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瓣评分7.4的《五个扑水的少年》,这部青春片本土化改编成功吗
今年国庆档除了《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两部大作外,还有一部青春热血的电影作品《五个扑水的少年》,它改编自日本的2001年的票房冠军电影,原版电影是日本同名电影《五个扑水的少年》,五个平凡普通但性格各异的高中少年,因为一次意外的事故必须完成一场男子花样游泳表演。
影片本土化改编整体还算成功
这部影片的本土化改编还算成功,整体还是很不错的。本土化改编其中就包括角色的选择和适配度。男主角张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回头细数我们的青春时代,记忆里总有那些闪闪发光的人,但大部分人回望中学时代,自己都是像张伟一样的普通人。成绩不好不坏,长相不好不坏,在学习上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我好想已经努力过了最后也只是普通人,父母对自己没有期望,平凡的自己就注定平凡的过完这一生。
虽然在剧情衔接上,《五个扑水的少年》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影片最后主办方取消活动太刻意,像是在故意升华主题,引出五位少年的花样游泳表演,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这部青春片改编整体是成功的。
2. 获四座奥斯卡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优秀在哪里
寄生虫》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它的观赏性应该是今年所有类型片里最强的。寄生虫》是一部指向明确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韩国社会的阶级、尤其是阶级固化的问题,光看到这一点其实对导演意图掌握得尚不够精确,在这种固化的阶级社会下,绑在被剥削阶级那些奴隶们身上的“精神镣铐”——“成功学”,才是导演真正的聚焦点。
要理解这个核心主题,需要从电影中读懂三个隐晦的伏笔。
1、主角一家实际上是破产中产阶级
2、主角一家深受成功学荼毒
3、韩国社会严重的阶级固化和就业困难
理解了这三个伏笔,故事剧情就会通顺起来。主角一家成功混入了朴社长家,生活都阳光了起来。他们的成功学梦想更加炽热起来,最终,还是爆发了阶级矛盾,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3. 如何评价影视作品《五个扑水的少年》
《五个扑水的少年》情节虽然老套却是合理。一个开会打瞌睡的老师误解了校领导意思,成立了一个只有五个少年的男子花样游泳队。(也是看这部片子才知道,原来男子也有花游,而且要八人才成队。)五个少年中仅有一个人的体育是过关的,还有一个还不会游泳。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到花游队。第一天训练,,指导老师就受伤住院了,他叮嘱懵懵懂懂的队长张伟,一定要把花游队搞下去。
就是这个干啥啥不行的队长懵懵懂懂、鲁鲁莽莽地找到一个过气教练,然后把大家团结到了一起。当训练渐进佳境的时候,爆出那个“教练”其实只是省花游队一个厨子。队友们因此争执、受伤、住院。队长在医院里崩溃大哭。
就是这个大哭的场面被抖音红人拍到,红人发起“支持梦想”的短视频。一时间,花游队起死回生、发展壮大。
可是临到比赛的时候又出了波折。由于比赛时长太长,高中游泳大赛只能取消男子花游的表演赛,准备了一个多月的花游队没法上场,少年们很受打击。但是,他们没有气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在大赛即将结束的时候登上了大赛的赛场。干净漂亮的演出赢得在场所有观众的欢呼。他们闪闪发光的模样就是青春的模样。
4. 印度电影体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哪些印度电影是贴近现实生活的
印度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比较推荐阿米尔·汗,米叔的作品很多都以抨击现实问题为核心,但是他又处理的非常戏剧化,不必让你看得特别难受。观后会意识到问题又不会绝望而是抱着会打破这个问题的兴奋感,这跟韩国、日本的一些现实题材看完让人绝望相比还是很值得推崇的。
1、《三傻大闹宝莱坞》,教育制度与阶级差距。
伊西亚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梦想成为一名歌手。但是伊西亚生活在一个不自由的家庭之中,性格爆裂独断专横的父亲经常对母亲拳脚相向,并且禁止伊西亚唱歌追求理想。 疼爱女儿的母亲鼓励她带上面罩在网络上唱歌,这个主意让她获得许多粉丝。然而就在这时候,父亲调换工作,要求他们跟着自已到另一个地方去。
5. 《唐人街探案》又搞笑又悬疑,大家是如何评价这个电影的
是《唐人街探案》让我认同了陈思诚是才子的这一事实,这部电影情节紧凑酣畅淋漓,完美的糅合了悬疑与喜剧电影的闪亮因素,也因此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16年年初上映斩获8亿多票房,就夫妻档电影来说不论票房数还是口碑都完胜同期的喜剧电影《恶棍天使》。
每个精巧构思的杀人背后必定隐藏着恶意的深渊,影片中没有交待小女孩处心积虑的动机有点拙劣;颂帕的儿子丹只是失踪,到底死了没有,这个也有些说不过去。不过瑕不掩瑜,整体来看《唐人街探案》既符合商业电影的要求又有坚持自我、展现自我的用心,毕竟一部好的片子才会衍生出第二部,《唐探2》的精彩上映就是对《唐人街探案》的莫大肯定。
6. 哪些电影翻拍后超越了原版本
一、《误杀瞒天记》,去年肖央主演的《误杀》大受好评,不少观众都看出来这部电影是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不过有点值得表扬的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做了很大的本土化,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更便于接受。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印度原版的误杀瞒天记其实是翻拍于印度2013年的电影《较量》,而且目前这个电影翻拍过四次,其中三个版本是印度自己翻拍自己。
四、《闻香识女人》这部电翻拍自1974年的意大利版电影《女人香》,原版侧重于呈现情感和意大利独特的文化特征。而翻拍后闻香识女人则是将重点放在了两个男人互相拯救的故事。盲人维护了男主的尊严,而男主也让盲人重新“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之光。此电影看过多次,每次都能给我不同的能量!
