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峡好人》之前,有一部关于三峡的纪录片在国际上很受欢迎,那位大侠知道
《三峡好人》是贾樟柯记录片《东》的一个“衍生产品”。
《东》:贾樟柯和刘晓东联合的艺术行动
Dong
片名:东
出品人:淡 勃 周 强
监制:余力为 朱 炯
策划:刘小东 宋 靖
艺术顾问:林旭东 淡 勃
导演:贾樟柯
摄像:贾樟柯 余力为 周智生 田 荔
录音指导:张 阳
作曲:林 强
剪辑:孔劲蕾
制片主任:王 彧 张 冬
类型:纪录片 片长:70分钟
首映时间:2006年9月5日(威尼斯电影节)
剧情简介
2005年,中国奉节。
画家刘小东前往三峡地区创作油画《温床》,十二名拆迁工人成为他写生的模特,这座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即将消逝,画家也在与模特的相处中被现实征服。
2006年,泰国曼谷。
《温床》的第二部分在曼谷进行,刘小东请来十二位热带女性为她们写生, 炎热的城市让女人们昏昏欲睡,唯有地上的水果鲜艳依旧。画家因体力的付出而渐感劳累,女人们却挣开眼合唱一曲欢快的歌。
两个城市都有河流经过,奔腾向前绝不回头。
制作简介
2002年年底,刘小东去三峡旅游,看到正在搬迁的三峡县城,即萌发了创作的想法。 直到2003年SARS爆发的时候,刘小东创作了第一幅关于三峡的油画作品——《三峡大移民》(200cm×800cm)。
2005年下半年,刘小东和贾樟柯相约共赴三峡,分别创作了油画《温床》和以刘小东为主角的纪录片《东》。
贾樟柯谈《东》
一、为何拍《东》
拍这个片子首先不是因为三峡,而是小东要去画画,于是邀我去拍纪录片。本来我就好奇他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他到那里是如何展开工作的,他是如何面对他画里的人的。我从来没有去过三峡,但是第一次看到他关于三峡的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对那个地方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就与他一起去了。这个纪录片就是围绕他画画这一事件来表达对这个地方的感受的。小东选择这个地方有他的理由,它正在消失,一切都是变化着的,今天这个人在,明天这个人可能就不在了,他可能就离开了,或者去世了。所有这些都在流动变化着。小东创作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奔跑,比如说与光线比赛,他选择画画的地方的后面有一个楼,如果不快画,阳光很快就被遮挡住了。在工作现场的时候,我逐渐地进入到所谓画家的世界里了。
他让我感动的不是他选择三峡这样一个巨变的地方,而是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爱。在小东那里,他所面对的,是同一个身份的人——搬迁工人。他表达的,是一种只可以在这个特定人群身上呈现的美感。你会感觉到他心里装满了对自己画笔下人物的感情。这是这次三峡之行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二、为何以《东》为片名
我也算一个美术的发烧友吧,我一直想发现他绘画世界里的“秘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以前的一些画,会发现他有一个延续不变的闪光点,那就是每一个画面里的人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用“写实”啊、“现实主义”啊等等这些词汇都不能概括他作品的意义。他有着一份最直接的对对象本身和对生命的爱在里面,非常自然,非常原始。在今天这样一个被包装得失去本色的社会里是非常难得的。我的纪录片叫《东》,用的是他名字里的一个字。也暗喻我们所处的一个位置,一种态度。
三、为何和刘小东合作
非常自然就合作了,基础也就是所谓艺术观点,所谓对作品的感受相当一致。我电影中的人,都是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小东画里的人也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他们有他们的美,那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美。为什么喜欢这些人?面对这些人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去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这都是我们要想的问题。生活在三峡的人们,经济、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人们依靠那条江生活,搬迁后,以后的生活也许就没有着落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会让我们发现幸福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我们接触一些人,他们生活还是很主动,他们没有太多的忧郁、痛苦、彷徨,人家活得也好,挣一块钱高兴,挣两块钱也高兴,真的挺好。
我们整个摄制组回来以后,很很多人非常怀念在三峡时的感觉。找到最初始的快乐,这个过程最重要。比如将来这个片子发行如何,多少人喜欢它,能在多大范围里传播,我不会最在意。因为主要的快乐已经过去,就像生孩子,一个生命你很珍惜,你看着他自己长大很高兴,但是最初的爱情,生产过程是最怀念的。我回来以后,发现自己变得很稳健,觉得生活其实对你够好的了!
