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佛山国际动作功夫电影节视频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佛山国际动作功夫电影节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7-28 07:02:36

Ⅰ 什么是邵氏功夫电影谁能给我介绍一下。

邵氏功夫片,这个大名许多人都是如雷贯耳,但是还真没人能系统的介绍一下,我也只能大概跟你说下。简单地说,邵氏就是邵逸夫(国内很多大学都有他捐赠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和他兄弟,邵氏电影就是他们创办的电影公司所拍的电影,因为他们出品的功夫片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上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个电影的时代。可以说没有邵氏电影,就没有今天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电影届也就不可能发掘出后来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功夫片都是延续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脉并且突破创新发扬光大了。

不看邵氏电影,不能说了解香港电影;不看邵氏电影,研究香港电影历史的朋友,研究也会出现断层。邵氏电影记载的不仅仅是它在香港最辉煌的10年历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记录了香港电影50年发展史的一个方面。

1930年,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先后购入多间戏院;更到欧美搜罗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发展到1961年,邵氏已经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私人电影制作室的电影公司。

邵氏的掌门人--邵逸夫和邹文怀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镇海人,父亲是漂染业商人,家中排行第六,故有“六叔”的称号。1924年,他与兄弟成立上海“天一影片”,并负责外端口发行工作。1926年他从上海青年会中学辍学,往新加坡协助三哥邵仁枚管理电影业务。

在新加坡,他结识了南洋华侨富豪余东璇及其女友黄美珍,及后更与黄美珍情投意合,可幸余东璇不但没有动怒,而且成人之美,并送了数十万元给邵逸夫创业,邵逸夫遂于1937年与黄美珍在新加坡结婚,并诞下2子2女。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病逝。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产,同时,邵逸夫的4个子女陆续淡出邵氏的管理层。

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邵逸夫的旧部邹文怀另立炉灶,成立嘉禾影业公司。

现在是嘉禾影业公司老板的邹文怀,是香港乃至世界电影圈无人不知的人物,在电影圈内,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还要高。

邹文怀在邵氏工作了12年,由宣传部主任干起,直至升任总经理,他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合,遂带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另谋出路。

在电影圈流传最广的一段故事,是说邹文怀一边给邵逸夫打工,一边将以《独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过档,为了避过禁制令,把《独臂刀大战盲侠》安排在台湾拍摄。邵逸夫知道后大怒,该片上映时,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权,两人都是亲自上法庭对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师费超过100万港元,直到电影映期结束还未完结,足见两人的水火之势。

邹文怀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施行的独立制片制度,他把与演员的雇佣关系改为合作关系,电影的利润与演员分账,从而网罗了大量的优秀演员。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创下香港电影史625万元票房空前纪录,与邹文怀的用人政策不无关系。80年代,邹文怀发掘出成龙,为嘉禾创造了另一个高峰。但令嘉禾名利双收的,其实是一套西片——《忍者龟》,该片破了2亿美元的票房纪录,4只可爱的会打中国功夫的小龟在小孩子中得以风靡。邹文怀在国际影业市场的地位,从此奠定。

邵氏功夫片的大师们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开拓者,又很多来自于邵氏。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功臣的名字——

导演:张彻、胡金铨、程刚、楚原、刘家良、刘家荣、鲍学礼、王羽、孙仲、午马、张曾泽、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刘家良、韩英杰、唐佳等等。

演员:郑佩佩、王羽、姜大卫、狄龙、刘家辉、傅声、李修贤、王龙威、白彪、戚冠军、陈观泰、汪禹、谷峰、詹森、尔东升、岳华、宗华、刘永、鹿丰、罗烈、郑雷、杨志卿等等。

以上这些功臣都是邵氏功夫电影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邵氏功夫电影的最高成就,在邵氏经典的功夫电影之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人或已仙去,或者是退休已久,只有少数人活跃在影坛。狄龙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有些印象的是他在《还珠格格3》中演干隆皇帝,都认不出来了,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往日玉树临风的姜大卫和秦沛、尔东升是哥儿三个,他们是同母异父。姜大卫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雏菊》,在里面演郑雨盛的老大,那个扮演杀手组织老板的就是他。从1967年《独臂刀》上映之后,张彻就带领着他的伙伴和干儿子们一起在功夫片领域打天下,张彻一生拍摄过100多部电影,今天看到的很多电影的题材,都是他首先发掘的,他的电影代表作品有:

