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国外电影早期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国外电影早期

发布时间: 2022-09-28 00:16:30

⑴ 英国电影的早期电影

对英国早期电影最有影响的是布赖顿的几位摄影师。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这几位电影先驱,后来被人称为布赖顿学派。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移动摄影、迭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柯林斯拍过30部影片,其中只有一部《中断的旋律》保存下来。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镜》(1900)中采用特大特写镜头,银幕上出现了放大的走动的表、笼中的金丝雀、人的眼睛;他的第一部作品《夜晚》,表现警察提着灯巡夜,沿路照亮了乞丐、醉汉、行窃的小偷,他用摄影机代替人的眼睛,把它变成了活的东西,这种新的手法,可以说是现代蒙太奇的开端。威廉森则在新闻片中自由地交替变换事件地点并采用外景等,他的《士兵的归来》和《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两部影片,描绘了真实生活片断,在银幕上首次提出社会问题。
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和技术革新家还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写的《活动摄影术──或电影摄影入门》,是世界上最早电影论着之一。他曾改进冲洗影片器具、印片机和胶片打孔机。1898年他拍摄了《铁路切断中的快车》;接着拍摄的《艾丽斯漫游奇境记》(1903),长800英尺,分16场景,场景间交融衔接;另一部《浪子救人》(1905)利用摄影机述说故事,结构复杂,采取了分镜头剧本的串联、剪辑、摇拍、低角度摄影等技巧;1907年,他还设计过录音系统。同一时期摄制故事片的还有F.S.莫特肖。他的 《抢劫邮车》、《白昼行劫》(两部影片均摄于1903年)奠定了惊险片在英国的地位。
早期英国电影除纪录像片和故事片外,还出现了风景片,如G.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1913),颇受欢迎。1914年,英国电影工作者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G.皮尔逊导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据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摄的第一部侦探片;他的另一部影片《厄尔塔斯──死里逃生的人》(1916),则仿照法国影片《芳托马斯》样式,是第一套动作惊险连续片集。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摄了《阿尔夫的纽扣》(1920)和其它几部成功作品而名振一时。皮尔逊制作了《一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爱情生活和笑声》(1923)以及《起床号声》(1924)。英国无声影片时代最受欢迎的明星B.鲍尔芾就是他培育出来的。另一部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为杰出而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对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制片人M.巴尔康、导演V.萨维尔、剧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希区柯克,A.以及当时为大家喜爱的好莱坞女明星B.康普逊合作的结果。希区柯克在20年代后期在盖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执导《快乐的花园》(1925)和《房客》(1926)两片而成名。这家公司的成功产品还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鲁内尔的《英国老家》(1927)和《永恒的仙女》(1928)。与此同时,也崛起了另外几位新人:导演兼制片人H.威尔科克斯继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后导演了影片《十夜谈》(1924)、《唯一道路》(1925)、《涅尔`格温》(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导演了《她》(1925);M.埃尔维导演了《阿尔芒蒂埃尔来的小姐》(1926)与《海军将帅的副官》(1926)。
随着电影制片事业的发展,英国的电影放映场所逐步脱离游艺场而建起可容几百观众的影戏院,当时还雇用钢琴师和小乐队在放映电影时进行伴奏。不久,一批大影院开办起来,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两国影片占领英国市场,本国影片只占全国上映总数的15%,因此,英国既不能从国内电影市场收回大量资金,又没有充足财力投入制作优质影片、同外国影片争夺国内外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生产更受影响。从1916年起,英国加征娱乐税,对影院营业更为不利,电影事业进一步遭到危机。大战结束后,美国影片源源而来,使英国影片只占在本国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一些着名制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于1924年关闭制片厂。为保护民族电影,政府当局于1927年正式通过了电影法案,规定限额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须达到总数的20%,使英国影片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时,新的制片厂如戈蒙特公司、英国国际影片公司和英狮公司先后成立。到20年代末,英国又摄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区柯克的《决斗场》(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为定额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补空档,刺激英国电影出现了一番兴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为了供应市场紧缺的需要,出厂的产品仍然是大批质量差、省工省时的平庸影片。
