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没有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影片片段
其实我个人的理解,每个影片乃至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只要你认真去感悟,你都能学习到一些东西,举个例子:电影《画皮》与人力资源管理
在这里不是讨论电影《画皮》的精彩程度如何,只是以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问题一:因人设岗。
王生在一次偶然的行动中救下了小唯,并把她带回了城中,而实际上不管是王生的队伍中还是王生的身边,都没有合适的位置给她,人们只是因为小唯的漂亮、迷人而把她留了下来,给了她衣、食、住、行,以及在他们的群体中生活的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小唯由于不满足这样“编外”的身份,开始诱惑王生增设一个岗位(小妾),遭到拒绝后,小唯又设下了取代佩蓉的阴谋……
分析:
这个故事情节,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因人设岗小唯入主,无中生有佩蓉蒙冤。”
因岗设人是根据业务需要设立某一岗位,再根据岗位需求配置人才填补岗位;而因人设岗则是根据员工能力设立某一岗位,或者是调整现有岗位的责、权、利以适应员工的能力。
因岗设人是组织架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公司应该要因岗设人而不应该因人设岗,根据公司的战略需要,设立或调整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再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从而确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如果随意进行因人设岗,新设的岗位往往会破坏组织体系,使得组织运作有效性降低,从而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就象电影故事情节中一样,小唯的加入造成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原本很有凝聚力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并给王生和佩蓉等造成极大的伤害。
问题二:背景调查。
小唯被救之后,对众人说她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因家庭变故落魄于此,而王生等人轻易便相信了小唯的一面之词,甚至当庞勇派人去做背景调查证实小唯身份有假后,小唯仅用三言两语的解释便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其实我是一名丫环,只因怕被大家瞧不起而谎称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没有实施背景调查,及对调查结果的不信任,王生继续着他的错误……
分析:
用人力资源管理来描述这个故事情节的话,就是“背景调查难得众信,低级谎言小唯过关。”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过程中的选人也很重要,在确定人选后,一些企业会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特别是高层管理、重要的技术岗位、保密性岗位等,背景调查尤其必要。
背景调查,一方面可以考察员工面试时或简历中的可信度,另一面可以了解到一些在面试当中无法了解到的潜在信息。背景调查的内容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一、真实性: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工作经验证明、奖罚经历等;
二、个人能力:反映突出业绩的事例、完成任务的进度指标、素质、技能等;
三、其他:性格、处事风格、需改进的方面。
背景调查的最终目的是避免用人不当,给公司造成伤害。象电影《画皮》中因为轻信小唯,最终破坏了害了好多条人命。
但背景调查有其难度,因此有些企业在员工入职时会要求员工签保证书,重要岗位必须找人进行担保。
问题三:考核失当
王生迫于佩蓉和庞勇的压力,对小唯实行考核,但是他犯了两个错误,首先在明知道周围人对小唯普遍存在好感的情况下采取360°考核方法,无异于为小唯增加了很多分数,其次王生作为考核的主导者也对被考核人(小唯)存在主观上的偏袒,导致小唯几乎顺利通过了试用期,若不是因与蜥蜴精发生矛盾断了人肉来源而行为败露,恐怕其晋升之日也不远了……
分析:
从人力资源角度对故事情节的问题就是“考核失误小唯录用,晕轮效应王生失算。”
晕轮效应,就是从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认知的障碍。
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电影故事情节中,因为小唯漂亮,可爱这些优点,就以点代面,认为小唯是个好人,而不是人妖;
在企业考核中,特别是没有量化的指标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往往会以人情关系参与其中,使考核失去了意义。《画皮》电影故事中对小唯是典型的以个人喜好的模糊考核,并不能真正反应最终的业绩,如企业中存在这样的考核方式,对真正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员工是不公平的。
⑵ 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目前在中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有利有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稳步发展形成的经济格局创造了有利于人力资源会计施行的社会环境,使推行人力资源的积极因素将大于其产生的消极因素,其施行已具有一定可行性。具体来将,中国具备以下有利条件施行人力资源会计。
2.3.1 对外开放格局的全面建立提供了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环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已经形成了多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逐步走向成熟,与国际上的交往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不断增长,国际间经济交往对人力资源信息提出的需求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建立创造了国际环境。同时,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之余,也在改变和更新人们的观念,使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加强了、速度加快了。高新技术革命使得人力资源会计逐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创建了一个适于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
2.3.2 信息需求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动力
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和外部关系人对于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需求是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在动力,信息使用者需要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提供了用户。
2.3.3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提供了手段
