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戛纳电影节中国明星“没有作品只为走红毯”的现象
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So,70届戛纳电影节已于5月18号开始了。因为戛纳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不难解释中国影星“没有作品只为走红毯”的现象,只有一个目的“想红”。
❷ 戛纳电影节落幕,中国短片获“短片金棕榈奖”,这部短片优秀在哪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主竞赛单元各个奖项一一颁出,鲁本·奥斯特伦德导演的《悲伤三角》拿下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成为了当晚的大赢家,而中国年轻导演陈剑莹执导、姚安娜主演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陈剑莹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是中国新杰出年轻导演,而提起姚安娜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华为老总任正非的次女,这也是她首次挑战拍摄文艺短片。
该短片的优秀闪光点很多,胶片拍摄,精良的画面和音乐,整部电影充满了独具特色的文艺气息,姚安娜颠覆以往形象,以邻家女孩的形象置身于宜宾小城的山水之间,重新走过自己生活的城市,那种对自己故土的诗意表达和细腻深情,姚安娜都能完美演绎出来。对于年轻的导演和演员,该片的获奖是对她们才华最大的认可,希望日后她们能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❸ 有哪些中国人在戛纳电影节当过颁奖嘉宾
中国人中颁过奖的只有巩俐,章子怡,李宇春
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国人获奖情况:
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获得第四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洩》,入选影展竞赛单元,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评委会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得最佳导演奖。
2002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自开办以来,戛纳国际电影节始终坚持其创立初衷即推动电影节发展,振兴世界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国际舞台。
除了对电影节初衷的坚持,电影节也准备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影节在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也一直在进步发展,他们致力于发现电影行业新人并且为电影节创造一个交流与创造的平台。
❹ 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那些奖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委会特别大奖、特别技术奖、金棕榈奖、最高综合技术奖、最高技术大奖,获奖影片及时间如下:
1、《杨贵妃》
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主要讲述杨贵妃深得唐明皇的宠爱,贵妃之兄杨国忠凭妹显贵,位居丞相,却因为贪赃枉法,引起军民共愤。最终贵妃走到梨花树下投缳自尽,整部电影相当悲情。
2、《侠女》
1975年胡金铨执导的《侠女》夺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该片根据蒲松龄所着《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侠女》改编,讲述明代书生顾省斋为了妻子,与东厂交锋对决的故事。《侠女》的武侠题材、戏曲美学和东方思考的完美结合,被后世的武侠电影模仿与借鉴。
3、《霸王别姬》
1993年陈凯歌凭《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部电影可谓是华语电影巅峰之作,至今无电影可以媲美。该片改编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4、《戏梦人生》
1993年侯孝贤执导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它是一部记实性电影,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5、《活着》
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获评委会大奖。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史诗的电影,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电影和原着比较起来,基本接近于原着,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座巅峰。
6、《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5年张艺谋执导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讲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乡村少年水生来到上海滩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后小金宝所引出的黑帮悲情故事。也是张艺谋把文艺元素和类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影片讲述了一对同性恋人前往南美游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果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这部电影无论从镜头、情节、主旨、美感都运用到了极致。是王家卫最有水准的一部电影。
8、《荆轲刺秦王》
1999年陈凯歌执导的《荆轲刺秦王》获第52届最高技术大奖。该片讲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荆轲刺秦王》中,陈凯歌把那个时代的历史,很艺术地搬到银幕上,算是对历史的敬畏。
9、《鬼子来了》
2000年中国导演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第53届评委会特别大奖。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国人忍让但坚韧不拔的性格。
10、《花样年华》
2000年,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特别技术奖。此片由王家卫自编自导,改编自刘以鬯的《对倒》,讲述了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的电影。
11、《一一》
2000年杨德昌执导的《一一》夺得最佳导演奖。这是一部刻画出家庭亲情及生命意义的电影。本片主演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杨德昌遗作。
12、《青红》
2005年由王小帅执导的《青红》获第58届评委会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青红》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探索家族长老和子嗣之间矛盾冲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风沉醉的夜晚》
2009年娄烨导演,梅峰担任编剧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最佳编剧奖。影片讲述2007年的南京发生的两男一女的情欲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罗海涛驱车前往海边,偶遇了漂亮女孩晓雪,随后三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欲望的斗争。这是一部特别安静的电影,没多少对话,就连戏剧冲突都少。
14、《天注定》
2013年贾樟柯执导的电影《天注定》获最佳编剧奖。影片主要讲述了三儿骑摩托回家,与大海擦肩而过。大海焦灼于村里的煤矿被私人侵占。小玉告诉男友这个春天他们的感情要有个决定。广州,小辉不停地换工作。四个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他们交错相遇,各自面对生活之中的忧伤,爱与希望。这是贾樟柯最与众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聂隐娘》
