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瓣9.1,但我真不懂好在哪里
(本文由毒舌电影原创:dsmovie)
泰国老国王去世已经不是新闻了,但禁娱一个月还在继续。
新国王的八卦表妹不提,有部泰剧却不得不说。
说的就是这部——
一年生
พี่ว้ากตัวร้ายกับนายปีหนึ่ง
豆瓣评分高达 9.1。
超过一半的人打了满分(五星)。
虽然表妹对泰剧的塑料画风有阴影。
但这么高分的泰剧还是第一次见,于是带着一丝好(猎)奇撸完8集……
抱歉,诚实的表妹就算被迷妹们追打也要说出心里话——
烂透了 !
全程黑人问号脸加捂胸口。
太虐了,好久没有这么虐过了。
不是虐恋虐心,而是台词和情节,全都令人窒息……
因为介绍的日韩影视作品比较多,曾有人说表妹总是看不起国产作,什么都是国外的好。
好委屈!!表妹明明是 唯佳作至上 啊!
今天就跟大家八一八,这部“口碑爆棚”的泰剧,到底有多烂。
迷妹们先冷静,真不是无脑黑。
先划个重点——这部剧是 同性题材 。
表妹虽不是腐女,但也 不带偏见 地撸完了这8集。
讲真,人物塑造得行不行、故事讲得好不好,和角色的性向没有半毛钱关系。
烂,就是真的烂。
该剧讲述了泰国校园里 大三学长 和 大一学弟 之间的爱情故事。
学长是带领新生训练(类似于军训)的总教头。
新生训练的画风是这样的
看出来了么?这个设定,还隐藏了一种“ 师 (教官) 生 (新生) 恋 ”的禁忌感。
这个设定不算啥,整部剧都任性得让你无奈。
任性第一招—— 就是要按套路出牌 。
一开始就是 “霸道学长爱上我”之“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
新生大会上,学长表示:
为了让学弟们有个迅速认识学长的机会 ——
一周之内弄到一千个学长的签名
平均下来就是每人每天143个签名。
学弟听完“腾”地一下就站起来了,公开怼学长——
换做是您 你觉得您能做到么
新生大会可是出风头的好机会啊。果真,一夜之间晋升为校园网红。
昨天这个学弟居然顶撞Arthit学长呢
这么近还这么高清,莫非是学长自己录的?
学长从此记住了这个爱逞英雄的桀骜学弟,并由此展开了百般刁(调)难(教)。
田径场跑54圈
54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但机(基 )智的学弟早就一眼看穿。
学长你总是喜欢捉弄我惩罚我
那就表示你在暗恋我对么
可以,这很小学生。
还有什么雨中撑伞陪你罚跑啦。
b站弹幕指出,芒果台经典雷剧《一起来看流星雨》里也用过······
“扑通一声掉下水”啦。
竟然没有人工呼吸
生病照顾时迸发爱的小火花啦。
堪称 教科书式的偶像剧模板 (还是十几年前玩剩的)。
任性第二招——全剧充斥着 连表妹听到都会“红着脸躲避”的台词 。
“徽章争夺战”时,学弟脑回路清奇地突然“表白”:
——要是我不给你这个徽章 那你要怎么办
——你不给那我就硬抢啊
就把你捉住当我的 压寨夫人 啊
那么你的徽章就是我的徽章
压寨夫人???用词“清新脱俗”
新生训练人没到齐,找借口的同时还要顺势表白:
虽然 人没到但心意到了
他们只给我送来了心意
学长:那为什么只送给你一个人了
因为要填满我已经给你的心啊
一脸蜜汁自信,但你的神逻辑表妹真不懂······
动不动就飙情话:
我觉得你凶的样子
也是极其可爱的
论抖M的自我修养
继续飙:
下次要是学长想哭的话 记得告诉我
这样我才能帮你擦泪
擦泪?拒绝。
表妹要是学长,就选择自己倒立或者望天。(微笑脸)
对于这部剧,很多好评都说到——演技在线。
但是表妹觉得,在这种偶像剧里讨论演技,似乎太奢侈了。
无脑偶像剧根本不需要演技好伐。
而且,只能说这部剧里的演员达到了一般偶像剧的水平,但演技依然幼稚。
学长有两宝:咆哮加上表情屌。
被表白了,就用咽口水和拼命眨眼来表现内心的慌乱。
送个水,也是用咽口水表现紧张。
请问是喉咙不舒服吗?需要含片吗?