会计核算实行电算化之后,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部分的复杂会计处理,使会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同时,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具有抽象性,核算过程和数据输出也更具复杂性,计算机的使用将使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于实际成为可能。我们已经开发出了用友、金蝶一类比较完善的财务会计软件系统。如果能够开发出类似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系统,将大大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
2.3.4 理论研究的开展和各种计量模式的提出使人力资源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至今,中国的理论界提出了多种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主要有:刘仲文的生产者剩余模式、徐国君的劳动者权益模式和李世聪的当期实现价值模式等。虽然每个理论本身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还不能将其直接将其应用于实际,但这些模式的提出为我国构建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力资源会计更具有可行性。
⑶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方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选择忽视环境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缺少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选择一般依据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情况不同进行,主要有全球化竞争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和绩效改善战略等,常通过诱引、投资和参与等方式来完成。现在,一些公司诸如海尔、通用、宝洁等都已成功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建设和实施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于是,处在改革中起步较晚亟待完善的一些企业纷纷照葫芦画瓢般仿,却忽视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结果可想而知。一些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依然沿用旧的理念、机构建设、用人原则等,出现“一人当官,众人受益”、“群众视其如豺狼虎豹,你视群众如阶级敌人”的混乱局面,忽视人才、能力、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设,造成人才和资源的巨大浪费,缺少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如海市蜃楼,与实际相背离,从而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失去竞争力,甚至导致改革的失败。
2.人员配置规划缺少全面性,对培训机制的理解存在误区。人员的选取、配置和使用是否合理,这是关系到企业发展成败的大事,国内外诸多成功公司如海尔、宝洁、丰田等公司在人员的合理化配置上都下足了功夫。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现有市场与规模的基础上有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为企业注入新的力量。一些企业在培训的问题上存在错误认识:
(1)认为培训费时、无用,或认为培训是下属自己的事,于是敷衍了事,目标与结果差异很大;
(2)培训计划制定不够完善,出现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培训过程中的沟通不利、缺少关于培训结果的考核机制等问题;
(3)培训内容、时间、人员选择不当,目标制订不当,导致培训工作无法健康运行。
3.激励机制存在不足,绩效评估机制亟需完善。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低和发展程度。目前一些企业对激励制度的设计与执行缺少相应的灵活性,结果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相应提高,企业缺乏竞争力。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者的重要管理控制工具。部分企业在评估过程中由于系统不完善,运行方法不当而产生一些问题:
(1)缺少必要的沟通,导致上下级之间沟通不良,意见分歧,矛盾激化;
(2)培训力度不够导致评估主体对待评估内容的判定不够客观;
(3)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和投诉系统,导致评估结果失去预期作用;
(4)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不够全面、准确、适当,依照企业具体相关评估内容和相关需要而定,否则会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客观公正,达不到满意效果;
(5)负责人对评估的作用、意义和评估成功的定义理解不足,导致评估过程表面化,未能发挥评估系统的重要作用。
4.薪酬与福利管理的合法性有待提高。薪酬与福利是员工劳动所得、生活费用的来源和保障,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其设计与相关制度安排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在具体运营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却严重侵害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使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比如说在工资上,现在普遍使用两分或三分制,就是将工资部分打卡,作为基本保险凭证,部分以现金形式发放。这样一来,减少企业保险费用支出和税款费用支出,增加员工个人负担量,从而使员工相应的福利保险数额减少。再有,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而忽视了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和企业依据环境应当相应提供的基本福利保障。
5.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加强。信息作为一种媒介,是企业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全面地掌握、消化、吸收、运用、转化它,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对企业来讲极为关键。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信息融合于每一个环节,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有:信息捕捉、采集、获取、分析、利用、反馈等。然而,一些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经常忽视其某方面的作用,认为较其它方面来说,其作用可以忽略。比如说在绩效考核中不注意信息反馈,易导致不公平、不客观等现象发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再有在人才需求环节缺少相应的信息收集与调查分析,易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人才流失和浪费,还可导致企业内部矛盾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