1929年,有声影片问世。英国面临的问题同其它各国大致相同,如录音方法简陋,设备笨重,影片内容从头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对白,就是接二连三的歌曲。希区柯克导演的《讹诈》,拍了一半而改为有声影片,他在运用声音效果方面,匠心独运,这部被公认的英国第一部有声片,对其他导演很有启发。此后拍摄出了一批较成功的有声片,包括:希区柯克的《谋杀》(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达特穆尔》(1930)、《正告英格兰》(1931)和《跳舞吧,美丽的女郎》(1931),萨维尔的《W──计划》(1931)和《办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罗马快车》(1932),威尔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国电影出现了短期的繁荣景象,每年影片生产量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复兴同出身于匈牙利的制片家柯达,A.大有关系,他于1933年定居英国,创办伦敦电影制片厂以后,摄制了一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宫艳史》,1933)为最。他用新的观点处理历史题材,提出社会出路问题,迎合观众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该片在国外享受的盛誉,远远超过英国其它影片。更为重要的是柯达孜孜不倦、勤奋进取的精神,促使所有电影业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他为英国影片开拓了向国外输出的广阔前景,又给电影事业灌输了乐观与奋发的风气。他的公司还在世界各国收罗人才,礼聘他们来英国工作,推进了英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如德国导演P.津纳执导的《凯瑟琳女皇》(1934)、美国明星范朋克,D.主演的《唐璜》(1934)、法国导演克莱尔,R.拍摄的《鬼魂西行》(1935)、美国导演兼美工设计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来世界》(1936),都是引人瞩目的影片。这家公司制作的影片如Z.柯达导演的《河上刺儿头》(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达本人拍的《伦勃朗传》(即《画圣情痴》,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这时期英国的其它制片人和导演纷纷紧步柯达后尘,由M.巴尔康监制、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万事通》(1934)、《三十九级台阶》(即《国防大秘密》,1935)和《破坏》(即《薄命花》,1937)都极为成功。此外,萨维尔的《好伙伴》(1933)、《长青树》(1934)和《铁公爵》(1935),威尔科克斯的《涅尔·格温》(1934)、《老德鲁里的假腿》(1935)和《维多利亚女皇》(1937),L.门德兹的《犹太人苏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铎·罗斯》(1936),B.维尔特尔的《罗得岛》(1936),均获较高评价。到1937年,英国故事影片产量达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长,大多数制片人不讲求质量,拍摄的影片没有票房价值,加之多数资金来自借贷,年终结算,很少获利。到1938年,生产骤然下降,英国议会为挽救这个局面,在这年又通过新电影法案,规定提高英国影片在国内上映的分配定额,从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滥拍成本低、质量差的影片;允许外国资金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根据这个条款,美国米高梅公司和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都投放了它们的资金,在英国开办了几家联合制片厂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资的《一个美国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卫城记》,1938)和《再见,奇普斯先生》(即《万世师表》,1939)等。这些影片全都由好莱坞导演执导、好莱坞明星主演,英国方面只提供场地、摄影器械、技术人员和个别演员。英国电影导演这期间也拍出了几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卖花女》(1938)、希区柯克的《失踪的女人》(即《琼花劫》,1938)、里德,C.的《银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达的《四羽毛》(1939)等。
这几年,英国电影事业也实行了明星制度,相继登上明星宝座的是:霍华德,L.、劳顿,C.、G.菲尔兹、唐纳,R.、M.奥勃朗、M.洛克伍德、费雯丽、哈里森,R.、奥立弗,L.等。
1929年格里尔逊在英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下,导演了一部纪录片《飘网渔船》,反映北海捕捞鲱鱼渔民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使他成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社会教育,并认为苏联电影是表现电影社会功能的实际事例。他从工商企业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工作者参与这个运动。格里尔逊纪录电影学派的人员中有P.罗塔、B.赖特、E.恩斯特、A.埃尔顿、H.沃特、D.泰勒、S.莱格、A.卡瓦尔康蒂等,他们的作品反映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在艺术处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业无法正常生产,大部分电影界人才被征入伍,故事片生产从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观众反而有增无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线上升。