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过程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和展映影片的邀片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本届电影市场将诚邀电影企业、产业基地、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等各类相关机构,汇聚了电影创作、制作、发行、院线/影院、网站电视、宣传等全产业链,辐射到金融、出版、广告、法律咨询等多个相关领域,形成一个产业环节齐全、交流交易便捷、服务保障有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电影市场。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于2015年11月3日正式启动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及专业机构征集优秀海报作品,通过海选、初选、复选,评出6副入围作品,获奖个人或单位将获得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颁发的奖金和荣誉证书。
具体海报征集要求:
一、活动全称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征集
二、作品创意主题
作品要体现北京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办节主旨,凸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办节模式,突出文化惠民理念以及“大师(Master)、大众(Mass)、大市场(Market)”的办节特色和节日氛围。
三、作品要求
(一)应征作品应庄重大方、构思新颖、创意鲜活、色彩明快、图文并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时代感、艺术性和震撼力。应征作品应配有作品名称和设计说明。
(二)应征作品在设计中,需包含以下元素:
1、北京国际电影节标志(LOGO);
2、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英文标准名称;
3、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中英文标准名称。
(三)参加征集活动的海报作品所有内容均应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也不属于公开作品。
四、作品注意事项及提交要求
(一)海报设计作品电子文件格式为:JPG格式,作品设计精度应在300dpi以上。
(二)北京国际电影节标志(LOGO)以及核心图形可登陆电影节官方网站http://www.bjiff.com/查询、下载,同时必须遵循相关使用规范。
(三)应提交应征者签章(签名或者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的《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征集报名表》(详见附件一)。
(四)凡运用了照片的作品,需同时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肖像权”、“照片使用权”证明文件。
(五)提交作品应明显区别于其他电影节等活动的宣传海报。
(六)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任何法律法规的内容。
(七)提交作品或任何用于作品创作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着作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
(八)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威胁国家间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其他有悖社会道德风尚和善良风俗的内容。
(九)所有应征作品组委会均不负责退还,请应征者自留底稿。
(十)应征者参与本次活动产生的一切费用自理。
五、版权说明
(一)所有投稿作品必须保证设计的原创性,如有任何侵权行为,责任由作者本人自负。
(二)参加本次活动的海报作品拥有权将归属电影节组委会。组委会有权对所有获奖作品复制、出版(含电子出版)、展出、推广。
(三)对入选的入围作品中,创意优秀而未能达到体现电影节全部内涵的作品,组委会有权要求原创作者或自行组织专业设计人员和机构重新制作。
(四)原创作者具有署名权,并可获得原定奖金及荣誉证书。
六、评选实施步骤
1、征集:2015.11.3——12.31(线上宣传征集)
2、初选:2016.1.1——1.15(宣推部领衔选100幅)
3、复选:2016.1.16——1.30(投票产生30幅)
4、终选:2016.1.31——2.5(评委选取6幅获奖作品)
奖项公布:2016年2月(收取大图签署版权协议并使用于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七、奖项设置
总奖金:6.5万元人民币(税前)
一等奖一名:3万元奖金并授予荣誉证书
二等奖二名:1万元奖金/人并授予荣誉证书
三等奖三名: 5千元奖金/人并授予荣誉证书
八、作品征集时限
本次征集活动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作品与《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征集报名表》一起上传至北京国际电影节官网。 本届展映将带来约300部精彩纷呈的中外电影,在北京25家影院及5所高校举行近千场放映。力图展现“春天到北京来看世界上最好的电影”这一目标。
22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正式公布首批片单,其中包括科幻经典《异形》系列、香港银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纪念、美国电影大师比利怀德110周年纪念以及中美日三位杰出女星陈燕燕、玛丽莲梦露、原节子的纪念专题等6个专题,总计19部影片(具体片目见附表),均为影史知名的经典作品。这些放映专题还有其他影片尚未揭晓,将逐步公布完善。
② 哪儿可以下载 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父亲》----韩培印和韩胜利
父亲父亲地区:陕西类型:纪录片语言:国语剧长:50分钟更新时间:2010-12-7 11:46:003412012
下载地址:http://www.wmcn.com/sbyx/ShowInfo.asp?InfoID=1404
下载简介:2002年,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西安一所大学,从农村来到城市。为了儿子的生活费与学费,老韩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到西安打工。做了一辈子农民的老韩坚信支持会改变命运--儿子上了大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老韩每个月赚五百块,可是胜利上大学一年就要花一万块。老韩住的地方,一块钱一晚,每天枕着砖头入睡,胜利则每天烦恼下一餐吃什么,同时盯着同学手中的矿泉水瓶,想着要拿来卖钱。
胜利即将毕业,性格内向的他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感觉这个城市愈来愈远,大学毕业,却很可能赚的比父亲还要少。
老韩随身带着一个本子,里面记满了三年来十元、二十元的借款纪录,以及他对儿子胜利的期望:“我儿胜利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父亲六十岁前后,带咱全家到北京好好地玩几天,那时候咱们大家都很有钱……”
③ 《一九四二》电影结尾!
