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扶持电影行业迅速发展,一部电影最大的收益方是谁
受益方就是投资人啊。
影视投资是近些年潜力最大能在影视行业获利的重要部分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市场越来越火热,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节节高升,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尤其是18年2月电影票房一举打破世界单月最高纪录100亿,2017年度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2018年度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609亿,中国电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业进10年 中最稳最快的高速发展行业.
四、分红模式一部电影上映以后,一位投资者究竟可以分到多少钱?相信这是很多投资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电影公映结束后,影片背后投资方因此获得怎样的回报,这离不开两大要素,一是票房收入,二是电影投资成本。其中,票房是进行票片分账的基本要素。附电影票房分账原则:0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0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03.电影院级院线为57%,而电影出品及资金投资入方大致收益为票房收入的33%—42%。
❷ 埃及国家电视台将播哪7部中国电影
2018年8月29日报道,埃及国家电视台将于下月陆续播出7部中国电影,每周播出一部,连播7周。
“我们选择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中国电影,既有现实主义题材,也有古装片,还有外国观众喜欢的功夫片。这些影片代表了中国目前电影的摄制水平,希望埃及观众能够喜欢。”中国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玲说。
埃及国家电影中心主任哈立德·阿卜杜勒·贾里勒说,自2017年以来,埃中两国在电影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仅共同举办的电影见面会就超过从前数量之和。埃及国家电影中心未来不仅要在中国举办埃及电影周,还将与中国企业合作拍片,并为两国共同拍摄影片提供设备及人员培训。
❸ 2018电影作品的着作权归属是怎样
电影作品的着作权由制片人享有。
【法律依据】
《着作权法》第十五条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着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着作权。
❹ 娱乐圈的“对赌协议”,对中国电影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娱乐圈的对赌协议其实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是会有影响存在的,我就拿娱乐圈导演对赌的方面,来说一说我的看法吧。
❺ 电影市场前景如何,怎么投资啊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市场越来越火热,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节节高升,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使人们现在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简单的物质生活已然满足不了现今社会人们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带来的美妙,电影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影视行业发展现状
01 票房直线飙升,数据说明趋势;
电影选择可拆分电影和公司俩部分。
先讲公司部分,出品公司决定制作一部电影,有一个预算,会拿出部分股权给社会投资,然而出品公司不是直接对接社会股民,而是授权给其他影业公司,体现在授权书上。影业公司是负责将这部分股权给社会消化,版权签约是直接和出品公司签约,认购金额不会经过影业公司,钱也是打到出品公司的对公账号,流水都是透明的,电影还需要有备案,需要有拍摄许可证,这个俩个缺一不可。
电影的选择上,可以从导演、演员、剧本三方面选择。对不熟悉的导演、演员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了解他的历史拍过哪些,口碑如何。对于演员,没有演技的小鲜肉要慎重选择,虽然有一定的流量,吸引一定的粉丝票房,但考虑俩个因素,小鲜肉的片酬和票房的上限。剧本上,如果有IP、关注度票房一般不会太差,比如战狼,战狼2票房如此好就有战狼1的因素,另外,国人偏爱魔幻、喜剧、能反映社会的电影。电影的选择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断,其他人意见可以参考。
了解合同。就我之前签约的合同大概讲几点,首先明确一点,签约是和出品方签约,也就是甲方是出品方。然后进一步了解合同。电影有哪些收益、收益如何分配、何时分配都有明确写明,电影没有上映,违约赔款是多少。
❻ 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合作作品
其实中韩合拍在此前就已经有过先例,最开始只是简单的合作,这一阶段仅限于到相互取景,主要还是以演员输出模式为主,比如金荣俊执导的《飞天舞》就算由上影集团牵头下同韩方合作的,《飞天舞》由当时炙手可热的韩国女星金喜善与中国演员王亚楠主演。再比如后来章子怡接拍《武士》,张东健主演《无极》,而中国演员汤唯因主演《晚秋》与韩国导演金泰勇结识,更与宣布将于2014年秋完婚。
比较深度的合作是由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开启,该片启用了制作《太极旗飘扬》的韩国特效团队,不仅赢得观众认可,也让韩国特效开始在中国“走红”,民间的合作也在近几年兴起,国纪万象电影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秦磊介绍,2014年初研究院曾帮几位国内的微电影导演与韩国演员、特效团队牵线,共同投资制作微电影,可以说,这些微电影正是探索中韩合拍模式的先驱。
近两年,韩国投资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例如2009年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就有来自韩国的投资,前年暑期档的《大明猩》是华谊兄弟与韩国SHOWBOX共同投资合拍,《笔仙2》则为中方投资,韩国团队打造。这两部影片的共同特点都是韩国出制作团队,中方进行宣发,而且中国成为主力市场。而同样制作模式的《笔仙3》也将于2014年暑期档在中国内地公映。另外,由韩国导演吴基桓执导,白百何、彭于晏主演的小成本爱情片《分手合约》,2013年在中国拿下了近两亿票房。
2014年9月底,签署这份协议后的第一部以韩国为主导的中韩合拍片《我的新野蛮女友》正式开拍。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速扩容,韩国电影人和公司也集体来华淘金。像希杰公司早早来到中国谋篇布局,韩国导演郭在容、安兵基、姜帝圭等人都来内地拍起了电影。在双方政策的利好形势下,中韩合拍有望迎来新高潮。
❼ 中国电影产业为什么不能去除“对赌协议”
保险不成熟,用对赌规避风险
❽ 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背景
早在2013年6月中旬,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草签了《中韩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根据协议,韩国与中国携手制作的影片若获得“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的认可,在中国国内可被列为“国产电影”,相关影片不会受到进口片配额制的限制。消息传出后,韩国多家媒体转载并加以传播报道,认为这份协议可以让中韩合拍片数量猛增,加速输出韩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