刘小东谈《东》
一、为何画三峡
我总是害怕——自己觉得好像成了点事儿,然后就变得娇气起来。所以我总是愿意往下面跑一跑,让自己变得不重要一点,不那么自以为是一点。艺术家只有跟当地的生活发生某种关联,创作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更新鲜,更有力量。假如不去三峡,我也许会去其他类似的地方。在北京被很多人关注着,身为画家,自己感觉还有点用,展览、采访、出书……而当我面对三峡,面对那些即将被淹没的小县城时,你会感觉自己一点儿用都没有,虚荣的东西没有一点意义。这个时候你就会重新思考许多问题。如果艺术总是被当成神圣殿堂里面的供品一样被奉着,那人就会变得空虚。而在三峡那里,艺术品还没有一个床垫值钱呢!还不比一个床垫对人家更有用呢!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对人家形成不了任何影响。我想把自己往低处降一降,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了。我几次去三峡创作,表达的无一不是我对三峡人命运的关注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绘和记录。
二、与贾樟柯合作的感受
我觉得从事影视艺术的人都比较有趣。他们的思路普遍很活跃,总是会有一些新奇而且生动的想法,所以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但是真正去拍电影实在是太辛苦了。贾樟柯拍电影从早上5点一直拍到凌晨3点。他确实是太喜欢这个职业了,换了是我早就崩溃了。因为他要处理的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有太多的主意需要他来决断。
主创简介
贾樟柯与纪录片
2006年纪录片《东》入围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
2005年出任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
出任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
2002年 纪录片《公共场所》获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纪录片《狗的状况》入选嘎纳电影节导演双周
贾樟柯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000年 《站台》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4年 《世界》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2006年 《东》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
刘小东与电影
1992年出演王小帅的首部电影《冬春的日子》
1992年担任张元的电影《北京杂种》的美术指导
1995年他的画作《儿子》取材于张元的同名电影
2000年他的画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2004年他与王小帅一起在贾樟柯的电影《世界》中客串两个新富人物
2006年纪录片《东》
贾樟柯:
出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贾樟柯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成为当今亚洲最为活跃的电影导演之一。
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钟,故事片)
站台(2000,193分钟/154分钟,故事片)
公共场所(2001,31分钟,纪录片)
狗的状况(2001,5分钟,纪录片)
任逍遥(2002,113分钟,故事片)
世界(2004,108分钟,故事片)
刘小东
1963 生于辽宁
1988 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
1995 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
1994 今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至今
个展
1990 刘小东,中国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2000 刘小东1990-2000,中国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刘小东,美国 旧金山LIMN画廊
2001 刘小东,法国 巴黎LOFT画廊
2002 刘小东在东海,台湾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
2003 生存状态,台湾 诚品画廊
2004 金门碉堡艺术展---18个个展,台湾 金门
三峡大移民和三峡新移民,环碧堂画廊 艺术文件仓库 北京 中国
2006 悉尼双年展
公共收藏
1993 福冈美术馆,日本
1995 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7 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美国
上河美术馆,中国
1998 东宁美术馆,中国
1999 上海美术馆,中国
昆士兰美术馆,澳大利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
2001 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
刘小东画作《温床》介绍
《温床》是艺术家刘小东2005年到2006年完成的一个绘画项目。该项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已经于2005年9月在三峡的夔山周围完成。期间刘小东对从当地请来的12个农民模特进行现场铺地写生。第二部分将于2006年在泰国曼谷的唐人画廊完成。期间艺术家将请12名泰国女性,在泰国唐人画廊现场写生并展览。第三部分,两件作品及其现场将参加悉尼双年展。
《温床》项目关注的是正在亚洲发生的都市化进程与移民浪潮。世界人口爆炸性的增长以及来自农村的数以亿计的移民,正在大地上创造着一个个超级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也就是农村移民城市的过程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同时也造就了奇特的文化景观。在中国自1993年开始计划实施的三峡库区移民,不仅属于这一世界性移民浪潮,而且以其移民非主动的迁移方式区别于其他。并且,在移民库区故土被淹的同时,一个全新的三峡水库将诞生。这个21世纪的超级英雄不仅是中国这场跨世纪移民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它也将不遗余力的捍卫正在都市化进程中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中国不同,泰国发生移民状况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主动性迁移。在这个项目中,刘小东以绘画的方式一直延续他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亚洲现实的人文关怀。艺术家试图通过对称的图像来形成对于亚洲范围内移民浪潮的思考。
《温床》项目的作品总共2组,以每组5件,分成2组展示,尺寸均为250cm×250cm。作品的内容也由两部分组成,一组是艺术家在三峡夔门对当地农民的现场写生;另一组是艺术家在泰国曼谷对当地女性的现场写生。这些作品和刘小东以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完成将不借助任何摄影、摄像等图像复制手段,而是完全的现场写生。除了对移民浪潮的人文思考以外,《温床》项目还将是一次手工绘画与机械复制之间的较量。按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来关注都市化进程和移民浪潮,是为了“让僵死的绘画变得鲜活起来,拒绝摄影、录像等科技手段,企图回到过去用手工绘画记录世界的快乐时光。”
❷ 贾樟柯拍过哪些电影
男,生于1970年5月27日,中国,山西汾阳
星座: 双子座
