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年电影票房排行榜是怎样的
2018年电影票房排行榜依次为:《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捉妖记2》、《毒液:致命守护者》、《海王》、《侏罗纪世界2》、《前任3:再见前任》。
相比《战狼2》的个人英雄主义,《红海行动》更讲求团队合作,张译、海清、黄景瑜、杜江、蒋璐霞在片中的形象个个都很精彩和饱满,虽然拍戏时他们太苦了,尤其蒋璐霞受压力和艰苦条件的影响整整10月都没来大姨妈,但作为演员来讲,一生能拥有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也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
㈡ 中国影史观影人数谁最多
迄今为止,中国影史呈现出了票房无限繁荣的景象,繁荣的数据如下:
票房10亿俱乐部,有91部;
票房20亿俱乐部,有24部;
票房30亿俱乐部,有13部;
票房40亿俱乐部,有7部;
票房50亿俱乐部,有4部。
10亿、几十亿的电影票房不断刷新着中国影史的记录,很多新闻热衷于对这种数字的追逐,比如:吴京250亿成中国影史第一人,马丽成中国第一个百亿女演员,易烊千玺是第一个00后百亿演员,等等,还有很多各种数据……
而让你难以想象的是:在19年前,张艺谋《英雄》票房仅为2.5亿人民币,那已是当时中国票房最高纪录了,《英雄》占当年全国10亿总票房四分之一,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00亿,四分之一是150亿,照此换算,《英雄》相当于3个56亿的《战狼2》。
其实,当下时代爆炸的票房只是随着票价上涨而上涨,票价则随着央行货币发行量而上涨,其背后的本质是通货膨胀的大趋势。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通货膨胀对人们的生活并无裨益,因为他们没有太多核心资产,而对于拥有核心资产人来讲,却是益处多多,资产增值的好机会!
因为,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财富再分配,贫富差距加大的核心原因!
至2022年2月4日中国影史累记人次记录,前三名是《战狼2》《哪咤之魔童降世》和《你好,李焕英》。
㈢ 票房记录怎么看
电影的票房纪录可以在猫眼电影的官方网站进行查看。打开其官方网站以后点击查看更多票房纪录,此时即可看到对应的票房纪录信息了。具体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电脑的网络上输入猫眼,找到其官方网站以后点击进入。
㈣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是什么影响了行业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产电影软实力亟待提升
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
暑期过半,今年的电影暑期档表现可圈可点,除了社会民生题材影片大热外,某些奇幻工业化大制作题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讨,其中显露出有关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统计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320亿,较去年同期大涨17.8%。6月全国票房最终以35.71亿的成绩收官,表现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为继4月后今年第二个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亿元来说,环比增长下降17.28%;单月观影人次为10415万人,环比下降13.79%;6月电影上映场次897.810万场,比5月上映场次增加了14.89万场。
今年仅暑期档票房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但是,相较于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电影工业化仍处于成长上升阶段,并一度陷入追求电影“重工业化”的误区,有“大作”无“大奖”、有“大导”无“大师”。
国内外电影质量对比分析
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为票房保证和电影工业化标杆。然而,纵观近年电影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奇幻、动作大片票房遇冷、难以追回成本等现象屡见不鲜。今年暑期档某些国产大片甚至遭遇换档、撤档危机。比如,某部影片声称邀请了数十个国家上百位顶级电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时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万元,口碑、商誉双失。
反观国外,日韩电影近年来佳作涌现,离不开电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更依托于对本国文化气质的细腻呈现;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工业始终立足本土特色,逐渐实现由“量大”到“质优”的提升。国外的经验再次表明,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乃至文化进步,不能机械照搬“技术性指标”、迷信“商业化标准”,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好的电影工业体系,依赖于导演、编剧、制片、摄影、美术、特效等各个环节同步成长,还需具备从“造产品”向“创文化”的转型姿态。所以说,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电影工业化道路,让中国电影享誉世界,必须常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精品意识,铭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使命担当。
㈤ 11月电影市场数据分析哪里有
中商情报网讯:10月全国票房最终收官于36.44亿,同比下降29.3%,创下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跌幅之最。在经过7月和8月暑期档单月大盘连续两个月逼近70亿大关后,后期电影票房明显下沉。目前已进入到2018年第四季度,但电影市场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冷漠。不过在国庆假期的加持下,10月票房相比9月30.99亿元来说,环比增长17.6%;单月观影人次为10531万人,环比增长19.82%;10月电影上映场次983.15万场,比9月上映场次增加了85.17万场。2018年1-10月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约525亿元。
2018年1-10月票房收入突破525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2018年1-10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525.3亿元。按照今年电影票房趋势来看,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亿元基本是毫无压力。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0月电影市场凄惨收官 同比大降29.3%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18年10月电影票房共计36.44亿元,较去年同期51.53亿元票房,同比下降29.3%。10月上映影片中,国庆档影片《无双》《影》等影片票房居前。
