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7年电影票房艺恩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年电影票房艺恩

发布时间: 2022-09-22 17:41:29

⑴ 最新华语电影票房排行

截至2013年3月3日的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排行榜(人民币)
前30名


电影
内地票房
观影人次
年份
票房来源
1
人再囧途之泰囧
12.64019亿
3894.2万
2012
发行协会(艺恩12.637)
2
西游·降魔篇
11.3827亿
2779.09万
2013上映中
艺恩
3
十二生肖
8.789987亿
2190.34万
2012
发行协会(艺恩8.7898)
4
画皮2
7.0451亿
1710.43万
2012
广电(艺恩7.265)
5
让子弹飞
6.743亿
1884.3万
2010
艺恩(发行协会6.5419)
6
唐山大地震
6.7332亿
1792.97万
2010
广电(艺恩6.6505)
7
金陵十三钗
6.08607亿
1474.86万
2011
发行协会(艺恩5.9657)
8
龙门飞甲
5.556754亿
1260.02万
2011
发行协会(艺恩5.425)
9
非诚勿扰2
4.765亿
1237.65万
2010
发行协会(艺恩4.825)
10
建党伟业
4.229亿
1228.1万
2011
广电(艺恩4.124)
11
建国大业
4.2亿
1300.99万
2009
艺恩
12
一九四二
3.72亿
1005.39万
2012
广电(艺恩3.705)
13
失恋33天
3.560694亿
1119.94万
2011
广电(艺恩3.5128)
14
非诚勿扰
3.248881亿
948.97万
2008
发行协会(艺恩3.25)
15
赤壁(上)
3.212031亿
957.67万
2008
发行协会(艺恩3.21)
16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2.9228亿
868.13万
2010
广电(艺恩3.0488)
17
满城尽带黄金甲
2.91亿
771万
2006
艺恩
18
十月围城
2.903209亿
860.81万
2009
发行协会(艺恩2.962)
19
一代宗师
2.8705亿
787.05万
2013
艺恩
20
赤壁(下)
2.599174亿
770.27万
2009
发行协会(艺恩2.6)
21
三枪拍案惊奇
2.580263亿
800.57万
2009
发行协会(艺恩2.61)
22
寒战
2.5361亿
783.62万
2012
广电(艺恩2.5218)
23
英雄
2.5亿
约1100万
2002
艺恩
24
集结号
2.4978亿
750万
2007
艺恩
25
听风者
2.3374亿
620.41万
2012
广电(艺恩2.4272)
26
叶问2
2.3404亿
686.54万
2010
广电(艺恩2.31)
27
画皮
2.324093亿
776.49万
2008
发行协会(艺恩2.324)
28
风声
2.244745亿
670.49万
2009
发行协会(艺恩2.25)
29
新少林寺
2.1623亿
595.94万
2011
广电(艺恩2.1661)
30
窃听风云2
2.1467亿
640.53万
2011
广电(艺恩2.2073)

⑵ 15亿票房什么水平

15亿票房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据统计,2016年—2018年,“五一档”电影票房分别为6.58亿、7.75亿、9.99亿,呈逐年增长态势。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和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5月4日19:10,2019年“五一档”电影票房破15亿元,再创“五一档”票房新高。

从“五一档”观影人次来看,2017—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观影人次分别为2245万、2890万,截至2019年5月4日19:10时,2019年“五一档”观影人次已超3435.67万,远超2017年、2018年“五一档”观影数据,刷新“五一档”观影人次纪录。

可见15亿票房已经很高了。

(2)2017年电影票房艺恩扩展阅读

2019#票房前10国产影片占8部#,票房过10亿元的15部影片中有10部为国产影片。

中国影史票房前10名中,国产影片已占9席,其中有4部是今年成功跻身的。

随着《流浪地球》《哪咤之魔童降世》两部影片的上映,中国电影市场上映影片的票房前三名被国产电影收入囊中。

⑶ 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截止到2022年1月21日,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如下:

1、《长津湖》56.95亿元

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长津湖》是由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陈凯歌、林超贤联合监制、导演,由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电影。

2、《战狼2》56.94亿

该片是吴京执导的动作军事电影,由吴京、弗兰克·格里罗、吴刚、张翰、卢靖姗、淳于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该片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他无法忘记军人的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

3、《你好,李焕英》54.13亿

该片根据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贾玲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了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情绪失控,随后意外穿越回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20年前正值青春的母亲李焕英相遇的故事。