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贾樟柯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成为当今亚洲最为活跃的电影导演之一。考大学的时候,他数学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学的一个美术班,好准备考美术院校。贾樟柯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有一天,他看到《黄土地》,就立下了当导演的愿望。1991到1993年,他考了三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发动一切可能发动的力量,开始拍摄《小山回家》,这个片子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这部55分钟的作品,粗糙、模糊、控制力不足,但有一种敏感直接的气质,意味着真实。它不是一个成功的或成熟的作品,但它为贾樟柯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始他的《小武》。片子沉痛,温柔。他的思考方式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
《小武》得了8个奖,进入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贾樟柯成名。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所以,2000年《站台》的拍摄不太可能没有压力。《小武》是一个切片,而《站台》是一个历程。越过《站台》,贾樟柯成了新一代电影领袖。但他还在“地下”,他的电影国内看过的人还是不多。贾樟柯是以他的决心与耐心,梦想与行动换来流动的影像。《站台》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部分,并获最佳亚洲电影奖。这是中国七十年代出生的导演第一次入围三大电影节的正式竞赛单元并获奖。法国《世界报》为此发表题为《大师的铁拳》的评论文章,认为《站台》表现出了惊人的电影品质,亦将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一笔。《站台》再获殊荣,获得第2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公共场所》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一个30分种的短片,没有剧本与对话,只有表面的展增。贾樟柯一向是强调表面的,他拒斥人为的深度。
之后贾樟柯又拍摄了《任逍遥》、《世界》两部剧情片。《世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国际版本,片长138分钟,简称长版。2004年,贾樟柯把《世界》带到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全球首映的就是这个版本。有学者称其为“威尼斯版”;另一个是中国国内版本,片长108分钟,简称短版。2004年8月4日始,在国内院线放映了此版本。《世界》不但展示了现代化进程对移民劳工的物质剥削,他更展示了身处的速度世界如何夺去他们的安全感、梦想和自由。2006年,在拍摄以三峡民工为关注点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结果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目前他正在拍摄中的是《24城记》,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刺青时代》。
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奖。
2004年,贾樟柯担任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2005年,贾樟柯担任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节评审
2006年,因《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07年,获国际经济组织“青年领袖”称号
2007年,因《三峡好人》获得首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7年,第57届柏林电影节,出任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校长
2007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的评委主席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钟,故事片)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 斯道奖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第3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
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1999年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站台(2000,193分钟/154分钟,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作品,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1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唐吉可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2001年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2001年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2001年获第30届蒙特利尔国际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奖
2002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2002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公共场所(2001,31分钟,纪录片)
第13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
◇狗的状况(2001,5分钟,纪录片)
2001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特别展映。
◇任逍遥(2002,113分钟,故事片)
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第16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特别奖
2004年洛杉矶影评人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2年美国《电影评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世界(2004,108分钟,故事片)
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第 6届西班牙巴马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伯爵奖、最佳摄影奖
第11届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第 7届法国杜威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金荷花奖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2005年最佳外语片奖
法国《电影手册》2005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东 (2006, 70分钟, 记录片)
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
意大利纪录片协会最佳记录片奖
意大利艺术协会2006开放奖
2006台北国际记录片双年展最佳亚洲纪录片奖
◇三峡好人 (2006, 105分钟, 故事片)
