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希特勒闪击波兰是什么电影
希特勒闪击波兰是电影《波兰闪击战》。
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也是世界战争史中着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者“1939年九月战役”,西方各国称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基本介绍
德军为了消灭英法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提高自己的战略地位,增加军事经济来源和建立进攻前苏联的战略基地,于是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
并赋予其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不过被波兰拒绝了。1939年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不久后承诺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使得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着名的十大战役之一“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贰’ 问一部战争电影的片名
片 名:星星敢死队
出 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阿尔克电影制片厂
发 行:2004年1月
类 别:战争
编 剧:叶甫盖尼·格里戈里耶夫
尼古拉·列别捷夫
亚历山大·波罗季亚斯科夫
导 演:尼古拉·列别捷夫
主 演:伊戈尔·别特连科
阿尔焦姆·谢马金
阿尔克谢·巴宁
阿尔克谢·克拉夫琴
阿纳托利·古甲
片长:92mins
剧情:
1944年夏天,苏联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正一步步将德军逼出边界。在苏联与波兰接壤的西部边界,德军欲作最后挣扎。根据初步推测.在倍受苏军最高统帅部关注的某地域,德军正在调整部署准备进行最后的顽抗。为了准确查明德军在边界地域的真实作战意图,摸清敌人兵力及装备集结地点,苏军某部侦察分队潜入敌防御纵深进行侦察.先后均遭敌围歼。在侦察排严重减员的情况下,按照上级要求,临时组成了以特拉夫金中尉为组长包括其他6名战士在内的第三侦察小分队,携带一部无线电台深入敌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小分队
电台使用“星星”呼号与军司令部”大地”进行联络。夜幕掩盖之下,小分队插入德军纵深,不小心被德军发现.被迫撤至难以逾越的沼泽之中。战士布拉尼科夫陷入泥沼,就在他即将被吞没的一刹那,抓住了队友伸过来的枪管。
小分队七个人之间尽管有点小摩擦,但都不顾个人安危,先后抓捕了三名德国军人,查清了敌军假的货运车站.摸清了敌军的调整部署和部队集结情况。
就在侦察小分队取得一个个重要成果的同时,德军连下三道紧急命令,派遣万余兵力,全力实施搜索和剿灭“绿色幽灵”的”兽夹”行动,打算消灭侦察小分队……
小分队在遭遇战中损失了电台,为了将重要情报及时报告给苏军,冒险潜入敌军腹地抢夺电台:经过激烈的交战,他们终于夺得了电台,然后藏身于河边的小木屋中,德军从四面围了上来。枪声打破了寂静的森林,但是”星星”的讯息还是回荡在整个战区,敌军的部署终于被传送到了军司令部,传送到了最高统帅部,但是侦察兵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简评:
一部俄国总统普京点名要看的电影。作为一部战争电影,星星敢死队在继承了前苏联电影的一些优点的同时,也吸收了美国电影情节流畅,节奏感强的特点。俄国的编剧们似乎想打造一部俄国的雷霆大兵,可惜,资金和电影手段的贫乏限制了他们的创作。但是,作品中的闪光点也是不容抹杀的。作为一部充满着俄罗斯风情的新卫国战争电影,推荐给大家!IMDB评分8.1加上普京点名要看的电影,你怎么能错过呢?
‘叁’ 《波兰保卫战》为何被称作正真残酷的战争片
战争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讲,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家里。但我们的国家也曾经被战争蹂躏过,那些凄惨的景象很多也都被记录了下来,让人每看一次就难过一次。现在有很多关于战争的影视剧,但很多都有些不尊重史实。在这么多的战争片里面,一部不怎么起眼的《波兰保卫战》反而是评价很高的,说那才是一部真正的战争片。
在真正的枪炮声中,他们的成员不断的倒下,但他们从未放弃过,他们的口号是,哪怕流干最后一滴血。这部电影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的摄影技术,包括后期制作等,肯定是不如现代的,但正因为没有那么多花哨的修饰,所以它呈现出来的东西才显得更加真实起来。其实战争一直都是残酷的,所以请珍惜和平吧!
‘肆’ 寻找波兰骑兵和土耳其与俄罗斯战争电影....
火与剑,原着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小说和电影都很好看
‘伍’ 一部俄国人反抗波兰人的电影,结尾是反抗首领的儿子被波兰人在台上残酷的处死的情节
战国群雄
编剧: 弗拉基米尔·博托克 / 果戈理
主演: Vladimir Vdovichenkov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上映日期: 2009-02-19
片长: 129 分钟
‘陆’ 苏军拿板凳冲锋的电影叫什么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介绍
1941年6月25日,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鸟儿在歌唱、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公园里正举行联欢的舞会,祥和中,人们谈情说爱,追逐嬉戏,各自享受恬静、幸福的时光……
突然,飞机的俯冲扫射伴着铺天盖地的炮击撕裂了低沉的天空,爆炸的气浪和飞起来的尘埃瓦砾将惊恐的人们推倒、掩埋……
这就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最初的经典而残酷的战役改编成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开场。
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全部阵亡。
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惊慌中的士兵燃起斗志,将不同建制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
另一侧,德军一队人突入要塞,在搜索前进中与红军中尉率领的边防军遭遇,红军战士们或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或是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菜刀与德军展开白刃肉搏混战,刀枪不全的苏军凭借大无畏精神杀得德军死伤遍地、落荒而逃。
导演亚力山大,考特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苏德战争史上交战时间之长、红军战士之勇敢顽强、战斗场面之为“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
在烘托宏大主题内涵的同时,激战场面扣人心弦,空袭、爆炸、火炮、坦克重机枪、火焰喷射器,加之大量烟火、音效、特技的运用,战争大片所包含的元素精彩呈现,视听效果空前震撼!