4、《哪咤之魔童降世》50.35亿

该片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由饺子执导兼编剧,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等担任主要配音。讲述了哪咤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5、《流浪地球》46.86亿

《流浪地球》是由郭帆执导,屈楚萧、赵今麦、李光洁、吴孟达等领衔主演的科幻灾难片,影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⑷ 票房是什么意思(电影票房包含哪几部分)

电影人依旧在呐喊。

自从3月27日电影行业复工被紧急叫停以来,无论是下游的放映端,还是中上游的出品、制片、宣发端,各个链条的电影人们,以及行业外的部分媒体大V,都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为电影行业的安危发声。不仅仅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甚至在知乎、B站、抖音甚至贴吧、虎扑等平台,也能看到各类“意见领袖”们的摇旗呐喊。

虽然不少网民依旧抱着对电影行业的极大敌意,但是相对比2月末“复工指引”阶段的满屏抗议,目前大多数普通网友也逐渐开始对停滞整整三个月的电影产业抱有同情了。

然而通过阅读各类意见领袖们为电影行业的呼吁,也不难看出仍有不少人对【电影票房】这一电影行业最基本的概念存在错误认知,这其中不仅仅是行业外的媒体大V,甚至包括不少电影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并不是所有电影人都对电影票房本身、以及关于服务费、专项资金、营业税有太过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在呐喊呼吁的同时,犯了不少错误。

电影票房包含哪几部分?如何分账?电影专资为何不下放?票房怎么分成?本文就从头到尾,深度解构【电影票房】这一概念,相信也能解答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第一层:影厅服务费

严格意义上,影厅服务费并不属于票房,2019年全年642亿票房并不包含影厅服务费,但这也确实是观众购票实际消费价格中的一环。不同于大多数人都了解的电商服务费,影厅服务费并不被普通观众所熟知。即使在业内,直到去年上半年《复联4》的天价服务费事件,才让这一费用映入从业者眼中。

什么是影厅服务费呢?简言之,就是高等影厅的额外入场券。在满足电影发行公司所要求的最低发行价后,影院将实际售出的价格拆分为“发行价+影厅服务费”,其中只有发行价部分参与分账。与传统偷票房所常用的双系统、截流软件等不同,影厅服务费是基于通过了国家备案,合法的售票系统的功能,在国家电影专资办系统中皆有完整的数据统计。

影厅服务费的作用,是鼓励影院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条件,鼓励VIP厅、IMAX等特效厅、4D厅等特殊厅的建设,让影院从硬件升级中得到理应属于自己的回报。虽然不是所有影院都会有服务费设置,但是但凡是有一定票房预期的电影,都至少会有3D、IMAX、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中国巨幕等发行版本中的一种。哪怕是被打入冷宫的影片,可能也会在某个时间段在影院的VIP厅播放。因此绝大多数的院线片,可能都会有影厅服务费,但是截至目前,影厅服务费还没有被任何机构公开数目。

今年春节档之前,电影局曾发“微信群消息”规范VIP影厅服务费,这也标志着电影局准备正式开始准备对“影厅服务费”这一项目动刀了。

第二层:电商服务费

抛去影厅服务费之后的票房,才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票房,也被叫作【综合票房】,打开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或者中国电影票房(专资办)等票房查询类软件,都可以看到这一选项。

事实上,综合票房这一概念仅仅才有三年历史。2017年1月22日,艺恩发表【2016中国电影票房究竟是多少?艺恩给你算清楚】一文。正式建议国家电影专资办相关负责人及主管业务部门:更改票房统计口径,将购票电商服务费增加进票房统计范畴。

文章称:基于中国线上购票市场的成熟及服务的完善,收取服务费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的大环境下,将服务费作为票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票房统计条件已经具备。而且该统计方法的升级也有利于规范服务费的核算方法和分成体系,理顺电商平台、售票系统及影院院线的合作关系。

自此,综合票房正式诞生。服务费这一新的票房统计的增加,无疑对于本来缓慢增长的票房大盘,有着完美的促进作用。

从单片服务费占比来看,一般的商业片服务费占比一般都维持在6-8%左右。从档期分布来看,非春节档的国产电影一般网售占比较高,从而拥有较高的服务费占比。随着在线售票的全面普及,我们也能看出从2017年至今,电商服务费/综合票房的占比也在提升。

