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03-31 纪录片《重返驼峰》观后谈
纪录片背景:架设在高山之上的生命线
抗战期间,自从滇缅公路被日军封锁之后,为了保证中国军队的正常补给,中美双方设法开辟了一条穿越印度、缅甸和中国的空中补给线。这条补给线因所经地势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除此之外,这条航线还有一个看似很优美的名字——“银色通道”。
如果说,“驼峰航线”这名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险”的话,那“银色通道”则给人一种“危”的感觉,尤其是当你了解了其中的含义之后。“银色通道”这称呼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负责运输的运输机在飞行途中因恶劣天气、高山乱流所失事坠毁的事故发生多次后才有的名字。因为在路上失事的运输机多了,飞行员几乎不需要通过浏览地图来判断航线方向,只需要顺着山间一处处飞机残骸所反射的银色光芒就能找到前进的路。可见当时有多少中美飞行员在这条运输线上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对于那些能活着走到战争结束的飞行员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但也是孤独的,因为身边的战友大多已埋骨于雪山、丛林之间。而这部纪录片所讲述的就是当时的一位幸存美国飞行员弗莱切汉克斯与中国探险协会的成员一同寻找多年前的已故战友——吉米福克斯的座机C-53的故事。略有感触,只好分段来阐述。
<一>迟暮老兵的执着——汉克斯
在一个美国的小镇上,有一个略显古怪的老人,他每天除了健身之外,还跑到自家小车的后备甲板上的水箱里接受冷水的浸泡,并在浸泡中锻炼着自己的四肢。对于路人时不时投来的诧异目光,老人丝毫不在意,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训练计划。你或许会认为这老人是个健身狂人,或者是一位闲不下来的退休探险家。然而都不是,他只是一位老飞行员,这名老飞行员有个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重返中国,亲自找到已故战友的飞机残骸,履行自己曾对战友亲人作出的承诺——人也好,物也好,带他回来。
这是一位令人动容的老兵,然而深挖其中的细节之后,我们才能深切感受老兵的信念有多么执着。
细节一:汉克斯曾于1944年寻找过战友的坠机地点,但无果
1944年10月,中国军队收复被日军占领的片马不久,汉克斯和中国航空公司另外两名美籍飞行员及十几名中国军民组成营救队,向片马53号飞机失事处进发,在原始森林中跋涉9天9夜,但最后因断粮缺水和突发疾病而宣告失败。
别小看“断粮缺水”“突发疾病”这几个字,足见搜寻过程的艰险和绝望,弄不好十几人的搜寻队也会丧命于此。作为与死神擦身而过的亲历者,山间丛林的险恶,汉克斯是再清楚不过的。即便这样,汉克斯不顾自己早已衰老的身体,仍念念不忘地计划再次踏上寻找战友之行,可以说他已经做好遭遇死亡危险的打算了。
细节二:从1944到1997,汉克斯一直在做重返驼峰的准备
五十多年的坚持,谈来不易。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麦肯锡主义泛滥等,让美国与新生的中国成为不共戴天之敌,两国的关系几乎降到冰点。那段时期,对于汉克斯来说,重返驼峰无疑难于登天,你不可能到访一个已经成为敌人的国家,敌人也不会帮助你寻找什么飞机残骸。即使每天锻炼,又有何用呢?即便如此,老兵却没有停止过训练,仍对重返驼峰抱有希望,这需要多大耐心才能等待如此之久?
