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有哪些着名导演
先说内地吧。
张艺谋
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早期执导的作品,艺术成就很高,并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电影《红高粱》斩获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4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且斩获了银狮奖最佳影片、费比西奖,《秋菊打官司》斩获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活着》斩获4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并获得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一个都不能少》斩获5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魔法时刻奖,《我的父亲母亲》斩获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英雄》斩获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阿弗雷鲍尔奖,此外还有《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作品入围各类国际电影节。
张艺谋国师之名,当之无愧,据我统计,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他累计提名20次,获奖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奖、两座座金狮奖,可以说是中国内地当前在国际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导演。
此外特别提及一下蔡明亮导演,因为不是中国国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累计获奖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三座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文/星夜行)
2. 12个A类国际电影节都是什么
1、柏林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51年,于每年的2月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熊奖”,很多着名的导演和演员都视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拿奖为荣誉的象征,是世界电影艺术家向往的奖项之一。 顾长卫来之不易的银熊中国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备受青睐,获得银熊奖的有《三个和尚》《本命年》《红粉》《太阳有耳》《我的父亲母亲》,《香魂女》、《喜宴》同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05年顾长卫凭借电影《孔雀》获得了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2007年,大年初一,之前名字只为少数圈内人所知的中国导演王全安,凭借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戛纳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39年,于每年5月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棕榈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以充满艺术气氛且不受政治左右而着名,现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是最受关注的世界资深电影大奖。 《无极》主创亮相戛纳中国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结缘许久。1956年导演蔡楚生到戛纳参加电影节,但是没有参赛影片。1975年电影《侠女》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陈凯歌的《孩子王》《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张艺谋的《菊豆》《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花样年华》,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都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摘得重要奖项。而中国着名影星巩俐应邀担任评委会委员。05年,王小帅执导的《青红》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3、威尼斯电影节 创办于1932年,8月底到9月初举行,是世界上年头最久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以“新、奇、快”发掘导演而着称,被称作“电影大师的摇篮”。它挖掘过黑泽明、沟口健二、萨蒂亚吉特·雷伊这些亚洲电影泰斗。 1956年,《神笔》获得中国第一个威尼斯奖项。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都在该电影节上获得大奖。1994年,夏雨因在姜文执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成功表演而摘得影帝。此外,张元的《过年回家》、田壮壮的《小城之春》以及蔡明亮执导的《不散》均获得奖项肯定。05年,是中国电影人在威尼斯大火的一年,李安的《断臂山》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关锦鹏的作品《长恨歌》获威尼斯电影节欧洲艺术交流奖,李玉导演的影片《红颜》获威尼斯电影节欧洲艺术奖。 由贾樟柯执导的《三峡好人》在(07年)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擒获”金狮奖。
4、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1946年创办于捷克,于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水晶球奖”(分为大奖和主要奖),但因为该奖项带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近来不太为人所知。 《钢铁战士》《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人民的战士》《祝福》《聂耳》《良家妇女》《女儿红》等均在该电影节上有所斩获。
5、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59年,两年一届。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 《老兵新传》《小鲤鱼跳龙门》《革命家庭》《鹿铃》《出嫁女》等影片都在该电影节上获得过大奖。
6、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77年创办于加拿大,于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美洲大奖”。1983年《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美洲大奖。《边城》、《黄河谣》、《山水情》、《黑骏马》、《太阳鸟》等均得到过电影节大奖。2000年,巩俐凭借《漂亮妈妈》获最佳女演员奖。06年9月,由杨亚洲执导,倪萍、刘威主演的电影《雪花那个飘》获得第30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7、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1953年创办于西班牙,于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举行,为期10天左右,地点在海滨城市圣塞巴斯蒂安。开始两届只有西班牙语电影参展,以后影响逐渐扩大,现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最高奖名称为“金贝壳奖”、“银贝壳奖”。
8、东京国际电影节 1985年创办于日本,两年一届。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于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举行,目的在于借助电影节的影响促进日本电影市场的发展。最高奖名称为“东京大奖”。
9、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1989年创办于阿根廷,于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树商陆奖”。
10、开罗国际电影节 1976年创办于埃及,于每年的11月7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字塔奖”,是非洲最大的电影节之一。 2000年,冯小刚的《一声叹息》获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字塔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特别提及奖等诸多大奖。
11、上海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93年,从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举行,中国惟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
