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5年11月延安拍摄的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5年11月延安拍摄的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9-08 05:05:48

⑴ 讲述延安时期抗战的电影有哪些

《纪念白求恩》 影片表现了白求恩同志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而献身的共产主义精神,表现了白求恩在边区工作时多次把自己的血液输给伤员;冒着敌人的炮火、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伤员的事迹。摄影:吴印咸 编导:姜云川、段洪。 

⑵ 还记得《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吗

大家好,我是小橙,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还记得《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吗?作为70后的我对于八一电影,可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八路军“延安电影团”,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八一拍摄很多,也不需要我一一列举。

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电影业发生重大变化,港台电影以及好莱坞大片,国产影片加快市场化步伐,这一切都对体制内的八一厂提出了重大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八一厂调整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歼十出击》等一系列屡获大奖的优秀影视作品,但是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年底上映的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出品的最后一部电影,因为2018年2月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与原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总政话剧团、总政军乐团合并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对内更名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

很高兴今天在网络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⑶ 人生取景地是什么河

电影人生取景地是延安市延川县贺家湾乡张家湾村。
《人生》是改编自路遥经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由杨阳导演,王雨等主演。电视剧以改革初期陕北地区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以及感情上的追求与挣扎,尤其是高加林与同村姑娘巧珍、同学黄亚萍的感情纠葛更是直抵一代人的心灵深处。电影人生取景地是延安市延川县贺家湾乡张家湾村。《人生》是改编自路遥经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由杨阳导演,王雨等主演。电视剧以改革初期陕北地区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以及感情上的追求与挣扎,尤其是高加林与同村姑娘巧珍、同学黄亚萍的感情纠葛更是直抵一代人的心灵深处。

⑷ 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品

《延安与八路军》1938年10月1日,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陕西省的黄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揭开了“延安电影团”创作的最新一页。
整部纪录片拍摄过程历时两年,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极为鲜明,其中心为“天下人心归延安”,这也符合当时全中国进步青年把抗日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的热切心情。虽然最终没有完成上映,但是它拍摄的许多素材,在后来中苏合拍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等片中曾被反复使用,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
枪林弹雨中的拍摄正像“电影团”成员之一徐肖冰回忆的那样:“插入敌后往往要经过好多道封锁线,而且敌人扫荡频繁,常常一口气要跑几十里。电影团有一次被敌人包围,当时有袁牧之、李肃和我,幸亏有部队保护才突围出来。”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宝贵资料中,不乏精彩而激烈的实战场面,甚至敌人的子弹射在匍匐前进的战士面前激起的一柱柱尘土,都清晰可见、惊心动魄。
《白求恩大夫》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一直到现在对于中国人民而言,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这要归功于“延安电影团”吴印咸拍摄的有关白求恩大夫工作生活的宝贵素材。《白求恩大夫》一片生动表现出白求恩对工作的严肃认真,对中国人民的满腔热情以及战士和群众对他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热爱。

⑸ 南泥湾电影

你说的没错,侵华日军没有到过陕北。电影《南泥湾》359旅和日军交火的场面应该说的是359旅挺近山西和日军激战的战斗。
359旅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的主力劲旅之一。
359旅的前身是在1937年8月,由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军第32军、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下辖第717团、第718团,共5000余人。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王震1937年10月改任旅长兼政委。)
这就是359旅的战斗序列。
1937年9月,王震率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跟随贺龙师长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入晋后,在王震指挥下,三五九旅立即参与了着名的忻口会战。根据战区指挥部命令,三五九旅在阳明堡以南王董堡附近设伏,截断日军的补给线。这是三五九旅首次对日作战。首次作战便大获全胜,炸毁汽车7辆,毙敌数十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随后又多次在此伏击,歼敌近千人,彻底切断了日军的交通补给线,有效配合了中国军队在忻口正面战场的作战。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359旅以更加勇猛顽强的姿态展开对日作战。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战果,使三五九旅的名声在晋北战场上大振。围攻收复岢岚城,夜袭三井镇,连克晋西北7城池。
1939年,全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乘机又掀反共高潮,调集数十万大军,对我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了确保党中央和边区的安全,8月12日中央军委命令,王震率三五九旅回师陕北。接到命令后,王震率旅直和七一七团,通过雁门关、突破同蒲路封锁线,边战边走,急行军两千余里,于1939年10月4日,到达妥德。随后,旅参谋长郭鹏又率七一八团返回边区。从此,三五九旅开始担负起了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使命。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有克服经济困难,才能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三五九旅回到陕北,立即接受了边区的防务任务,同时积极开展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1940年11月,朱总司令提出了军垦屯田设想,号召部队边战斗、边训练、边生产。同年底,根据军委命令和朱总司令指示,三五九旅在王震率领下,开赴南泥湾,守卫延安南大门,同时,屯田开荒,发展生产。从此,一首“三五九旅是模范”的歌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传遍了大江南北。
以上不知讲清楚了没有。呵呵