%20

而随着2017年,猫眼正式收购娱票儿。目前90%以上的电商服务费,都是由猫眼与淘票票两家平台瓜分的。

%20

不过综合票房的存在,也混淆了绝大多数路人的视听。目前大多数非专业媒体计算票房分账,仍然是直接用综合票房乘以网上所查到的各种分账百分比,可以说在一开始就犯了错误。

第三层:电影专项资金

综合票房去掉电商服务费,也就成了【分账票房】,可以进行第一轮百分比的分账。

电影专项资金,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专资,固定按照分账票房的5%进行上缴,而这一部分费用,也是目前电影行业最亟需到位的一笔“救命款”,在不少媒体呼吁的款项中,落实专资都是重要的一项。

但其实,专资设立的目的,就是“取之于电影,用之于电影”,无论是以前扶持国产影片的制作,还是支持新建电影院等,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奖励放映国产影片成绩突出影院的通知》来看,通知中规定只要满足两个奖励条件,且全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放映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票房总收入55%以上,就可以获得奖励。占比在66%以上的影院,获得的奖励等于100%返还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

可以说在目前国产片票房占比超六成的2019年,80%以上的影院都可以获得专资返还,估测40%以上的影城,能够获得100%的专资返还。

但其实,专资返还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据了解,2017年的专项资金,在2018年12月才开始返还。2018年的专项资金,在2019年9月开始返还。因此影院们想要等到2019年的专项资金,可能还要等至少三个月。

另外,没有返还的专资,无论是2018年之前的广电总局,还是现在的国家电影局,都拥有一套“未返还专资用法”,无论是补贴企业拍片,还是扶持贫困地区电影院,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做到尽量的公开透明。因为,一味的指责专资“薅羊毛”属性其实并不理性。专资是肯定会返还的,不过在目前的特殊时期,我们还是希望专资能够相比以往更快的进行落实。

第四层:税

与专资一起扣的,还有3.3%的营业税。扣除3.3%的营业税也就意味着电影院不必再因为放映收入交税了。

当然这仅仅是影院放映收入的计税。

除了放映收入外,影院影厅服务费收入、拥有自家影城APP购票的电商服务费收入、前台卖品零售收入、抓娃娃机和迷你KTV以及按摩椅等娱乐服务收入等,这些收入一般都按照6%税率进行计算,零售销售税率较高,一般为16%。当然这些不算在票房分账体系中。

第五层:中影分账

扣除专资和税的票房,也就从【分账票房】(2017年之前通常被叫作【总票房】)变成和【可分账票房】也叫【净票房】。

在这个时候,就要给中影数字分走1-3%的发行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注意这并不是拷贝费用。那么到底是1%还是3%呢,这个要根据影片的最终票房成绩来看,一般情况下,票房越高收费比例也越高,具体数字由中影数字灵活掌握。

第六层:影院分账

在之后,就要进行影院的分账了。

其中,影院和院线分走净票房的57%,但这一比率也不是固定的,不少片方都会在影片公映的不同阶段,给予放映方不同程度的返点,寻求排片方面的合作。有时候会多返3-5%个点,对于不少想长线放映的影片甚至会把分账比例调整为90:10,爱奇艺影业在去年也官宣,旗下所有影片都要调整院线方分账比例,给予院线更多的返点。

而影院和院线也会对这57%的票房进行二次分账,通常意义上,影院分走50%,院线分走7%,但其实这个比率也不是固定的,影院和院线完全可以不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账。据了解,很多院线为了吸引优质单体影院的加盟,都主动下调了院线分账比例,甚至只拿1-2%的份额。

第七层:最终分账

影院和院线分完账,最终就要迎来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分账了。如果说中影数字1-3%、院线57%的分账比例还属于行业基本准则的话,那么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规则则更加多变。

通常意义上,发行方会分走净票房的5-15%作为发行费用,制片方则分走剩下的,大概28%-38%,但这只是通常意义,实际上这个分账规则在目前变化多端的宣发市场,具体怎么分还是得看出品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协议。

具体来看,如果制片、发行为一家公司,则不再遵循制片与发行之间的分账规则。如果制片方要求发行方提前垫付发行费用,发行方要求的分账会更高。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签订了保底、买断等发行协议,则更是完全没有分账比例这个概念了。

因此,对这一分账进行计算时,我们也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当然到了这一层面,除了上市公司保底之外,大多数影片的分账协议我们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而与发行公司分完账以后,制片、出品方之间则要面临着更复杂的分账,目前头部国产片动辄20家以上的出品方也意味着,从影片公映,到最终一家联合出品方收到钱,一般都要一年以上。