12.瑞士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是瑞士举办的最早、最大的一个电影节,也是与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同级的国际A类电影节。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豹奖。
3. 各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都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4. 中国大陆第一位国际电影节的影帝或影后是谁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得奖名单
最佳男主角 许冠文 (摩登保镖)
最佳女主角 惠英红 (长辈)
5. 着名国际电影节有哪些
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8月6日,每年一次,八九月份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期间举行纪念活动、讨论会及开设电影市场。
由于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设“金狮奖”和“银狮奖”。1992年我国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获该节“金狮奖”。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小镇戛纳举行。每年5月举行,为期两周。此节着重艺术上的探索,设“金棕榈奖”。1994年我国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获此奖。同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获该节仅次于“金棕榈奖”的“评委会特别奖”。1994年5月24日,我国演员葛优获该节“最佳男演员奖”。
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于1951年创办,每年一次,2月底至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综合性电影节之一。设“金熊奖”和“银熊奖”。1982年,我国美术片《三个和尚》获该节最佳编剧“银熊奖”;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获“金熊奖”;1989年,吴子牛执导的《晚钟》获“银熊奖”;1993年,谢飞执导的《香魂女》和我国台湾李安执导的《喜宴》同获“金熊奖”;我国导演陈凯歌,1989年当选为该节评委。
莫斯科电影节
莫斯科电影节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和“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于1959年创办,两年一次,7月底至8月初在莫斯科举行,为期两周。宗旨是为了电影艺术的人道主义,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与友谊。设金奖和银奖。我国1959年送的《老兵新传》获该节银奖。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是由原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1946年创办,每年6~7月间举行,为期两周,1959年后,改为两年一次。设“水晶地球仪”奖。由谢晋导演,姜文、刘晓庆主演的我国影片《芙蓉镇》曾获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地球仪”大奖。
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于1953年创办于西班牙海滨城市圣塞瓦斯蒂安。每年9月举行,为期10天左右。该电影节设有“金壳奖”、“银壳奖”等。由湖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湘女潇潇》,获得了1988年的“堂吉诃德奖”。
东京国际电影节
东京国际电影节是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于1985年9月在日本东京创办。每两年一次,自9月底至10月初举行,为期10天。该电影节设置了大奖、评委特别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剧本奖、最佳艺术片贡献奖。所有奖项均不发奖金,只颁发荣誉称号。电影节由2/3以上的外国评委组成。
东京国际电影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6. 世界几大电影节以及对应的电影奖项的名称,解释,由来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1年创办于当时的西柏林,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 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有 :① 举行影片比赛评奖,设有金熊、银熊奖,评委会特别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②举行会外放映;③举办回顾展;④开设电影市场;⑤举办宣传品展览。80年代后,平均每年有30~40个国家参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1988年,中国影片《红高粱》获金熊奖。2006年,中国导演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再获金熊奖;2008年,中国王小帅导演凭《左右》斩获银熊。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国际电影节
Festival De Cannes
亦译作康城或坎城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
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着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了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在戛纳50岁的大典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专程从巴黎飞抵戛纳致贺。这是戛纳半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大驾光临。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入选影展竞赛单元,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2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第60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6日开幕,组委会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榈奖”竞赛单元的21部入围影片名单,王家卫导演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成为唯一入围的华人导演作品,这部影片也同时获邀作为电影节开幕影片在16日举行全球首映,这是戛纳电影节60年来第一次由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遗憾的是,在今年这份大牌导演作品云集的参赛名单上,曾经热炒有望入围的姜文新作《太阳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贤的《红气球》均抱憾出局,华语影片提前告别本届“金棕榈”竞逐。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官方网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1946年(第1届)至1949年(第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 1950年(第5届)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1959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了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1948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和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创办于一九五九年,两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七月举行。一九七九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六十周年,改为八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最高奖名称为“圣 乔治奖”,靠政府拨款。该电影节向来是规模大,参加国多,而且东西方客人并重,亚非拉国家也很踊跃,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个国家,五百至六百多部电影参展或参赛。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主要活动项目有:一由三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二举行会外演映和专场演映;三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四举办回顾展;五开设电影市场。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三种。