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5年各电影电商占比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5年各电影电商占比

发布时间: 2022-08-28 07:57:12

① 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中,哪一类占据较大市场规模为什么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社交电商兴起,营销方式快速革新

社交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借助社交网站、SNS、微博、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并将关注、分享、沟通、讨论、互动等社交化的元素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它唤起的两大数字化趋势,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融合。

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步入稳步发展期,2020年继续高速发展,预计社交电商营销规模达到电子商务零售总额30%以上。

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9万亿,社交电商市场规模12624.7亿,占整个网络零售交易规模14%。预计2019年社交电商占比网络零售规模超过20%,2020年超过30%,社交电商已成为电子商务不可忽视的规模化、高增长的细分市场。

2016-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及占网络零售规模比重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② 电影“电商时代”总票房

电商时代总票房 32万

③ 中国电影票房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2015年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

与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不同,2015年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速度与激情7》以24.26亿元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之后,不到半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将这一成绩再度改写。

④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

《澳门风云2》《天将雄师》《狼图腾》《战狼》《左耳》《奔跑吧兄弟》《钟馗伏魔》《重返二十岁》《何以笙箫默》《咱们结婚吧》

⑤ 一个电影票房的钱,跟导演有什么关系,是给导演钱还是怎么样

有的合作关系导演分成,有的只是雇佣关系,领工资电影票房的钱是分给影院公司和投资方的,导演一般只拿固定薪水。具体合同有可能导演有分成,或者导演参与投资也会有分成。但是票房打到一定程度,导演会有奖金。还有就是导演如果按期完成电影(包括后期制作),导演也会有奖金。

中国电影票房简介: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440点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点7%。81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中,国产电影占了47部。2018年12月3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点76亿元,同比增长9点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点16亿,同比增长5点93%。

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⑥ 电影投资前景好么,最近想入手

2018年国内院线总票房突破600亿,国内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之而来的电影投资也开始被广为关注。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让当下的电影投资前景这么好?


  • 国内电影市场高速增长

  •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表明,2018年全年电影总票房达60976亿元,比前一年增长9.06%。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78.97亿元,占票房总额的62.15%。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2部,国产电影占44部,2018年全年新增银幕达9303块,国内影院银幕总数已达60079块。



    ⑥ 周边产品收益


    电影上映后,一般来说,如果很受观众欢迎,那么片中的一些道具物品,甚至角色真人手办等等,很快会出现在电商平台上,这些都属于周边产品。这部分产品的收益,同样也是电影的收入来源,但这笔收入占比极小,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一些参与电影投资的投资者,还有可能会得到电影制片方提供的一些额外福利,诸如你喜欢的明星签名照,现场探班,片尾署名权等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一个院线电影的多重收益不会在一个项目中全部体现,这要看具体项目的认购合同规定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

一部电影是如何上映,如何进行票房分红的

一部电影的上映要经过筹备,制作剪辑,宣传报审,然后才能上映,票房分红大多是前期消耗消耗,演员片酬,还有投资人,出品方,院线。

很多人都说电影赚钱,其实说法比较偏颇,既叫好又卖座的电影才是真赚钱,有的电影口碑非常不错,但是说去看没几个人去看那这个电影可能会赔钱,所以说电影赚钱其实是具有风险的,有时候你拍好电影未必赚钱,拍场电影也未必不赚钱,这都要看当时的状况,而电影的上映也是有层层关卡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觉得不过如此,但是每一部电影的上映都是非常艰难的,演员有一句话叫做台下10年功台上一分钟,而任何能够搬到台上供众人欣赏的东西,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越过坎坷而来的。

⑧ 盘点十家最赚钱的影视制作公司

盘点十家最赚钱的影视制作公司

近几年,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全面拥抱互联网,坚决切入电影行业,营收规模迅速崛起, 并效仿光线,加强了对多元化内容生态圈的建设,开始布局偶像养成、游戏、互联网漫画、互联网文学等相关领域。那么我就来盘点一下十大影视制作公司的业绩与道路吧。

