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冲上热搜!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有哪些亮点
冲上热搜!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亮点在于注入了有关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新动力,对各种经典影片的最新修复版本展现。以及一支拥有30秒定格动画的拍摄方式。
北京市场一直作为着电影产业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承担着相关产业服务促进功能,也探讨行业发展的趋势。此次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成功和获得国际国内外关注赞赏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也是中国对于举办此类活动又有一大进步和改善。
② 大学生电影节与这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什么关系
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暨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闭幕
葛优范冰冰当选最佳男女演员
昨晚,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暨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闭幕颁奖盛典在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百余位明星走红地毯助阵。葛优和范冰冰分获大影节最佳男、女演员奖。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庞薇在发布会上表示,电影季的电影洽商活动总成交额达27.94亿元人民币。
电影洽商活动总成交额创纪录
昨天,经过为期6天的主题活动后,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在奥体中心体育馆举办盛大闭幕式。昨天下午,主办方发言人、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庞薇在闭幕发布会上表示,电影季的电影洽商活动为国内外电影机构提供了电影创意、剧本和相关产品交易合作的市场平台,总成交额达27.94亿人民币,创下国内影展交易额的最高纪录。
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于4月23日至28日举办,历时6天。电影季成功举办了“星耀北京”开幕式、北京展映、电影魅力·北京论坛、北京电影洽商、电影音乐会、闭幕式等六大主体活动以及“电影看世界”纪录片(短片)征集,北京国际电影季标志、海报方案征集,北京国际电影季形象大使推选,电影藏品展览等相关活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也被同期纳入电影季活动。
主办方介绍,电影项目洽商吸引了包括二十世纪福克斯、德国电影协会、东京国际电影节、韩国CJ娱乐等来自世界各地的334家电影机构、860多位业内人士参与。截至4月26日,共有10个项目在洽商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成交总额达到27.9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外合拍片占到60%,另外还有影视基金、影视基地等项目,过亿元投资的大项目占到80%。
庞薇表示,北京将继续举办国际电影季。针对观众反映北京国际电影季的门票太难买的说法,主办方回复称:“北京人口太多,不可能完全满足观众的需求,今后将进行研究改进。”
大影节葛优范冰冰称帝封后
昨晚,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闭幕颁奖盛典也同时举行。王晓棠、张纪中、董洁、闫妮、文章、马伊琍、徐峥、王学圻、范冰冰、姚晨等百余位明星走上红地毯助阵。
闭幕式上揭晓了北京展映“电影看世界”纪录片优秀作品名单,《我还记得》《哥本哈根之梦》及霍建起的《在一起》从全球近4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国产影片竞赛单元共收到156部参赛影片,其中有34部入围。凭借《观音山》中的“南风”一角,范冰冰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她捧着奖杯激动地说:“东京电影节获奖我没能到现场,现在拿到了这么重要的奖杯,我觉得比东京电影节更过瘾。”
回忆拍摄经历,范冰冰说:“当时所有人都让我别演了,因为他们觉得不保险。今天站在这里领奖,我有个特别大的感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在《赵氏孤儿》中出演程婴的葛优,凭借精湛演技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为他颁奖的是冯小刚以及张纪中。登台后,冯小刚先是与他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之后单膝跪地双手将奖杯捧给葛优,给足了好朋友面子。葛优还爆料,此前觉得拍古装片是心里的一个痛,“今天拿到了影帝,可以给心里止痛了”。
冯小刚两次登台致谢大学生
《唐山大地震》不仅获得了最佳影片奖,导演冯小刚也获得了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奖,这是他第三次荣登这一宝座。获最佳影片奖时,冯小刚感谢了大学生对他的厚爱:“之前两三届电影节我说过,明星们如果有时间,大学生电影节邀请你们来你一定要来,刚才我在下面跟好朋友们商量,得不得奖我们都得在顺峰请喝酒。现在给我一个奖,谢谢大家对我们的肯定,大学生电影节万岁!”
