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国际获奖政府奖励吗
国家,省份和市里都会有奖励。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电影节),他们和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称为世界四大电影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不仅是电影产业从业人员聚会的理想场所,而且也非常注意那些促进电影发展的艺术家的才能。历经数年,戛纳电影节以其在电影的艺术水准和商业影响之间取得的平衡着称于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
2. 各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都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3.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式节目单
你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搜索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相关的关键字,你就可以看到你想要的东西了。
4. 海南政策扶持的项目是什么呢
【法律分析】
1.支持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
2.支持海南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支持海南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建设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价格指数发布中心;支持设立热带农产品拍卖中心。
4.支持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地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5.支持海南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支持设立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
6.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支持海南加快推进海洋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设。
7.支持海南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
8.支持海南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消费商圈,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建设“智能店铺”、“智慧商圈”;支持完善跨境消费服务功能。
9.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大力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和高端医疗服务,对先行区范围内确需进口的、关税税率较高的部分医疗器械研究适当降低关税;支持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
10.支持海南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
11.支持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12.支持海南推进总部基地建设,鼓励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海南设立国际总部和区域总部。
13.支持三亚等邮轮港口参与中资方便旗邮轮公海游试点,将海南纳入国际旅游“一程多站”航线,对境外游艇开展临时开放水域审批试点;支持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15天入境免签政策。
14.支持跨国公司、贸易公司建立和发展全球或区域贸易网络,打造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
15.支持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国际电影节、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览会、节庆活动,以及文化旅游、国际品牌等适合海南产业特点的展会。
16.支持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在海南设立领事机构。
17.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全球维修等业态,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完善和提升海关监管、金融、物流等支持体系,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网购保税业务。
18.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面向全球的保税文化艺术品、拍卖、交易业务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两头在外”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
19.支持具备资质的供油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业务,建设保税油供应基地。
20.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法律依据】
《中共琼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了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引领海南东部区域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新征程的动员号,然而我市长期以来缺少普惠性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撑,未能与我市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相辅相成形成综合比较优势的招商引资竞争力。在此招商引资形势下,对于以打造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极为战略目标,拟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引领海南东部区域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琼海市而言,抓紧出台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的琼海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尤为必要,对进一步加大我市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集聚,加快琼海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5. 为什么中国电影节越来越多,而好电影却越来越少
伴随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各类电影节也逐渐多如牛毛。但与如今中国电影的每况愈下类似,连被誉为“我国奥斯卡”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也越发江河日下。
中国电影节不仅鱼龙混杂且有日薄西山之态
以金鸡奖为例,从第一届起就有盛产“双黄蛋”的传统,有一届“最佳故事片”居然还产生过“三黄蛋”,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评选机制实在举世罕见。
这点,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承其衣钵。让人不免遐想:难道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道路的一部分?
图片说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时加冕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桂冠
而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的长春国际电影节更是愧对以电影之名。
口号居然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既然如此,为何不改名“长春国际贸易节”,在经贸往来的同时顺带欣赏一下两年来的优秀电影!
那么,在如此匪夷所思、模棱两可的背景下,一个电影节究竟该如何运作才能脱颖而出,继而进入良性循环,最后真正呈现一个电影节的风貌和品格。已走过11年的独立电影节――first青年影展也许能给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与日益完善的评价体系使first青年影展独树一帜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个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短片竞赛,发展至今,已能够吸引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半壁江山前来摇旗呐喊,这与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紧密相连。
十年前,影展的创始人宋文发现,为什么“最佳影片”不能是参赛影片中的最好影片,于是他与同伴想把评价体系拉回至电影本身,立志将创办的电影节发展成为新电影人的挖掘机。
这一不懈追寻也体现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参评规则里,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影人的前三部电影,而在中国,着力关注电影人处女作的电影节,仅此一家。
而在遴选评委阶段,first青年影展也为人称道。
评委需要深具艺术家的眼光和胸怀,在亲子观影前提下,经过无缺席集体讨论后才可拟定所有获奖名单
图片说明:2014年first青年电影展评审团主席谢飞(导演)
但与诸多精良文艺片一样,同样像一部细水长流电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来也步履维艰。
在时间长河淌进第八年后,该影展才与那年由它推出的现象级电影《心迷宫》一起,一战成名。
但是,在后续讨论中,有评委对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执行官李子为说:《心迷宫》这个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应该给威尼斯,那样可以走得更远。
这话令李子为百感交集。
此后,“为雪前耻”,first青年影展开始定期安排团队去鹿特丹电影节、金马电影节学习对方的创投体系、志愿者体系与视觉体系。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它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系统架构。
2015年成立的“并驰实验室”,联合电影公司在保障创作者艺术表达的基础上,为青年导演提供中低成本制作的全线资源支持,推动实验作品顺利进入主流院线。
而去年,担任影展大使的陈坤,在与参展纪录片导演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与first合作成立“山下纪录片实验室”的想法。
陈坤每年出资50万,助力青年导演拍摄纪录片。讲述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少年”由此获得30万拍摄资金;记录一位已过耳顺之年却还要照顾年过半百智障儿子的“罗长姐”也收获了15万制作经费。该片在随后举办的“西湖纪录片节”上又斩获大奖。导演把一半奖金放回“山下纪录片实验室”,由此形成了一个流水不腐的纪录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数量庞大的志愿者团队也日益成为一张华丽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发布会上,几百人的座位上都放着写有各自名字的瓶装矿泉水。
众多志愿者在有限条件下,甘愿承受高负荷运转,凭借自己的热情洋溢与青春逼人让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时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硕果累累。
刚刚拿下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暴雪将至》就是在该影展的创投会中,牵线世纪百年影业有限公司,由此进入实际运作环节;
导演马凯花费7万元拍摄的恐怖片《中邪》已被腾讯高价收购;
张大磊的《八月》在夺得金马最佳影片后,又得以在内地院线公映。
今年的影展训练营更是邀请到世界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担任讲师??