《金燕子》、《双侠》、《大刺客》、《新独臂刀》、《保镖》、《独臂刀王》、《刺马》、《水浒传》、《荡寇志》、《报仇》、《八国联军》、《方世玉与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残缺》、《马永贞》、《恶客》、《拳击》、《十三太保》、《叛逆》、《年轻人》、《射雕英雄传》三部曲、《雪山飞狐》、《仇连环》等等。反正是今天的人能想到的功夫题材,张彻几乎是拍光了,他也够狠的,都没给后人留下什么发展空间,后人之后模仿他走过的路,翻拍他的作品了。作品多了自然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张彻的作品个人认为有珍藏价值的是——《独臂刀》、《新独臂刀》、《独臂拳王》、《十三太保》、《马永贞》、《报仇》、《双侠》、《少林五祖》、《残缺》。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我最喜欢的是《新独臂刀》和《双侠》还有《十三太保》,姜大卫的表演是绝了!这三部电影都是他与狄龙搭档演出,两人号称张彻电影的“双角”,是和张彻并称“铁三角”的组合,三人创造了华语功夫片的神话。狄龙那时可真够帅的,尤其是《刺马》和《新独臂刀》中的扮相,集阳刚与温文尔雅于一身,是个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明星。这些电影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观看,毕竟还是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张彻下面就要说说楚原,张彻是邵氏首席功夫片大师是没错,但是张彻不可能永远吸引观众,邵氏这样巨大的电影制片厂还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导演来加入,楚原就是另一位引起广泛关注的武侠片导演。楚原的武侠片基本都是改编自古龙的小说,这里也有个铁三角——楚原、古龙、狄龙。楚原导演,古龙原着,狄龙主演,在后期的邵氏是票房的保证。楚原导演的古龙武侠片有《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决战前后》、《绣花大盗》、《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楚留香》等等,部部精彩,都值得一看。看到这些名字,也不用我多说了吧,武侠小说迷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了。

最后要说说刘家良,这一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成龙的《醉拳Ⅱ》他扮演那个满洲最后一个武举,在《七剑》中扮演付青主的就是他。他是邵氏最后一位台柱级导演,邵氏后期的经典功夫片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少林三十六房》、《神打》、《十八般武艺》、《陆阿采于黄飞鸿》都是他的代表作,片中展示的都是他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他的父亲刘湛就是他的师父,他父亲是林世荣的弟子,林世荣大家该知道是谁了吧?论武术的赏心悦目而言,刘家良的武打设计是最好的,他有真功夫,晓得怎么样在镜头前面表现的最好,各位看看他在《醉拳Ⅱ》中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的身手不凡。

可以说邵氏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的功绩,而是在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集中了无数具有开创精神和天赋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资人、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幕后工作人员等,再赶上香港经济的腾飞,电影市场的繁荣,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至今堪称经典的好片子,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世界电影,众所周知对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达伦蒂诺,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际钝胎(1983)
4. 流星蝴蝶剑(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记茶楼(1974)
8. 倾城之恋(1984)
9. 大军阀(1972)*
10. 爱情的代价(1970)

Ⅱ 电影<<功夫之王>>什么时候会上映

将在今年4月24日公映的《功夫之王》,集合了成龙、李连杰两位华人明星。两人各自1000万美元的片酬,使该片的总投资达到了华语电影史上之最的7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亿元。在近日曝光的首款华语地区的片花中,成龙与李连杰正面交锋的戏份占了大半篇幅。据片方介绍,春节前,成龙、李连杰、李冰冰、刘亦菲四位主演将回到北京,为《功夫之王》配音。故事讲述一个美国男孩关于中国神话的梦。孙悟空、玉皇大帝、八仙等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都会在《功夫之王》中出现。不过,无论是内地还是北美市场,《功夫之王》更大的卖点无疑是成龙与李连杰首次联手。尽管两人的角色并无直接对立的关系,导演明可夫还是很注重安排两人的正面交锋。两位“功夫之王”相当敬业,一招一式间配合得非常默契。

