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6年我国电影市场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6年我国电影市场

发布时间: 2022-08-19 19:02:16

❶ 为什么最近两年高票房的国内电影这么多

与2014年全年突破296亿元的票房成绩相比,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是在创造奇迹和突破自我中前行。《捉妖记》、《速度与激情7》等多部电影的接连高票房表现,让中国电影市场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昨晚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 综合新华社电、《法制晚报》
2015年四次单月票房超美国
早在2010年,就曾有不少海外媒体对中国电影票房提出了将赶日超美的预测,并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将在2015年达到北美市场一半的量级,在2018年实现对北美市场的超越。时至今日,这个预言早已成真。
从目前的走势来看,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保底总票房将在550亿元上下,按照2015年的增长率,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有望直接冲到640亿,单年百亿美元票房的目标有望在2016年提前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1月和2月,中国电影市场首次实现了对美国电影市场的单月超越,而且在8月份和10月份将这一情况再度重演。全年有四个月份票房超越美国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市场历史上的第一次。不少北美媒体也表示,在中国电影市场频繁实现对北美市场的超车之后,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极有希望形成与北美市场分庭抗礼的局面。
在国产片与进口片的总票房对比上,国产片以年度票房超100亿元的绝对优势战胜进口片,成为赢家。这,也是历史上国产片票房增速最猛的一年。

❷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究竟是多少

截至2016年1月10日,新年仅过去10天,中国电影票房累计收入达17.97亿元。(投投金融)

❸ 2016年的中国电影,经历了自己的成人礼

450亿,这是截止到2016年12月28日的中国电影票房的全年数字,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发展到如今的450亿,中国电影票房数字翻了45倍,2015年48.7%的火箭式增速,更是让中国电影满怀信心的开始向北美发起总攻。

但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还有3天时间,但2016年的票房增速或不足4%,这也是17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增长最慢的一年。

当中国电影票房今年增速开始放慢时,的确有人担心过。然而,这就像一个孩子成年的全过程,身体的成长速度总是惊人的,但在18岁的成人礼后,虽然身体上的成长有所放缓,心理却开始趋向成熟,一点点将浮躁不安沉淀为踏实稳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即便是强势的好莱坞也要立足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给了电影人一个可以预见的新型全球模式——开发立足中国市场且在全球发行的合拍电影。

《长城》如果能在全球范围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其影响将不再局限于内地电影人与好莱坞的资本、技术对接,也会加速新型全球模式的到来,这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以及好莱坞资本的流向产生深刻影响。

正如广电总局电影局张宏森局长所言:今年秋天,部分电影人共聚长春,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生命线,改变是新课题,团结是凝聚力。完成这个共识,任重道远,艰辛备至。

撰文、编辑/大陆

❹ 中国电影票房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2015年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

与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不同,2015年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速度与激情7》以24.26亿元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之后,不到半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将这一成绩再度改写。

❺ 请问中国的电影市场到底有多大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2021年中国票房结构

疫情后电影产量大幅度回弹

2016-2019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影生产规模总体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产影片数量大幅下降,仅为301部。2021年,受益于全国疫情的有效管控,行业复苏较快,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数量突破新高,达到740部。


我国电影产业票房依赖严重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依然严重依赖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占比较低。不过,从国内影院非票房收入占比来看,各大院线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断提高。其中,万达电影的非票房业务发展最好,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万达电影实现非票房收入12.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98亿元,占总营收的9.50%,商品消费收入6.76亿元占总营收的10.74%,合计占比20.24%;其中广告收入毛利率为10.50%,商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为39.72%。万达电影致力于“多维度发展非票房业务”,不仅举办一些专属活动,如跨界合作故宫食品、哈根达斯等品牌,还有大力拓展咖啡业务,覆盖14个城市。

总体来说,2021年我国电影产业在疫情后恢复较好,但在收入结构来看,对于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依旧较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❻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达到490亿吗

据报道,10月20日上午10时中宣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年来,中国电影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涌现出像《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狼图腾》《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战狼2》等一批“三性统一”、两个效益俱佳的优秀影片。