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07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影展最佳影片奖
第28届南非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7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7年挪威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无用》 (2007, 105分钟,纪录片 )
获最佳纪录片
获纪录片最高奖
摘下最佳纪录片奖
获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
内容简介
闷热的广州,电扇将铁丝上挂着的衣裙吹起,缝隙间露出服装女工的脸.在缝纫机巨大的轰鸣声中,日光灯下的工人显得无比安静.那些即待出厂的衣服不知将会被谁穿起, 流水线上每一张面孔的未来都不够清晰。
冬季的巴黎,服装设计师马可带着她新创立的中国品牌“无用”参加2007年巴黎冬季时装周.她把她的服装埋在土中,让自然与时间一起完成最后的效果。她喜欢手工制做所传递的情感,厌倦流水线的生产,变成一个不喜欢时装的设计师……
❸ 为什么贾樟柯的片子拍的那么好
以中国现在的市场来说,文艺片还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都还不能在大影院上映,真正喜欢的人会找碟来珍藏,而商业片至少在票房上有保证,利润多,所以一般导演都会选择大市场高利润
贾樟柯贵在他能坚持走自己的路那么久,从一开始国内默默无闻,国外获大奖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到现在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
其实,贾樟柯的电影一般都比较真,能够真正反映但是人们的生活面貌,也比较朴实,没有任何的哗众取宠,值得尊敬
❹ 有哪些国际性的纪录片大奖急求!!!
好多知名电影节都有最佳纪录片的奖项。像奥斯卡,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威尼斯,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等等都有纪录片可以拿的奖
另外想了解去着看吧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01955771371679
❺ 请问 中国第六代导演都是有哪些 越多越好 谢谢
张元
1990:《妈妈》 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1993年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影评人奖
1993:《北京杂种》1993年瑞士卢卡诺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奖
1994:《广场》(和段锦川合导,纪录片)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95:《儿子》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的金虎奖
1996:《东宫西宫》阿根廷马格帕罗塔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
1997:《钉子户》日本HBF第3届“今日亚洲”录像纪录片大赛头奖
1999:《过年回家》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疯狂英语》(纪录片)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0:《金星小姐》(纪录片)
2003:《我爱你》
2003:《江姐》
2003:《绿茶》
2004:《看上去很美》
贾樟柯
1994:《有一天,在北京》(纪录片)
1995:《小山回家》(短片)
1996:《嘟嘟》(短片)
1997:《小武》
2000:《站台》
2001:《公共场所》(纪录片)2002年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2:《任逍遥》
2004:《世界》
娄烨
1993:《周末情人》
1996:《危情少女》
2000:《苏州河》
2003:《紫蝴蝶》 霍建起
1995:《赢家》
1996:《歌手》
1998:《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观众最喜爱的影片大奖、2000年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银孔雀奖
1999:《九九艳阳天》
2000:《蓝色爱情》2001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2002:《生活秀》
2003:《暖》第16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第23届金鸡奖最佳导演
胡雪扬
1990:《童年往事》(在校短片)1990年美国奥斯卡学院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1:《留守女士》 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1994:《湮没的青春》第1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1995:《牵牛花》
1996:《罪恶》
2000:《冰与火》
2004:《颐和园》
王小帅
1993:《冬春的日子》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
1994:《极度寒冷》
1997:《扁担,姑娘》
1999:《梦幻田园》
2000:《十七岁的单车》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3:《漂流者》
2004:《11朵鲜花》
管虎
1993:《头发乱了》
1996:《浪漫街头》
1999:《再见,我们的1948》(又名《古城童话》)
2001:《上车,走吧》(电视电影)
2002:《西施眼》2002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2003:《黑洞》(电视剧)
2004:《冬至》(电视剧)
李欣
1995:《谈情说爱》
2001:《花眼》
2003:《欲望边缘》
2004:《自娱自乐》
姜文
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1999:《鬼子来了》200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❻ 推荐一些经典的剧情片啊
1995年
《冬春的日子》(大陆)——导演王小帅,刘晓冬 喻红 娄烨主演
被英国BBC列为电影史上100部代表作之一
获意大利托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大陆)——导演张艺谋,巩俐、李保田、李雪健、孙淳主演
获第4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大奖
获美国全美影评人联盟评年度格里菲思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获第61届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摄影奖”
《红粉》(大陆)——导演李少红
获第4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女人四十》(香港)——导演许鞍华
获第4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大陆)——导演姜文,夏雨主演
获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夏雨)
被美国《时新周刊》评为年度国际“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广场》(大陆,纪录片)——导演张元
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获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获意大利国际民族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理智与情感》(台湾)——导演李安
