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关于欧美乐队的电影
《摇滚年代》是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于发行的一部歌舞片。影片由亚当·山克曼执导,汤姆·克鲁斯、朱莉安·浩夫、玛丽·布莱姬和亚历克·鲍德温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2年6月1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2006年在百老汇公演的同名音乐剧,讲述了一位万众瞩目并且无比自恋的超级明星和一名为了实现演艺梦想,从家乡小镇远赴好莱坞打拼的年轻女孩的一见钟情的故事。
中文名:摇滚年代
外文名:Rock of Ages
其它译名:摇滚岁月、摇滚时代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拍摄日期:2011年5月
导演:亚当·山克曼
编剧:克里斯·德·阿里恩佐
类型:剧情、喜剧、歌舞
主演:汤姆·克鲁斯,玛丽·布莱姬
片长:123分钟
上映时间:2012年6月15日
② 推荐一些摇滚,乐队题材的电影
《后革命时代》国产,2005年,记录中国地下摇滚人的真实生活;
《摇滚吉他梦》美剧,2008年,虚构的美国女白领学琴的故事;
《最后的日子》美国,2005年,根据涅盘主唱柯本生前最后的一段经历改编;
《迷墙》英国,1982年,平克·佛洛依德乐队自编自演,
《工厂女孩》,2006年,美国,设计概论老师给推荐的,我还没看过~
披头士好像也演过电影,想看~
③ 国外比较着名的乐队有哪些
mono
受到CoolJazz、60年代的流行音乐和经典电影原声配乐影响,Trip-Hop风格的2人组合Mono由歌手SiobhanDeMare和制作人MartinVirgo于1996年在伦敦成立。在这之前MartinVirgo曾经是NelleeHooper's制作室的成员之一,曾经制作过MassiveAttack的“UnfinishedSympathy”和其它一些如BJork的Debut。Virgo和DeMare在1996年中期,制作了《LifeInMoon》的唱片,并且在年底签约Mercury公司。在这之后,他们出版了他们的首张专辑《FormicaBlues》,随后Mono又参与了一部美国电影《GreatExpectations》原声配乐的制作工作,并获得好评。在英国发行6个月后,《FormicaBlues》在美国1998年2月10日发行。
这种类型的着名乐团,当然就是Mogwai,不过在情绪方面,Explosions in the Sky比较多元化,歌的长度也不像Mogwai那么长。 静谧悠远的铺陈,配器音色的转折,将张力堆栈到临界;情绪一下就被牵动,随着音乐起伏,时而气如游丝、时而充满能量。来自美国德州的Explosions In The Sky和来自英伦诸岛的同类型团体相较,少了一点阴蕴内沉的气息,多了如沙漠般荒凉的地景刻画。2001年,推出第一张专辑,马上获得媒体网络乐评的喜爱,成为近来最令人期待的后摇滚之音!
④ 一部关于欧美乐队的电影
重新开始?
⑤ 关于乐团电影国外
10.《紫雨》(《Purple Rain》)
当然,这部电影拥有一个俗套的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明尼阿波利斯的穷小子如何成长为一个摇滚明星的故事。当然这家伙不可避免的拥有破裂的家庭、和父亲激烈的关系、旁人的误解、爱人的离别、内心的矛盾,但最后,他面临着众多的压力最终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梦想,然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成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成功的明星背后都会有一个的故事,所以电影赛然俗套,但竟然是摇滚明星王子(也是影片的主演)的自传性作品,好吧,让我们相信他的生活真是如此。
上榜理由:它是第一部将MTV风格融入大银幕的电影,并且它捕捉到了80年代音乐精髓。
9.《赫德韦格的愤怒乐队》(《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第一流的CULT电影,以一部外百老汇戏剧为基础改编而来。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汉赛尔的东德人,每天听着收音机里的美国摇滚乐梦想着成为一个摇滚歌手,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美国大兵卢瑟,但是他需要跟他结婚才能将他弄到美国。无奈之下,汉赛尔只能做了变性手术,但手术做得非常糟糕,汉塞尔的阳具因而被割去大半,只剩下1英寸,这便是“ANGRY INCH”(愤怒的1英寸)的由来。汉赛尔改名赫德韦格来到了美国,但她并没有实现梦想,卢瑟离她而去,她打起精神召集一些韩国军人的妻子,成立The Angry Inch摇滚乐队,但之后梦想在一次背叛了他……
上榜理由:它有一种华丽的朋克风格,包括其中的音乐。
8.《大门》(《The doors》)
