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乌克兰女兵和俄罗斯兵是什么电影
《敢死营》和《女狙击手》。
一战时帝俄就组建过妇女营,看作是两国女兵的前辈,15年的电影《敢死营》表现了这一历史。
电影敢死营描写了一战时的妇女营
二战苏联女英雄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是乌克兰人,其狙击战果达309人。201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联合出资,以她为原型合拍了电影《女狙击手》。主演是俄罗斯人尤利娅·别列希尔德。
‘贰’ 求一部前苏联二战期间电影的名字,高分!!!
前苏联的经典: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长眼毛
故事表演无懈可击,人物刻画非常出色,喜剧情节恰倒好处,感情深沉而优美
谈起前苏联电影,我们不禁就会想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办公室的故事”,以及“两个人的车站”等感情真挚动人的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电影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这些电影,在电视上放了一遍又一遍,在好莱坞电影盛行的今天,仍然在银幕上占了一席之地。我在电视上看本片的次数就不下于两次。“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前苏联电影的顶峰,不仅风行前苏联,还征服了世界。1981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顾当时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就颁发给了本片。
与现在电影不同的是,本片没有采用特效,没有采用什么新技术,描述的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人和事,镜头语言也非常平常朴实,那么,是什么让它历久弥新,经过时间考验仍然具有那么大的魅力呢?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感情,以及朴实易懂的电影语言。
在电影中,故事是随着三个女人的命运展开的。而她们的命运,又由她们的性格决定。柳德米拉热情,开放,但也非常实际,自以为把婚姻和爱情看地非常透彻,她有许多的“名言”,例如“要爱就爱国王,要输就输百万”,她把莫斯科看成一个赌场,找男朋友象买彩票,对于冬尼娅的人生理想不屑一顾,认为她的未来就象“国家计委,已经做了20年的预算”,为此,她不择手段,削尖了脑袋与有权有势的名人接触。最后,经过精挑细选,选择了似乎前途远大的冰球运动员古林,当然,为了隐瞒自己不是什么教授的女儿,没经过什么更深的了解就结了婚,结果婚后古林暴露了自己意志不坚定的缺点,从滴酒不沾到酗酒成性,最终导致婚姻的破裂,实际上这个局面的正是柳德米拉自己的性格一手造成,但她自己仍然执迷不悟,离婚后的柳德米拉仍然本性不改,甚至想到墓地去约会有钱的鳏夫。是一个具有很强喜剧色彩的角色。
而冬尼娅则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善良,腼腆,只想找一个老实的丈夫,她也最后如愿以偿,与尼古拉成立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在普通人的生活里找到了满足,对于柳德米拉的执迷不悟,她劝道:男人不是找到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电影的重点是卡捷琳娜,不象柳德米拉,她并不想依靠男人生活,而是努力学习工作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电影的前半段,与拉奇科夫不期而遇,没有什么人生经验的她很快被拉奇科夫的言谈举止吸引而委身于他,知道她怀孕后,女友们劝告他先不要把自己是工人的真相告诉拉奇科夫,先结婚再说,而她却回答:我不想让一个家庭从谎言开始。拉奇科夫在偶然中发现了真相后,果然暴露了他势利的真面目,无情地抛弃了卡捷琳娜,而她没有放弃做人的自尊,默默地带着女儿开始了新地生活。当然,卡捷琳娜非常痛苦,但是命运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痛苦也给了卡捷琳娜很大的刺激,反而使得她更加奋发努力,成为了一个成功的职业妇女,在艰苦的生活中,她也变地坚强、自信、成熟,富于一种独特的魅力。但她并没有放弃爱情的渴望,正入剧中宴会上一位客人所说:四十岁,生命才刚刚开始。与果沙的偶遇,使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爱的男人,而命运何其相似,又一次真实身份的隐瞒,让果沙离开了她,但这一次,她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回了果沙,真爱无敌!
