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6中国珠海电影节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6中国珠海电影节

发布时间: 2022-08-30 16:35:42

㈠ 我国电影三大奖项是什么

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百花奖是观众奖,金鸡奖是专家奖,华表奖是政府奖。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若再加上中国电影童牛奖(儿童奖),也称为中国电影四大奖。

1、百花奖

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1963举办第二届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复举办了第三届。此后每年举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

1992年,应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热切要求,中国电影家协会在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活动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节年年举办。

(1)2016中国珠海电影节扩展阅读:

1、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

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

2、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是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首届于1994年6月在珠海市举行。

中国珠海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放肆吧

3、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电影三大奖

㈡ 国内电影节都有哪些

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0

㈢ 中国珠海电影节的历届获得名单

奖项 获奖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奖 《变脸》 最佳导演奖 张泽明《月满英伦》 最佳编剧奖 胡建新、王兴东、王浙滨《孔繁森》 最佳男主角奖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主角奖 周任莹《变脸》 最佳男配角奖 泰迪·罗宾《香江花月夜》 最佳摄影奖 张展《忠仔》 评委奖 《忠仔》

㈣ 中国珠海电影节的停办疑云

两届电影节的执委会主席李焕池否定了政府投入太大、不堪重负的说法,“整个电影节,政府的投入也就300万左右,主要用于奖金,财政的负担并不重。”他说,珠海电影节停办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影节的主办审批权,由之前的广电部收归至中宣部。而由于当时国内电影节太多太滥,中宣部决定整顿电影节市场。整顿的最终决定,是保留长春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放弃珠海。为此,李焕池经过反复争取,最后得到的批复是珠海电影节“可以”举办,但不得设奖,只能展映影片,结果办了两届的珠海电影节,从此不了了之,没有下文。
停办后珠海电影节数度传出复活消息,但激动过后却杳无音讯。客观说来,“没有下文”其实并不确切。至少由1998年以来,珠海人还是为电影节“复活”的消息激动过两次。
一次是2003年3月。珠海市委办和市府办向下面3个区联合下发通知,表示将恢复第三届中国珠海华人华语电影节,并成立专门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珠海市委副书记的余炳林担任组长。在当时的报道中,珠海市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三届珠海电影节的定位将要延续第二届“国际华语电影节”的走向,“既要赚名又要赚钱”。这是停办之后、珠海官方首次有关“复活”最明确的一次表态,民间舆论亦为此扰攘许久。不过扰攘过后,电影节最终下落不明。
第二次是在2006年6月。当时,美国金沙集团威尼斯人度假村开发公司横琴项目联络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在透露该公司有关横琴项目的宏图大计同时,抛出了复活珠海电影节的想法,并声称要将之打造成“亚洲戛纳电影节只是,金沙横琴项目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搁浅,“亚洲戛纳”这个肥皂泡也最终灰飞烟灭。

㈤ 我国都有哪些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中国电影华表奖隔年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着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目前,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着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着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中国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

㈥ 中国的着名电影节都有哪些啊

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㈦ 珠海电影节举办时间

第一届电影节于1994年6月在珠海成功举办

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于199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举行。

㈧ 中国珠海电影节的介绍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中国珠海电影节”。1998年因中宣部整顿电影节市场而决定停办。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㈨ 中国珠海电影节的举办章程