2015年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主要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这也是侯孝贤拍出的最美电影,浓浓的唐朝古风,美到令人窒息。
❺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电影越来越难以入围戛纳了呢
首先,这个问题说的,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电影越来越难以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了,事实上在短片环节中国还是有入围的。那么为什么重头戏的主竞赛单元,也就是说有机会冲击金棕榈的电影,中国越来越少了。
2016年是0,2017同样是0。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按理说中国的文艺方面也应当跟着经济一同强起来,套用政治课本上的话,那就是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事实上,中国没有出现经济和文化的悖论,你必须承认,在近几年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差强人意的。16年和17年的国产佳片,口碑都很是不错。并且在一些新类型的尝试中,也有了突破。
比方说吧,《百鸟朝凤》、《山河故人》、《路边野餐》,这样的电影显然不是符合院线口味的电影,但在中国仍然得到了一定的支持。这就是一种进步。并且类似于《湄公河行动》这样的商业类型片,中国也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一度让我感到惊喜。而《路边野餐》,也有几分贾樟柯《小武》的味道。
所以,中国电影的前景我十分看好,说直白些,一个越来越有钱的国家,电影不可能越拍越烂。
戛纳为美法几近垄断的局面,中国迟早是要充当搅屎棍的角色的。对于这两年零入围,也不必过度担忧,不契合戛纳的胃口而已,其实没什么。入围戛纳的那些电影中,也未必部部都比国产佳片好。
❻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电影越来越难以入围戛纳了呢
首先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中国电影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打得火热的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寻路戛纳。
举几个例子吧。1993年,第4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三度入围,侯孝贤的《戏梦人生》摘得评审团大奖。紧随《霸王别姬》光芒万丈的第二年,张艺谋迎来了他的戛纳时代。1994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张艺谋导演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主演葛优成为首位华人影帝。2000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顶峰,姜文凭借《鬼子来了》获得评委会大奖,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凭借《一一》获得最佳导演奖,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封帝。
“唯票房论”的商业电影自然入不了主打情怀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眼。沉下心来少些唯利是图,或许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❼ 2022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都会有哪些作品获奖
都有《悲情三角》、《分手的决心》、《亲密》、《正午之星》、《天堂来的男孩》等作品获奖。
❽ 63届戛纳电影节出席名单
最佳编剧奖:李沧东《诗》(韩国)
最佳导演奖:马修·阿马立克《巡演》(法国)
评审团大奖:夏维尔·毕沃斯《神与人》(法国)
最佳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合法副本》(法国)
一种关注最佳影片:洪常秀《夏夏夏》(韩国)
技术大奖: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美错》
一种关注费比西奖:保罗·阿德里安《艾格丝·柯西斯》
评委会大奖:马哈曼特-萨雷·哈隆《尖叫的男人》(法国/比利时/乍得)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泰国)
一种关注最佳女演员奖:Victoria Raposo、Adela Sanchez、Eva Bianco《唇》
最佳男演员:贾维尔·巴登《美错》(西班牙)、埃里奥·杰曼诺《我们的生活》(意大利/法国)
❾ 第7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都有哪些中国明星现身红毯
因为它每年都在法国夏纳举行,所以命名为法国夏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就已经开始举办,在每年的五月中旬举行。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与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我国有多部电影入围过竞赛单元,也有多部电影获得过奖项。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棕榈奖采用符合标准的原料进行制作,具有环保意义,它的外形设计也独具匠心,有五位大师花费40个小时以上时间进行手工雕琢,是电影节最令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奖项。
法国加纳电影节虽然有延迟,但是能够顺利开展也说明疫情在法国以及国际上其它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全世界人民还是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控疫情。
❿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有哪些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
20世纪60年代,李翰祥的《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获得技术大奖,成为首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屠居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杨德昌凭《一一》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的《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杜笃之)、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获得一种关注单元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凭法语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巩俐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的《江城夏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
2009年,梅峰凭《春风沉醉的晚上》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是继王小帅凭《左右》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杨紫琼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13年,贾樟柯凭《天注 定》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15年,贾樟柯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成为首位获得金马车奖的华人导演;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2018年,魏书钧的短片《延边少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提名奖。
2021年,唐艺的短片《天下乌鸦》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