获美国全国影评协会最佳导演奖
获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奖
《邮差》(大陆)——导演何建军
获24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奖“金虎奖”
获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GOL奖“朱丽奖”
获希腊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
《红樱桃》(大陆)——导演叶大鹰,郭柯宇主演
获第2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郭柯宇)、“轩尼诗记者杯最佳创意奖”
《黑骏马》(大陆)——导演谢飞
获第19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艺术节最佳导演奖、最佳艺术奖(男主角腾格尔)
《二嫫》(大陆)——导演周晓文
获第4届国际电影节“玛雅美洲豹金奖”、最佳女演员奖(艾丽娅)
《女儿红》(大陆)——导演谢衍
获第30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归亚蕾)
《兰陵王》(大陆)——导演胡雪桦
获美国洛杉矶桑塔?克拉里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出品人郑凯南获荣誉奖状
获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顾长卫)
《与往事干杯》(大陆)——导演夏钢
获第24届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俱乐部联合荣誉奖
1996年
《太阳有耳》(香港)——导演严浩
获第4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
《麻将》(台湾)——导演杨德昌
获第4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艾佛瑞?鲍尔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大陆)——导演姜文,夏雨主演
获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
《儿子》(大陆)——导演张元
获第25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大奖”、最佳评论奖
《理智与情感》(台湾)——导演李安
获第53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埃玛?汤普森)
《巫山云雨》(大陆)——导演章明
获第15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奖
《红粉》(大陆)——导演李少红
获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孔雀奖”
《红樱桃》(大陆)——导演叶大鹰
获第5届不结盟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大奖“火炬金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郭柯宇)
1997年
《春光乍泄》(香港)——导演王家卫,梁朝伟、张国荣、张震主演
获第50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冰风暴》(台湾)——导演李安
获第50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八廓南街16号》(大陆)——导演段锦川
获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首奖
《甜蜜蜜》(香港)——导演陈可辛,张曼玉主演
获第42届日本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张曼玉)
《东宫西宫》(大陆)——导演张元
获阿根廷马格帕罗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
获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获斯洛维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鱼奖”
《迷岸》(大陆)——导演于晓洋
获匈牙利梅地亚维夫电影节优秀奖
《极度寒冷》(大陆)——导演王小帅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鸦片战争》(大陆)——导演谢晋
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
《金秋鹿鸣》(大陆)——导演
获第7届埃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长故事片金奖和儿童评委奖
1998年
《小武》(大陆)——导演贾樟柯,郝鸿建、王宏伟、左白韬主演
获第48届德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沃尔夫冈?斯道奖”、最佳亚洲电影奖
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获第17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大奖“龙虎奖”
获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新潮流奖”
获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获第42届美国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获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赵先生》(大陆)——导演吕乐,施京明、张芝华、陈怡南、蒋雯丽主演
获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
《变脸》(大陆)——导演吴天明
获第29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孔雀奖”。
《我也有爸爸》(大陆)——导演黄蜀芹
获第10届印度海德拉巴国际儿童电影节最高荣誉奖“金象奖”、特别奖(王泉)、最受欢迎的儿童故事片“金匾奖”
《红色恋人》(大陆)——导演
获第22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奖银奖、最佳女演员奖(梅婷)
1999年
《一个都不能少》(大陆)——导演张艺谋,魏敏芝、张慧科、田正达、高恩满、孙志梅主演
获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过年回家》(大陆)——导演张元,李冰冰、刘琳、李野萍、梁松主演
获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荆轲刺秦王》(大陆)——导演陈凯歌,李雪健、巩俐、葛优、王志文主演
获第5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技术大奖(屠居华)
《男男女女》(大陆)——导演刘冰鉴
获第52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大奖
《红河谷》(大陆)——导演
获第17届伊朗曙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幕奖
《永乐大钟》(大陆)——导演
获第1届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科学电影节国际电影、电视和广播合作理事会奖
《洗澡》(大陆)——导演张扬
获第48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9年9月)
2000年
《鬼子来了》(大陆)——导演姜文,姜文主演
获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一一》(台湾)——导演杨德昌,陈希圣、戴立忍、金燕玲、柯素云主演
获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花样年华》(香港)——导演王家卫,梁朝伟、张曼玉主演