Ⅲ 这图是什么电影里的

片名:《功夫》
监制/导演/编剧:周星驰
主演:周星驰 阮昊天 黄圣依 王仕颖 元华 元秋 梁小龙 林子聪 陈国坤 田启文 林雪
客串:冯小刚
类型:喜剧、动作
投资: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
上映日期:2004年12月23日
◆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周星驰饰演一个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当时势力最大、手段残忍的黑帮“斧头帮”。星仔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却不知道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结果在这里栽了跟头。星仔与居民的冲突不经意地将“斧头帮”戏剧性地卷入其中,正反两派之间的斗争正式展开。从“猪笼城寨”居民为生存而战发展到两派武术高手间的交锋,星仔渐渐地放弃了从前的思想和志向,开始领悟功夫的真谛。
◆演员阵容:
元华 饰演 包租公
元华是港片中常见的大反派,他从70年代入行以来曾演出超过一百部电影,曾经合作过的导演包括徐克、吴宇森、洪金宝及刘镇伟,曾经合作过的演员则有李小龙、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及杨紫琼等。
他和洪金宝及成龙同是"七小福"之一,他曾与70年代当过李小龙的替身,并在《精武门》一片中扮演被李小龙踢倒的日本人。他于1987年的《东方秃鹰》一片中饰演的大反派首次受到瞩目。他较知名的的作品有《急冻奇侠》《摩登如来神掌》以及《太极张三丰》等。
他曾和周星驰合作多部作品,包括《逃学威龙》、《情圣》、《龙的传人》等片。
元秋 饰演 包租婆
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在父亲熏陶下学习京剧,奠下习武根基。10岁时拜于占元门下为徒,为元家班七小福成员之一。曾参与本地及外国电影之演出,其后淡出影圈,成为全职家庭主妇。2003年陪同朋友参与《功夫》选角活动时,为周星驰先生发掘,并邀请参与拍摄,为该片女主角之一。该片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及东京国际电影节放映后,其表现即受到各界注目。
早年拜在于占元师傅门下学戏的元秋,跟成龙一样是山东人,按辈分算还是洪金宝的师姐。年轻时,元秋同其他武行一样担任过替身演员,80年代中期,元秋退出银幕。03年被周星驰重新挖掘出来,出演《功夫》中包租婆一角,获得了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梁小龙 饰演 火云邪神
梁小龙是70及80年代功夫红星,他曾经和李小龙与成龙齐名,并被称为"三小龙"。他从1973年主演电影《生龙活虎》开始,短短十几年,就拍了《白鹤拳》、《迷魂拳》等70多部电影。后来他进军电视界,又陆续拍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大内群英》、《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电视剧,成为80年代初香港最负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
80年代中期梁小龙刚拍完《四大名捕》便被邀请前往中国大陆进行文化交流和访问,这次访问却害他遭到台湾当局封杀,由于台湾是香港影视的主要市场,因此他便被迫息影。
《功夫》是梁小龙自80年代之后第一次重返大银幕。
黄圣依 饰演 芳
《功夫》是黄圣依首度参加电影演出。上海出生长大的黄圣依五岁就开始学舞,她于2000年赢得上海主持新秀奖,并开始受到影艺圈注意。于2002年首次参与电视影集演出。目前仍在北京电影学院就读。
冯小刚 饰演 鳄鱼帮老大
冯小刚是大陆知名编剧和导演,他在一年前担任大受欢迎的电视影集《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因而一炮而红。他后来又自编自导姜文主演的电视影集《北京人在纽约》。他并于1994年首次执导电影《永失我爱》一片。
他于1995及1996年重返电视界,并执导电视影集《月亮背面》。
他近年来则以一连串喜剧片打破大陆的票房记录,包括1997年的《甲方乙方》、1998年的卖座巨片《不见不散》等。他于2000年执导的作品《一声叹息》改编自知名作家王朔小说,该片在开罗影展勇夺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奖。他的作品还有《没完没了》、《万事如意》以及超级卖座的《手机》。
◆幕后精英:
周星驰 - 监制/导演/编剧/主角
周星驰是亚洲的喜剧天王,也是最受欢迎的艺人之一。他曾演过超过五十部电影,《大话西游》被时代杂志评论为世界十大电影之一,而且并以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片成为亚洲少见的国际巨星。《少林足球》一片跟《功夫》一样,都是由他自编自导自演,这部港片在亚洲各国上映时都打破当地的票房记录,包括非中文国家日本和南韩。
刘镇伟 - 监制
除了担任电影监制之外,刘镇伟也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导演,《南华早报》影评人方保罗曾形容他是“香港最有原创性的导演之一”。他担任编剧和导演的作品包括周润发主演的《花旗少林》;梁家辉主演的《92黑玫瑰对黑玫瑰》;以及张国荣、梁家辉、梁朝伟、林青霞和张曼玉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以及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等。
曾瑾昌 - 编剧
曾瑾昌编写过十五部港片,第一部作品是张曼玉主演的《圣诞奇遇结良缘》,他的作品还有杨紫琼主演的《皇家师姐》和《中华战士》;梁朝伟主演的《杀手蝴蝶梦》及《沙滩仔与周师奶》。他于1996年首次和周星驰合作《食神》之后便和周星驰合作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