1.光线传媒:受益于爆款《美人鱼》,电影贡献84%营收

业绩概况

2016年上半年,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7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91.13%。

我分析

今年上半年,光线传媒以7.2亿营收、3.2亿元净利润的业绩,稳居影视公司榜首之位。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超额增长主要得益于《美人鱼》帮光线拿下33.9亿元票房。

报告期内,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本报告期票房的影片共8部,总票房为43.4亿元,电影项目实现收入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60%, 占总营收的84%。2016 年下半年将有8 部电影上映,作品全年票房望超70 亿,同比去年增长40%,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大闹天竺》票房值得期待。

在深耕电影市场的同时,光线还重新进军电视业务。由于15年光线旗下电视剧业务及栏目制作与广告两项业务亏损近7000万,光线在16年上半年暂时搁置了相关业务,半年报里电视相关业务的收入为0。不过在今年下半年光线将重振旗鼓,目前已开播的《诛仙-青云志》市场反应强烈。

此外光线还围绕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泛娱乐内容产业全线布局,布局新媒体、新渠道(VR、直播、电商),预计到年底将形成70家左右光线系公司。光线传媒的实力与野心,可见一斑。

2.华谊兄弟:重提强内核隐忍布局,下半年可期?

业绩概况

上半年,华谊兄弟业绩出现了较严重的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39.91%;扣非后净利润6956.15万元,同比下滑65.46%。

我分析

这可能是华谊兄弟上市以来“最背”的一个半年报。对此,公司解释称,2016年上半年是华谊兄弟平台化战略布局的关键蓄势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投资布局,包括成立动画公司、成立发行公司、加强院线建设、拓展海外布局、引入二次元IP等等。

作为最早上市的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早年屡受业绩波动之苦,从而也是最早开启收购布局的影视公司,并形成了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和实景娱乐三大板块。这至今仍是很多影视公司资本运作的标杆案例。

随着2016年华谊兄弟主要影视剧项目《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潘金莲》等在下半年陆续发行上映,华谊兄弟能否重回业绩第一队列,还有待验证。

3.华策影视:背靠全网剧,全面扑向电影

业绩概况

2016年上半年,华策影视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7.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0%。

我分析

作为曾经的“电视剧第一股”,老牌影视公司华策影视在全网剧领域也是打得一手好牌。

华策影视表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强了对多元化内容生态圈的建设,包括对网生内容方面投入,开始布局偶像养成、游戏、互联网漫画、互联网文学等相关领域。

显然,华策已经不满足于一家电视剧公司的定位。上半年,影业出品上映的电影包括《末日迷踪》、《女汉子真爱公式》、《刑警兄弟》、《大唐玄奘》、《妄想症》 五部,其中四部参与发行。通过不同类型题材,发行团队得到进一步试炼。影业通过举办“梦+1”发布会,大力推进制作+发行双轮一体战略。暑期档《使徒行 者》和《微微一笑很倾城》等都在刷存在感。

去年,华策启动“SIP”战略,并率先提出全网剧(互联网+电视网)概念,希望彻底打通互联网和影视娱乐接线。随着今年华策影视将SIP战略升级到SIP+X,报告期内,华策影视通过广泛投资连接旅游业、VR、外卖平台、冰雪体育、美妆等新行业。

4.印纪传媒:整合营销业务仍超七成,大刀阔斧建设影院

业绩概况

2016年上半年,印纪传媒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4%。其中,印纪传媒的老本行整合营销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七成以上。

我分析

今年,印纪传媒加大了在影视剧方面的投入。继去年推出人气剧作《克拉恋人》之后,印纪传媒今年投资并发行了多部影视剧,不过暂未出现爆款作品,半年报中对这 几部影视剧也只披露了剧名,并未深入展开。而对手头的爆款IP克拉恋人,印纪传媒必然会充分挖掘其IP价值,接下来电视剧续集和大电影都会陆续制作。