获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梁朝伟)、技术大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
《过年回家》(大陆)——导演张元,李冰冰、刘琳、李野萍、梁松主演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文化电影特别奖”(2000年10月)
《月蚀》(大陆)——导演王全安
获第22届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漂亮妈妈》(大陆)——导演孙周,巩俐、高斤主演
获第24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我的父亲母亲》(大陆)——导演张艺谋,章子怡主演
获第50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苏州河》(大陆)——导演娄烨,周迅、贾宏声、华仲凯主演
获第29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
获第15届法国巴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
获第1届日本Filmexl国际电影节(银座影展)最佳影片奖
《站台》(大陆)——导演贾樟柯
获第57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
获第2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❼ 第六代——张元
张元,39岁,江苏南京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个人集资独立制片。
1990年,处女作《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同年,他制作的两部MTV《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与《一块红布》分获美国MTV亚洲最佳MTV奖与旧金山金门特别奖。
1992年,《妈妈》获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
1993年,《北京杂种》获瑞士洛迦洛电影节特别奖,并于次年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1995年,《广场》获得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意大利国际民族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1996年,《儿子》获得鹿特丹金虎大奖与最佳评论奖。
1997年,《东宫西宫》获得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奖,同年,又获得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斯洛维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9年,完成纪录片《疯狂英语》,《过年回家》获得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
❽ 贾樟柯的事迹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贾樟柯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成为当今亚洲最为活跃的电影导演之一。
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奖。
2004年,贾樟柯担任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2005年,贾樟柯担任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节评审
2006年,因《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07年,获国际经济组织“青年领袖”称号
2007年,因《三峡好人》获得首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钟,故事片)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 斯道奖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第3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
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1999年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站台(2000,193分钟/154分钟,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作品,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1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唐吉可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2001年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2001年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2001年获第30届蒙特利尔国际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奖
2002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2002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公共场所(2001,31分钟,纪录片)
第13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
◇狗的状况(2001,5分钟,纪录片)
2001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特别展映。
◇任逍遥(2002,113分钟,故事片)
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第16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特别奖
2004年洛杉矶影评人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2年美国《电影评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世界(2004,108分钟,故事片)
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第 6届西班牙巴马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伯爵奖、最佳摄影奖
第11届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第 7届法国杜威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金荷花奖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2005年最佳外语片奖
法国《电影手册》2005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东 (2006, 70分钟, 记录片)
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
意大利纪录片协会最佳记录片奖
意大利艺术协会2006开放奖
2006台北国际记录片双年展最佳亚洲纪录片奖
◇三峡好人 (2006, 105分钟, 故事片)
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导演因此片,获得首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