学弟的演技也毫不示弱。
惹学长生气了,演出了一种“紫薇式”悲伤。(自动脑补韩剧女主的“欧巴哈几麻~”)
新生大会上被学长怼,学弟有一种“办公室里被老师批评以后不服气”的小男孩既视感。
痴汉心态偷窥学长, 这咧嘴笑简直可以直接植入牙膏广告。
配角们也是,与其说演技在线,不如说全程表情在线。
看得出来,演员们没含糊, 都在用力演 。但这已经不在演技的讨论范畴了……
当然,除了演技,讨论偶像剧的剧情也有点尴尬。
毕竟大部分偶像剧,都不能带脑子看。
可就像一篇作文写烂了就喜欢升华主题来抢救一下,这部剧特喜欢用一些乍一看很对的台词,强行鸡汤。
学长的逻辑输出:我不是针对你,我是为你好。
如果你的朋友
总是想着有那么一个人会来引导自己
因而没想过自己去找方法解决问题
那么他们就真的不适合
做我们的学弟学妹
而之前被虐得很惨的学弟学妹们,看到学长们的“真情告白”, 瞬间流下感动的泪水。
你们应该能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三年级学长的责任和用心良苦
出乎意料的是,看着看着,还发现这剧有点往 励志 方向发展的野心……
学弟被大四学长任命为下一届新生教头时,表妹突然意识到:
从前8集看,这部剧明明应该叫《明朗学弟升职记》或者《教头养成记》呀。
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当教头啊
说到这里,表妹好想抱紧豆瓣上寥寥无几的差评观众:
这种电视剧居然9.2分,我真是为国产剧鸣不平啊!@陈娴
我要哭了。。。谁告诉我这部好看的!@肉腾腾
太理解你们了。
看完八集,表妹盯着豆瓣评分愣了半小时。
真的不敢相信啊!是我方了还是大家都方了!
啥?你说这部剧应该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那也对啦……
比如,没有莫名其妙的撕逼和乱七八糟的情感纠葛。
虽然每一集的片头都在提醒表妹这是一部 十八禁 。
但撸完8集,两位男主连个小手都没牵过,顶多时不时来个眉目传情。
这部剧,真的是想要慢慢展现两位男主的恋爱过程。
但抱歉,表妹无论如何还是看不到剧中的太多亮点。
这样粗糙的泰剧,拿到9分+评价…… 真的替国产剧表示不服啊 。
小伙伴们,骂国剧的时候都那么使劲,怎么到了泰剧标准变这么低?