此外,上半年,印纪传媒在院线建设的道路上继续挺进,据半年报披露,目前印纪传媒旗下共有5家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截至半年报披露日,其下有5家影院投入运行。

5.文投控股:深度捆绑巨星,吸金力十足

业绩概况

报告期内,文投控股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40亿元。

我分析

今年4月,文投控股举行了重组更名仪式,公司由北京文资办控股,有成龙、冯小刚、黄晓明、李冰冰等众多明星参股。

文投控股与着名影星成龙深度捆绑,旗下全资子公司耀莱影视可以在影城运营项目中商业使用其姓名、肖像和品牌形象,此外,公司更是以成龙电影为切入点,布局产业链其他上游环节,将实现每年制作、发行四部以上高预算商业大片。 2016年上半年,耀莱影城新开业影城7家,新增银幕49块,共计拥有影城39家,银 幕310块。报告期内,公司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实现营收4.69亿元,占总营收的54.96%。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影片包括《绝地逃亡》、《功夫瑜伽》、《铁道飞虎》、《我不是潘金莲》和《普通人》(原《龙震四海》),并成为《我不是潘金莲》全球独家发行方。

报告期内,公司网络游戏业务实现营收1.85亿元,占总营收的21.7%。其中,全资子公司都玩网络主要从事页游开发及平台运营业务。今年上半年,都玩网络先后签下了秀丽江山、鬼吹灯等热门IP的开发权。

⑨ 电影投资真的这么火爆的吗

2018年国内院线总票房突破600亿,国内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之而来的电影投资也开始被广为关注。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让当下的电影投资如此火爆呢?


  • 国内电影市场高速增长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表明,2018年全年电影总票房达60976亿元,比前一年增长9.06%。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78.97亿元,占票房总额的62.15%。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2部,国产电影占44部,2018年全年新增银幕达9303块,国内影院银幕总数已达60079块。

⑥ 周边产品收益

电影上映后,一般来说,如果很受观众欢迎,那么片中的一些道具物品,甚至角色真人手办等等,很快会出现在电商平台上,这些都属于周边产品。这部分产品的收益,同样也是电影的收入来源,但这笔收入占比极小,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一些参与电影投资的投资者,还有可能会得到电影制片方提供的一些额外福利,诸如你喜欢的明星签名照,现场探班,片尾署名权等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一个院线电影的多重收益不会在一个项目中全部体现,这要看具体项目的认购合同规定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