通过三个女人交错命运以及她们的友谊和爱情的对比,本片歌颂了人类美好的感情,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真诚是爱情和生活的基础。
本片的演员表演非常出色,几个主要演员就不用说了,配角也非常出彩,不论是集体宿舍守门的老太太,还是尼古拉的父母亲,包括婚姻介绍所的负责人,演来生动异常、贴近生活。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果沙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苏联的资深演员阿列克斯.巴塔洛夫表演非常出色。活现了一个朴素、自信、果断、能干略有些粗鲁的的男子汉,当卡捷琳娜对他由于教训了骚扰女儿男朋友的事而对他严厉的时候,他反驳道:一切由我自己决定,因为我是男人。他的气质,感染了许多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男人。
由于本片面对的是日常生活,因此非常注重细节。例如,尼古拉带着冬尼娅第一次见父母的时候,邀请了柳德米拉和卡捷琳娜同去父母家做客,下车的时候由于害羞,冬尼娅落在了柳德米拉的后面,结果两位老人以为柳德米拉就是他们将来的儿媳妇,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直到尼古拉介绍以后,老人才高兴起来,表情的对比非常有趣。再如,卡捷琳娜作为领导去视察厂里的一个婚姻介绍的俱乐部,有两个漂亮的女人来登记,结果主席说名额满了,而一个年近六十的男人不仅很快获得准许,而且应他的要求安排在三十岁年龄组里,这个喜剧情节反映了前苏联在卫国战争结束后性别比例失调的状况。在卡捷琳娜刚刚遇到果沙的时候,果沙正在电车上为一个老太太搬茶炉,这个细节就表现了他乐于助人的个性。正是通过细节,本片的人物表现丰满、自然。因此,注重细节也是欣赏本片的关键之一。
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喜剧情节构思很不错,有很多轻快的幽默情节和对话,这与主题相似的“我为玛丽狂”中的富于刺激性的幽默完全不同。例如,当尼古拉出发去找果沙的时候,由于卡捷琳娜认识他没有几天,只知道名字,其它一概不知道,而尼古拉也不认识果沙,就问卡捷琳娜,果沙有什么突出特征,卡捷琳娜想了好一会儿,脱口而出:对,他的肚子上做手术留下了一道疤。这样的幽默情节在片中还有很多。
本片的音乐不错。在关键的时候,比如温馨的场面,悠扬的俄罗斯歌曲非常烘托气氛。片尾的歌词非常朴实而且充满了感情:什么也不是一下子建好的,莫斯科不是一下子建成的,莫斯科不相信空话,而相信了爱情……
不要错过这样一部好电影!同时,朋友,如果你年轻,如果你真诚,如果你渴望爱情,等待吧,或者准备经历吧!——面包会有的,薯仔会有的,爱情自然也会来的。
台词精彩
1. 在教授家,柳德米拉(柳)与卡捷琳娜(卡)的一段对话,反映了两个人性格的不同,也讽刺了当时的前苏联的社会现象:
卡:叫我怎么当教授的女儿。
柳:有两种情况暴露人的身份,语句发音重点不对和愚蠢的提问。
卡:人家问我什么,我就胡说一通。
柳:尽管说,但要自信,这叫做“观点”,就说我吧,有点粗鲁?
卡:是的。
柳:他们把这叫做离奇。
卡:不。不管怎样做作,总不会比真的好。
2. 果沙离开后,卡捷琳娜的朋友门来看她[冬尼娅(冬),尼古拉(尼),亚历山德拉(亚)]
柳:算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里哭没用,要行动。
尼:他失踪几天了。
亚:八天。
冬:别傲气,自己去找他吧!
卡:什么傲气?我愿意跟他到天涯。 就这了吧
‘叁’ 我们来自未来2的电影剧情
在第一部是俄罗斯的光头党问题,而第二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民族矛盾。
影片的前半段是无情地揭示了,在当代被某些年轻人奉为所谓“英雄 ”的“塔夫将军”和他领导的武装(乌克兰反政府武装,德军的SS加利西亚师),实际本质上又是何等的无情和残忍地杀害平民以及红军俘虏的。两个新加入的不良青年正是险些命丧在“塔夫将军”的武装手里,随后又真正经历了战场上、红军与德国鬼子枪林弹雨的浴血拼杀,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态度。
在第一部中的男主角成为了一位历史学家,而女主角妮娜并没有在1942年死,并且已经怀孕。主角们由于一次意外爆炸穿越到1944年。那个一见费拉索夫、就热情地上去拥抱和问候的少校,女主角是孩子的父亲,也就是第一部里的连长杰明上尉。(第二部里换太多角色,有点反应不上来。费拉索夫原来的男演员不错,偏偏换上个《星星敢死队》里的主角,大概是看着片子火了,就该上大牌明星了、而不是原来刚毕业的毛头小子)
主角们按照杰明的要求送待产的妮娜去后方,却在半路中遭到德军的袭击。之后被德军围困,期间妮娜产下一名女婴(也就是片尾跟妮娜很像的那个)。主角们把孩子送走转移,并与红军坚守阵地等待部队的支援。
在片尾,大家回到现代,男主角在酒吧找到了当年那个女婴.......
‘肆’ 经典俄罗斯战争电影, 部部都是经典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15)[+1972版] [女狙击手][2015][爱情/战争][俄罗斯/乌克兰] 爱情故事 _情故事 (2009)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15)[+1972版]
链接:
提取码: eabk[女狙击手][2015][爱情/战争][俄罗斯/乌克兰]
链接:
提取码: rsn2爱情故事 _情故事 (2009)
链接:
提取码: 6uny
‘伍’ 俄罗斯战争片《烈日阳光》讲述了什么故事该影片值得一看吗
俄罗斯战争片《烈日阳光》讲述了什么故事?该影片值得一看吗?