《一年生》的受欢迎,或许也是因为“ 耽美 ”这个题材真的越来越火了。
但 同性元素,不该被当成一个无谓的噱头 。
说到描写同性题材的电视剧,不得不提到这部一播出就在台湾引起轰动,却从未在内地播放过的作品——
《孽子》
2003年一举拿下了第3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戏剧节目连续剧 、 连续剧女主角奖 (柯淑勤)、 连续剧导演 (曹瑞原)、 最佳音效 (范宗沛)、 最佳灯光 (吴明德)、 最佳美术指导 (许英光)六项大奖。
改编自白先勇的同名自传体长篇小说《孽子》,讲述了七十年代台北新公园一群被称为“青春鸟”的同性恋少年,被社会、家庭抛弃 ,在爱与痛苦中沉沦的心路历程和曲折故事。
其中一段李青(范植伟 饰)与赵英(杨佑宁 饰)的感情,同样是发生在校园,却更真、更痛,令人动容。
看了这两人的故事,你就会明白表妹为什么说《一年生》里的感情……简直辣眼睛。
他们是旁人眼中的铁哥们。同在篮球队,经常一起打球,合作无间。
平时两人的相处,看起来也不过是两个非常要好的少年。
骑单车时嬉闹推搡。
罚站时对视偷笑。
没有任何莫名其妙的情节,一切都自然流畅。
只是,在他们的相处中,李青似乎总拧着一股“别扭劲儿”。
在刨冰店,赵英看见女校的姑娘,兴奋地给李青使眼色:“正不正”。
李青眼都没斜,没好气地蹦出一句:“没你妈正”。
然后有些赌气地迅速吃完,扔下钱就走。
李青的心意,多少次像这样“想触碰又收回手”,最终只能黯然藏起。
这一切,赵英却毫无察觉。
直到赵英生日,是揭开迷雾的契机。
李青看着赵英拿到自己送的衬衫,当即就开心地要褪衣换上。
他小心地注视着赵英,却又别过脸,再低头。
嬉闹推搡中,两人倒在床上。汗液、喘息、对视。
沉默间,暧昧流转。
李青的眼里,是喷薄而出的热切。而赵英眼里,却是迷惑与胆怯。
但真正冲破迷雾,没这么容易。
后来,因为在赵英家一起庆祝生日,延误了李青弟弟的救治。
弟弟死后,两人在黑暗的实验室里互相依偎,共情一份自责。
李青压抑在心中那个无法面对的自己,终于完全释放出来。
他深深埋进赵青的肩膀,所有的情绪,也通过体温传达到了赵青的身体。
痛苦在情欲中找到出口。而这一次,赵英也没有逃开。
两人对视,眼神粘连,几秒后突然纠缠在一起。直接而汹涌。
两个少年的感情, 有青涩的暧昧,有压抑,有困惑,也有欲望 。
这才是两个普通人之间,正常的感情 。
在《孽子》中,你看不到同志议题的刻意耸动。打动人心的,是其中描写的人性。
就像白先勇接受关于《孽子》的访谈时说的:
我想整个世界趋势
是把同性恋看做人性的一部分
泰剧《一年生》中的表白,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动不动就爱得死去活来,所谓的相爱过程不过是你逗逗我、我闹闹你。
如果把剧中两个男主角换成一男一女,不就是我们早已看腻味了的恋爱“ 无脑傻白甜 ”么。
真正的感情,无论性别如何,两人从迷茫、乱撞、暧昧、试探到最终走到一起,哪有那么草率轻易?
脸谱化的人设,狗血的情节,尴尬的对白——
无论描述的是什么题材,这些元素都只能凑成一桌乏味的拼盘 。
表妹吐槽《一年生》,和角色的性向完全无关。
在一个本就粗糙的故事里,粗鲁地塞进耽美元素,即使用禁忌和尺度夺人眼球,也拯救不了本身糟糕的事实。
陈词滥调和粗制滥造,才是观众不满的根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孽子》的,优酷有;想挑战《一年生》的,去A站。
助理编辑:木兆
毒舌电影原创,微信ID:dsmovie
微信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2. 毒舌电影b站是哪
b站指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
网址:http://www.bilibili.com/
3. 有没有可以提供资源的电影公众号,求推荐
1、海听
大学生和女生建议一定要关注下,因为里面有个解忧杂货铺真的超级有用啊!这个公众号经常分享头像壁纸表情包,还可以随时要资源比如小说电影头像啥的。每篇文章都有首很好听的音乐,很适合文艺青年和年轻人看。
2、Sir电影
曾经的毒舌电影,这个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关于电影主要用第三方的态度去评价,对于想快速通过文字看电影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去处。
至于是否独立客观就要看自己去定夺了,优点对于没有时间看电影的人来说可以快速了解一部电影的大意,缺点在于没有相关电影的资源,建议还是要亲身去看电影才知道电影到底怎么样,毕竟电影好不好看只有自己最清楚。
3、乌鸦
电影这个曾经以一篇《她们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待她们死去》火遍全网络,20小时突破300万阅读量。为乌鸦电影带来了18万粉丝,并收获了近7万的点赞量,连人民日报官方微信也转载了这篇文章,CCTV也在节目中提到了这篇推送。
关于乌鸦电影:创始人说,电影是他的命:“电影鞭挞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它赞美任性的温暖善意,它提醒对人性阴暗面心存戒备,它让在动荡的时光里保持安静。”
4、星晨影视城
这个是用了很长时间的公众号,资源比较全,更新也很及时。综艺,电影,韩剧,等等都有。平台vip这里都是免费看,app同时更新。
5、《君君电影院》
该公众号专注于最新最经典的国内外高清电影平台,这个网站更新速度很快,我觉得还可以,所以推荐给大家,唯一的遗憾该平台只能观看电影,所以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可以收藏哦!