细节三:汉克斯与福克斯并不相识
据和汉克斯一起参与搜寻活动的中国探险协会主席严江征回答,汉克斯在福克斯失事之后才到中航,是另外一架飞机的机长,原本与福克斯并不相识,但是他接受了福克斯母亲的重托:“一定帮我找到我唯一的儿子。”“我没有见过杰米・福克斯。也没有和他通过信。”汉克斯也说得直率而确定。后来1944年的搜寻失败了,再后来中美成了敌人,再后来福克斯的父母相继离世,即便如此汉克斯依旧试图践行曾经的承诺,抱着回到驼峰的心愿不断锻炼,不让自己的身体过早衰退,直到寻回自己那不曾相识的前辈和战友。
是的,这位老兵太耀眼了。常理而言,放弃也许是明智的,没有人会怪他。但他没有,或许很愚笨,所以才难能可贵。
<二>需求层次理论的生效与失效
1997年的搜寻之行曾出现一个插曲,搜寻队伍在第四天发生了断粮情况,这是在纪录片上一笔带过的。在课上,我才获悉,原来在当时的队伍里已经有人提出了类似埋怨带了个8旬老人的言论,甚至有只顾自己生命而不顾汉克斯安危的想法。从其他的新闻稿里,额外获悉到此前队伍里对待老兵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他们为了保护这位患有心脏病、旧伤累累的老人,作出了许多努力。对于有经验的探险者来说,理应出于安全和效率考虑,不让汉克斯同行,但为了老兵的心愿,他们早早就下定决心和老人一起赌一把了。
“每次宿营,第一个帐篷支起来是老兵的。第一个帐篷进水了,又找高处搭好第二个帐篷。白天每隔4小时医生给老兵量一次脉搏、血压。老兵需要什么,人们马上会有反应,一切都在默默中完成。所有中国人,哪怕任何一位民工,都会自觉地把篝火边最好的位置让给汉克斯。”
然而到了断粮的那一刻,对老兵的敬意和善心、此行的意义和象征、理智以及团队精神被轻松抹去,取而代之的却只有对自我求生的渴望以及对当前环境的绝望无助。紧着就是矛盾的滋生,意见的分歧,这不就恰恰证明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吗?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解决温饱,其它什么都不重要。
但所幸仍有人保持了必要的理智和坚定的信念,比如作为队长的严江征与随行的医生等,他们及时安抚了队伍的情绪,并采取了积极的策略保证了搜寻活动的继续进行。
如果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了人之常情,那能战胜人之常情的人则是这一理论无法解释的。坦白说,这一理论广为人知,合乎理性,细想之后却是现实而冰冷,上面所出现的插曲就是最生动的写照。切格瓦拉与他的南美游击队在干粮消耗殆尽的时候,也出现同伴间相互指责的现象。
苏格拉底曾言:“人皆求善,而非求恶”,但光有求善是不够的,需要怀有崇高的信念和过人的意志的人站出来,才能打破经济理论所预言的残酷竞争吧。
<三>喝吧,福克斯,喝吧......
当成功到达C-53的坠机地点后,汉克斯难以抑制自己的喜悦,像孩子钻进自己的秘密基地一般,迈着疲惫的身子钻进了飞机的残骸,检视着残骸里的一切。
老兵深情地抚摸着飞机上的碎钢断铁,像在推演福克斯在即将失事时的一举一动,像在回想这位素未谋面的战友当时的五味杂陈,像在回忆自己在驼峰航线上的峥嵘岁月。而探险队的其他人都自觉地没有和老兵一同走近残骸,生怕打扰到汉克斯和福克斯两位老战友时隔五十年的叙旧。
在献上采来的高山杜鹃后,汉克斯向花上洒着可乐喃喃地道:“喝吧,福克斯……喝吧,福克斯……”,他为战友带来了久违的饮料。中国人敬酒,汉克斯敬可乐,原来世界上不同的人缅怀故人的做法是如此一致,隔着镜头和屏幕都能被这一举动所感染。
汉克斯和福克斯是什么关系?是后辈和前辈的关系,是幸存者和阵亡者的关系,是战友和战友的关系。光从旁人的视角来看,也许我们很难能完全体会到汉克斯此时此刻的感情,无法言状。
<四>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也成为许多攻击型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学者、政治家所信奉的金科玉律,譬如《大国政治的悲剧》的作者约翰·米尔斯海默。那么国家间真的只会为了利益而战吗?大国与大国间就一定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吗?对此我无法解答。
然而片中老兵汉克斯对当年中美友谊的念念不忘,以及在中美关系冰河期时的坚持是否能够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呢?民族与民族间或许是可以存在难以磨灭的友谊的,这份友谊不一定会受意识形态所影响。
从博弈论的视角,尤其是零和博弈,国家间往往易战难和,陷入猜疑链以及丛林法则之中。那人民间的友好往来能否成为消除猜忌的基石呢?至少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些许可能性。
最后,以汉克斯先生在纪录片中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我的许多同事死在驼峰航线上。我是幸存者。我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战争时期,别人死了,你还得去做该做的事。没时间伤感。我始终要找到这架飞机,是因为机上遇难的有中美两国飞行员。这是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见证。……这次探险是一个奇迹,我相信没有人可以重复它。”
相关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1-08-31/344398.html 《我们为何搜寻“飞虎队”美机残骸-访探险家严江征》
http://news.youth.cn/js/201507/t20150722_6908444_1.htm 《中缅边境:“驼峰航线”延续的故事》
http://bbs.tiexue.net/post_4716495_1.html 《寻找驼峰坠机C-53 吉米福克斯》
❷ 求 西南联大2018纪录片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西南联大》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XHbO4UvxAK77yFL88fLm5A
《西南联大》
导演: 徐蓓
主演: 程贺南、裴宜理、马勇、吴宝璋、余斌、杨苡、刘缘子、张道一、潘际銮、李红英、闻黎明、杨振宁、闻立雕、郑晏、伯乐波斯、艾伦·麦克法兰、吴庆宝、吴大猷、唐绍明、王汉斌、余丹、巫宁坤、郑哲敏、王希季、李忠、关英、罗振诜、郑敏、彭佩云、孙亮、方堃、查平、戴景贤、龙绳德、和丽琨、李少龙、谢本书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11-07(中国大陆)
