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这部电影名字,是苏德战争的,记得苏联好像都用上了板凳
这部电影是《决战要塞》。
以下是《决战要塞》的相关介绍: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谢尔盖的小说《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二战历史上着名的布列斯特战役。
反映苏德战争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冷静的视角再现了战争中几个小人物的特写画面,以此来回顾战争之殇,提醒人们珍惜幸福生活、和平年代。 逼真细节戳中观众泪点。
在影片《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导演亚历山大·科特,以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从微观切入反映真正的惨烈。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决战要塞》
❷ 俄罗斯电影什么乐园
月亮乐园。
俄罗斯电影《月亮乐园》,主角安德烈是一个以游乐场为基地的黑帮头目,他和__们以健身、攻击犹太人和外国人为己任。讽刺的是,他后来发现自己的父亲原来是犹太人。于是他踏上寻父之路,从自己的身世学会重新认识周围的世界。
❸ 《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看的《信条》凌晨场,再次感慨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本文将用图解的形式来解析《信条》中的四个问题:
①歌剧院混战一共有几组势力参与?
②高速飙车夺取钚241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战略夺取钚241?
④加州鹰山之战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先简单科普电影里的几个设定:
1. 本片依旧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操控时空的戏码,从《盗梦空间》的嵌套,到《星际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条》的逆转,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真的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2. 本片的逆转时间,是来自于熵增熵减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熵减的(逆向)物体它的时间线是和我们正常正向世界的时间线相反的,熵减的子弹是从墙壁上往枪里射回,爆炸是从爆炸后的废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筑,人身处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体,车是逆行,语言是倒过来发出的。
3. 除了逆转时间,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转时间的同时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个经典的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父亲没有了也就没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够去杀死祖父呢。
这一个悖论其实也预示着反派安德烈对于人类存亡的看法其实是有偏执的,导演还是寄希望于另一个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发展的宿命,不可强求。
4. 因为逆转时空的存在,那么战争除了在场面让奇幻得让人震撼和惊艳,另一方面,在战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时间钳形战略,普通的钳形战略是兵分两路击败敌方,而在本片中,则是分为正向逆向两个部队,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情报共享和战略打击,也就是一个正向的队伍从白天走向黑夜,另一个逆向的队伍从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队伍将黑夜的结果不断告诉正向的部队,正向部队则将白天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逆向,从而达到情报共享和一定的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再来和大家解析一下四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乌克兰歌剧院混战的势力划分
在歌剧院混战中,一共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中情局特工,面包车里的乌克兰人司机和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处歌剧院包厢中的美国外交官,他们之间是用暗号交头的,这股势力参与混战的目的:营救已经被乌克兰军方发现身份的外交官同伙,以及拿回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二股势力是恐怖分子,他们一开始出现在歌剧院制造出极大的混乱,他们的背后应该就是俄罗斯寡头安德烈,因为之后男主角在餐桌上仅仅提到歌剧两个字,就让安德烈回心转意,说明安德烈参与其中,这股势力的目的也很简单:抢夺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三股势力是乌克兰官方势力,包括军方和特警,乌克兰军方实际上已经在包厢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乌克兰特警前往歌剧院的目的:一个是对抗恐怖分子,另一个则是趁机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况下,设置炸药炸毁乌克兰歌剧院毁灭现场。