⑩ 2.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影视市场发展现况以及趋向

过去20年,美国电影市场发生了什么?
研究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未来的趋势和变化,我们不得不说说美国市场,毕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市场。我们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电影票房数据,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1、通胀调整后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没有太大增长。我们的第一个结论让人感觉有些震惊,1995到2018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没有太大增长。1995年全美电影票房总收入是53.15亿美元,经过通胀调整后折算到今天大约是108.74亿美元。
2017年全美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09.72亿美元,和22年之前几乎一样。我们从电影票销售数量的角度能够更加清楚看到这个特征。1995年全美总共消费了12.2亿张电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费的电影票数量居然也是12.2亿张,几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电影票的价格伴随着通胀水平而上涨。1995年看一场电影的均价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场电影的均价是8.97美元。所以,进入成熟期的美国电影市场并没有出现量价齐升,而是依靠通胀带动了电影票价格的上涨。
2、市场集中度是分散的。这一点也和我们的常识完全不同。我们仅仅从电影发行的数据来看,全美六大电影公司(华纳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环球影业)在1995年发行了110部电影,非六大电影公司的产品在1995年的发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电影公司当年发行了79部电影,非六大的发行数量为46部。虽然电影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更多的独立第三方制作方起来,包括着名导演George Lucas成立的卢卡斯影业。
3、什么类型的电影最卖座?我们按照不同的风格做了划分。冒险类(Adventure)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27.26%,排名第一;动作类(Action)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9.20%,排名第二;剧情类(Drama)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6.36%排名第三;喜剧类(Comedy)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5.3%,排名第四。之后是惊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剧(Romantic comedy)。
4、市场份额最高的电影制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节前)票房份额最高的公司,总计票房330亿美元,制作了543部电影,平均票房6087万,累计市场份额15.65%。关于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对超级英雄系列的商业化分不开,我们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业化,对迪士尼整体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紧随其后的是老牌制作公司华纳兄弟,总计票房321亿美元,制作了707部电影,平均票房4543万,累计市场份额15.21%。其实华纳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业老大,但最近几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后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别拥有12.31%和11.59%的累计市场份额。不过索尼单片平均票房3850万美元,低于福克斯的4997万美元。
5、卖座的超级大IP。最后我们罗列了过去10年美国票房最高的电影,从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分别是:2007年的蜘蛛侠3(全美票房3.36亿),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全美票房5.31亿),2009年的变形金刚(全美票房4.02亿),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全美票房4.14亿),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结局(全美票房3.81亿),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全美票房6.23亿),2013年的钢铁侠3(全美票房4.08亿),2014年的银河护卫队(全美票房3.33亿),2015年的星球大战前传(全美票房7.42亿),2016年的寻找多利(全美票房4.86亿),2017年的星球大战前传2(全美票房5.17亿)。
我们发现每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超级大IP,而且都是系列电影。
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靠内容推动
看了美国过去20年的电影票房发展趋势,我们大致能得出一个结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进入饱和阶段。高增长肯定是过去了,未来电影票房的波动更多依靠当年的优质内容。我们发现1995到2017年,美国电影票消费的数量是没有增长,票房的增长源于票价提高,所以通过通胀调整后的电影市场基本上饱和不增长了。某些年份的增长主要依靠这一年的一大批超级电影。所以逐渐的电影市场不再是一个趋势增长的模式,而是看单独每个年份的产品。
中国电影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两个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
春节我们看到三四五线的人都在看电影,因为渠道已经完成了下沉,这些地方也都有设备精良的电影院,能看到最新的电影。渠道下沉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因为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鸿沟。
现在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通过互联网也知道一二线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关注些什么,再看哪些电影。我们再看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现在互联网成为了电影票购买最主要的渠道,这一点已经超越了美国人民。我们可以提前购买好电影票,然后算好时间来到电影院。不再需要排队购票,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打印电影票。这让电影观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这些,都推动了电影在国内的高速发展。
过去几年电影屏幕数的增长是超过了观影人次的增长,未来几年电影屏幕的更新换代也接近尾声,更多是存量的增长了。那么整个国内电影票房也逐渐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票房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还是需要看电影本身的质量。
好消息是,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让中国电影制作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包括这次火爆的几部国产电影,制作能力已经相比过去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三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方式开始向一二线城市靠拢,这也是受益于过去10年的城镇化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前去三四五线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线差异比较大。现在这些三四五线的人也上网买东西,也去看电影,也逛大商场,也买车。
基本上和一二线的人消费差异不大。所以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微博,阿里,京东,甚至美团和快手的增长都是来自这些三四五线城市,背后也体现了这种消费结构越来越接近的趋势。
总结: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趋势
我们不应该因为此次春节电影票房的爆发,就对2018年整体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过于乐观。毕竟没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业发展最快的那一段也过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优秀的电影集中在春节档期上映。对比美国,我们看到其实行业进入饱和阶段,电影票数量就不太增长了,票价的提高还是要和通胀挂钩。
比电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三四五线城市人口的生活发生出现了一二线化的特征。这也符合城镇化的规律,越来越多人被同化。消费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输出,高纬度打低纬度。这几年消费最大的变化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广义的渠道下层,不仅仅是物理渠道,还有线上的信息渠道下层,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