集数: 5
片长: 50分钟
系列纪录片《西南联大》由徐蓓导演,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一共5集,每集52分钟,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当晚展映了第一集《八音合奏》以及第五集《嘉荫长留》,讲述了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组建,“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历史故事,展现和解读这所大学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
❸ 纪录片《无尽攀登》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电影《无尽攀登》已于2021年12月3日在国内院线上映,影片真实记录了中国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凭借一双假肢在43年里,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最终于2018年5月14日被珠峰接纳,在69岁高龄成功登顶,成为无腿登顶珠峰中国第一人。国际在线1+1观影团也邀请网友欣赏了该片。以下这篇影评来自观影团的朋友“荔枝Angel”,她认为真实的故事足以震撼人心,希望每一个被生活磨去光彩的人都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奔赴未来的力量。
《无尽攀登》剧照
《无尽攀登》是一部记录片,这部影片没有盛大的场面、华丽的特效,只有朴实的故事,真实却足以震撼人心。一双钢铁铸成的假肢牢牢地踩在峭壁上,夏伯渝如一位孤独的勇士,眼前的路走了四十三年,心中的火也燃烧了四十三载。
截肢、癌症、多次大手术……大多数人哪怕经历过其中一个磨难,都可能会就此沉沦下去。但是《无尽攀登》这部电影里的男主——夏伯渝老先生,却一次次地站了起来,始终保持着独有的坚强与乐观。他不是演员,在这部纪录片里就是“扮演”自己,没有任何演技的修饰,但电影里的每个镜头都被他的真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影院里,我们跟随着他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着珠峰的震撼、感受着他的梦想和坚毅、感受着围绕在他身边浓浓的情感。
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有梦想,可也在一次次与现实生活的摩擦中不断妥协、直至遗忘。有梦想的夏伯渝固然很伟大,但支持他的家人也令人敬佩。经常听到一句话“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爱的克制,是那个保佑平安的小葫芦,是那一通老伴来的家常电话……真挚而打动人心。
终于,历经40多年,夏伯渝老师终于登上了他又爱又恨的珠峰。正如他所说,他的一生足以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希望每一个被生活磨去光彩的人都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找到力量,向着未来,无尽攀登。
❹ 哪位大神有生活万岁(2018)上映的由程工,任长箴导演的纪录片在线免费高清播放视频
链接:https://pan..com/s/1v7Mh30c450iMIdDeyOuweQ
导演:程工/任长箴
编剧:程工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8-11-27(中国大陆)
片长:94分钟
又名:HelloLIfe
该小说讲述了这是一部2018年即将上映的真实题材电影,讲述了十五名普通中国人在2017年真实的生活状态。并无交集的十四段故事谱写着同一个世界角落的生活,它或许艰辛,或许无奈,或许也带着些许苦涩,但每个人都在默默坚持着、爱着这样的生活。
❺ 怎么评价纪录电影《生活万岁》
生而为人,出世不易,生活不易,无论身处顺逆境内,都不能丢失信念。纪录片《生活万岁》用平凡小人物群像记录生活百态,解读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生活最本质模样,面对温情感人片段,是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甚至可以在主人公身上捕捉到自我影子,是2018年最值得观赏的纪录片之一。
《生活万岁》就是一部你品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电影,那一丝丝感动始终萦绕心田,那一份份伤感同样令人无法忘怀,深入了解他人人生方可得知生活百态最本质模样,自认为不平凡的自我,其实真的不堪一击,因此也会不禁感慨“生活万岁”。
❻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分别是哪些哪个最值得看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分别是:地球 Earth、海豚湾 The Cove、旅行到宇宙边缘 Journey to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家园 Home、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最值得看的是:地球 Earth。
1、地球 Earth (2007)
简介:一部由英国BBC和德国联合制作的关于地球、大自然的纪录片,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通过对地球生命的神秘实录;
通过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象与野生动物纯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实纪录,再配合柏林爱乐乐团的美妙配乐,将地球的魅力在大银幕上毫无保留的完美呈现出来,旨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2、海豚湾 The Cove (2009)