摇滚电影的榜单怎么能缺了《大门》这部电影呢?奥利弗·斯通这部好像嗑了药拍出来的、混乱的、关于最后一位摇滚诗人——吉姆·莫瑞森的传记电影。当然,电影在奥利弗·斯通这个疯子手上使得整部电影更加的关注于莫瑞森,他充满自毁性的寻求“智慧之地”的行为甚于对于他音乐成就的分析。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瑞森,可以说是60年代最富有激情和争议性的人物,他传奇的一生最后终结于27岁,因为酒精和药品的过量导致的死亡中。虽然电影有很多传统音乐传记片的影子,如讲述他们乐队从开始到壮大再到解散的过程,但电影有力地捕捉到了一个有自毁倾向的摇滚明星,如神般狂暴的人生。
电影上榜理由:只有疯子才能拍疯子,电影呈现出一种催眠般的氛围。
7.《汤米》(《Tommy》)
这部1975年的摇滚歌剧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网络了一大批那时代的摇滚和电影界的明星,包括“谁人”乐队(The Who)、埃尔顿·约翰、杰克·尼科尔森、安·马格丽特(她因此片而被提名为最佳女演员)、蒂纳·特纳和埃里克·克莱普顿。这部CULT电影根据彼得·汤森的原着歌剧改编,讲述的是无助的汤米(罗杰·戴德里,The who的主唱)在小时候因窥见母亲(安·玛格丽特饰)与情夫通奸而变成盲哑白痴,直到他打败了弹子球天才(埃尔顿·约翰)成为了一个名人。而他的名声如此巨大,他竟然发现他有了宗教般的号召力,但是当他的追随者企图商业化他时,他愤怒的回击了他们。
上榜理由:由The who操刀的音乐实在是太经典了,《Tommy》这张专辑也成为摇滚史上最终名的摇滚歌剧专辑之一。
6.《席德和南希》(《Sid and Nancy》)
摇滚明星的八卦,或者说丑闻,也是摇滚电影钟爱的题材。比如本片,导演为我们呈现了在性手枪(Sex Pistols)狂野的吉他手席德和他的骨肉皮(指专门和摇滚明星睡觉的人)女友南希之间的粗糙的、充满激情的、貌似命中注定的关系。虽然电影也为我们展示了性手枪乐队——这个英国声名狼藉的朋克乐队——他们整体的状态,但是,电影的焦点还是集中在这两个人之间扭曲的爱情关系上,最终他们被药品腐蚀的人格使这段关系彻底走向血腥和悲剧。一天早上,南希发现被刺死在酒店中,希德因谋杀罪被逮捕。
上榜理由:八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八得好,电影拥有一种迷幻、张扬的气质,就如他们的爱情一样。
5.《巴迪·霍利的故事》(《The Buddy Holly Story》)
有时一位摇滚悲剧人物的传记片(天哪,就没有人有个好结果吗)。当时还很瘦弱的加里·布塞扮演了巴迪·霍利——这位早期的摇滚先锋——并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演员奖。在这部出色的、有思想性的传记片中,加里·布塞甚至亲自演唱了其中的歌曲。电影追随着青少年时代的巴迪·霍利在德克萨斯生活,在那里他爱上了“魔鬼的音乐”,这使得他成为那些自以为是的宗教势力谴责的对象,也是他成为了早期摇滚乐领域的明星。不过,故事还是拥有一个悲剧的结尾,年仅22岁的霍利斯在一次飞机失事上。Don McClean后来在《American Pie》中唱到:“The day music dead。”
上榜理由:音乐大师是需要纪念的。
4.《监狱摇滚》(《Jailhouse Rock》)
这部1957年由猫王主演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他最酷的作品,电影捕捉到了猫王身上反叛和性感的一面,它也是的猫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危险的年轻人。电影奖的是一个头脑冲动的青年文斯·埃弗里特,却因在酒吧保护一位女士而误杀他人入狱。他的狱友——一位失败的乡村歌手——看到了他的音乐潜力,说服他开始追求音乐事业。出狱后,文斯认识了佩吉,两人合组唱片公司。文斯很快就走红,甚至还跑到了好莱坞拍电影。但是,成功使得文斯越来越傲慢自大,佩吉终于离他而去。作为猫王比较少见的电影作品,电影中非常漂亮的舞蹈动作都是猫王自己设计的。
上榜理由:电影不但歌曲动人,猫王的表演也是一流的,简直可以称他为摇滚版的詹姆斯·迪恩。
3.《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
《一夜狂欢》——查理德·莱斯特1964年导演的这部迄今影响最为巨大的关于摇滚乐队的电影,电影虽然是部剧情片,但是它忠实地记录了The beatles开始引起国际性“披头士热”的那个疯狂的时期,或许就此而言。《一夜狂欢》可以说是摇滚纪录片的始祖。电影讲的是四个从利物浦来的疯狂的家伙一夜之间发生的故事,保罗·麦科特尼要摆脱他的爷爷、约翰·列农和烦人的制作人纠缠不清、林戈·斯塔尔被弄进了监狱、乔治·哈里森因为认错了人而麻烦重重。总之,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夜。
上榜理由:有了The beatles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在那个纯真的年代,一切的张狂都是理所应当的。
2.《摇滚万岁》(《Spinal Tap》)
导演罗伯·雷纳导演了这部“伪纪录片”,他虚构了一个叫Spinal Tap的英国摇滚乐队,为我们展示了这支乐队从“噪音爵士乐”到“迷幻乐”再到“硬摇滚”的发展过程。电影重点展现了Spinal Tap在美国的首次巡演,以及它最终导致了一连串的侮辱性的混乱结果。
导演雷纳也在其中客串一角——为该乐团拍摄纪录片的电影导演马蒂!电影对于当代摇滚乐做出尖锐嘲讽,那些摇滚明星台上台下表里不一的嘴脸更是在此呈现了夸张的喜剧色彩。甚至在90年代的时候,Spinal Tap还再次组合起来,举办了几场极成功的演唱会!