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邮政总局的电影机构被新闻部合并,成为皇家电影机构,给了纪录像片工作者施展才干的良机,他们拍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如卡瓦尔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宁斯和H.瓦特的《伦敦必胜》(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标》(1941)、J.福尔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宁斯的《火已点燃》(1942),R.博尔廷的《沙漠大捷》、P.杰克逊的《西方进军》(1944),还有英、美合拍,由里德,C.和美国人G.卡宁合导的《真正的光荣》(1945)。这些纪录片在战时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还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纪实或宣传的性质,如P.赫斯特和布鲁内尔 3人合导的《雄狮添翼》(1939)、鲍威尔,M.的《第49°纬线》(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利恩,D.合导的《我们所在的队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亲》(1942)等。其它有关大战题材的故事片还有里德的《铁血忠魂》(1944)、鲍威尔的《壮士春梦》(1943)等。与此同时,也拍有不少其它题材的影片。较突出的有柯达的《巴格达窃贼》(1940)、迪克森的《煤气灯》(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一天》(1940)、帕斯卡尔的《巴巴拉少校》(1941)、里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奥立弗,L.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着的绅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斋志异》,1945),还有豪华历史剧《恺撒和克列奥帕特拉》(又译为《璇宫艳后》,1945)、N.科沃德和利恩,D.合作的《相见恨晚》(1945)等。
J.A.兰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崛起的英国电影事业家。早在30年代,他开始从事宗教电影的摄制工作。1935年,创办英国全国电影公司,摄制了第一部商业性电影,同年他与C.M.伍尔夫合办电影发行总公司。1941年兰克已掌握有英国 3大电影放映网中的两大放映网。大战结束时,他的总公司扩展成了势力雄厚的联合企业,拥有英国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事业的大部分实权。他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巨资故事片厂,包括儿童片、动画片部门,摄制新闻纪录连集片,开办电影学校,专门培养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资大片打进美国市场,把英国电影事业从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来,1947年,他去美国谈判推销他的影片。不料英国政府却在这时颁布法令,要征收国外进口影片75%的税收,美国各家制片公司坚决抵制,好莱坞影片全部停止输往英国,使各地影院减少了大量片源。兰克想在美国打开市场的计划也成为泡影,英国电影界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英国政府于是敦促兰克和其它制片人增产影片以填补空缺。但是英国电影业经济拮据,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为数不多。1948年,英国政府祇得撤销外国影片的进口税,美国影片又立刻大量涌进,英国影片在本土银幕上仍无容身之地。英国政府再度规定:美国影片从英国所得利润必须将其中的一定数额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这种办法又让美国电影势力进一步深入英国电影事业。此时期,兰克影片公司和别的制片厂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据狄更斯小说拍摄的《锦绣前程》(即《孤星血泪》,1948)和《雾都孤儿》(1948),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阶梯》(即《太虚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译为《思凡》,1947)和《红菱艳》(1948),奥立弗自导、自演的《王子复仇记》(1948),里德导演的《虎胆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个人》(1949),还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后》(1949)等。
为了维持和保护本国电影事业,英国政府祇得仍旧采用上映定额分配办法,规定从1950年起,分配英国影片上映的定额要增加到30%,可惜当时娱乐捐税仍保持战时标准,电影事业所得实惠甚微。英国政府乃于1949年成立国家电影筹资公司,通过该公司将钱借给电影事业;接着1950年又创立英国电影生产基金会,专门支配从电影票上征收的捐税,作为补助电影生产。不过,这时候电视越来越受群众欢迎,电影院的上座率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从5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由巴尔康主持的“伊灵喜剧影片”。伊灵是制片厂名,位于伦敦西郊。伊灵喜剧表现实际生活,敢于打破常规,描绘反对官僚主义的人物的各种遭遇,以新眼光观察生活,温和地批判贵族阶层和人情风俗的繁文缛节。最成功的作品当推哈默的《善人与贵族》(1949),麦肯德里克的《清洁的小岛》(1949)、《白衣男子》(1952)和《专门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它值得提到的有C.克莱顿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乱》(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护照》(1949)、《日内瓦的妇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声》(1950)等。
