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罗斯电影大片
《敢死连》(又名《无名高地—苏德狙击手对决》),故事梗概:
1944年,白俄罗斯西部,红军已经推进到苏联国界线。苏德双方生死对决,战场是白俄罗斯森林中的一个无名高地。苏军为打破德军大规模进攻粉碎德军战略集团,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个无名高地实施了一次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阵地战!苏德双方百万大军,动用数以千计的坦克和作战飞机,上万门火炮和追击跑对垒,展开了苏德间最大的一次会战!
为了以最快的时间占领高地,红军指挥部派出了一支军中罪犯和受处分士兵组成的敢死连队,并让他们冲在正规军的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减少正规军的伤亡。尽管这支敢死连当中尽是精兵强将——老辣的老兵塞蒙尼克,全国有名的狙击手女兵索罗委奥拉,机灵勇敢的罪犯马里赫夫,以及作战经验丰富的马留赫中尉。连长也深知他们将有去无回,但他们依然将勇往直前。等待他们的将是胜利的曙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大家都不得而知。
前线的作战充满着来自敌方的危险和间谍的攻击,敢死连成员们身处险境。尤其敌军一名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成为了对我军的最大阻碍,而敢死连成员们的任务就是先行消灭这个狙击手,为后方的大部队开辟道路。美丽的女兵索洛委奥拉冷漠孤傲,但却深深地吸引了马里赫夫。一场恋爱追逐战伴随着战争也渐渐展开,但索洛委奥拉对此却视而不见。
情势越来越危急,不断传出我军藏有奸细的谣言,军中人心惶惶。而此时,米洛哈夫也被敌人重伤,赶死连的担子越来越重。紧要关头,上级命令敢死连即刻消灭对方的狙击手。但这个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里赫夫主动请缨,索洛委奥拉对其表露真情,并告知一定要活着回来。最后,奇迹发生了,马里赫夫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红军拿下了无名高地。
精彩视点:
《敢死连》由俄罗斯政府投四亿巨资全力支持!动用了两个师的军队,5000名军人,300百辆坦克,200架飞机参与拍摄,壮烈再现二战最后的大反击中最为悲壮惨烈的“高加索平原”大血战。同时,本片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投资的新型战争影片,借以恢复其战争影片生产强国的地位。影片阵容强大,《守夜人》、《土耳其开局》、《血影迷城》三部影片中的主力演员加盟浴血演绎。该片一举夺得俄罗斯奥斯卡金鹰奖,俄罗斯尼卡国际影展大奖等多项荣誉。
Ⅱ 哪儿可以下载电影《战争与和平》(苏联版)
原音版本的你要吗??只找到其中一部!!!
紧供下载:
打开网址:http://lib.verycd.com/2004/10/28/0000024493.html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A zori zdes tikhiye)[DVDRip]
[[eMule专用的下载链接,您必须安装eMule才能点击下载]]
中文名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英文名称:A zori zdes tikhiye
别名: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72年
电影导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电影演员:
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简介:
【片 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片类型】:战争
【国 家】:前苏联
【导 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主要演员】: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出品公司】: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获奖情况】: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
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
【字 幕】:简繁英法西日荷德意阿希葡俄
【原 作】: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片介绍:
你明明知道这是戏,
可就是没法把戏仅仅当成戏来看,
你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能淬历你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样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间存在过,
她们永远年轻,而你老了。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着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导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称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电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场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镜头,我们在公映时把这整场戏都给删掉了。一位着名的老实人惊讶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奇迹,全裸的女人镜头全然不使人产生“黄”的感觉。
这个艺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作家是在一个圣洁的思想指导下写下这个场景的。请看小说中的描写: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
“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儿!”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把像契诃夫这样的俄罗斯作家曾经表现过的“美的毁灭”的经典主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了新的发挥,也因此凸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 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 “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廛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 仿佛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原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有几个中译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译的,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译文流畅自然,值得一读。
此段摘自童道明先生的《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文
Ⅲ 有哪些俄罗斯大片好看(电影)
给你推荐几个好片国外的,《星际战士》
《非常人犯》1 2 3
《俄罗斯特种兵》
这几个都不错。先看看。
Ⅳ 求一部电影名,应该是俄罗斯的,有1、2部
lz你说的是《人间兵器》系列
人间兵器的剧情简介 · · · · · ·
在不久的将来某个实验室,因为实验事故引发一种病毒,一群解散了的特种兵又集结起来,进入被感染的实验室...(俄罗斯版的毁灭战士或者说生化危机)
该片分为上下两集,分别为90分钟,下集现在也可以找到了,故事已经完整。
Ⅳ 谁知道这部俄罗斯电影是什么
CKOPO HA DVD的意思就是指该片“DVD即将上市”
这部片子叫《冰原阻击》
下面的网址里有一张照片和你提供的照片一样
应该就是《冰原阻击》
片名:冰原阻击
地区:俄罗斯
导演:亚历山大·瓦德尔
主演:安德列·奥贾/瓦瑞·艾蒙德
类型:战争/剧情
包装:UV印刷/四折外封/单面内封/大纸内袋
素材:5区/日文/韩文
容量:4.35GB
画面:4:3
声音:俄语DD5.1/俄语DD2.0
字幕:中文2条/英文/法文/日文/韩文/俄文
片基:ifpi点烫银
Ⅵ 苏联电影
原音版本的你要吗??只找到其中一部!!!