上榜理由:摇滚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纯洁,这部电影把真想扒出来给我们看。
1.《几乎成名》(《Almost Famous》)
导演卡梅隆·克劳用这部半自传性的电影回顾了他的少年时代。当然,故事中的15岁少年威廉就是他的化身。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美国,来自保守家庭的威廉·米勒。不顾保守母亲的反对,当起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并追随着一个当红摇滚乐团“Still water”在美国巡回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如导师般的乐队吉他手和美丽的“骨肉皮”。但他同时也目睹了那些摇滚乐手对成名的渴求,对自我的陷溺,对性和毒品的疯狂等等并不美好的一切,甚至是整个年轻世代的挣扎和迷失。而米勒也从一个需要人保护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职业的记者和开始面临着成人的痛苦与快乐的真正的年轻人。
上榜理由:本片的第一是当之无愧,这是一部真挚、诚实并且有趣的电影,它是为了那些热爱摇滚也并且以之为生的人准备的。
⑥ 关于一个乐队的欧美电影~~~
应该是美国电影《挡不住的奇迹》,您看看。
英文名称:That Thing You Do
年 代: 1996年
片 长: 108分钟
导 演: 汤姆·汉克斯
编 剧: 汤姆·汉克斯
主要演员:比尔·科布斯、伊桑·恩布里、汤姆·汉克斯、丽塔·威尔逊、凯文·波拉克、史蒂夫·扎恩、汤姆·埃弗里特、斯科特·克林特、霍华德·泰勒
剧情简介:1964年夏天,盖尔派特森只是个平凡的家电售货员,每晚工作结束后他才会在地下室打鼓自娱。他懂摇滚乐、爱摇滚乐,而摇滚乐也正准备改变他的一生!吉米、蓝尼、费等人是一群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他们组成乐团准备演唱吉米创作的“That Thing You Do!” 参加歌唱比赛。不料出赛前一天鼓手跌断手臂,他们只好求助盖尔替补。比赛当晚盖尔变动节奏,使抒情的民谣唱成摇滚乐,没想到引起热烈回响,不仅夺得比赛冠军,而且应邀到餐厅驻唱,他们的摇滚热力使餐厅天天爆满,自行录制的单曲唱片,热卖滚滚。终于一位老练的星探注意到他们,安排他们到更大的城市演唱,当他们的歌曲第一次透过广播电台播放出来,他们疯狂的在街上狂叫……经由星探的引荐,他们加入普腾银河星系唱片公司,正式更名为“奇迹”合唱团,并由乐团经理白先生(汤姆·汉克斯饰)安排全国巡回演唱。随着巡回演唱,“奇迹”合唱团风靡了年轻人,“That Thing You Do” 也在歌曲排行榜由91名一路攀升到前十名,“奇迹”在短短二个月内犹如黑马般成为全国知名艺人,他们红了,走到哪儿都有歌迷包围着,他们还计划录制下一张专辑……但问题也开始出现,贝斯手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加入海军服役,蓝尼也因沈迷在赌城而忘了回来录音,主唱吉米一方面冷落了女友费,另一方面因不满公司的决策愤而退出乐团。现在只剩下盖尔和费,他们该怎么办……
⑦ 求一部关于美国乐队的电影
诱惑乐队/灵魂乐队 - The Temptations - (1998)
⑧ 有没有关于国外的乐队,音乐的电影越多越好
bouyhu
⑨ 求一些 与 乐队 有关的电影
我就说个我比较喜欢的音乐了!中央2套放过同名电影
诱惑乐队,英文名the temptation,成立于1961年,是由美国底特律摩城唱片旗下两支本土乐队男声合唱组经过一番曲折的合并、重组、更名后才产生的一支黑人合唱团,他们成为引领音乐潮流的天王团体。在白人的种族歧视观念高涨的时代,他们的音乐成功地穿透了种族主义狭隘的桎梏,令无数的白人也为之痴迷狂热,并形成了一定的缓和种族矛盾的文化力量, 在他们的巡演中从没有出现过种族歧视。
合唱组的几名成员嗓音天赋非常好,带有一种特有的魅力磁性与表现张力,尤其是中音主唱ruffin的歌喉,那种黑人独有的超磁性嗓音足以让任何一名歌坛巨星为之失色。他们1964年12月21日在底特律录制了《my girl》。单曲唱片1965年1月16日进入排行榜76位,3月6日达榜首。