英国政府限定了美国影片所得利润的高额百分比要投资在英国事业以后,美国公司开始恢复营业,与英国合作拍片。这一阶段英美合拍的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儿》(1950)、R.沃尔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休斯登,J.的《非洲皇后号》(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杰出的作品则是利恩的《桂河大桥》(1957)。这是一部当时上座率最高的战争片。
美国的部分电影工作者由于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纷纷离开好莱坞。导演J.洛西到伦敦定居后,接踵而来的又有卓别林,C.、R.莱斯特、库布里克、吕美特等。这些人为英国电影艺术作出了贡献。
英国电影事业多年以来得不到振兴,1959年,一伙年轻人以林赛·安德森、托尼·理乍得森、卡雷尔·赖兹为首发表宣言并摄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导自由电影运动,这次运动和反对文学与戏剧中传统价值观有联系,也与“愤怒的年轻人”运动的政治和精神抗议相结合。它的基本内容是要求用积极态度来表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反对资产阶级的唯美主义。他们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和道德价值观,如J.克莱顿的《屋顶阁楼间》(即《金屋泪》,1958),理乍得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味》(1961)和《长跑家的孤寂》(1963),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这种运动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还有施莱辛格,J.的《恋爱有术》(1962)和《骗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电影的调子有所变化,把反抗仅作为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方法而不再具有社会性含义。这种倾向在理乍得森的影片《汤姆·琼斯》(1963)中表现得最为鲜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电影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运儿》(1973)。在这两部影片里导演在表现当代社会冲突时把敏锐的观察和独创的概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国利用美国的资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J.李·汤普逊的《纳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T.扬的《乌有博士》(1962)、P.格伦维尔的《绳环》(1964)。其它英国名片有G.格林的《愤怒的沉默》(1960)、卡迪夫,J.的《儿子和情人》(1960)、克莱顿的《无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一个雨天下午的集会》(1964)和《L形的房间》(1962)、施莱辛格的《亲爱的》(1965)和《远离狂乱的人群》(1967)、L.吉尔伯特的《阿尔菲》(1966)等。
英国国会在70年代又通过一个新电影法案,把本国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额提高到30%。增加了电影筹资公司的预算,因为美国投向英国电影事业的资金数额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随着电视越来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断降低,尽管提高票价,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历史最低点,同年,英国订立一条税法,规定外侨影片制作者在全世界范围收入的75%要交纳所得税,从而阻塞了国外投资。这一年,英国故事片生产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国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国导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儿》(1970)、C.迈尔斯的《处女与吉普赛人》(1970)、R.波兰斯基的《麦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阿顿波罗,R.的《青年时代的丘吉尔》(1972)、 M.弗兰克的《阶级烙印》(1973)、库布里克的《巴莱·林登》(1975)、拉塞尔的《汤米》(1975)、库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后期,英国制片业在美国资本牵制下,松木和爱尔斯垂两大制片厂虽也自己投资拍片,主要还是出租场地去同美国合作。美国着名连集卖座片《超人》、《星球大战》等是在这两个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的,还有一部分英国电影创作人员去外国拍片。
进入80年代,英国电影事业有所好转,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两片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育丽塔》(1983)、《当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获得好评,1986年,艾非里的《一间可以看见风景的房间》和乔菲的《使命》更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这期间英国影片市场仍然被美国电影所垄断,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国影片仅占10%左右,许多影片在国内的收入仅能收回投资的10~40%。
英国的大电影制片厂有“松木”、“爱尔斯垂”、“金波顿”和“图克南”。主要电影教育机构有伦敦电影学校、民族电影学校,皇家艺术学院、伦敦电视电影学院。主要电影研究机构为英国电影学院(BFI)(建于1933年)。伦敦国际电影节是世界着名电影节,每4年举办一次,为非竞赛性的。主要电影出版物有《画面与音响》(1932年创刊)和《银幕》(1959年创刊)。