当然,以上所说的,也只是一般国产片的分账规则。进口片的分账规则也会完全不同,例如进口片净票房的1.5%,会先给中影进出口分账,再进行下一轮的分账。对于好莱坞分账大片和买断批片,其背后的分账规则也不尽相同。

现如今,票房到底如何分账,已经不再是行业标准理论,而是业界一线的具体操作实务。虽然并不一定要求每一位电影从业者都熟记在心,但是基本的分账归属还是必须了解。

从分账规则中我们也能看出,去年对外官宣的642亿的票房成绩,但其实影院院线方只能分得300亿出头,制片发行方分到的则更少,这对于一个近百万人从事的行业来说,人均年收入大多数不到10万,电影行业也从来都不是一个薄利的暴利行业。

⑸ 中国电影票房历史排行榜

你好 内地影史票房排行榜 排名片名内地票房 观影人次发行年份 拷贝数1阿凡达13.787亿2600万 2009700+数字220124.65亿1480万2009 600+9503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4.28亿1379万2009 700+9004建国大业4.15亿1301万2009 750+9505泰坦尼克号3.595亿1800万19982806非诚勿扰3.25亿949万2008700+数字7赤壁(上)3.21亿958万2008690+数字8十月围城2.93亿861万2009650+数字9满城尽带黄金甲 2.91亿771万2006
10变形金刚2.82亿931万200754011赤壁(下)2.60亿770万2009 700+数字12三枪拍案惊奇2.58亿801万2009645+数字13英雄2.50亿1100万200231014集结号2.50亿750万2007660+30015画皮2.32亿776万2008611+数字16风声2.24亿670万2009600+数字17爱丽丝梦游仙境2.238亿
2010
18长江七号2.03亿709万2008660+41219投名状2.01亿690万2007650+37720功夫之王1.865亿563万2008683+545 截至2010年5月2日的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排行榜(人民币) (1994-2010中国内地票房最高的20部电影) 注:07年及以后的国产片、合拍片票房数据均来自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电影统计数据中心,是内地最权威的票房数据。其它数据来自太平洋电影网及艺恩咨询公司。所有数据均不含二级市场。

⑹ 众大合联发现偷票房怎么处理

2016年11月,酝酿一年之久才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了偷票房行为是违法行为,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县级电影主管部门可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停业整顿,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吊销许可证。

2017年3月,在《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后,电影主管部门对首批查出违法经营行为的326家影院实施了严厉处罚,其中瞒报票房超过100万元的63家影院被责令自3月27日起停业整顿不少于90日。停业整顿不少于90日的这批影院,并不是年票房产出的大店,大多年票房在300~500万元之间,停业整顿会让这些店损失不小。
随着近几年的电影热,资本不断涌入,影院开始扩张,银幕数不断增长。而2016年的票房增长不如意,正说明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增速,已然无法跟上影院的产能增速了。据艺恩数据显示,2017年,三四线城市影院数量增长已然开始放缓。竞争来临的脚步放缓,不知是否能够按捺住院线们的慌张,但偷票房这颗“毒瘤”最终仍要在行业的不断规范下被除去,至于经营不善的影院,即使靠着偷票房苟延残喘,相信也无法逃脱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规律。
偷票房,归根结底还是有利可图。行业还是需要有行业的规范。希望影院以此为耻。

⑺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多少元

1月1日报道,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13.72亿增长18.08%,电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顺利实施,“放管服”改革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电影市场规范年”活动深入开展,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电影走出去”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征,已与20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金砖国家电影节等活动顺利举办,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积累了重要经验。

⑻ 2017上半年中国票房最高的十部电影 国产电影就三部!

2017上半年的电影市场可谓喜忧参半,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影市累计票房高达271.37亿元,同期增长10.34%,共上映影片221部,其中国产片169部,进口片52部,然而就票房吸金能力来看,国产片(103.94亿元)却远不及进口片(167.43亿元)。今天,鹿豹座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上半年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其中进口片便占了七成。

Top10《乘风破浪》

票房:10.48亿元


《速8》是今年国内电影市场无可争议的一支强心剂。上映首日起,即狂飙在打破和创造票房纪录的快车道上。该片以6280万元的零点场票房,创造内地零点场票房纪录;上映首日狂揽5.057亿元,一举刷新内地影史首日和单日最高票房双项纪录。自上映后票房一路呈碾压之势,成功打破系列前作《速7》在内地创下的24.26亿元总票房纪录,成为国内影史进口电影票房新冠军。

这十部Top10电影,大家为那几部贡献了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