《一九四二》电影结局是在火车上拴柱的俩孩子都丢了,拴柱跳下火车去找孩子结果被日本人抓了,因为不想当劳工也不愿意把手里的木风车给日本人而被杀。最后只剩下老东家一个人,老东家往回走,别人问他,是不是陕西那边也不能活,他说要死也要死在一个离家乡近的地方。遇到一个小女孩哭自己死去的妈妈,与小女孩说,你叫我一声爷,咱俩就认识了。小女孩叫一声爷,两人相依为命向会走。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影片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一九四二》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bgMjNh5ttaNZVVfScGo3mQ
④ 2021北京国际电影节时间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宣布重启,定于2021年9月21日至29日期间举办。
北京国际电影节(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写:”BJIFF“),创办于2011年,是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大型国际电影活动。
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
标志含义
电影节的标志是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七枚叶片代表电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意为每枚叶片都是城市的一个剪影,代表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之间的某种关联性,“转动的风车寓意着吉祥如意,也预示着电影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⑤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合力生光”为主题,设计主体沿用上一届海报的核心元素——风车放映机。2021年9月23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放映活动走进北京市盲人学校,中国传媒大学15名师生志愿者为60名盲校学生放映无障碍电影《攀登者》。
本届市场放映以版权保护为前提,根据产业各方的需求提供内部放映,北京市场部将在影片映后推进供求方对话,同时全程配合片方宣传所有市场放映活动,以期达成市场放映供求的良性互动。入选影片将安排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内部放映,放映全程严格保密,片方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放映影片的完整版本或30分钟剪辑版本。
⑥ 谁担任了今年北影节的形象大使
吴京担任了本届今年北影节的形象大使。
本届电影节以“圆梦、奋进”为主题,
运用了北京元素“风车”;
设计师将风车想象成放映机,
把风车的吉庆、活力和中国电影的生生不息紧密结合在一起。
发布会还官宣了本届电影节的形象大使——吴京宣传片同步释出“十年练熟一套拳
十年爱上一座城
奋斗、坚守、梦圆、奋进
每个电影人都是一道光
蓄势待发、照亮中国电影的未来”。
⑦ 易烊千玺的网站叫什么
易烊千玺个人网站www.xiqianyangyi.com。
2022年5月20日,易烊千玺在社交平台公开自己的个人网站,并配文“一把钥匙”。
网站分为“日志”和“情绪垃圾桶”两个板块。在“日志”中,易烊千玺为了庆祝网站的诞生,分别演奏了二胡版《生日快乐歌》和二胡版《调皮的小星星》,表演下方还设有“言语”,供人评论;而“情绪垃圾桶”则是一个供人发泄情绪的垃圾箱,在这里,你可以写下自己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易烊千玺,2000年11月28日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舞者,演唱组合TFBOYS成员,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首登电视荧屏。2009年,加入飞炫少年组合。2013年,加入TFBOYS。
2021年7月26日,担任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青年宣传推广大使;9月17日,向观众介绍北影节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北京市场等活动。
⑧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中心承办的大型电影活动,自2011年创办。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定位于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是促进中国电影事业、产业发展,增进中外电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创办以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累计吸引万余名嘉宾、百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北京展映活动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场次达1600场;共举办11场主题论坛,邀请到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吕克·贝松、吴宇森、陈可辛、基努·里维斯、韩三平、保罗·哈尼曼等众多知名电影人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经验;电影市场累计吸引了约1800家电影公司和机构的近7000名业内人士,总计167.98亿元的市场签约额创下中国电影节展交易额纪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易市场,超过了亚洲仅有的三个国际A类电影节东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额紧追世界最大欧洲的戛纳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 ;近300家国内外媒体的2000余名记者对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了深度报道。
活动的宗旨为“融汇中国国内与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与交易平台”。 2013年3月21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发布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奖杯、第三届电影节海报,并为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6家指定展映影院举行授牌仪式。
“天坛奖”奖杯正式发布
制作历时5个月,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
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坛奖“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中