剧情鉴赏
本片其实主要讲的是在1941年的夏天,苏联人民都还沉醉在安居乐业、欢声笑语的世界中,大家从来没有预感到战争会降临,但是突然炮弹光临到这个宁静的小镇中了,原来是德国人伪装成苏联的军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突袭。欢声笑语变成了尖叫哭喊,房屋倒塌,砖砾乱飞。战争就这么悄悄地降临了。
由于没有苏联自己的军队来支援,因此手无寸铁的苏联布列特斯的战士只能硬上,他们没有什么武器,因此会出现上边的景象,战士拿起板凳等各种能战斗的所谓的“武器”与德国军队的坦克枪炮进行对抗。他们就靠着这样的保卫家园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德国侵略者的进攻。
‘柒’ 俄罗斯电影坦克大战影评
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了解苏联与俄国差别的人评价,也有点儿想写东西了……首先要了解苏联时代的战争片电影与文学,有战壕派,主张描写战争的残酷性,对血肉横飞的场景页游描写,其次,还有一派是类似中国的委婉派,所以苏联战争电影里时常会描写一些很温馨的场景,例如电影敖德萨里经常有士兵与朋友聊天的温馨场景(然后突然一枚炸弹把士兵的位置爆炸了,没有血肉横飞,但整个叙事却比单单描写哨兵被炸死更能触动人心)、还有时不时在废墟里弹起来手风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应该算是这一派的文学电影。苏联二战题材的电影与当时的战争文学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苏联电影里比较常见的。这是苏联战争电影不同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文艺性很强,所以这部White Tiger 2012在叙事方面也继承了这种艺术气质。俄国人拍的《动乱时代》,描写古代俄罗斯与波兰的血海深仇的那部电影,也是这种拍法,很文艺,很神秘,就是线性叙事看上去都不是线性叙事的样子。
但是到了现在俄国人拍的二战电影里,看不到这种明显区别了,前些年的《斯大林格勒》的导演就是苏联时代培养的,还看得到很多苏联电影的风格,只是他的电影里多了一些新思维,还有一个描写一个女记者跟一名苏联女军官一起坚守在列宁格勒忍受饥饿的电影《列宁格勒》,也有一些新思维。这些新思维不能简单看做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对苏联文化的排斥。但是随着西方近些年对俄国的压迫,俄国人好像放开了对苏联文化的刻意压制,在电影里比较明显的就是前些年俄国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结尾明确提到了那些他们的先辈不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所以导演安排的旁白是,他们的理想与他们所作出的贡献。这个他们就是苏联人,而非俄国人,这是很多不了解俄国与苏联差别的影迷所看不懂的一个点。
所以这部《White Tiger》2012,其实原文翻译有错,不是坦克大战,对决,而是白虎,整个对抗狩猎白虎的过程有点儿像西洋文学史上的名作《白鲸》。而这部电影实际上也很少提到俄罗斯民族主义,不算是严格的宣传片,应该是一种后叶利钦时代苏联意识的一种微弱浮起,整个片子倒是可以看成是新思维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认为战争结束了,但是苏联反法西斯者还看到了法西斯的种子还在,所以那个被很多人当成神经病的坦克车长到了电影最后,还在念叨着白色虎式百年后还会出现。
‘捌’ 一部二战波兰抵抗苏联的电影
华沙保卫战,波兰2011年耶尔齐·霍夫曼执导电影。该片反映了1920年波兰人民抵抗苏联红军入侵的着名战役。
‘玖’ 冷门佳作,最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
11、《雅多维尔围城战》,爱尔兰战争片,讲述上世纪60年代初的刚果,爱尔兰驻守部队,面临法、比派遣的雇佣兵侵袭而艰难抵抗的故事,战争场面不少且比较惨烈。
‘拾’ 问一部二战电影名字,关于一个波兰人和一个苏联人还有一个女人的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罗高什金(александр
рогожкин)2002年拍摄的战争喜剧片!
汉语:战场上的布谷鸟(春天的杜鹃)
俄语:кукушка
英语:the
cuckoo
一个苏联士兵,一个芬兰士兵(芬兰在二战时被迫成为德军盟国),一个拉普族(lapp)女人,在二次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鸡同鸭讲的构成了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