呵呵呵,这一届似乎是两者合并,至于你担心的是否会改名,以及两者的关联还没有最新消息,谢谢,请采纳。
③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邀请多位重量级中外嘉宾组成评委会。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为中国着名演员李雪健,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1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活动包括“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及红毯仪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9个主体板块,并将在线上举办为期两周的“云上北影节”。
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土耳其、波兰、德国、丹麦合拍影片《安纳托利亚豹》,印度影片《杰伊·比姆》,美国影片《珍妮热线》,泰国影片《速度与爱情》等16部影片将角逐“天坛奖”。
据悉,本届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全球报名影片数量达1450部,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国外影片1193部,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11个展映单元将展映130余部中外影片,其中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设置了“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8月20日闭幕,“天坛奖”10个奖项将在闭幕式上揭晓。
更多活动:
1.今年爱奇艺“云上北影节”将继续创新升级,让光影之梦踏云而来。影展规模近百部,设置了“特展·迎接二十 大”“特展·‘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作品回顾”“第一视角”“阿根廷电影周”“网络新浪潮”等9个单元。
2.举办“迎接二十 大 奋进新征程”公益电影展映
3.“北京展映”还将走出北京,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蔚蓝海岸举办“沙滩放映”活动。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2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22年8月13日至8月20日在北京举办。
本届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电影人将一同携手用新的气象,新的感动,镌刻非凡的发展历程。
李雪健担任评委会主席 1450部国内外影片踊跃报名“天坛奖”
今年“天坛奖”全球报名影片数量达到1450部,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国外影片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193部,题材丰富,佳作云集。
最终入围的影片是:土耳其/波兰/德国/丹麦合拍影片《安纳托利亚豹》、美国影片《珍妮热线》、泰国影片《速度与爱情》、法国影片《全职》、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印度影片《杰伊·比姆》、中国影片《回西藏》、中国影片《追月》、
印度影片《印度刺客》、中国影片《妈妈!》、芬兰影片《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德国/伊拉克/卡塔尔合拍影片《入学考试》、法国影片《真正的家人》、西班牙影片《好老板》、瑞士影片《摆动》、玻利维亚/乌拉圭/法国合拍影片《我们的家园》。这些入围影片构成了精彩纷呈、兼收并蓄的视听盛宴,为中国与世界电影的合作与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邀请多位重量级中外嘉宾组成评委会。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为中国着名演员李雪健,评委会其他6名成员为中国导演郭帆,英国导演柯文思,阿根廷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弗兰马汀诺,中国演员秦海璐和中国导演、演员吴京。
其中阿根廷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是201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这次参与本届北影节也是她首次参加亚洲电影节展。米开朗琪罗·弗兰马汀诺导演目前刚刚官宣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未来之狮”单元的评委会主席。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3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
一、北京展映活动
北京展映活动分为“云上北影节”和线下影院展映,市民朋友均可参加
1、线上展映活动(云上北影节)
展映平台:爱奇艺
2、线下展映活动
展映时间:8月12日-21日
展映排片表:点击查看
展映影院:点击查看
展映购票:
【抢票时间】8月10日中午12点
【抢票平台】猫眼App、微信App、美团App、大众点评App的电影演出频道
二、电影嘉年华
活动时间:8月14日持续至27日
活动主题:“逐梦光影、影向未来”为主题
活动地点:鹿世界主题园、影都花海、杨宋镇综合文化中心、伴影良甜休闲区、童牛影视小镇五个场地
分别打造“童向未来”“舞向未来”“致向未来”“爱向未来”“心向未来”主题单元,整体推出48项沉浸式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在影都打卡、美拍、分享“一键三连”,体验“轻音曼舞花月夜、天光云影自在游”的休闲娱乐之旅,全力打造“来影都过周末”文旅新品牌!