⑵ 很早的国外老电影两部(或一部)

第一部应该是《美人计》

【片名】Notorious
【译名】美人计
【年代】1946
【国家】美国
【片长】102Mins
【类别】爱情/惊悚
【语言】英语
【字幕】外挂中(简繁)
【评分】8.3/10 (14,302 votes) top 250: #103
【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38787/
【格式】XviD + MP3
【尺寸】576x432
【大小】1CD 50 X 15M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主演】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加利·格兰特 Cary Grant

【简介】
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法庭审判了一名纳粹间谍分子并判处他二十年徒刑。他的女儿艾丽茜娅因此而消沉,自暴自弃。她在自己家中举办大型的家庭舞会上,认识了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德夫林,为了侦察纳粹分子在巴西的一个巢穴,他们结伴同赴里约热内卢。为了完成使命,艾丽茜娅忍痛割断与德夫林的爱情,嫁给了当地的重要纳粹分子亚历山大,塞巴斯蒂安。开始了她的美人计计划……

1946年4月,佛罗里达法庭判德国间谍约翰·赫伯曼20年徒刑。约翰开朗、热情、迷人的女儿莉亚·赫伯曼对父亲的罪恶既反感又痛苦,从法庭回家后找来朋友以小型舞会驱除烦恼,一个陌生的不速之客出现了。凌晨,所有人都醉倒以后,醉酒的莉亚拉着这个陌生人开车兜风,在警察拦截之后才发现这个陌生人是为美国情报部门工作的官员迪普。

早晨,莉亚醒来,在迪普的说服下,答应为国家效力。两人来到纳粹余孽聚集的巴西里约,在那里得到了约翰在狱中自杀身亡的消息。很快,迪普和莉亚共坠爱河。就在此时,迪普接到命令,莉亚要诱惑纳粹首脑亚历克斯·契巴斯以取得情报。迪普以国家利益为重,让莉亚去执行任务,莉亚却以为迪普并不爱她。

聪明机警的莉亚利用父亲的老关系很快得到契巴斯的信任和爱情,在对迪普的失望和上级的指示下,莉亚答应了契巴斯的求婚。婚后的莉亚为情报部门探听出不少重要情报,并感到家中的酒窖很可疑。迪普借莉亚开舞会的机会来到契巴斯家,莉亚为他弄到酒窖的钥匙,他们查出酒窖中有装有矿石的红酒。契巴斯察觉了莉亚偷了自己的钥匙,明白了莉亚的身份和企图,十分愤怒。

为了不被纳粹同伙知道自己曾泄漏了机密,契巴斯在母亲的授意下给莉亚服用了慢性毒药,企图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死去。莉亚后来虽然察觉了这个秘密,但连逃出的力气都没有。

迪普发觉情形不对,来到契巴斯家探听情况,并利用契巴斯母子不能向纳粹同伙泄漏秘密的弱点,成功把莉亚救了出来。莉亚还带出纳粹集团采掘铀矿的秘密,而契巴斯母子则要接受纳粹分子严厉的制裁。

国家大事与儿女私情,这是很多描写国家非常时期的影片中最常见的主题。在那个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的年代里,国家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在这一点上影片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同那个年代的很多同类影片,在为国家奉献一切之后不圆满的爱情大大激发了观众的同情心。这部希区柯克作品,虽然有相当的篇幅充满了惊险和悬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一部爱情片。片中爱情所占的比重,甚至可以说是希区柯克作品中最大的一部。

影片以爱情与家国的矛盾冲突为血肉,以悬念惊险为形式,两大特色并驾齐驱相得益彰,堪称最能体现希区柯克风格的佳作之一。而舞会酒窖一段、结尾救出莉亚一段,则是二者结合最为完美的经典段落。

【演员表】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 Alicia Huberman
卡里·格兰特 Cary Grant .... T.R. Devlin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 Man Drinking Champagne at Party (uncredited)
克劳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 .... Alexander 'Alex' Sebastian
Fay Baker .... Ethel
Bernice Barrett .... File Clerk (uncredited)
Bea Benaderet .... File Clerk (uncredited)
Candido Bonsato .... Waiter (uncredited)
Charles D. Brown .... Judge (uncredited)
Wally Brown .... Mr. Hopkins
Eddie Bruce .... Reporter (uncredited)
Paul Bryan .... Photographer (uncredited)
路易斯·卡尔亨 Louis Calhern .... Captain Paul Prescott
Aileen Carlyle .... Woman at Party (uncredited)
Beulah Christian .... Woman (uncredited)

【外文别名】
Alfred Hitchcock's Notorious(1946)

电炉有
http://lib.verycd.com/2006/08/30/0000118081.html

第二部,貌似传说中的《险途恋情》,但是译制片很难找到。

⑶ 寻找两部国外的早期电影!!