理清楚这三股势力划分,即可知道歌剧院混战的整个过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剧院,乌克兰军方前往对抗,并要趁乱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队伪装特警进入包厢,除掉了乌克兰军人,营救出外交官并取得金属盒子钚241。
在撤退过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决定回去取走炸药拯救歌剧院无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带着金属盒子离开歌剧院。
带着金属盒子的特工最后肯定是被乌克兰官方给拦住了,金属盒子在混战中被乌克兰官方所获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乌克兰军方特警发现了伪装,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弹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剧院,回到车里却发现司机乌克兰人反水,将他们带到偏僻地方进行拷问,最后男主角服药自尽,后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过考验,正式邀请他加入组织“信条”。
最后提一句,通过发射逆向子弹的特警队友背包的挂饰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救走男主角的应该是逆向的尼尔。
最后,还是准备二刷《信条》的,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和细节太丰富了,不光是主创斧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们多去挖掘。
❹ 求问一个俄罗斯二战电影名字
这部影片应该是《布列斯特要塞》。
导演: 亚历山大·科特
编剧: Aleksey Dudarev / Ekaterina Tirdatova / Konstantin Vorobiov / Vladimir Yeryomin
主演: 安德烈·马斯连基 / 叶甫盖尼·茨冈诺夫 / 巴维尔·捷列连科 / Anna Tsukanova / 阿列沙·嘉博索夫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历史 / 战争
❺ 谁有2012年由亚历山大·科特执导的俄罗斯战争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免费百度云资源。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是由亚历山大·科特执导,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的一部战争电影。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上映。影片讲述了1941年,德国法西斯军队开始进攻苏联,驻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浴血抵抗的故事。
❻ 俄罗斯电影夺命地铁的事件是真实的吗
《夺命地铁》是虚构影片。
《夺命地铁》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谢尔盖·普斯科帕里斯和斯维特拉纳·库德钦科娃领衔主演的一部灾难题材片。
影片讲述在拥有近八十年地铁运营历史的莫斯科市,一段地铁隧道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引发了莫斯科河水倒灌,整个城市陷入毁城危机的故事。
剧情介绍:在莫斯科两站之间的地铁隧道因施工问题产生裂缝,隧道天花板渗漏下来的水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引发莫斯科河水倒灌,载有数百名乘客的地铁列车陷入洪水之中,不仅令地下隧道面临崩溃,也将毁灭整个城市。
安德烈加林和他的女儿捷尼亚医生被困在隧道中。加林医生试图营救乘客,其中包括他妻子的情人。他必须克服怨恨,愤怒和恐惧。除了生存,他还要找回自己的爱情和家庭。
(6)俄罗斯电影安德烈马莎扩展阅读
《夺命地铁》角色介绍:
1,安德烈
演员:谢尔盖·普斯科帕里斯
自卑懦弱的安德烈,为保护女儿变成了高大伟岸的英雄,但却没有料到与自己并肩求生的伙伴,竟然就是自己长期隐忍的第三者。
2,伊莎
演员:斯维特拉纳·库德钦科娃
一位迷失于爱情与家庭的人妻,对丈夫有着极深的怨恨,在外和另一个男人偷情,但同时内心深处又放不下自己的女儿,处于一种尴尬的身份之中,又是标准的“绯闻女主角”,几度处于崩溃边缘,但还坚持为了亲人的生死四处奔波。
❼ 凤凰电影台放过的一部喜剧,讲一对夫妻和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互换灵魂!好笑是俄罗斯还是法国的!
这个我知道,是俄罗斯电影《了解爱》,父母和儿女互换身体的是第二部。
电影简介:
安德烈和玛丽娜结束了夫妻感情风暴后不久就剩下了双胞胎宝宝,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父母似乎已经忘记了两个孩子,又一次神奇的机会让孩子和父母互换了身体,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最后团结的家庭一起度过了危机。了解不只有夫妻之间的爱也要有对孩子的爱……
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采纳哦~
❽ 俄罗斯电影《回归》讲述了什么
剧情简介
伊万和安德烈与母亲在俄罗斯北部一个小镇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离家十多年的父亲突然归来,打破了两兄弟的和谐生活。他们既对这个陌生的父亲充满怀疑和好奇,又对当年他突然抛开母亲而耿耿于怀。
第二天,父亲带着他们去到一个地方找寻一些东西。在路上,小伊万开始表现出对父亲的不满,认为他们没有父亲的生活也过得很愉快。他们来到一个大湖,父亲带领两个孩子做了一艘小船,驾船来到一座神秘的小岛上。
父亲和两个孩子分开,两个孩子出去捉鱼,父亲去找些东西,孩子们回到与父亲约会的地方时已经非常晚了,父亲大发雷霆,愤怒地责备哥哥安德烈,伊万哭着爬上一座高高的废弃的铁架上。父亲怕他发生危险也追了上去,结果父亲失足坠亡。