7. 南京南京电影简介
简介: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宋希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数十万中国军民遭到残忍杀戮,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大量的难民涌到这里寻求救助。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归国女教师姜淑 云(高圆圆饰),金陵女子学院魏特琳女士,积极营救中国难民,用他们的勇敢和坚毅与日本人周旋。
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中国妇女。于是舞女小江(江一燕饰),虽然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为了拯救其他妇女,她坚定地站了出来。唐先生(范伟饰)这样懦弱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凶暴的日军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但在痛失爱女和小姨子后,难掩良心的诘问,最终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饰),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占领者,在日军对中国人的杀戮中,他从一个士兵变成一个麻木的机器,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虚和罪恶之中,逐渐走向崩溃。最后,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7)国外本土化的电影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
1、陆剑雄。
陆剑雄,中国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下级军官,在破城之际,连同十万名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士兵一起陷入了日本军队的包围之中。他和那些不希望投降的士兵组织了一场没有希望而惨烈的抵抗。抵抗失败后他亲身经历了最终蔓延至全城的大搜捕和大屠杀。
2、姜淑云。
美丽的中国女性,拉贝的秘书。姜淑云和所有难民营的领导共同奋斗,希望能保全难民营里二十万人的生命,但是她们发现,她们的身躯和生命难以阻挡每天前来搜捕男人,强奸妇女的日本军人。对于姜淑云而言,这位在欧洲学习回来的女老师内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愿望:记录下这段惨烈的历史,让全世界的人知道。
3、唐天祥。
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生活彻底陷入了黑暗和恐慌。他有美丽的妻子,妹妹和女儿,城破的时候,他相信拉贝对他的保护,对日本军队抱有幻想,他觉得日本军队会带来秩序。他甚至因此而学起了日语,并协助日本军队在南京城中开设慰安所,他甚至出卖了陆剑雄等潜伏在难民营中的士兵。当他已然失去了一切时,他决心反抗。
8. 《情圣》如何将国外经典电影成功地进行本地化
“好久没在电影院这么开怀过了”,想必这是很多观众看完《情圣》后发出的第一声感叹。
爆笑喜剧《情圣》无疑是2017年荧幕上的第一匹黑马。元旦三天小假期,《情圣》以票房总计接近 1.7 亿的成绩,力压同档大片《长城》、《铁道飞虎》成为档期冠军,并且在临近春节档,仍然无视《太空之旅》等好莱坞大片,每日以1000多万的顽强生命力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最终斩获6.56亿票房。
此前,【话娱】记者专访到发行界的“老司机”李宁,从发行的角度深度剖析了影片获得成功的原因。李宁认为,从制作上来看,《情圣》其实不是黑马,而是斑马。那么主创团队究竟在影片制作上花了哪些功夫,才让这匹斑马在众多大片中实现逆袭。近日,【话娱】记者采访到《情圣》的导演宋晓飞,与这位新晋导演兼资深摄影师,聊了聊《情圣》创作上的种种。
9. 愤怒的小孩的影片评价
《愤怒的小孩》最大的特点在于主创的童心,所有笑点都属于“可爱”型,这种东西的受众没有年龄界限,大人孩子看了都喜欢。而本片和之前看过的儿童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在孩子身上看到非常单纯、真实的特质,孩子就是孩子的样,一点没有大人教出来的痕迹。难得的是把国外成功的电影模式进行了本土化,而且没有山寨感。影片中的明星多元化是合家欢喜剧的要素之一,“他们饰演的角色要么就是无伤大雅的怪咖,像范伟演既是不敬言笑的爷爷也是难舍军旅情结的老兵,陶泽如演的面馆老板也是酒鬼,江珊饰演的电视剧迷,陈坤、张译则饰演帅得像漫画的型男正角,还有就是笨到又可恨又可爱的坏蛋,吃尽苦头的笨贼三人组,有点类似动画片中的反派,极尽夸张、坏而不恶。”(新浪)
对于这样一部儿童电影而言,《愤怒的小孩》是足够有趣的;在有趣之余,又能让大人们思考一下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夕阳红之恋等等社会问题,也算是做足功课了。(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