三分之一情人

⑷ 一部早期的美国电影:一群人乘潜水艇到海底的生化实验室,途中遇到了巨大的海蜇一样的怪物

《惊爆无底洞》是由Juan Piquer Simón执导,李·艾尔米、雷·韦斯主演的一部影片,上映时间1990年7月26日。
剧情简介:
美国深海勘查潜艇“赛任1号”在一次例行任务中失事,当局命令潜艇设计师(主人公)组织一支由军人和各类科学家构成的小队,乘坐另一艘同型潜艇“赛任2号”下海救援“赛任1号”,成员里面有两个女性,其中一个是潜艇设计师的前妻。
搜索的线索是“赛任1号”上面的一只“黑匣子”。救援队据此潜航到一个非常隐蔽的海沟。途中这艘黄色潜艇被一个巨大的白色不明物体包裹住,艇长用电击法驱走这个怪物。三名潜水员出艇勘查,发现这里的海藻发生过变异,大得出奇。一名潜水员遭隐藏在海藻林间的异形生物突袭而亡,另两名生还者采集了一些变异的海藻后返回潜艇。
潜艇为了躲避变异生物的袭击,进入了海沟内部探险,结果发现海沟最底部有一个巨大空洞,潜艇浮出水面,艇员们穿着如同宇航服的特种防护衣进入这个幽深的洞穴,发现内部竟然有人工开凿的痕迹,里面到处都是变异生物,有的类似巨型蜜蜂,有的类似海蛇和恐龙的杂交体,并且所有的生物身上都带有剧毒。
队员们在留守在潜艇中的通讯指挥员的指示下不断深入,寻找遗失的黑匣子。然而当他们在洞内巡视时,一头异形怪物穿破一名队员的保护罩,进入他的体内,队员们被迫将其击毙。
同时,潜艇上的变异海藻入侵了潜艇上的饮水系统,接触海藻或者饮用了被海藻污染的水,都会被侵蚀逐渐变为海藻的饲料,一个杂役兵因此感染而死。
队员们划着橡皮筏返回潜艇途中,又被水中的异形逐个消灭。
潜艇设计师和两个女队员以及一个男科学家继续在洞中考察。他们发现了一个实验室,在一具干尸面前的电脑上查到了所有的秘密,原来这个海沟是美国政府遗弃的一个研究生物武器的秘密基地,科学家通过生物基因杂交生产出了大量的生物武器,但是不知是何原因试验发生事故,所有的科学家被那些生物杀死,无一幸免。
他们试图炸毁试验基地,不料在一个基因交换室遇到了最可怕的怪物------一个竖挂在墙壁上的多脚海星。在大家用步枪抵抗这个海星的时候,一个男科学家被海星巨大的触手卷走,一个女队员则被海星吸进口中……
任务结束,旧情鸳鸯回到潜艇上,却被一直呆在潜艇中的通讯指挥员截住并吐露实情: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黑匣子,这次行动的真正目的就是取回生物试验的那张资料光盘,所以他才一步步引导队员们接近那个嗜血实验室,而且第一批返回的队员们有两人本来可以免受异形攻击的,也是他从中作祟将舱门反锁,让那两个队员活活的被异形拉进水中……
通讯指挥员实现了自己的全盘计划,把幸存的三人:旧情鸳鸯和艇长关在寄生着变异海藻的船舱内,幸而潜艇设计师把那张要命的光盘留在手中,提出和通讯指挥员合作,将其骗入船舱并被海藻感染而死。
正当幸存者逃离危险之地时,却发现艇长没有跟随他们一起进入逃生舱,艇长告诉他们,刚才制服通讯指挥员时他不小心被海藻感染了,决定牺牲自己毁灭这个秘密基地。
最后,那对夫妻带着光盘乘逃生舱逃离了恐怖深渊,回到陆地上揭露政府的阴谋,而艇长则启动了潜艇的自毁系统,炸毁了海沟的出口,将那些变异生物永远封闭在海底深渊之中。

⑸ 求早期外国穿越电影

《费城实验》很早的时空穿梭实验
《回到未来》很经典的时间旅行三部曲
《终结者》很火爆的未来战士
《12只猴子》很耐人寻味的宿命轮回
《超时空效应》无线电跨时空拯救