要适者生存,但不能随波逐流
声名鹊起后,许多企业也慕名而来。有说可以在西宁找块地,建一座first青年电影大厦,当然需要按照房地产思维经营项目;也有企业愿意出钱赞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电影展”;2014年,网络大电影风起云涌时,有人甚至劝说first影展改弦更张。
对所有这类“双赢”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绝。
在李子为和她的团队看来,成为青年导演进入电影市场的最佳途径,让电影人在这里离电影最近,是一切资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谈及未来,first青年影展的主创也不讳言:长路漫漫,荆棘遍布。
而这同样也是中国电影节所面临的通病。虽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却没有真正的电影节文化。
许多中国电影人在去过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后无不唏嘘感叹:他们惊异于,在这个以大麻和红灯区合法化着称的城市里,人们却在晨光熹微中,冒着凛冽的寒风排队买票,在电影节此后持续十天的放映中,从早到晚,十个放映厅场场爆满。
而在国内,想让更多普通观众走进电影节影院,仍旧任重而道远。毕竟,唯独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长。
而与此同时,这十年间,中国的银幕数已突破四万块,位居世界第一,而电影票房也从60亿发展至457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票仓。
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里,如何使电影节不落入沉疴,不变得目光短浅、唯利是图,能够坚守内心最真实的呼唤,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遗余力地打捞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为电影正名,还电影人尊严,才是一个专业电影节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6. 大型国际电影节奖金情况介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着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
上海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了7届。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爵奖”的8个奖项,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的。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曾经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评委。为了鼓励亚洲新人创作、为亚洲电影向世界的扩张搭建平台,电影节于2004年在金爵国际电影论坛下,设立了亚洲新人奖,并资金重奖亚洲电影新人。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承办。当时国家广电总局将中国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定在上海还有很深的涵义: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文化为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带来了最初的繁华;上海,曾经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的影像。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是上海这个城市对电影情结的一个还愿。
根据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现在,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创办,每年6-7月间举办,为期2周,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奖”,简称“水晶球奖”。从1959年起又同前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交叉举行。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奖项名称: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其他名称: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时间: 1953年
主办单位: 西班牙
奖项介绍
Title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1953年创办,系西班牙举办的最早、也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素有“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王后”之称。电影节得到西班牙政府有关部门及一些企业和私人的支持、赞助,并得到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凡未参加过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各国影片,不受数量限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审定批准后,都可参加电影节的比赛或会外放映。电影节每年一次,历来在9月举行,1961年至1972年改在6月或7月举行,1973年又恢复在9月举行,为期10天左右。该电影节1959年至1979年间正式评奖,电影节设“金壳奖”、“银壳奖”等奖项。
=============================================
要搜集还真不容易,陆续会整理补充当中……
7. 哪些电影节有奖金
很多电影节都有啊
只是多少的区别罢了
当然是名声越大,越具国际性的电影节奖金越高啊
比如东京电影节啊,柏林电影节啊,还有小点的,金马奖啊
8.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哪落幕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落幕。根据海南网报道,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12月8日在海南三亚圆满落幕。
本届电影节历时8天,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95部影片参加了首次设立的 “金椰奖”10大奖项的角逐,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部影片参加了展映。中国影片《气球》获得最佳影片奖,中国导演王丽娜获得最佳导演奖,法国演员塞米·鲍亚吉拉和日本演员松田龙平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中国藏族演员索朗旺姆获得最佳女演员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4K超高清直播电影《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年华诞》获颁组委会特别奖。
9.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开幕,海南的电影业发展如何
每次举办电影节,最受瞩目的除了期待谁获奖之外,还有就是各大明星的红毯造型了,当然,男星一般都是西装革履,女明星的造型相对而言就丰富多了,这次举办地点在海南,气温温暖,不用惧怕寒冷,女明星们可以尽情地穿搭,下面来盘点一下各大女明星的装扮。
海南岛的平原多分布在岛屿的四周沿海地区,面积大多比较狭小,其中最大的平原位于海南岛的东北部,属于河流的冲积平原。海南岛的地势中高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状分布,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那些发源于中部山地,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如南渡江、万泉河、陵水河和昌化江等携带上游的泥沙,在下游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流水减慢,泥沙沉积而形成“冲积平原”,并在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