Ⅳ 周星驰的《功夫》国外上映时,你知道外国人是怎么评价的吗

周星驰的《功夫》在国外首映是在美国纽约和洛杉矶,2004年9月15日,《功夫》走出国门,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做首映仪式,之后迎来一大波国外媒体的评价。

你知道外国人是怎么评价的吗?

《纽约时报》影评人司考特评价说:“中国的动作片通常充满严肃而虔诚的色彩。然而周星驰却和这种严肃流派背道而驰。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观众,电影艺术不仅仅表现高贵和牺牲,搞笑也是它的传统之一。”

周星驰的电影总能够将一些很隐晦和很浅显的道理通过“星式”幽默诙谐的表演当时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观众很快的代入其中,电影中星爷的演技看似浮夸,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毫不违和。可以说周星驰演绎的电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Ⅳ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功夫(2004)

导演: 周星驰
编剧: 曾谨昌 / 陈文强 / 周星驰 / 霍昕
主演: 周星驰 / 元秋 / 元华 / 黄圣依 / 梁小龙 / 陈国坤 / 田启文 / 林子聪 / 林雪 / 冯克安 / 释行宇 / 冯小刚 / 袁祥仁 / 张一白
类型: 喜剧 / 动作 / 犯罪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粤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4-12-23(香港/中国) / 2014-07(中国大陆重制版) / 2004-09-14(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片长: 95分钟(中国大陆) / 99分钟(美国)
又名: 功夫3D / Kung Fu Hustle

Ⅵ 在《功夫》里活跃邪神是谁演的

梁小龙
1948年4月28日出生于广东中山,武术家、演员。梁小龙成长于香港一个贫寒的家庭,15岁时进入武行,并开始做替身演员。20世纪70年代就在香港演艺圈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为香港演艺圈“四小龙”。[1] 2007年,获得中国功夫全球盛典“最佳动作男演员”奖。2010年,在加拿大Fantasia国际电影节大会获得“传奇功夫巨星”奖。曾出演《霍元甲》《陈真》红遍大江南北。2014年,梁小龙主演了电影《剑河》,这是一部内地版的《赛德克·巴莱》。