4. 影视资源公众号有哪些
影视资源公众号有乌鸦电影、毒舌电影、毒眸、电影天堂、虹膜。
一、乌鸦电影
文章内容也是很长那种,写得很好,会从不同角度去解读电影,也会有一些幕后的信息,也是很多人近期很喜欢的公众号。
5. 毒舌电影为什么不侵权
因为毒舌电影本身已经付了版权费。片方找毒舌电影合作,双方互惠互利,毒舌电影解说帮电影宣传,扩大影响力,毒舌电影也可获得作品资源。
毒舌电影的产品形态包括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内容以提供电影评论和推荐为主,创始人团队来自于网易、《东方早报》《看电影》等媒体,负责选片的人员曾是参与过金马奖评审和上海电影节评审的专家。
2017年6月8日,毒舌电影微信公众帐号被封。
账号被封17天之后,又注册“sir电影”和“毒sir放映室”微信公众号,正常运营。
众号发展
2016年7月20日,创始人何君透露,“毒舌电影”已经完成A轮融资,由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豆瓣投资方)领投。
2017年6月8日,毒舌电影微信公众帐号被封,同期被封的还有严肃八卦、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南都娱乐周刊、芭莎娱乐等微信公众号。
账号被封17天之后,又注册“sir电影”和“毒sir放映室”微信公众号,正常运营。
6. 《毒舌》电影为什么不侵权
毒舌电影本身已经付了版权费,片方找毒舌电影合作,双方互惠互利。毒舌电影解说帮电影宣传,扩大影响力,毒舌电影也可获得作品资源。
毒舌的信息
毒舌,是一种人物性格及其说法方式,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源自日语毒舌,用于指对他人说话时具有,讽刺性的一种人物性格或具有该性格的人物,现代的引申义的毒舌一词则是随着ACGN次文化的传播,从日语中引进而来并流传使用。
日语原意中毒舌单指的是毒舌这种行为,而具有该行为属性的角色称作毒舌家,中文引用过来之后,还通常以毒舌一词表述一种性格属性,或者代指有毒舌属性的角色,或者将毒舌作为定语而诞生衍生词语,如毒舌毒舌评委等。
毒舌的含义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说脏话爆粗口语言侮辱等,毒舌的直接效果是挑他人的缺点进行中伤或者打击他人的自信心,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毒舌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过火的吐槽。
7. 没有vip的电视剧软件
1、《毒舌影视》
获得了众多奖项的优质观影视频,无论是电视剧发烧友还是小白,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社区。除了拥有海量资源外,还有众多影评人入驻,对各种影视剧进行吐槽和评论。
2、《咪咕视频》
为用户提供了海量的热门电视剧资源,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用户来说,不需要再费心去自己选择看什么,只要跟着咪咕视频的推荐走,就能看到当前最火的电视剧。
3、《优酷视频》
在优酷中拥有海量正版电视剧版权,用户可以享受到正版带来的高清和实时更新服务,对于一些火爆全网的资源,优酷还可以进行独家播放,绝对是追剧必备。
4、《百搜视频》
使用百搜看电视剧可以省下大量的会员费用,在这里拥有非常齐全的电视剧资源,可以在全网搜索海量的电视剧,只要是大家想看到的,在这里都能免费提供。
5、《薯仔视频》
可以进行海量影视的追踪,并且在播放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无任何广告的骚扰,经过了全新升级之后,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电视剧资源。
6、《乐视视频》
这里拥有大量热播好剧,不仅有当下最火的电视剧提供,还有很多独家播出的资源,经典的电视剧场能够轻松拯救大家的片荒。
8. 抖音影视解说“毒舌电影”3个月暴涨2000万粉丝,这个大号有多猛
抖音哪个账号最火,毒舌电影首屈一指。
从2020年4月至7月,影视解说毒舌电影短短三个月暴涨了2000万粉丝,目前在抖音拥有3500万粉丝,是影视类第一大号,也是影视类比较成功的一个账号。
“毒舌电影”表现亮眼,连续蝉联5月抖音达人黑马榜榜首,5月总涨粉量接近2800万,现抖音总粉丝突破3千万。
经典电影《与神同行》5月点赞数最高,高达565.6万。
一路走到现在,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不能过于绝对地脱离行业、产业,单纯去谈论作品,因为毕竟毒舌身上同时背负着影迷和行业的期望,我们要跟更多优秀的创作者站在一起,一起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9. 怎么找毒舌电影能投广告吗我搞中医养生的
大 哥 你 别恶心 人 好嘛 ? 人家都是接的 可口可乐 、 阿 里巴 巴、 华 为 、 奥 迪、宝马这样 的广 告,你就别 去丢 人 了 … …