体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主旨,体现了“天坛奖”的评奖定位和目标,充分表达了北京电影和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交流与对话、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电影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
奖杯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过程历时5个多月,共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经过了十几轮筛选修改,先后得到国内10多位着名的设计、雕塑、工艺等方面的专家帮助和指导,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以及对奖杯造型精雕细琢制造出这个奖杯成品。奖杯整体高度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数,喻指天坛奖的至高荣誉。“9”谐音“天长地久”也是人们崇尚吉祥之涵义。 2013年4月举办, 从本届开始设立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它将成为北京电影节的常设主体活动,每年一届,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共10个奖项。
这届共收到了56个国家、地区的531部影片报名参赛,有15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天坛奖”十个奖项。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交易在中华世纪坛举办。据统计,本届电影节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逾105亿元,比上届增长20%,洽商金额再创新高。
在本届电影节上,来自法国、韩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和展商共举办了13场推介活动,围绕后期特效及技术和电影外景地拍摄进行宣传推介。32个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制作38.03亿元,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建设项目34亿元,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元,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额23亿元。
据悉,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的参展展商数量达248家,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展商125家,数量首次超过国内展商。主办方首次提出“电影要素”的概念,在关注版权交易的同时,将展示交易主体延展到电影策划、制作、发行、院线、宣传等电影全产业链 。 2015年3月16日上午,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组委会公布了本届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名单、介绍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筹备情况、特色亮点、“北京展映”单元的进展情况以及嘉年华活动概况,同时公布了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定于2015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开、闭幕式将移师怀柔雁栖湖景区。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整体活动包括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 201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4月16日18:00,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
《梦想合伙人》、《纽约纽约》、《长江图》、《快手枪手快枪手》、《我的战争》、《谁的青春不迷茫》、《冒牌卧底》、《我们的十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纽约人在北京》 、等剧组主创亮相开幕式红毯,全程直播。
⑨ 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有什么意义
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
电影节的标志是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七枚叶片代表电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意为每枚叶片都是城市的一个剪影,代表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之间的某种关联性,“转动的风车寓意着吉祥如意,也预示着电影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办背景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从此,电影与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市拥有全国80%的制片机构,拥有全国80%的导演、演员、摄影等创作人才和制片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电影创作硕果累累。全国37条城市电影院线中有13条院线在京有所属影院。
2010年,北京的电影业快速发展,电影佳作精彩纷呈,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电影产业生机勃勃,北京地区故事片产量约占全国的50%,年观影人数超过2700万人次,电影票房收入接近12亿元。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不仅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文化资源的逐步积累。举办电影节,在促进电影国际化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中实现“双赢”。
“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是我作为一个老电影人多年的愿望。”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季正式创办,2012年2月,北京国际电影季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并设立评奖单元,2013年开始评奖,自此,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正式设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