Ⅶ 为什么周星驰拍电影那么多,没有奖项呢

有获得过很多奖项, 电影获奖名单: 1988年,凭借电影《霹雳先锋》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1989年,凭借电影《霹雳先锋》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1992年,凭借电影《审死官》获得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1994年,获得香港十大红人第一届金彩虹演艺人奖; 1995年,凭借电影《大话西游》获得香港电影剧院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6年,凭借电影《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获得香港影评人学会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2年,凭借电影《少林足球》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杰出青年导演四项大奖。此外,《少林足球》还获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奖,成为21届金像奖大赢家; 2002年,凭借电影《少林足球》获得第七届香港金紫荆最佳导演奖; 获奖现场2002年,凭借电影《少林足球》获得第八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奖; 2003年,凭借电影《少林足球》获得日本东京七份体育报主办的第45届蓝丝带奖; 2005年,获得第一届大马全球华人金艺奖的最受欢迎电影金艺演员奖; 2005年,由周星驰监制、编剧、导演、主演的电影《功夫》获得第十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电影和最佳男配角(元华)两项大奖; 2005年,电影《功夫》获得第2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奖。此外,《功夫》还获得最佳男配角(元华)、最佳剪接(林安儿)、最佳动作设计(袁和平)、最佳音响效果(Steven Ticknor、Steve Burgess、Rob Mackenzie & Paul Pirola)五项奖; 2005年,电影《功夫》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周星驰)、最佳女配角(元秋)、最佳视觉效果(钟志行、马永安、谭启昆、洪毓良)、最佳造型设计(陈顾方)奖; 2005年,电影《功夫》获得阿姆斯特丹电影节Silver Scream Award; 2006年,1月20日,凭借电影《功夫》获得被喻为“亚裔奥斯卡”的"2006亚洲卓越奖”在2006亚裔影视戏剧艺术颁奖晚会颁发的最佳电影和最佳电影表演两项大奖。 所获提名: 1989年,凭借电影《霹雳先锋》获得第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和最有前途新人奖提名; 1991年,凭借电影《赌圣》获第1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2年,凭借电影《逃学威龙》获第1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3年,凭借电影《审死官》获第1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获第37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1995年,凭借电影《国产凌凌漆》获第14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6年,凭借电影《大话西游完结篇之仙履奇缘》获第15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5年,凭借电影《功夫》获第24届香港金像奖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6年,凭借电影《功夫》获得第6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个人荣誉: 1991年: 台湾报社票选十大港星风云人物第二名; 银色世界杂志十大皮蛋奖第九名; 《电视周刊》影剧圈30大明星。 1992年: 香港十大最受欢迎艺人第二名; 香港最受欢迎喜剧演员; 香港电台灿烂笑容第二名; 杂志《PEOPLE》评选的最有趣男明星第一名。 1993年: 台湾影剧记者票选四大天王第三名; 五大片商票选票房巨星第三名; 台湾军中最受欢迎明星第一名; 《卓越杂志》十大电影明星; 全欧最受欢迎华人十大影视红星第五名。 1994年: 香港无线电视台评选的第一届十大红人第三名。 1997年: 台湾娱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评选的最好笑艺人第一名; 《影响杂志》九七英雄传。 1998年: 国际杰人会港澳杰人之星奖。 1999年: 香港无线电视台1999年台庆《翡翠星辉杰出成就大奖》; 香港观众心目中的偶像第三名; 《积家表》十大跨世纪红星; 红酒大使。 2000年: TVB千禧台庆颁发的成就奖。 2001年: 《明报周刊》第33周年演艺动力大奖; 最突出电影幕后精英《明周》致敬大奖 。 2002年: 荣登《纽约时报》9月号时尚专栏封面,文中称周星驰为“来自香港的赤脚汤姆·汉克斯”。 2003年: 《中国寻星之旅》最心仪明星第一名。 2004年: 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举办的“2003届时代亚洲英雄”,成为获选的29位全球出色华人之中,香港唯一一位获选的亚洲英雄,并因此成为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人物。 2005年: 入选美国权威娱乐杂志《人物》杂志的五位“最热门单身汉”之一。 2006年: 亚洲卓越奖杰出电影表演者; 获得由《南华早报》和《Harper's Bazaar》合办的“StyleAwards Award”的“StyleMaker”大奖;(“StyleMaker”大奖是颁发给凭借个人独到的眼光,为香港在风格上带来贡献与革新的成功人士。) 其他: 2005年,电影《功夫》入选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世界上最好的10部电影之一,排行第八位; 2005年,根据周星驰同名电影改编的手机游戏《功夫》在“2005年度中国游戏行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网络游戏年会”中获得了中国游戏行业中的奥斯卡——“最佳手机游戏金手指奖”; 2005年,《大话西游》入选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至尊宝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之一,周星驰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 2005年,亚洲电影博览会闭幕式暨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庆典颁奖典礼上,周星驰获年度导演奖;被作家李子悦称为“写在纸上的契柯夫” 2005年,《功夫》当选美国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和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外语片…… 许多人都非常羡慕星爷。尤其是那一口无喱头的流利谈吐还有那笑死人的配音。

Ⅷ 中国电影史六个发展阶段的阐明依据!!!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2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

其武侠电影的急速发展,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武侠小说等都有一定联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并摄制成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认为《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

当时红极一时的《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3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连今日的美国巨片《蝙蝠侠ⅰ》、《蝙蝠侠ⅱ》、《蝙蝠侠ⅲ》都会感到汗颜。《火烧红莲寺》说的是,湖南的浏阳和平江两地为争码头而引发械斗,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仑派和崆峒派,以及红莲寺庙等。剧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烧红莲寺》的连续18集,事实上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以后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制作了两集,从而使《火烧红莲寺》总共拍了20集。