10. 内容创业的秘密:成为长尾中的头部资源
“长尾理论”是由克里斯·安德森基于互联网兴起提出的一种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风靡全球,成了很多创业公司的切入点和很多创业课程上必讲的重点内容。
长尾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以前人们习惯于相信权威,相信中心化当中那个核心的力量,而今时今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边际成本显着降低,各种以前被我们所忽视的小众市场开始兴起。并随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而呈愈演愈烈之势。
然而,回顾整个2016年,我们发现,长尾理论的某些部分还需要重新去思考。
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和迭代的。而不是一直僵化在起点,摆在案头,供人膜拜。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按照互联网的逻辑,所有的传播都应该是没有损耗且能够自由到达任意地方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东西,在理论上,应该很容易就被大多数人看见,能够以极小的成本吸引流量,完成个人影响力的构建。
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一个普通人在微博或者其他平台上发布的言论,轻易的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连一点浪花都溅不起来。更不要说吸引多少粉丝了。
另一方面却是,很多网红或者自媒体,通过同样的方式去传播信息,却能吸引充沛的流量,带来众多粉丝,从而和这些粉丝之间建立高频的互动联系。随着粉丝的不断增多,影响力也呈指数级增长。
这两种情况都很常见,甚至可以说呈现越来越明显的态势。
去年内容创业着实火了一把,有太多人投身其中,但结果却甚不理想,有些人发了很多内容,质量也还不错,但奈何就是关注者寥寥,难以形成规模。
与此同时,像咪蒙、同道大叔等一批优质自媒体却实现了强势崛起,快速斩获大量粉丝,而且成功变现,成为人生赢家。
这里面的关键点就在于: 那些成功者,他们都做到了在一个长尾里面,成为绝对的头部资源。
这才是他们能够收获流量的原因所在。有太多人眼光只盯着别人看。冷笑话火了,他们就跟着去做冷笑话;星座相关的东西火了,他们就跟着去做星座方面的内容。付出了很多努力,却都以失败告终。
原因就在于: 他们不仅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尾,更没做到在一个长尾里精耕细作。
我们常说的红海蓝海,其实就是守成与开拓的问题,在红海里搏杀,需要的整体实力太强,成本也太高。然而,找到蓝海,却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开拓新的疆域,需要谋定而后动,不仅要有冒险意识,还要有很好的避险意识,实际上,从红海转到蓝海,本质上就是为了避免激烈竞争的风险。
有太多的人,只看到了开拓者的冒险精神,却忽略了他们所有行动背后的避险意识。
某种程度上,避险比冒险要更困难也更复杂。
毕竟,一腔热血,蒙眼狂奔谁都能做。认真研究,择时而动,却需要大量的经验、整合资源、果断出击的能力。
找到适合的长尾,就是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战场 ,这就意味着,只要你在那片地方站稳了脚步,你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你的先发优势将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这个长尾首先要适合你,你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契合其中,而不是一味的追所谓的热点。
趋势是我们所要追寻的,但热点不是。
就拿“毒舌电影”这个微信公众号来说,网上关于电影的自媒体简直是多不胜数。要想在这里面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但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电影这个载体,而没有去深挖更细的分类。
看电影,谈电影,影评,演员卡司,幕后花絮等等,都是电影这个领域里的长尾,总有人会去关注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内容。
毒舌电影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你带来关于这部电影的谈资,这个公众号里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切入点打造的。
核心使命就是:看了这部电影后,你能聊些什么?