简介:理乍得•贝瑞(Richard O’Barry)年轻时曾是一名海豚训练师,他所参与拍摄电影《海豚的故事》备受欢迎。但是,一头海豚的死让理乍得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此,他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动。不顾当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挠,他和他的摄影团队想方设法潜入太地的海豚屠杀场,只为将罪行公之于众,拯救人类可爱的朋友……
本片荣获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5、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 (2001)
简介: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❼ 纪录电影《进城记》在京首映,这里面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作为纪录电影《出山记》的姊妹篇,《进城记》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这篇文章淋漓尽致地表达在大荧幕上。
这部纪录片是以2018年6月底遵义市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农民走出大山为原型、进入城市开始新生活为素材,也真实记录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目标,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措施,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的励志故事。影片在主人公选择和人物故事表达方面,以积极向上为原则,不粉饰生活,不规避矛盾,故事力求叙事的真实性和思想性,从通过客观的观察视角,持续跟踪搬迁住户,也记录了杨多晏、覃猛等为代表的群众出山进城后如何适应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的积极姿态以及党委政府、社区干部群策群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生动故事。
❽ 中国十大必看纪录片分别是哪些好看么
中国十大必看纪录片:《大明宫》、《美丽中国》、《时间的风景》、《舌尖上的中国》、《帝企鹅日记》、《 生 命 》、《 海 豚 湾 》、《人生七年》、《 第 三 极 》、《 森 林 之 歌 》。
跟随影片,沿着长江流域,我们可以看到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云南的热带雨林,亚洲野象、滇金丝猴、青藏高原以及内蒙草地。这简直是一场六小时的视觉盛宴!
❾ 纪录片《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百度云资源在线观看地址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是由中视影业(海南)投资有限公司出品,饶子君执导的电影纪录片,于2018年8月31日在中国上映。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❿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上映,都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看点
导演刘汉祥透露,影片的拍摄初衷是因他对于亲子教育的困惑,但拍完三个少年打冰球的故事后,他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
就像片中曲瑞晨的母亲所说:“我们也不告诉他正确答案是什么,因为可能我们穷尽自己的一生,也在寻找我们人生的正确答案”。现场观众对于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家庭教育困境和不断探寻人生答案的过程也感同身受,对电影的品质赞不绝口。
映后采访中,有位小朋友说,当片中的冰球少年在赛场上遇到挫折时并没有倒下,而是继续坚持冰球之路,让他特别感动。影片拍摄历时三年,没有脚本,没有排演,素材完全来自几组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而正是因为这种真实的力量,才最打动人。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深圳首映现场。主办方供图
▲成都首映现场,观众为北京冬奥助力。主办方供图
▲冰球少年参加影片深圳首映。主办方供图
━━━━━
关于《冰上时刻》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将于1月7日正式上映。
影片故事开始于2018年的夏天,北京某俱乐部重组了一支少年冰球队,球队成员是一群2009年出生的孩子。66号于力凡、95号曲瑞晨、97号翟子男逐渐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追梦冰雪,从稚子懵懂到少年初长,依然坚持践行着自己的冰球梦想。
而在这背后,他们的父母和家庭也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孩子们再一次经历了“成长”的快乐与阵痛。该片曾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实验室最佳纪录片提案,并入围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创投项目。据悉,影片将于1月7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
纪录片是生命的陪伴,
导演也在寻找答案
导演刘汉祥特地把自己的女儿和家人带到了首映礼现场,谈及为何拍这样一部纪录片,他直言不讳:“2017年,我的女儿出生,作为一个新手爸爸,我不知道如何陪伴她成长,如何教育孩子。拍摄这部纪录片,也是我带着对教育的困惑寻找答案的过程。”
刘汉祥庆幸碰到了曲瑞晨、于力凡、翟子男三位小主人公及他们的家庭,在镜头前,他们非常诚恳、真实地呈现了各自的生活。三年多的拍摄过程,有很多瞬间让刘汉祥感同身受,只是关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正确答案,他并不确定,“可能我也需要穷尽一生去寻找。”
活动现场,制片人徐秋丽感谢了很多人,从导演、摄影师到被拍摄的家庭,从提供场地便利的冰球俱乐部到后期的剪辑人员、幕后工作人员。一部好看的纪录电影呈现到大家面,很多人为之付出了三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