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电影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导致了中国武侠电影第一次高潮的结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制片公司首先拍摄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之后,台湾地区也出现了武侠电影,如1960年台联影片公司的《七剑十三侠》等。

1973年,中国武术动作片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认的远征欧洲打入世界影坛,并获得成功的武术动作影片。同年的《龙虎争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影业公司合资生产的影片,成为中国第一部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武术动作片。《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影片,遗憾的是李小龙并没有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

此后,虽然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还继续在生产,但作为群体性的武术动作片创作、拍摄、效应等逐步减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首拍了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这期间,大量的武术动作片题材的影片诞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当》、《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时,武术动作片有了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韵。

由中国内地所引发的武术动作片与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相比较而言,在叙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现了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术动作片又有了一个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1993年《东方不败》、《狮王争霸》等对中国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烧红莲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连续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龙八部》等等,都对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的武术动作片中,以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的武术生涯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49年的《黄飞鸿传》至今,已有了100余部关于黄飞鸿武术生涯的故事片。

3 武术动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个武术动作片中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从以下几点探讨。

3.1李小龙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李小龙从武术的咏春拳开始创造截拳道,而后进入影视圈,轰动世界影坛。从而使中国武侠电影又进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龙作品有童年时期的作品《富贵浮云》、《细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鸿》;1969年《丑闻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门》;1973年《猛龙过江》、《龙争虎斗》;1973年《死亡游戏》(未完)。

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这部武术动作片,是由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所制作。该片成功塑造的中国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带动了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市场,主角李小龙由此而成为了一代国际电影巨星。

3.2 成龙

出生于1948年的成龙,数十年的从影使其成为全球的公众人物。他的电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为他奠定了武术动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有《群龙谱》、《A计划》、《蛇形刁手》、《奇迹》、《红番区》、《霹雳火》、《简单任务》、《我是谁》、《一个好人》、《尖峰时刻》等等。成龙1995年就获得了香港浸会大学的荣誉社会学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被评为十大电影佳片。成龙热心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尤其是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当形象大使。

3.3李连杰

1996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李连杰作品专辑展映”,出现了异常热烈的哄动场面,反映了李连杰已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在欧洲备受瞩目的中国功夫明星。李连杰的武打动作,除了传统的中国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莱坞的动作特技效果。李连杰成功地打入了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

李连杰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华英雄》;1989年《龙在天涯》;1991年《黄飞鸿》;1992年《黄飞鸿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狮王争霸》、《方世玉》、《太极张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将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连杰的身价随着其名声业越来越高,从1982年《少林寺》的数百元,到1996年香港龙祥电影公司与永胜娱乐公司签下了《黑侠》、《黄飞鸿ⅵ》等三部片子,达到了3600万港币;而以后的影片也在千万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当》中的司马剑(赵长军饰)、《塞外奇侠》中的卓已航(原文庆饰)、《武林志》中的东方旭(李俊峰饰)等。在众多的武术动作影片中,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影片可以说是达到了武术动作之最。而饰演《黄飞鸿》的演员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武术动作片名演员。如成龙、李连杰、洪金宝、元彬、甄子丹、赵文卓、王群、邱建国等;还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谭永麟、刘家辉、梁小龙等。在这其中《黄飞鸿》中的黄飞鸿(关德兴饰)。1940年开始,关德兴饰演《黄飞鸿》,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黄飞鸿》题材的电影。

4 中国武术动作电影的发展趋势

从《定军山》到《卧虎藏龙》再到2005年周星驰《功夫》、徐克的《七剑》的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侠电影的发展趋势。

4.1重视电影节的评选与奖项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电影节有3000多个,而国际制片人协会承认的国际A级电影节一共是11个。在这林林总总的电影节中,其中奥斯卡是国际A级电影节中举足轻重的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商业性最强的电影节之一。中国的电影界对此十分重视与关注,如张艺谋近年来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剑指奥斯卡,而且都是与武术动作片有关的电影。