合唱组的几名成员嗓音天赋非常好,带有一种特有的魅力磁性与表现张力,尤其是中音主唱ruffin的歌喉,那种黑人独有的超磁性嗓音足以让任何一名歌坛巨星为之失色。他领衔时期的《my girl》更是一跃成为排行榜的冠军曲目,简洁个性的配乐从一开始就告知了这首音乐的不一般,而ruffin的歌声一起就轻而易举的抓住了听者的心,听者不自主的随着音乐舞动身体,那种自由随心的畅快感觉绝对是无与伦比的。而黑人天生的未经专业训练即获得的和声本领也堪称一绝,多声部自然完美的交相辉映也给这首音乐增添了许多魅力。
1973年他们的《Papa Was A Rolling Stone》获得第十五届格莱美最佳R&B歌曲奖,2001年专辑《Ear-Resistible》又获得第四十三届格莱美最佳传统R&B演唱专辑奖。
《我的野蛮女友》片尾曲就是《my girl》,不过是由westlife 翻唱的,Michael Jackson 也曾经翻唱过这支歌
⑩ 有一部外国电影是描写一个乐队的谁知道叫什么
□ 影片原名: Almost Famous
□ 影片译名: 成名在望/成名之路
□ 导 演: 卡梅伦.克劳 Cameron Crowe
□ 主要演员: 比利·克鲁德普(Billy Crup)
弗朗西斯·麦克汤玛德(Frances McDormand)
凯特·哈德森(Kate Hudson)
杰森·李(Jason Lee)
派屈克·福吉特(Patrick Fugit)
安娜·帕奎因(Anna Paquin)
浪漫喜剧
出品公司:梦工厂
首映日期:2000年9月8日(多伦多电影节),9月29日(全线公映)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73年的美国,当时摇滚乐正方兴未艾,新晋的摇滚乐团不断涌现。这些乐队与他们的音乐让15岁的小威廉着了迷,经过一番努力,他获得了来自老牌滚石音乐杂志的“特殊”任务——采访一支正在走红的摇滚乐队“平静之水”。于是他不顾母亲的反对,跟随乐队踏上了巡回演出的音乐之旅。在经历了一番风雨之后,不再仅仅是采访者而是乐队一员的威廉终于感悟了家庭与生活的真谛。
花絮:
《成名之路》实际上是导演的一部准自传体作品,作为滚石杂志年轻乐评人的卡梅伦·克劳在73年时曾经为该杂志撰写过一篇关于新晋乐队“是的”的文章,当年他15岁。
除了追忆往事以外,卡梅伦还大玩夫妻档,请出着名乐队“心”的成员、自己的妻子南希·威尔森为影片制作音乐。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性,传奇乐评人莱斯特·邦斯也被请进了电影。
影片于99年5月开镜,分别在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与圣地亚哥取景,同年10月封镜。
花絮:
《成名之路》实际上是导演的一部准自传体作品,作为滚石杂志年轻乐评人的卡梅伦·克劳在73年时曾经为该杂志撰写过一篇关于新晋乐队“是的”的文章,当年他15岁。
除了追忆往事以外,卡梅伦还大玩夫妻档,请出着名乐队“心”的成员、自己的妻子南希·威尔森为影片制作音乐。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性,传奇乐评人莱斯特·邦斯也被请进了电影。
影片于99年5月开镜,分别在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与圣地亚哥取景,同年10月封镜。
影评:
继上一部标新立异的体育经纪人题材作品《甜心先生》大获成功(奥斯卡四项提名、一项大奖)之后,导演卡梅伦这次将目光投向了70年代的摇滚乐,自编自导了这部准自传体影片《成名之路》。
《成名之路》是一部相当富有怀旧色彩的影片,优美的画面配合动人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鲜花与希望的年代。通过透视70年代的摇滚文化带出对人生、家庭的思考,在轻松、幽默之间传递人间真情,这使得影片与近期好莱坞流行的哗众取宠的电影形成鲜明对比。而在这部没有大牌明星挡纲的作品中,影坛新人们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他们朴实自然的表演出色地演绎了这部欢快感人的音乐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