念日。今年以来,它已陆续发布多部“锦橙合制计划”影片,包括《刺杀小说家》、《拆弹专家2》、《第一炉香》、《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导演、监制、演员阵容豪华,目前多部已杀青。
大文娱超级协同平台
绕这么远,问题来了:为什么说,一个宣发平台透露着老樊依托阿里影业整合文娱的节奏与用心?
首先,若你有心梳理一下,自去年4月灯塔上线后,谈到它,老樊与李捷等人虽然说它是阿里影业在影视营销环节尤其宣发层面打造的基础设施服务,尤其“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全流程触达,但他们每次都是站在文娱乃至阿里生态打通的高度强调。
他们的用心,就是要借此实现阿里文娱甚至阿里集团多业务核心平台间的相互整合,串联起用户不同场景,推动板块间产生生态共振。他们甚至将这称为“未来的战略导向”。
在我们看来,这确实也是阿里影业与文娱集团内部版图急需的支撑。
你知道,过去几年,文娱体系,无论影业、优酷还是现场越来,虽然轮番上演过爆款案例,负责人也都强调整合、协同、融入阿里生态体系,实际上,截至2018年,许多营销都带有机动特征,缺乏稳健的平台化产品支撑。
一句话,那个周期,整个文娱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平台级产品。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文娱缺乏深度整合。所谓深度融合,除了组织体系、统一架构,主要就是数据与用户打通、技术资源共享,而最后必须在关键环节呈现为相对统一的平台入口。当然,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础上,但没有后者,其他都是空话。
灯塔平台呢?让我们看看它的核心要素。
表面上,灯塔确实是为电影片方宣发公司服务的,它是一种全程可视化数据驱动、规模化资源投放、可量化的一站式宣发营销平台。本质上,它就是一个数据化、智能化的宣发平台。它背后的基础部分为:
灯塔背后的用户,除了来自淘票票、优酷、大麦系外,更有支付宝、手淘两大入口。这是一个超过10亿级别的服务平台。
而且不仅用户规模大,数据维度也很丰富,甚至已经跟猫眼、爱奇艺们建立了合作。这有利于分析和把握用户文娱需求和兴趣点,实时洞察数据变化,实现效果检测,便于片方及时调整、优化宣发策略,精准触达。
除了上述各大入口,文娱还有内部的UC、阿里系分众传媒等资源,通过与外部富媒体合作,可以实现内外协同,所能调动、触达的范围、网络规模效应,远胜单一或有限平台成效。
而且,支付宝的存在,可以实现完整的闭环服务,并为未来深度的会员运营与服务奠定基础。事实上,2017年阿里88VIP升级时,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文娱会员的融入,以及文娱服务的协同。它产生了许多出奇的效果。
灯塔目前对外宣称是片方宣发平台。事实上,就专业版品类看,它已覆盖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移动端短视频。未来一定会进一步覆盖音乐、 游戏 、文学等流媒体,实现全品类服务。如此,灯塔就有望成为整个文娱行业的一个基于数据的智能化营销平台。
灯塔平台的数据智能工具日益丰富。一年多来,热力站、大V宝、爆米花指数、试金石、点映宝、万店齐发、八爪鱼眼花缭乱。
它也不是孤立的线上入口。它从一开始就构建起了线下服务体系,尤其是灯塔学院。如此它的许多服务都可以形成一种类似“新零售”的模式,壮大供给端。事实上,过去几年,供给端一直是阿里文娱破解的关键难题。影视行业规模不大,又很零散,整个行业的参与主体,相比其他行业其实远不够丰富。
此外,它的信息流也颇类整个淘系平台了。灯塔已成为影片与观众的互动平台。
灯塔不是孤立的平台。它还有去年公布的内容拓展计划“锦橙合制计划”、IP平台阿里鱼、衍生品服务以及影视金融服务平台 娱乐 宝等。
这些计划与阿里文娱众多数娱内容品类、线上线下服务体系结合在一起,再加上阿里集团的生态资源,就构成了横向品类完整、纵向贯通的全产业链平台服务体系。
结合上述三个方面,你能看出,阿里文娱以阿里影业尤其灯塔平台为核心,正在全面贯通产业链,形成一种端到端的服务模式,这也是一种典型的S2B2C商业模式。
站在这视角看灯塔,想说,它就是阿里文娱截至目前最高程度的协同平台。
看不到的蹉跎
说到这里,另外一重问题也来了。那就是,为什么之前没有类似的平台级产品,仅仅是因为数据与技术层面没有打通吗?