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奥斯卡不仅仅是一个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机会,更是一个争夺世界电影市场的契机。参加奥斯卡,得奖不易,既使获得提名也同样具有意义。而如果获得奖项,则对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提升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001年的73届在奥斯卡的奖项,称为中国武术功夫电影的《卧虎藏龙》再一次使中国武术动作片亮相全球影坛。《卧虎藏龙》是由李安导演的,李安有着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美国的生活经历。而整个剧组有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演员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演员组成。在获奖的时刻,舆论界称其为“世界华人的电影艺术成就”。

在奥斯卡的奖项提名中,《卧虎藏龙》得到了10个奖项的提名。最终得到了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原作音乐奖等4项大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A级电影节奥斯卡中的举足轻重的奖项。

有意思的是,这部配英文字母的华语片还在美国引发了学中文的热潮,甚至有的学校将《卧虎藏龙》剧本当教材用。

2005年,中国电影有了一个崭新的评选活动——中国电影排行榜。排行榜4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提名。我们发现最佳制片人中的5部电影有2部是武术动作片,它们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个项目的提名。

4.2电影市场的票房价值杠杆

从票房价值来看,《卧虎藏龙》仅在北美就达到了近2 亿美元的票房、台湾的会宇多媒体以8位数即千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卧虎藏龙》全球独家动画版权、包括盘片和商业性合作的授权等,《卧虎藏龙》得到数亿美元的收入是毫无疑问的。

同样,《英雄》在2004年的7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在美国两个周末的票房达到了1800万美元,最后在全球达到了1.7621亿美元的票房奇迹,而《英雄》在国内的票房收入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权被“索尼经典”购买了以后,其票房突破了7200万美元。来自影片发行方中影发行放映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7月29日开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剑》,全国首个周末三天票房总计2600万元人民币,这个成绩和《头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时头3天在东南亚已取得过4000万的票房成绩,发行负责人翁立表示,“从《七剑》的首周表现来看,总票房达到七八千万难度不大。”因此《七剑》的中国电影排行榜估计也将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排行榜以电影的票房收入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4.3娱乐性的武术动作片将异军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誉为2005年的中国“首部现代功夫喜剧”。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励志等多种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继韩国影视明星张娜拉的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创下收视高峰,并捧红了张娜拉的亚洲小天后地位之后的又一巨作。圈内人把其称作是中国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记》。虽然由于档期的原因,张娜拉最终未能出演此剧,但《我的功夫女友》将中国功夫与喜剧的结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许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该片,希望引进现代功夫喜剧《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进内地的首部电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动作、喜剧温情于一体的武术动作电影。该片由成龙监制,“成家班”参加了全部的拍摄工作。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精武家庭》有惊险的跳楼场面和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而香港另一武术动作片的明星洪金宝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剧功夫电影《龙威父子》。《龙威父子》取景于云南和广西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壮观的瀑布河流更衬托出了中国武术动作影片的传奇色彩。

在2005年的贺岁片市场里,以周星驰为主演的,作为新年贺岁片的中国功夫电影《功夫》展现了“电脑功夫”和武术真功夫的结合。此外,影片使这贺岁功夫片不同于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资1.5个亿港币,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莱坞影片的经典段落,十分抢眼。

沉寂了3年以后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侠巨片《七剑》。该片目前拍摄完毕,已经于2005年7月29日与观众见面。

徐克认为,剑是兵器之王,象征着中国武侠文化的精神,剑中蕴涵着侠义的风度和修养,并且有一种浪漫荡漾在其中,无论在攻击时和防守时,你会发现那其中藏有哲学。关于剑,徐克认为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一招一势让人们重新认识剑,剑不仅仅是一个打斗的工具,它应该有七种精神,有七种颜色。

虽然《七剑》一直被称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电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试映后,有抢走《七剑》的风头的趋势。《琴魔》是一部古装武术动作片,耗资数千万,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费了10万以上。业内人士评论,《七剑》和《琴魔》这两部动作片的竞争,将带动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4.4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互存互进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武术的源泉。武术的全球化宣传与推广离不开中国电影。在《定军山》成功拍摄之后100年的中国电影风风雨雨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中国武术发展互存互进。