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奖,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七七年,于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举行。最高 奖名称为“美洲大奖”。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主办者希望从电影中看世界,所以称谓“世界电影节”。此电影节的活动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赛;而且奖项名目繁多,但每一届实际评出颁奖的项目不多。电影节每年对本国参赛的影片都要颁发“国际电影评论奖”。除比赛外还有各种专题展映和研讨会。一九九五年为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该电影节邀请全世界最具影响的一批影评人评出本世纪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电影导演给予表彰,举行表彰大会,在这十名导演中我国着名导演张艺谋名列第七,也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影导演。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一九三四年举办第二届后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一九四六年恢复举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电影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二战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电影节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电影节(全称为多诺斯蒂亚 圣 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创办于一九五三年,于每年的9月21-30日举行,最高奖为“金贝壳奖”。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进行合作,以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节规定,凡参赛或参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批准。奖项设正式奖和非正式奖二种。正式奖以“贝壳”命名,分金贝壳奖(大奖)、银贝壳;非正式奖有雅典娜奖、西班牙旅馆奖、堂 吉诃德奖等。
东京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八五年,于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最高奖名称为“东京大奖”。它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财大气粗的日本财团和政府的资助,电影节的经费富足,所以规模大,起点高。每两年举行一届,活动内容丰富,仅电影节大赛就有二种:国际电影节大赛和青年导演作品大赛。国际电影大赛设: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等。而表年导演作品奖设:金樱花奖、银樱花奖、铜樱花奖。获此三奖同时还颁发巨额奖金。由于奖金丰厚,青年导演作品大赛更具吸引力。但此项大奖规定,凡参加比赛的导演年龄要在三十五周岁以下,作品不满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赛在发掘青年导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瑞士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一九四六年(另一说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间举行,为期两周。每年有二三十个国家参加,放映几十部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从来没有看过的外国影片,鼓励各国青年导演或新导演拍摄具有新风格的新内容的影片。
英国电影学院大奖(BAFTA):
在英国的地位等同于好莱坞的“奥斯卡”,故此亦被称为“英国奥斯卡”地位同样崇高。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一九七五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等。第二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三届增设联合国奖。第六届增设最佳英国男女演员、最佳外国男女演员奖,最有前途新人奖等五项。第八届增设最佳动画片、最佳电影剧作(英国)两项奖。第十三届增设最佳短片奖。第十七届增设最佳英国片摄影奖。第十八届增设了最佳英国片艺术指导、最佳英国片服装设计两项奖。第二十由增设最佳英国片剪辑奖。第二十二届增设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电影和电视分开授奖,一九六八年起,每届同时授奖。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得提名,奖项敢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类似。
欧洲电影奖: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的欧洲电影奖。其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当时柏林是电影奖的永久举行地。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
开罗国际电影节:
由埃及电影作家与评论家协会主办,创办于一九七六年,于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字塔奖”。该电影节的宗旨是:发展世界电影事业,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经验交流。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电影节设立的奖项以古埃及阿米诺菲斯国王的王后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着称,开罗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她的塑像。此金奖为大奖,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开罗又把大奖改为金字塔金像奖。金字塔银像奖分别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创办于一九九三年十月,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根据国际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电影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国际电影学术研讨会。电影节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7. 国际上有哪些着名的国际电影节拜托各位大神
嘎纳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釜山国际电影节 东京国际电影节 都灵国际电影节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爱丁堡电影节 欧亚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釜山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开罗国际电影节 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
8. 娱乐圈中拿过影帝的十大导演都是谁
继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金马奖影帝之后,着名导演田壮壮今年也以《相爱相亲》入围最佳男主角,令网友纷纷感慨“不想拿影帝的导演不是好导演”,而据一床情书了解,娱乐圈中拿过影帝的导演还真不少,有的甚至先后两次将影帝桂冠收入囊中。
1984年,李修贤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公仆》中B警官一角获得第21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4届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10.王引
获奖电影:《手枪》《缇萦》
王引曾以演员,编剧,导演身份笑傲影坛40余年,1962年凭电影《手枪》夺得首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71年又以《缇萦》获得第九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9. 除范冰冰外,还有哪些中国人曾是戛纳电影节评委
戛纳电影节是现今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三大电影节之一,并且可以说是之首。通常能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的人或作品,都是一些比较有知名度,对影视界贡献比较大的人,或者是有着深刻意义,对这个社会有着启示和预警作用的作品。戛纳电影节的奖项有非常多,包括导演、男女演员、作品、团队等等奖项,奖项多了,自然也就需要比较多的评委。参加戛纳电影节是每个明星都梦寐以求的事情,担任戛纳电影节的评委,更是所有人都追求的殊荣了。
大家都在热议范冰冰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的事情,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中国人曾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呢?