据统计,连续三年以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国产电影的份额当中,青年人才所代表的中国电影新力量的创作已经占据了份额的60%以上,2016年底,我们的票房达到了492.83亿,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两位数的上升。

希望中国影视行业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

❼ 什么2016年以来国产电影市场的票房在变差

可以这么讲,观众的口味对品质的追求是越来越高,目前华语电影市场(大陆港澳台),更多的就是在利用明星人气,比如酷炫的造型和扮相,里面夹杂一些穿越的感觉;或者用电脑特效来制造视觉盛宴;或者就是不断的翻拍老的故事,重复炒现饭,甚至去抄袭国外的一些剧情......但最大的问题,中国好的故事和剧本已经枯竭,能想到的前人已经都想到了,后面想超越是很难很难,中国电影没有会讲故事的了,所以没一个好的故事,仅仅靠前面说的这些来支撑场面,就好比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帅,但接触下来发现此人根本没什么料,可能可以暂时博一下眼球,但最终是很难得到观众认可的。

❽ 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如何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这都是由于今年疫情原因的影响,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电影院都没有开门。现在虽然开门了,但是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一、今年年初整个地球都遭受着新冠病毒的影响,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知道今年年初的时候,本该是新一年美好的开始,谁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却肆虐在这个地球上。很多国家很多人民都遭受这个病毒的影响,在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但是还是远远没有消失。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的情况依然是非常的惨淡,非常的糟糕。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❾ 中国电影票房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2015年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

与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不同,2015年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速度与激情7》以24.26亿元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之后,不到半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将这一成绩再度改写。

❿ 票房增长赶不上银幕数量 电影院线要走向何方

我国电影行业五年来高位增长的态势宣告结束,2016年的票房仅为457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7亿元,增幅仅为3.86%。从整体来看电影市场表现疲软,而具体到影院与银幕的票房产出上,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电影市场的现状:单个影院的票房产出同比跌幅达到17%,而单块银幕的票房产出跌幅则达到了20%。眼下,电影院线经营状况堪忧,盈利红线已经岌岌可危。

近年来,休闲方式的改变让观影人数迅速增加,各个城市中基本上算是影院林立。竞争的激烈让院线为了争夺用户不得不采用低价战术,开辟电商、网上渠道,30元左右的票价只买到9.9元的特价,这样一来,影院的票房利润就得不到保证,真的是“比纸还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院线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2016年我国银幕数量增长了近万块,但是电影票房只是增长了17亿元。显然票房增速并没有跟得上银幕数量的增长,因此从市场格局来看影院整合将会成为下一步的主要音符。

而在这一背景下,影院整合的浪潮已经逼近,下一阶段安静一会有大量的影院面临倒闭与收购,这是市场经济使然。

眼下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了40917块银幕,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屏幕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从票房增长情况来看,2016年也就第一季度延续了2015年的稳增长,后面的9个月里有5个月的票房都是负增长的。

这种倒挂的现象着实让大家看不懂,眼下我国票房已经进入了中低速增长期,但是电影院建设步伐却没有停止。参与者越来越多,市场却出现了萎靡,单个影院的盈利水平必然会出现下滑。

影院建设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银幕产能过程将会成为必然。而且如今电商作为渠道方已经不再补贴票款反而从中间抽成,院线为了吸引人流只能自己出钱补贴,影院的盈利前景堪忧。

纵观我国电影市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曾将的“IP”算得上是个避风港,只要找一个有市场基础的书名,改编成一个故事,再配上一大堆明星,投入影院就能换来高额的回报。但是这种模式也在迅速消耗着消费者们的热情。

那么对于电影院线行业经营者来说,想要在这一片惨淡之下有所作为,只能对自身战略进行调整。例如眼下不少玩家都在进行同业并购,在扩大自身品牌规模的同时为下一步院线升级做准备;同时也有一些实力强劲者如华谊兄弟自建高端影院品牌,苏宁则走向个性化、智能化影院,国美则玩起了VR影院,功能化、高端化成为了院线领域的一抹亮色。

显然,当下影院投资增长依旧,只是投资者们的诉求变得更加多元。有的是以影院带动商业人流,有的则是要构建产业链闭环。再这样的背景下,院线领域将再起波澜。

《中国电影院线投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160908165447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