大家最近肯定也比较关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小编今天推荐一部影片《烈日阳光》,这部影片是战争片,虽然比较冷门,但是也是对俄乌问题的真实写照,有时间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一看。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家人身处在各种事情之中,并且丈夫还是阿富汗战争的参与者,他深知战争是多么的残酷,他在参与战争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比较残忍的事情,所以现在的他早已不想拿起武器参与到其中,但是命运却是不公的,当他想带领自己的家人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边界已经关闭了,所以为了能够拯救自己的家人,他不得不再次面临很艰难的选择。
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一看,他告诉我们,国家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深处在和平年代,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现在的和平,也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陆’ 俄罗斯拍的战争电影
俄苏战争电影漫谈
内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罗斯电影诞生;苏联蒙太奇学派崛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辉煌成就
1908年俄罗斯电影诞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1917年十月革命, 电影产业国有化,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鼓动电影”
20年代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形成,三位大师的先锋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作:
爱森斯坦 杂耍蒙太奇与理性蒙太奇 《战舰波将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叙事 《成吉思汗的子孙》
杜甫仁科 银幕上的诗 《兵工厂》
声音的出现与“音画对位法”
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确立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1934)
3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潮:
《马克辛三部曲》
《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带枪的人》
蒙太奇大师将艺术探索精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电影;战后初期的战争题材电影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电影制片厂迁移,电影工作者的艰苦劳动,鼓舞斗志的“战斗电影”
战役纪录片--《战时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尔孟克的宴会》
纪录片《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
《在苏联的24小时战斗》
《乌克兰保卫战》
战略反攻阶段的纪录片
战争故事长片 《她在保卫祖国》
战后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英雄主义主题“纪念碑”电影
《青年近卫军》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纪念碑”电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电影杰作
1954年“解冻”,1957年苏联战争文学第二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飞》 灿烂夺目的“银幕上的诗”
《一个人的遭遇》从肖洛霍夫到邦达尓丘克
《士兵之歌》 纯洁清澈的心灵,人道主义的悲歌
《伊万的童年》 被炮火摧毁的童年的梦
其它优秀作品:
《临风而立》
《生者与死者》
《士兵的父亲》
60年代后期--“停滞”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战争文学“第三浪潮”与“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
“全景战争”电影
《解放》
《围困》
《莫斯科保卫战》
“战壕真实”电影
《一寸土》/《永远19岁》
妇女与战争
《战争中没有女性》
《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
《狙击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儿童与战争
《受伤的小鸟》
《幼儿园》
《自己去看》 苏联最后一部战争题材“诗电影”,诗的艺术与纪实内容完美结合
“改革”时代的喧嚣与躁动;“改革”时期的苏联电影
插入语:经典文学名着改编的苏联战争电影
《苦难历程》三部曲 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
《静静的顿河》 顿河悲歌 哥萨克农民与十月革命
《战争与和平》人民英雄史诗 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文学名着改编电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体后的“新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未完待续)
解体,电影体制变化,电影性质变化 泥沙中金光闪烁
(一) 对现实的思考:车臣战争
冷漠(《战争》)
沉痛(《高加索俘虏》)
现实(《急行军》)
(二)对历史的认识:
淡化(《太阳灼人》《小偷》)虽然不是军事题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后期战前苏联国内形势,后者描写战后的艰难生活
寓言(《布谷鸟》)
颠覆(《无穷无尽》)
怀念(《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未列入名册)
继承(《星》)
参考书目:
《苏联电影史纲》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 编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一、二、三、四编 俄苏电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于培才,李小蒸,孟广钧,王德胜 等
《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敬咏
《世界电影史》 (法)乔治-萨杜尔