紧供下载:
打开网址:http://lib.verycd.com/2004/10/28/0000024493.html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A zori zdes tikhiye)[DVDRip]
[[eMule专用的下载链接,您必须安装eMule才能点击下载]]
中文名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英文名称:A zori zdes tikhiye
别名: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72年
电影导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电影演员:
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简介:
【片 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片类型】:战争
【国 家】:前苏联
【导 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主要演员】: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出品公司】: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获奖情况】: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
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
【字 幕】:简繁英法西日荷德意阿希葡俄
【原 作】: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片介绍:
你明明知道这是戏,
可就是没法把戏仅仅当成戏来看,
你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能淬历你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样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间存在过,
她们永远年轻,而你老了。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着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导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称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电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场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镜头,我们在公映时把这整场戏都给删掉了。一位着名的老实人惊讶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奇迹,全裸的女人镜头全然不使人产生“黄”的感觉。
这个艺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作家是在一个圣洁的思想指导下写下这个场景的。请看小说中的描写: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
“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儿!”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把像契诃夫这样的俄罗斯作家曾经表现过的“美的毁灭”的经典主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了新的发挥,也因此凸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 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 “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廛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 仿佛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原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有几个中译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译的,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译文流畅自然,值得一读。
此段摘自童道明先生的《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文
Ⅶ 俄罗斯拍的战争电影
俄苏战争电影漫谈
内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罗斯电影诞生;苏联蒙太奇学派崛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辉煌成就
1908年俄罗斯电影诞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1917年十月革命, 电影产业国有化,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鼓动电影”
20年代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形成,三位大师的先锋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作:
爱森斯坦 杂耍蒙太奇与理性蒙太奇 《战舰波将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叙事 《成吉思汗的子孙》
杜甫仁科 银幕上的诗 《兵工厂》
声音的出现与“音画对位法”
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确立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1934)
3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潮:
《马克辛三部曲》
《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带枪的人》
蒙太奇大师将艺术探索精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电影;战后初期的战争题材电影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电影制片厂迁移,电影工作者的艰苦劳动,鼓舞斗志的“战斗电影”
战役纪录片--《战时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尔孟克的宴会》
纪录片《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
《在苏联的24小时战斗》
《乌克兰保卫战》
战略反攻阶段的纪录片
战争故事长片 《她在保卫祖国》
战后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英雄主义主题“纪念碑”电影
《青年近卫军》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纪念碑”电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电影杰作
1954年“解冻”,1957年苏联战争文学第二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飞》 灿烂夺目的“银幕上的诗”
《一个人的遭遇》从肖洛霍夫到邦达尓丘克
《士兵之歌》 纯洁清澈的心灵,人道主义的悲歌
《伊万的童年》 被炮火摧毁的童年的梦
其它优秀作品:
《临风而立》
《生者与死者》
《士兵的父亲》
60年代后期--“停滞”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战争文学“第三浪潮”与“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
“全景战争”电影
《解放》
《围困》
《莫斯科保卫战》
“战壕真实”电影
《一寸土》/《永远19岁》
妇女与战争
《战争中没有女性》
《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
《狙击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儿童与战争
《受伤的小鸟》
《幼儿园》
《自己去看》 苏联最后一部战争题材“诗电影”,诗的艺术与纪实内容完美结合
“改革”时代的喧嚣与躁动;“改革”时期的苏联电影
插入语:经典文学名着改编的苏联战争电影
《苦难历程》三部曲 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
《静静的顿河》 顿河悲歌 哥萨克农民与十月革命
《战争与和平》人民英雄史诗 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文学名着改编电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体后的“新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未完待续)
解体,电影体制变化,电影性质变化 泥沙中金光闪烁
(一) 对现实的思考:车臣战争
冷漠(《战争》)
沉痛(《高加索俘虏》)
现实(《急行军》)
(二)对历史的认识:
淡化(《太阳灼人》《小偷》)虽然不是军事题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后期战前苏联国内形势,后者描写战后的艰难生活
寓言(《布谷鸟》)
颠覆(《无穷无尽》)
怀念(《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未列入名册)
继承(《星》)
参考书目:
《苏联电影史纲》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 编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一、二、三、四编 俄苏电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于培才,李小蒸,孟广钧,王德胜 等
《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敬咏
《世界电影史》 (法)乔治-萨杜尔
《电影艺术辞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主编:许南明 副主编:沈善
《泥沙中金光闪烁--近年来的俄罗斯电影掠影》 戴光晰
《外国电影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 郑亚玲 胡滨
《战火中永生--苏联战争影片赏析》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时光》 (俄)塔尔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选集》(苏)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战争影片》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苏联部分撰槁人 连秀凤
《俄罗斯艺术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任光宣
《俄罗斯文化一千年》 东方出版社 孙成木
《苏联网络辞典》等
Ⅷ 俄罗斯经典电影
俄罗斯经典电影:
1、《太空救援》
2015年,中国版《十二公民》在国内热映,即便是在《复联2》的“排挤”下,仍然票房口碑双丰收,可见这部影片的故事和情节的设定,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其实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两个版本,分别是1957美国原版《十二怒汉》和2007俄罗斯版《十二怒汉》。
俄罗斯版《十二怒汉》,故事内容和情节与《十二公民》大致相同,但相较于美国原版,更增加了当代的社会问题,包括种族冲突等等。这一版堪称是三个版本中最“人性”的一版,可以说中国版《十二公民》受这版的影响比美版更大。
Ⅸ 俄罗斯十大战争电影
《第九突击队〉讲的是苏联入侵阿富战争时一个步兵连的战争故事, 〈爆破〉讲的是车臣战争时期,俄罗斯一支步兵连坚守阵地与一千多雇佣军战斗,直到最后全连牺牲, 〈风暴之门〉讲的也是车臣战争时期,俄罗斯一百多人坚守阵地,因为情报错误,使得一百多人对付一千多人的故事
《八月八日》《斯大林格勒》《兵临城下 决战要塞》《生死倒计时》《我们来自未来》《敢死连》这些都是我看过的,都不错。绝对不比好莱坞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