⑹ 谷昊峰演过的电视剧

影视表演经历

2009年参加北京动动鞋子儿童戏剧表演、

2011年 北京天文馆天文科普舞台剧《五彩星球》木星之旅,饰演主演:宙斯

2011年2月拍摄央视一套《我们有一套》栏目

2011年5月参加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栏目拍摄

2011年6月录制北京台《宝贝星计划》栏目

2011年4月大型古装电视剧《香山奇缘》饰演散财,导演:赵镭

2011年4月电影配音《武侠》,导演:陈可辛

2011年7月电视剧《毕有才》饰演毕天佑,导演:杜军

2011年8月电视剧《丈母娘来了》饰演豆豆,导演:梁山

2011年9月数字电影《父亲》饰演朱邵华

2011年10月电视剧《80后》饰演禾苗

2011年11月电视剧《老爸的心愿》饰演四喜

2012年1月拍摄《神探亨特张》,饰演小庆。

2012年2月拍摄电视剧《我的太阳》,饰演小满。

2012年3月在山西孝义拍摄反腐败宣传片。

2012年5月在延安拍摄电影《延安往事》,饰演虎子。

2012年5月拍摄《我的前半生》一书的宣传片。

2012年6月拍摄电影《风云岁月》,饰演陈云的儿子陈方。

2012年7月拍摄电影《后院有宝》,饰演小武。

2012年8月拍摄《绿色的呼唤》MV。

2012年9月为电影《奈何》配音。

2012年10月录制《同桌计划》娱乐节目。

2012年11月拍摄电视剧《迷你爸爸》,饰演篮板,导演:文章。

⑺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选取了书中的什么情节

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改编成影片并于今日正式上映,从书本走向荧屏,斯诺及其着作《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近年来一直是各大高校考研真题的常客,今天阿匠专门开设一个专题版块来聊聊这位传奇记者的故事。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他是第一个来到陕北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写《毛泽东自传》的作家,是第一个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世界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陪同毛泽东观礼中国国庆庆典的外国记者。

除了埃德加·斯诺以外,抗战时期还有一些着名的外国记者来华采访报道,正是这些外国记者,利用各种途径走向抗日最前线和各个抗日根据地,在追寻中共足迹过程中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从不同视角将清贫而廉洁的共产党员、装备低劣却始终奋战在民族解放第一线的人民军队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一位访问延安的外国女记者史沫特莱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美国着名女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1929年初,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并赴各地进行采访。希特勒上台后, 她改为担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记者。1934年史沫特莱再次来华。1936年冬,她到达西安,准备去延安。恰逢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封锁消息,史沫特莱在西安无线电台将事变情况及时向上海的西方新闻媒体通报,成了相当一段时间里唯一的英文新闻来源,一时声名鹊起。
抗战期间,她随八路军、新四军转战各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抗战的报道。同时,她在国际上积极为中国抗战筹集医药和其他物资,促成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史沫特莱十分关注中国革命,撰写了《中国的战歌》《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在反击》等作品,在中国青年中影响很大。她写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主要记录了朱德60岁以前的革命历程),影响深远。

第一位访问延安的英联邦记者詹姆斯·贝特兰

詹姆斯·贝特兰,新西兰人,着名的新闻记者。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倾向社会主义。20世纪30年代,因获得英国西塞尔·罗得斯奖学金到燕京大学进修中国政治,与埃德加·斯诺夫妇交好。西安事变爆发后,贝特兰受邀对有关情况进行了采访,并打破新闻封锁,与当时正在西安的史沫特莱一起在西安无线电台通过英文把西安事变的真实情况向外传播。
与此同时,他搜集了大量有关西安事变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中国的危机:西安兵变真相》,1937年在英国出版。该书1938年在美国出版,时改名为《中国的第一幕:西安兵变》,1939年在中国出版时由上海译报图书部印行的中译本名为《中国的新生———西安事变的真实记录》。正是他,传播出中国人民的心声,红军是农民的军队,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军队”。

“中国人民很好的宣传家”斯特朗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着名记者,一生先后六次来到中国。她在美国各大报纸如实报道了抗战期间中共领导人民军队英勇抗战的业绩。同时,她高度关注延安的“红色理论”,通过纽约《亚美》杂志,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向世界推介,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民很好的宣传家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接待斯特朗,“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经她报道后被广泛传播。

为延安拍摄了影像片的瑞士记者博斯哈德

瓦尔特·博斯哈德,瑞士人,1931年来华,他是第一个访问延安并见到毛泽东的欧洲记者。在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帮助下,1938年4月,他与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斯蒂尔跟随一支美国物资运输大队到达陕西。与其他外国记者相比,博斯哈德不仅是位优秀的文字记者,还是一位优秀的摄影记者。

在延安期间,他拍摄了大量照片, 还将从西安到延安沿途所见所闻拍摄制成视频资料, 留下了长达21分49秒的黑白无声纪录片。其中,既有毛泽东走出窑洞的画面, 也有抗大女生唱歌、边区百姓吃饼、士兵操练等场景。这段纪录片是外国记者在延安拍摄的第一部影像片,为研究延安时期的中共,积累了非常宝贵而又鲜为人知的新闻素材。

⑻ 在延安拍过那些影视剧

黄河之恋,血色浪漫,大生产,陕北汉子

还有延安地方台的黄土人家。
就知道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