1、舒淇。舒淇也曾担任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是62届的。舒淇担任评委我认为还是很说的过去的,虽然她是艳星出身,但是,舒淇的演技确实不是盖的,她演过的《西游降魔记》里面那个在月光下翩跹起舞的镜头,简直是美翻了; 《刺客聂隐娘》也演出了聂隐娘的帅气、利落和气势;《寻龙诀》更不用说了,她对八一所流露的爱意,在最后以为八一死掉的时候的那种绝望,都深深感染了人。
此外,还有杜琪峰、吴宇森、徐克、姜文、杨紫琼、杨德昌、陈凯歌、巩俐也都曾经担任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虽然人们褒贬不一,但是,这毕竟是替中国争光的事情啊。
10. 国际电影节的中国获奖
中国电影人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所获重要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影帝、影后):
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3年王童《无言的山丘》获最佳影片
1995年郭柯宇《红樱桃》获最佳女演员
1997年潘予《安居》获最佳女演员
1999年艾丽娅《一代天娇成吉思汗》获最佳女演员
2001年彭玉《月圆今宵》获最佳女演员
2002年霍建起《生活秀》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陶红)
2004年顾美华《美丽上海》获最佳女演员
2004年侯咏《茉莉花开》获评审团大奖
2005年赵薇《情人结》获最佳女演员
2007年田壮壮《吴清源》获最佳导演
2008年马国伟《千钧一发》获最佳男演员
2010年刘杰《碧罗雪山》最佳导演
2011年韩杰《HELLO!树先生》最佳导演
2001年吕星辰《郎在对门唱山歌》最佳女演员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1989年侯孝贤《悲情城市》获圣马克金狮奖
1991年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最佳导演银狮奖
1992年张艺谋《秋菊打官司》获圣马克金狮奖;巩俐获最佳女演员
1994年蔡明亮《爱情万岁》获圣马克金狮奖
1994年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获最佳男演员
1999年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获圣马克金狮奖
1999年张元《回家过年》获最佳导演奖
2005年李安《断臂山》获金狮奖
2006年贾樟柯《三峡好人》获金狮奖
2007年李安《色.戒》获金狮奖(三连冠)
2011年蔡尚君《人山人海》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2011年叶德娴《桃姐》获最佳女演员
戛纳国际电影节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葛优)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泄》(香港)获最佳导演奖
2000年梁朝伟《花样年华》(香港)获最佳男演员奖
2000年姜文《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
2000年杨德昌《一一》获得最佳导演奖
2004年张曼玉《清洁》(法国电影)获得嘎纳影后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评委会大奖
2012年贾樟柯《天注定》获最佳原着剧本奖
2014年侯孝贤《聂隐娘》获最佳导演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88年张艺谋《红高粱》获金熊奖
1989年吴子牛《晚钟》获银熊奖
1992年张曼玉《阮玲玉》获最佳女主角银熊奖
1993年谢飞《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获金熊奖
1995年萧芳芳《女人四十》获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1999年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银熊奖
2005年顾长卫《孔雀》获银熊奖
2006年王全安《图雅的婚事》 获金熊奖
2014年廖凡《白日焰火》获最佳男演员金熊奖
东京国际电影节
1988年吴天明《老井》获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奖(张艺谋)
1991年赵丽蓉《过年》获最佳女演员奖
1993年田壮壮获《蓝风筝》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吕丽萍)
1994年严浩《天国逆子》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1994年牛振华《背靠背,脸对脸》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6年吴天明《变脸》获最佳导演奖,朱旭《变脸》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7年曾静、刘若英《美丽在唱歌》同获最佳女演员奖
2003年霍建起《暖》获最佳影片大奖
2005年金雅琴《我们俩》获最佳女演员奖
2010年王千源《钢的琴》最佳男主角,范冰冰《观音山》最佳女主角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0年滕文骥《黄河谣》获最佳导演奖
1995年谢飞《黑骏马》获最佳导演奖
1996年李少红《红粉》获最佳影片奖
2000年巩俐《漂亮妈妈》获最佳女主角
2004年范伟《看车人的七月》获最佳男主角
2006年倪萍《雪花那个飘》获最佳女主角
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
1994年宁静《炮打双灯》获最佳女演员奖
1999年张元《洗澡》获最佳导演奖
2002年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刘佩奇)
2004年徐静蕾《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获最佳导演奖
2007年王颖《千年敬祈》获最佳影片奖
2009年陆川《南京!南京!》获最佳影片金贝壳奖
开罗国际电影节
1992年胡雪杨《留守女士》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修晶双)
1998年梅婷《红色恋人》获最佳女主角
2000年冯小刚《一声叹息》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张国立)、最佳女主角(徐帆)
2003年宋国锋《父亲》最佳男主角
2006年张静初《芳香之旅》获最佳女主角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1950年石连星《赵一曼》获最佳女主角奖
1988年谢晋《芙蓉镇》获最佳影片 水晶地球仪奖
1995年归亚蕾《女儿红》获最佳女主角奖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1935年蔡楚生《渔光曲》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61年于蓝《革命家庭》获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