《电影艺术辞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主编:许南明 副主编:沈善
《泥沙中金光闪烁--近年来的俄罗斯电影掠影》 戴光晰
《外国电影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 郑亚玲 胡滨
《战火中永生--苏联战争影片赏析》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时光》 (俄)塔尔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选集》(苏)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战争影片》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苏联部分撰槁人 连秀凤
《俄罗斯艺术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任光宣
《俄罗斯文化一千年》 东方出版社 孙成木
《苏联网络辞典》等
‘柒’ 俄罗斯拍的顿涅斯克战争片名叫什么
《烈日阳光》
俄乌战争毫无疑问是眼下最火热的话题,但不少人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历史遗留问题都是一知半解,或许这部电影能够解答观众的一部分疑惑。
战争片《烈日阳光》,于2021年8月在俄罗斯上映。目前豆瓣没有对此部电影开放评分。
并且根据评论数据,能够得知这部片非常的冷门,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
2014年东乌地区冲突爆发,我们仅能从新闻上得知那里战火纷飞,却不知道当地到底是什么情况。
举个例子,有些人为了逃离被摧毁的家园,宁愿搬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废弃的房屋居住。
切尔诺贝利周边至今仍有大量残留辐射,草木土壤水源都无幸免。
但对于他们来说,遭受辐射缓慢死去,也好过在家乡朝不保夕。
这是何等的无奈与悲惨。
所以说东乌地区的战争场面,用人间炼狱来形容毫不为过。
《烈日阳光》里的故事,就是这场战争的冰山一角,全片以平民视角来展现。具体情节就不剧透了,最后希望世界能一直保持和平。
‘捌’ 十部顶级狙击电影
第一部《兵临城下》
该片讲述的是二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兵临城下》可以称之为“21世纪的战争经典之作”,豆瓣将近18万人均分8.4,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在战争场面、人物塑造以及道具配设上相比同题材的许多电影而言,堪称优秀。
‘玖’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的电影剧情
由俄乌合拍、乌克兰导演莫克里茨基执导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取材于帕夫利琴科的部分生平:1941年6月,希特勒将战火烧到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俄罗斯族姑娘、基辅大学历史系四年级学生帕夫利琴科中断学业,参军奔赴前线,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书写了二战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1941年11月至1942年7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是二战史上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之一,7万苏军为国捐躯。因在校期间受过专业射击训练,帕夫利琴科在狙击战斗中屡立战功。参战短短一年,她独自狙杀德军官兵309名,其中包括36名狙击手,创史上女狙击手杀敌数量之最。
与真实的女狙击手一样,由30岁的俄罗斯着名女演员佩列西尔德扮演的帕夫利琴科有着一双温柔、明亮的大眼睛。在血腥的战场,这双大眼睛流露过对死亡的恐惧、对失去战友的悲伤和对爱的渴望,但在举枪瞄准敌人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则是一个目光炯炯、坚毅果敢的“钢铁战士”。
帕夫利琴科本人后来回忆道:“踏上战场,我心中充满对德寇的仇恨,因为他们毁了我们和平的生活。我把仇恨化作子弹,射向法西斯的心脏。”
塞瓦斯托波尔去年3月加入俄罗斯联邦。为避免引起歧义,影片在乌克兰上映时更名为《坚不可摧的女人》。导演莫克里茨基希望以此片向参加卫国战争的80万苏联女兵致敬。他说:“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是城市保卫战,也是命运保卫战、爱情保卫战。”影片虚构了帕夫利琴科与三个男人炮火下的情感故事,悲壮的爱情主线贯穿始终。
初恋马卡罗夫中尉对帕夫利琴科关怀备至,但为了自己的一个承诺,痛苦地拒绝了她的爱,最后战死沙场;搭档基岑科少尉对她一见钟情,两人在并肩作战中相爱。一次执行任务途中,基岑科为保护心爱的女人,牺牲在她的怀里。1942年7月,在塞瓦斯托波尔沦陷前几天,伤痕累累的帕夫利琴科拿着好友乔帕克搞到的救命通行证,搭乘潜艇离开火线。而那个一直深爱着她、曾被她讥讽为“胆小鬼”的医生乔帕克,送别爱人后义无反顾地回到死亡前线。
饱受伤病折磨的帕夫利琴科再也没能重返战场。她不久便随苏联军事代表团出访美国和加拿大。影片真实地还原了这段历史。访美初期,美国媒体将她称作“死亡夫人”。在芝加哥的一次巡回演讲中,帕夫利琴科面对数千听众,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了一番轰动美国,也让美国人汗颜的讲话。
她说:“我25岁,我在前线已经消灭了309个德国侵略者。先生们,你们不觉得躲在我背后的时间太长了吗?”听众沉默片刻,旋即回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有历史学家认为,帕夫利琴科此行对美国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与她结为好友,称赞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一位杰出的女性”。1943年10月,帕夫利琴科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成为卫国战争期间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也是唯一生前获此殊荣的女性。1974年10月27日,58岁的女狙击手走完短暂而英勇的一生,病逝于莫斯科。
演职员表
佩列西尔德--帕夫利琴科
马卡罗夫--基岑科
Sebastian Anton--American Journalist
Joan Blackham--Eleanor Roosevelt
Nikita Tarasov
影片评价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上映第一周,就吸引了近百万俄罗斯观众。影迷纳斯佳在网评中留言道:“影片对人的心灵产生强烈震撼。我为帕夫利琴科痛失爱人而流泪,也对她的英勇顽强表示由衷的敬佩。”
获奖记录
北京国际电影节(2015;第5届) 提名:1 提名 ·天坛奖
‘拾’ 请大家推荐有关乌克兰冲突的电影。
《被涂污的鸟》
《寒冷的1918》
《机器人:英雄不会死》
这三部电影豆瓣评分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