本届电影嘉年华进一步突出主题化、多元化、时尚化、 互动化的创新理念,将“三个首次”贯穿活动全过程。首次推出“融星计划”,携手优秀影视创作者,以新青年的艺术视角赋能影都建设;首次推出视频摄影竞赛,探秘家门口的好去处,探寻爱上影都的理由;首次“触电”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展,实现影视和电竞的“跨界联动”,植入电竞对抗、游戏试玩、cos表演等互动体验。
④ 2020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是什么
2020年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题是:梦圆·奋进。
本届电影节于2020年8月22日至8月29日举办,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融合创新发展要求,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梦圆·奋进”为主题,突出“云上北影节”特色,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
组织启动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影+、再相聚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届传承亮点、创新特点、提升高点的电影节。
活动主旨
“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电影节活动主旨,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通过搭建一个电影艺术观看、交流、交易的资源分配平台,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
“大师(Master)”“大众(Mass)”“大市场(Market)”为电影节的定位和办节风格,意在集聚大师、致敬大师、培养未来大师,吸引大众、服务大众、引领大众电影文化消费,构建大市场体系、深化大市场运作、发挥大市场功能。
天坛奖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发现荟萃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
⑤ 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13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土耳其、波兰、德国、丹麦合拍影片《安纳托利亚豹》,印度影片《杰伊·比姆》,美国影片《珍妮热线》,泰国影片《速度与爱情》等16部影片将角逐“天坛奖”。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在开幕式上亮相,评委会主席李雪健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一定会努力评选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全球报名影片数量达1450部,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国外影片1193部,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11个展映单元将展映130余部中外影片,其中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设置了“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活动包括“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及红毯仪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九个主体版块,并将在线上举办为期两周的“云上北影节”。
⑥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干嘛的
北京国际电影节(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写:”BJIFF“),创办于2011年,是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大型国际电影活动。
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
相关说明
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每年4月中旬举办,为期8天左右,其间影片竞赛、电影展映、市场会展等同时进行。北京国际电影节分为“天坛奖”主竞赛、“注目未来”、“北京展映”、“北京市场”、“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大学生电影节”、“短视频”等单元。
天坛奖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发现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
2022年4月9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宣布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8月13至20日举办。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增“短视频”单元,本单元主办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2022年7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艺术主席,由再度携手的着名演员巩俐担任。 8月12日,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国际电影节
⑦ 国内电影节都有哪些
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0
⑧ 中国的着名电影节都有哪些啊
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⑨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是啥
“梦圆·奋进”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梦圆·奋进”为主题,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梦圆·奋进”特别节目,该主题的含义是热爱电影的人成为了舞台上最闪亮的“主角”,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感谢电影光芒的制造者,也要用光影筑梦新的征程。
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融合创新发展要求,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突出“云上北影节”特色,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在22日至29日为期8天的“北影节时间”里,组织启动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影+、再相聚等系列活动。
(9)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扩展阅读:
举办电影节的目的和意义
成功的电影节往往能够为城市和国家发展带来很多衍生效益。在举办电影节期间,大量人群的涌入,势必会刺激当地餐饮、购物、住宿等行业的收入。电影节作为城市品牌之一,并倾力打造使得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影节品牌,同时促成了举办地区成为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
电影节是电影艺术强有力的推动者。世界上着名的电影节无一不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为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戛纳国际电影节之所以是所有电影人心向往之的电影圣殿,是因为它一直以来对电影艺术的秉持和追求。
现在的电影节更多的是“电影搭台,经济唱戏”。电影节往往成为电影界交易的“大卖场”,几乎每个电影节都会设有交易市场,片方、发行方等通过电影节这一交互平台,形成能够互相提携的推进机制。在电影节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必然引起一系列的产业联动,从而产生产业链价值衍生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以"梦圆·奋进"为主题
⑩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北京国际电影节创立于2011年4月,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和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以“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为主旨,以“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为定位,每年举办一届。
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于2011年4月23日至28日成功举办,吸引了700 多家中外电影机构、2000 多位中外嘉宾和北京各界10 万人次的广泛参与;征集了57 个国家和地区852 部影片,选出230 部影片在北京20 家影院展映429 场;世界各地334 家电影机构、860 多位业内人士参加电影洽商,签约总额达27.94 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电影节展交易额最高纪录;25 个国家和地区的179 家媒体、495名记者对电影季进行采访报道。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受到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中外来宾、各界人士和中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12年4月23日至28日举办,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区域,以国家会议中心为主场地,举办开幕式、北京展映、电影魅力·北京论坛、电影洽商、闭幕式(电影音乐会)、电影嘉年华等主体活动,以及电影企业交流、第19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8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等相关活动。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有54个国家及地区的260部优秀影片在北京展映活动中与中外嘉宾和北京观众见面;包括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先生、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塞吉·洛赛克先生、洛迦诺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索拉里先生在内的15 位国际电影节主席将出席本次电影节;着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主席詹姆斯·吉亚诺普洛斯、国际着名影星基努·里维斯,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日本松竹株式会社等10 家国际着名电影企业的高管,将参加本次电影节,200 家国内外着名企业将参加本届电影节电影洽商活动。规模盛大、嘉宾云集,是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亮点与特色。
继往开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将立足更高水准、更大影响、更好效益的新起点,着眼于国际一流电影节定位,进一步创新内容与形式,扩大群众参与规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活动场地布局,全面提高举办水平,将北京国际电影节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北京风格”的着名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