奖项名称: 中国珠海电影节
其他名称: 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
创办时间: 1994
主办单位: 珠海市人民政府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
首届珠海电影节已于1994年6月在珠海成功举办,以其规模宏大、参展阵容鼎盛、两岸三地影界名人世星汇聚一堂,场面热烈非凡而成为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影坛盛事。
电影节将致力于增进海峡两岸和港澳同胞的相互了解、促进港澳平稳过渡,为祖国的统一作出贡献。
电影节将团结更多的海外华人,共同推动海内外电影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中国电影事业腾飞,为华人的电视在国际影坛上赢得应有的地位。
电影节安排了影片比赛、影片展映、影片学术研讨及升旗式、开幕式、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一系列盛大活动,香港无线电视台对颁奖晚会进行现场直播。 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章程
(1996年8月16日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组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珠海电影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比赛性质的国家电影节。
第一条
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定于199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举行。
电影节宗旨、口号是:
宗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海内外电影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口号:团结、交流、创新、繁荣。
第二条
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包括下列项目:
1、影片比赛;
2、影片展映;
3、举办专题影展和学术研讨活动。
第三条
参加比赛的影片应符合下列条件:
1、影片出品公司(人)应属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2、影片应是1994年7月以后摄制的作品;
3、影片应为35mm光学声带,放映时间不少于70分钟;
4、非普通话对白的影片应有中文字幕。
参加展映的影片应符合下列条件:
1、影片出品公司(人)应属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2、由华人担任主要创作人员的外国影片;
3、影片应为35mm光学声带,放映时间不少于70分钟;
4、非普通话对白的影片应有中文字幕。
第四条
1、报名参赛或展映的影片须经选片委员会选看,这些影片的如下材料必须于1996年10月15日之前提供给电影节执行委员会:
报名表;
影片录影带(PAL、SECAN、NTSC制式)或激光视盘;
影片简介和剧照。
2、入选参赛或展映的影片必须于1996年11月15日之前将拷贝寄到电影节执行委员会。
3、入选的影片请于1996年11月15日之前向电影节执行委员会提供下列宣传材料:
宣传册(70份);
宣传橱窗使用的剧照(7套);
海报(30张);
用于电影节期间在电视台播放的预告片;
参赛影片须提供编剧、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摄影的个人艺术简历及照片。
4、参加比赛的影片应提供中文对白台本。
5、入选电影节节目的影片不得撤出。
第五条
入选比赛影片的制片公司(人)应向电影节执行委员会提供片中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的形象片段,共计三分钟,供电影节期间在电视台播放或在颁奖典礼上使用,这些片段奖在电影节闭幕后随影片拷贝一起寄回。如果制片公司(人)不能提供片段,应授权电影节执行委员会从该影片中节选。
第六条
评奖委员会由本届电影节执行委员会聘请,评委会由13人组成。评委会成员不得与比赛影片有直接的关系。电影节执行委员会主席或由主席指派一名副主席参加评委会讨论,但没有表决权。
第七条
1、本电影节设“飞龙”奖。评委会将评出下列奖项:
最佳故事片奖;
最佳编剧奖;
最佳导演奖;
最佳男主角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男配角奖;
最佳女配角奖;
最佳摄影奖。
2、评委会奖。该项奖的确认由评委会视情况作出决定。
“飞龙”奖和评委会奖的奖金额:最佳故事片奖金10万元人民币,其它每项奖金5万元人民币。
3、纪念奖。电影节组织委员会给参赛而未获上述奖项的影片和展映的影片授予纪念奖。
第八条
入选参赛或展映影片的来回运费及全过程中的保险费由电影节负担,境外拷贝要附中国海关的收据(必要的输入文件)。在此期间,拷贝如有损坏或丢失,电影节将按照报名表上注明的价值赔偿,如未注明,则按一般标准拷贝的通行价格给予赔偿。
具体收件人地址是:
1、中国珠海电影节执行委员会
地址:中国广东省珠海市吉大景乐路新华书店大楼四楼
2、中国珠海电影节执行委员会香港联络处
地址:香港湾仔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16字楼珠光(香港)有限公司
3、中国珠海电影节执行委员会澳门联络处
地址:澳门罗理基博士大马路145号-155号珠光(集团)有限公司
拷贝将于电影节闭幕后一周内送回。
第九条
中国珠海电影节执行委员会主席有权对本章程的未尽事宜进行解释或做出裁决。
第十条
报名参加中国珠海电影节即视为承认并接受本章程。
文件引入
第一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章程 首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章程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首届组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组织:
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简称中国珠海电影节)是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每两年一届。首届将于1994年6月在珠海市举行。
二、宗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电影节的口号是:团结、交流、创新、繁荣。
三、项目:
1、奖评、展映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的优秀故事片;
2、组织专家座谈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
3、举办文艺演出。
四、参赛影片要求:
1、影片应是该届电影节前一年的元月一日以后出品的。首届应是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后出品的;
2、影片应为35mm光学声带,放映时间不少于70分钟。
五、展映影片要求:
1、出品时间不限;
2、影片应为35mm光学声带,放映时间不少于70分钟。
六、报名:
1、影片制作者向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报名参赛或参展。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有权选择影片,在征得制片人同意、并达成书面协议后,可对影片进行删剪或技术处理,并有权辑录成3-5分钟电视节目在电视台播映。
2、报名参赛或参展的影片,应向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提供下列材料:
1)、影片考贝或录像带(PAL、SECAN、NTSC)、激光视盘;
2)、电影节报名表、导演和主要演员简历、近照;
3)、电影简介、剧照(10X15cm)一套;
4)、宣传手册;
5)、海报(不小于50x60cm)。
3、上述材料应为中文书写,并于电影节开幕前3个月内(首届应于1994年3月31日前寄到,内地的请寄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港台地区请寄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组织委员会香港联络处。寄费自理,电影节组织委员会将送还以上材料中的第一项,邮费由报名者自理。

㈩ 中国珠海电影节的历届情况


首届1994年6月15日首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举行
首届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共设九个奖项,奖金总额50万元人民币,各奖项的奖金金额是:
最佳故事片奖,奖金10万元
最佳导演奖,奖金5万元
最佳男演员奖,奖金5万元
最佳女演员奖,奖金5万元
最佳编剧奖,奖金5万元
最佳摄影奖,奖金5万元
最佳美术奖,奖金5万元
最佳音乐奖,奖金5万元
最佳录音奖,奖金5万元
评委采用封闭式评选,现场揭晓的方式。
飞龙奖获奖名单:
最佳故事片:《背靠背、脸对脸》(内地、香港合拍)
最佳导演:尔东升《新不了情》(香港)
最佳男演员:牛振华《背靠背、脸对脸》(大陆、香港合拍)
最佳女演员:袁咏仪《新不了情》(香港)
最佳美术奖:欧丁平《重案组》(香港)
最佳录音奖:杜笃之、孟麒良《戏梦人生》(台湾)
最佳摄影奖:杨轮《炮打双灯》(大陆)
最佳编剧奖:黄欣、刘醒龙《背靠背、脸对脸》(内地、香港合拍)
最佳音乐奖:(空缺)
评委特别奖:《凤凰琴》(大陆) 经主管部门批准,原“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从第二届起更名为“中国珠海电影节”。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于199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举行。本届电影节在继续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迈进。
中国珠海电影节安排了影片比赛、影片展映、影片学术研讨及升旗式、开幕式、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等一系列盛大活动,香港无线电视台对颁奖晚会进行现场直播。
第二届1996年12月18日 至 1996年12月22日: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在珠海市隆重举行。此次电影节参赛影片17部,参展影片19部,专题影展影片9部,影片质量比上届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是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与邵氏电影公司联合摄制的《变脸》;年仅10岁的周任莹摘取了本片的最佳女主角奖的桂冠;捧走最佳编剧奖是《孔繁森》的编剧胡建新、王兴东、王浙滨;获得本片最佳男主角奖是高明;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是《香江花月夜》的泰迪罗宾;获得最佳导演奖是《月满英伦》的导演张泽明;获得最佳摄影奖是《忠仔》的摄影师张展;《忠仔》还获得评委奖。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参加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