豆瓣上的影评固然精彩,但分享价值不大。很多影评专业度很高,文艺感十足,作为一家之言自然是上乘之作,但其社交价值很有限,拿来与朋友谈论,显的不太接地气,不够亲切。
毒舌电影以观影后的谈资作为出发点,为你分析当下正在播放的热门电影,为你推荐质量上佳的冷门电影,为你介绍即将上映的新片,为你解读多年前看过但没什么印象的经典电影。
你甚至都不需要去观看这些影片,也能侃侃而谈,在保证了专业和趣味的同时,又没有距离感。
这才是毒舌电影找到的长尾,并能在这个长尾里做到极致,做到从选题到排版,从内容设计到宣传推广,都极其用心。
这样的公众号,怎么可能不火?因为他已经成为了这个长尾里绝对的头部资源,更关键的是,建立在这个长尾之上,还能去融合其他的长尾,实现跨越式的整合。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你去看各大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们,在摄像头前他们风光靓丽,每场直播都有数十万人围观,但他们却每天都很恐慌,恐慌哪天自己不红了,每天粉丝数量的涨落,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原因就在于,他们看似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进行内容输出, 但输出的内容却一点也不长尾 ,不够垂直,更不要提如何精耕细作和做到极致了。
这种只是看起来长尾化、实际上同质化的内容输出,价值有限,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为总有比他们更年轻、更漂亮、更搞笑的新人出现。
他们不拥有流量,只是暂时的占有流量而已。
这几年IP这个概念很火,各种视频平台上,根据这些IP制作的网剧是一部比一部更受欢迎。那些真正的大IP从来不担心会不会过气。原因就在于,人家拥有的流量那可是实打实的。一时的涨落,只不过是正常运行带来的偏差罢了。
IP的本质,就是品牌,麦当劳不会担心自己有天不火了,香奈儿不会担心自己某天卖不出东西了。因为他们早已建立了牢固的品牌,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不用去担心一时的关注度。
长尾化的趋势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借助互联网,分化的原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
实体经济里的长尾化是针对产品本身而言的,比如过去,一个老旧电视机的遥控器,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修理店才能买到,而今天,淘宝上直接搜索,光是卖一个旧遥控器就有很多店铺。他们都在竞争一个长尾需求下的涓涓细流。
而内容经济里的长尾化是针对概念而言的 ,一个明确清楚的概念,往往就能打动人心。比如目标管理类内容,过去没人提过这个概念,更没人将其系统化,而现在,好的内容创业者可以提出一个概念去响应一个很小众的需求,并迅速围绕这个概念打造相应的产品,完成商业化运作。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创业公司都喜欢讲故事,都喜欢在PPT上提出一个个我们从来没见过但觉得很有道理的概念,就是为了让这种概念去占据用户心智,从而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盈利。
有太多的新进者,其实都是进入了别人打造的长尾之中,并且只能在这个长尾的末端有所作为,而真正的流量和利润,早已被那些头部资源瓜分殆尽。
关于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尾,并努力成为这个长尾里的头部资源,我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