20世纪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武术,形成了一个中国功夫的热潮。

80年代,李连杰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国的武术浪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少林寺》及其他武术动作片放映之后的数年内,全国的武术业余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竟达到了万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区有100余家武术学校。其中有不乏规模较大和档次较高的武术学校。比如塔沟武校的习武学生超过了万人等。同时,全球的武术热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的武术动作片《卧虎藏龙》,无论在全球电影界的影响力、票房收入的市场因素,还是在中国电影和中国武术的宣传与推广,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100年中,武术动作片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仅仅有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扩大电影的市场效应的作用,而且更有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宏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宣传,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中国。如奥斯卡、如嘎那、东京电影节等等是中国影片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再如电影《霍元甲》的放映,使无数国人为之倾倒,从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国电影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国武术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源泉。两者的互存互进将永远延续下去。

5 结语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内容繁多,门派林立,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大的健身价值和技击价值,同时更富于娱乐价值。电影正是反映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个体现,而武术动作电影又在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术能够与电影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

Ⅸ 功夫的获奖记录

名称奖项获奖者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获奖全剧组最佳导演提名周星驰最佳男主角提名周星驰最佳编剧提名周星驰、曾谨昌、霍昕、陈文强最佳女主角提名元秋最佳男配角获奖元华最佳男配角提名陈国坤最佳新演员提名黄圣依最佳摄影提名潘恒生最佳剪辑获奖林安儿最佳动作设计获奖袁和平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黄英华音响效果获奖Steven Ticknor, Steve Burgess, Rob Mackenzie & Paul Pirola最佳视觉效果获奖钟志行、马永安、谭启昆、洪毓良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获奖全剧组最佳导演获奖周星驰最佳男配角提名元华最佳女配角获奖元秋第10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影片获奖全剧组最佳男配角获奖元华第63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全剧组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第11届美国评论家选择奖最佳外语片获奖第26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第10届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第10届弗罗里达影评人协会奖第06届菲尼克斯影评人协会奖第04届犹他影评人协会奖第14届东南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二名获奖第11届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奖第01届亚洲电影博览会年度最佳导演获奖周星驰 阿姆斯特丹国际奇幻电影节最高奖Silver Scream Award获奖全剧组

Ⅹ 《功夫》震撼到你的身心了吗

十年,恍如从前,又似如昨日。可是,一切却都处于激烈的变化中,在这要提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变。从十年前不到16亿的电影票房到2014年的近300亿,翻了约18倍,而荧幕数量也从当初的不到2700块,到现如今的24000块,而且仍以每天平均15块的速度在增长,从数据上说中国华语电影市场可谓从一个熊市走到大牛市。华语电影市场虽然整体规模上看似爆炸式增长,但真正能留下来回味的作品却是呈黑洞似的塌缩,在我们80后作为现今观影的主要群体,大家所津津乐道的除了好莱坞的大片,更多追忆的还是香港90年代那个黄金时代的电影作品,虽然那时的型男索女及各类型导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唯独对周星驰的作品是毫无争议的空前一致的敬仰与膜拜,百看不厌,或许这十年,我们唯一不变的,不喜新厌旧的就是对星式无厘头的那种“小人物,大情怀”的偏爱。因为有一种功夫,他就叫周星驰,他能让你笑罢不能,笑中带泪。

在电脑、电视、盗版碟等多种传媒载体上已经反复无数遍观摩星爷的作品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影院看重映?是否真的需要给个理由先?我想除了兑现补偿欠星爷的那张电影票的承诺外, 更多的是借此机会向星爷再次致敬,纪念他带给我们那美好的电影时光(即使这重映和星爷没半毛钱关系)。有时候仪式感很重要,就和婚礼一样,一定要在教堂或祠堂举行才有那种神圣感,而作为一个纯粹的影迷,我们和电影就应相约在电影院中。

若非要在星爷的所有作品里排个高低上下的话,我会选择《功夫》作为最佳影片,尤其是在人生阅历及观影经验都略涨的十年之后,再度回顾2D,3D版本后,更加地坚定了这个看法。星爷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3D》,个人认为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大精力投入,制作最精良的一部作品。影片完美融合了星爷作品必备的童趣、功夫、无厘头、漫画、暴戾,英雄主义、爱情等元素,可以说是星爷为实现自己幼年英雄梦的一部半自传式的怀旧情怀片。全片剧情设计公工整兼巧妙,环环丝丝相扣,几乎无浪费多余的一分钟,每一幕都值得你去回味,再加上锦上添花的神配乐,众配角拍案叫绝的群戏,让它在功夫与喜剧类型的影史上永远经典般地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