除4月票房有所下滑外,2018年单月票房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2月101亿票房位居榜首,这无疑给2018年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18年上半年电影市场大涨18%,进入到暑期档7月-8月,票房再次实现大涨,其中7月同比增长37.9%至69.5亿元,仅次于春节档2月票房,到8月票房同比略有下滑。9月票房下沉明显,环比大降54.6%。10月在国庆假期加持下票房环比增长17.6%。但却是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同比跌幅之最。
数据来源:猫眼、艺恩、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无双》单月票房第一《影》排名第二
在2018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榜单前十部影片中有7部电影票房都在1亿元之上,3部影片超3亿大关。其中庄文强执导的犯罪题材港片《无双》以票房11.69亿霸占月度冠军之位。该片9月底上映累计票房顺利破10亿,累计分账票房成功超越《澳门风云3》(11.16亿),打破发哥演员生涯的内地票房纪录。截至11月1日14:30,该片连续24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综合票房达到12.26亿元,分账票房11.3亿元,猫眼评分高达8.9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影片《影》单月票房第二,10月票房为5.59亿元,猫眼评分8.2分。作为张艺谋申奥影片,《影》自筹拍时期就成为相关媒体的聚焦点。尽管《影》在视觉上追求的以水墨风格形成的形式化美感再次以极致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这部作品并未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月度排名第三的是开心麻花团队的喜剧片《李茶的姑妈》,10月累计票房4.95亿元,猫眼评分7.9分。《找到你》票房第四,10月累计票房2.67亿元。《胖子行动队》以2.28亿元票房排名第五,《铁血战士》10月票房拿下1.72亿元,排名第六。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三电影票房占比超六成
10月全国电影票房分布集中在国庆档影片,排名前五部都是国庆档电影。其中《无双》单月占据总票房32.1%,《影》占比15.3%,《李茶的姑妈》占13.6%。排名前三位的电影票房占比合计占当月总票房的61.3%。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1月上映电影前瞻
从阵容来看,11月进口片是迪士尼与华纳兄弟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一次交锋。迪士尼在月初与月末先后上映真人童话电影《胡桃夹子与四个国王》与经典动画续集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华纳兄弟则发力下半场,在月中与月末先后上映《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与亚裔阵容的喜剧爱情电影《摘金奇缘》。另外《毒液》作为“蜘蛛侠宇宙”中的非典型英雄,该片北美市场目前累计票房达到1.8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毒液》联合火箭少女101推出的推广歌曲《毒液前来》成功引起公众注意,猫眼想看人数超过30万,11月进口片中人数最高。11月上映影片信息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㈥ 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分析
票房收入不足上年四成 电影产业遭受巨大打击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2-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实现643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4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结合以上数据综合来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我国电影产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电影票房收入、电影产量以及电影观影人次均大幅下降。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㈦ 烂片成堆,数据分析告诉你为什么拦不住春节期间看电影
根据猫眼电影的实时数据,截止2018年2月22日下午5时,2018年春节档的六部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63.8亿元——10亿美元。这几乎是2017年春节档同期总票房的两倍。可以说,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打破了不少历史记录,用实实在在的票房让大家看到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
猫眼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的主要观影人群来自三四线城市,而且观影人群的年龄也较为均衡。也就是说,大龄观众的比例增加了。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我国法定假日里最长的假期之一。在春节期间,大家可以说是有大把休闲娱乐的时间。回家过年,百无聊赖,总要打发打发时间嘛!拉着爸妈一起去看电影,也是很时髦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院线在三四线城市建成,也为观影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再加上,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大多有去电影院观影的习惯,当他们返乡后,也会带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去观影。
所以说,春节档对于电影公司来说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商机啊!观众的审美也有了提高,并不那么容易就会为烂片买单,所以电影公司也知道,必须拍出好片子排在春节档,才能真正赚得盆满钵满。春节档期间,电影公司一般会有一些补贴,用诱人的价格吸引观众。这期间看电影是很实惠的,也许二三十元就能看到一场2D电影。拖家带口的观众自然也是想看便宜电影啊。
中国电影春季档的正式形成不到五年时间,但是已经用次次刷新纪录的高票房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实力。电影公司努力在春节期间推出佳作,推广力度很大,而中国观众也慢慢被培养出了在春节期间和亲戚朋友看电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