两个孩子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湖岸,就在他们启动汽车,打算把父亲的尸体装进去时,父亲的尸体连同那条小船慢慢地沉下湖心。
演员
1、安德 - 弗拉迪米尔·加林
2、伊凡 - 伊万·杜布朗拉沃夫
3、父亲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4、母亲 - 娜塔莉亚·维杜维娜
创作
在剧本的最初版本中,电影的动作原样是对遥远过去的记忆-根据剧情,大约40岁的两个兄弟阿奇尔(Archil)和大卫(David)坐在房子的阳台上在纽约,回想起他们童年时的故事。
据导演说,这张照片是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拉多加湖上拍摄的。“位于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的所有领土都是我们的领土。一个月我们爬上,跑遍了所有的海岸,都至少好奇,好玩的地方,选择点进行拍摄-泽列诺戈尔斯克,维堡,普里奥焦尔斯克,Sosnovo“。
2004年,发行了摄影师弗拉基米尔·米舒科夫(Vladimir Mishukov)的相册,该相册被称为《归来》。
❾ 2019俄罗斯追杀安德列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我认为我认为我认为 是俄罗斯电影《回归》剧情简介:一对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兄弟:伊凡和安德烈,在一次争吵、追逐回家后,发现消失十二年的父亲突然再度出现……一顿晚餐之后,父子三人进行了一趟荒岛之旅。刚开始伊凡和安德烈不免都对能重新拥有父亲感到好奇及兴奋,但随着旅程,陌生父亲渐渐显露的专断与暴躁,让兄弟俩该选择如何自处?缺乏沟通技巧的父亲以及正值叛逆期的儿子们,在十多年来首次面对面的旅程中,又会发生什么无法预料的事? 本片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个人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影片描述父子失散多年后再度面对彼此,所产生的亲子冲突和情绪波动,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次参展就获得第60届威尼斯影展最高荣誉--金狮奖和最佳新人导演奖两个奖项,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都对这位年轻导演惊艳不已!导演简介:安德烈萨今塞夫生于1964年,199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戏剧大学,主修表演,曾参与多部独立电影的演员工作。2000年,担任数部电视电影及连续剧导演,期间认识了电视台创办人迪米哲里斯尼夫斯基,并邀请他开拍《回归》。获奖后,各地传媒争相采访导演对此得意之作的看法时,他认为自己的诠释会影响观众对该片的观感以及当中的启发,所以拒绝回答相关问题,但由其亲自撰写的短文中指出,故事以寓言的方式透视人生的处境,观众只要循着这个方向欣赏,定会看出真正的意思。
❿ 请问战争与和平,电影中男主角安德烈是谁演的,能有他的资料吗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1968年出品,男主角安德烈的扮演者是维亚切斯拉夫·瓦西里耶维奇·吉洪诺夫。
“他是银幕上不朽的英雄,苏联人民理想的化身。”
1928年2月8日生于莫斯科州帕夫洛甫斯基市,父亲是纺织工厂的技师,母亲是幼儿园保育员。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的妻子名叫塔玛拉·伊万诺夫娜(1944—)。女儿安娜、儿子弗拉基米尔都继承了父亲的表演艺术事业。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1950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表演系。1948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格拉西莫夫执导《青年近卫军》,出演主要角色的都是他的学生——电影学院在校生,其中就有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和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饰演沃洛佳·奥希穆辛)。
吉洪诺夫的银幕成名作是《这事发生在宾科沃》,他在影片中扮演青年拖拉机手马特维·莫罗科夫。
吉洪诺夫先后出演了四十多部电影作品,其中最着名的当属苏维埃电影的不朽之作《战争与和平》,他在片中扮演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
1970年,吉洪诺夫获得苏联国家奖金(因《等到星期一》1968)。
1976年获得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金(因《春天的17个瞬间》1973).
1980年获得苏联最高奖——列宁奖金(因《白比姆.黑耳朵》1977)。
1974年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7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82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光荣称号。
美国版《战争与和平》,1956年出品,男主角安德烈的扮演者是梅尔·菲瑞(Mel Ferrer),奥黛丽·赫本的第一任丈夫。
1953年,经格里高利·派克介绍,奥黛丽认识了导演、演员梅尔·菲瑞。那年菲热35岁,多才多艺的他迅速和奥黛丽走在一起,两人于次年结婚。婚后,社会上有很多流言蜚语,认为菲热的才华不及奥黛丽,与她结婚只在利用奥黛丽的名气,对此奥黛丽嗤之以鼻,发誓要让这段婚姻成为典范,发誓与丈夫一辈子不分开。1959年,奥黛丽生下儿子西恩,从此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从丈夫变成了儿子,菲热适应不料这种改变,开始夜夜笙歌,不久,14年婚姻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