⑹ 欧美早期丧尸电影!!很早的 要全面点的啊

<活死人系列>是 乔治。A.罗米罗 讲述吸血僵尸故事的“死亡三部曲”。
## 这个恐怖片系列开篇是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这部影片开创了美国僵尸题材恐怖片的先河。## 《活死人黎明》重拍自1979年的同名电影是第二部.最后一部是
1986年上映的《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导演罗米罗本人也拍摄了他自己的
第四部吸血僵尸恐怖电影《死亡结算》(Dead Reckoning),预算花费仅用了1000万美元。
<活死人系列>的其他电影都是根据这三部曲改编的。

这题材电影刚出的时候专有名称为Living dead中文翻译活死人;
后来出现各种同类名称,中文直接翻译为丧尸

以下这些都是早期的作品:
活死人之夜 活死人黎明 活死人之地 丧尸出笼
活死人归来系列 死亡日记/活死人之日 猎杀活死人 末日侵袭Doomsday
死亡航班 杀出个黎明 僵尸战争Stone's War 僵尸战争Zombie Wars(这两部是讲述二战士兵对抗僵尸)
僵尸人 丧尸出笼2 尸地禁区 死亡之屋系列 刑房-恐怖星球

以后的作品:
我是传奇 生化危机系列 惊变28天 惊变28周。。。。。。因为很多大家都知道所以就不再讲了。呃,没记错是3月14日吧,最新丧尸电影: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

希望可以帮到伱

⑺ 介绍几部外国五六十年代经典的老电影

像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后窗》《西北偏北》《惊魂记》都是十分经典
还有比如玛丽莲梦露的《七年之痒》《热情似火》都是事业顶峰时期的作品
我个人挺喜欢《蒂凡尼的早餐》那时的赫本已经褪去了《罗马假日》里的青涩
显得高贵典雅
还有费雯丽
马龙白兰度携手的《欲望号街车》或者《出水芙蓉》《方托马斯的反击》等的喜剧电影也是不错的选择
希望你找到适合自己的

⑻ 美国早期经典电影

我喜欢的经典的
《勇敢的心》、《雨人》、《肖申克的救赎》、《人工智能》
《剪刀手爱德华》、《与狼共舞》、《大鱼》、《完美的世界》
《美丽人生》、《海上钢琴师》、《恋恋笔记本》
《美丽人生》和《西伯利亚的理发师》这两个如果没有结尾算得上是喜剧,但是加上结局就是特别悲的悲剧。所谓的笑中带泪的电影了。
喜剧的
《幸福中转站》很好笑也很温馨
《真爱至上》节日气很浓的很温馨的爱情喜剧
《BJ单身日记》、《单身汉》、《落跑新娘》、《律政俏佳人》爱情喜剧

⑼ 求一部欧美早期的穿越科幻电影

1999年美国电影《时空过客》,又名《K02灾难制造者》
剧情介绍主角Tom在回忆两年前他在采访电厂大火。一个不应该出现在那里的人掉了一枚奇怪的铜板,Tom犹豫了一下,蹲下去检视,逃过一劫。
恼于最近没有大灾难的主编派他去做个回顾灾难的专栏。他到档案室结识了女主角
Elizabeth后,独自一人翻阅电脑里的大灾难记录----兴登堡号爆炸、铁达尼号沉船、电场大火----赫然发现在这些横跨几十年的大灾难中,有一
个人长相完全不变地出现在每一张照片里,而且这个人好像就是他在电厂大火中瞥见的那个人。考虑到电脑图档可能被修改,主角被派去Smithsonian图
书馆查阅原始资料。
在飞机上发现那个神秘人就坐在另一边。趁对方上厕所他立刻去翻风干脸的随身行李,在里面他找到一本“惊悚导览手册”,里面记载着兴登堡、铁达尼、电厂大火、他搭的这架飞机会空中对撞、地下铁脱轨...主角用神秘人包中的枪“劫机”,阻止了飞机空中对撞。
飞机降落后,神秘人失踪,Tom被FBI当成劫机犯审讯。两个骇客造型的杀手冲进来,摆平警卫,绑架了他。他趁乱

⑽ 外国早期的经典科幻电影

007 铁金刚大战太空城
月球旅行记
星球大战
星际旅行
外星人.E.T
第五元素
回到未来
终结者

把这些电影名字输入到www.youku.com的搜索框中搜索,自然能找到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