说到数据与技术,其实,早在2017年上半年,夸克采访阿里集团CEO逍遥子时,他就提到,已打通文娱的数据。我想这个层面应该不是最大的障碍。
那是什么呢?夸克认为,跟大文娱成军之后的基础定位深有关联。
梳理一下阿里文娱版图诞生以来的战略定位,你会发现,有一个方面,无论是当初阿里数娱负责人刘春宁、阿里影业前任CEO张强,还有前任大文娱负责人俞永福,始终没有真正讲清楚。那就是阿里影业的内容定位。
我还记得,2015年上海电影节上,刘春宁、张强都强调了互联网服务的定位,涉及到阿里影业自身的内容,总有些忌讳、忌惮的意思。他们似乎生怕得罪影视公司。那一年,阿里影业某高官因为言论问题,一度引来讨伐。
俞永福在文娱集团第一波整合与定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细处同样没能打好基础。2017年上海电影节上,他精辟地强调了电影工业3C新基础设施定位,即Consumer(用户触达)、Commerce(商业化)、Content(内容产业化)。但是,在阿里影业自身内容定位层面,他虽然说也会做一部分内容,但姿态有些妥协,没有表达出非常明确的战略定位。而2016年到2017年,阿里影业内容策略,一会买买买,一会要主控。最后的结果却是,越是所谓大片,最后越是惨淡。
这种战略定位的矛盾,反映在基础设施服务打造上,就不太可能诞生真正有效的平台方案。因为,你缺乏更有可验证的内容生产的品质、标准化流程。
阿里影业之前参与的内容虽然也有所谓爆款,但缺乏方案沉淀,缺乏说服力。当你自身没有多少克验证的案例时,你的全栈式的智能宣发平台,同样就缺乏说服力。
而且,上一周期,由于阿里影业资本运作频繁,一度引发上游产生较多界碑。连续三年的电影节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对立的火气。
当然,若全面涉入内容,阿里影业就变成了影视公司,显然也不是它的目标。
所以,2017年,当俞永福反复向集团建议,要求老樊转岗阿里影业时,它已面临明确的战略定位了。它必须对外说清楚。否则不但影响整个产业链合作,它也不可能打造出富有效率与品质的新基础设施服务。
随后几个月,老樊开始发声,尤其集中在做不做内容上。2018年上海电影节,他直接了当地说:“不做内容是外界误解,阿里影业一定会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
这是阿里文娱版图成军之后最为明确的表达了。而它与“新基础设施”的定位结合,在后来的表述中,就成了阿里影业的“双轮驱动”。
恰从老樊上任后,阿里影业开始变更过去内容策略,不再撒胡椒面一样合作,也不再强调所谓主控,但在优质作品选择、合作范畴上,却越来越深入。而从《战狼2》开始,阿里影业参与的诸多作品都成了爆款。
同一周期,2017年酝酿、2018年推出的灯塔平台,与阿里影业内容布局共振,智能宣发成效持续得以验证与提升。去年9月,今年1月,它连续两次升级。而此次沙龙,夸克认为,同样是一次升级的计划。
夸克认为,如果没有2017年以来战略定位的调整、组织架构调整、内外协同甚至文化及价值观的重塑,想取得上述成效,几乎不太可能。
这背后,阿里影业、阿里文娱乃至阿里集团都因此做出了调整。老樊转岗大文娱之后,我们已经看到诸多关键事件发生。比如:
同一周期,我们也看到,先是阿里影业,接着整个文娱,老樊持续重塑着内部文化。过往职业经理人、过于侧重内容维度的专业人士杂糅的文化,正进一步改造中。据说,老樊主要办公地已经在优酷单元。
这一系列信号,给我的感受是,这个阿里合伙人正在主导整个文娱正在走向深度融合阶段,一是文娱内部版图,二是文娱与阿里集团整个生态之间。
而面向外部,在我的观察中,此前,脾气有些爆、说话不容置辩的老樊,腰身反而变得特软,几乎都变成处处政治正确的谦卑角色了。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他为文娱灌注的老阿里平台风格。这种责任,职业经理人不可能担负起来。
老实说,前日现场,让我突然想起阿里集团2017年开始落地“新零售”时面临的考验。
当初,阿里的 探索 主要靠松散的战略合作或轻度资本合作方式,它试图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成效很差。因为合作方信任度不够,很难开放、共享底层数据。至于变革商业流程,更不可能。如此,一些案例,甚至包括2017年年初作为新零售启动的关键项目——联姻百联旗下联华,事实上远未达到成效。后来,阿里通过几种业态的重金投资、收购、控股,甚至独立布局盒马鲜生,加上密集的组织架构调整,才真正打通底层、线下,建立起协同有效的服务模式。
一年半后,阿里集团提出“阿里是一种商业操作系统”,这是“新零售”初步奏效后的方法论输出动向,也是全新的商业定位。
所以,夸克认为,2018年上海电影节揭幕日,阿里影业渲染“灯塔”平台,就不是偶然,考虑到目前整个行业尤其上市公司的惨状,许多服务开始走向行业集约化,于它来说,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渗透机会。
当然,于阿里影业来说,面前的挑战依然艰巨。因为,这个行业整体规模非常有限,2018年整体票房远不如本地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的营收规模。即便能左右较高市占,于它来说,这阶段其实也没有实质性意义。真正的挑战在于,它能否为未来锻造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决定了,它必须一面保持持续开放,借助文娱与阿里集团建构基础设施服务,一面还得持续深度融合,形成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服务形态。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3到5年,甚至更久,想出现规模效应,还非常困难。
这点,老樊非常清楚。他应该明白面前压力。这不止是马云定义的双H战略之一,也是逍遥子全力重构、锻造的阿里新商业业态。至少目前,影业、文娱与阿里集团之间,远不是理想的融合模式。一切尚早。不过,正因如此,阿里在文娱领域的布局,也令人报以更多尊重。接下来,老樊的执掌之旅,应该也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吧。
夸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⑨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节流程
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考资料整个影节期间
(2015-06-13至21日) 上海所有参加展映放映活动的影院竞赛单元及展映单元影片展映 2015-06-13晚上海大剧院开幕式,放映开幕片 2015-06-14至18日上海银星皇冠酒店金爵厅、上海展览中心等金爵电影论坛 2015-06-19晚上海文化中心大宁剧院亚洲新人奖红毯仪式及颁奖典礼(第12届) 2015-06-20晚上海中华艺术宫电影频道传媒大奖颁奖典礼(第12届) 2015-06-21晚上海大剧院金爵奖颁奖典礼暨电影节闭幕式,
放映闭幕片《战火中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