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诺兰电影信条是3D吗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诺兰电影信条是3D吗

发布时间: 2022-05-15 02:57:40

Ⅰ 如何评价诺兰导演的《信条》

盼了大半年,终于盼到《信条》开画,有多少观众看完了电影走出放映厅的时候,觉得自己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总觉得身边居然没人倒着走?难道我才是倒着走的那个!?


诺兰,一个挑战了电影艺术表达和商业价值结合规律的创作者。《信条》,值得五颗星,这部电影的价值,在酷炫的视觉效果、在震撼的配音配乐、在充满幻想的世界观、更在于它给电影发展提出的全新方向和参考价值!

《信条》,本年度最不应该错过的五星佳作。

Ⅱ 诺兰导演为什么会反对3D电影

- 电影讲究欣赏,3D讲究体验,欣赏是引导观众,体验是让观众去寻找。这两者本质上是冲突的。诺兰属于踏踏实实讲故事的导演,重点在于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观众,加上诺兰电影里贯有的多细节多叙事等特点,3D会将观众的注意力脱离于故事和人物以外,这点诺兰一定不会妥协。
- 戴上3D眼睛会令银幕亮度降低,很多细节由此也就看不清了。诺兰是坚定的IMAX2D粉,对于画面的细节表现要求很高。其本身坚持用传统胶片拍摄电影的手法也为很多人称道,更加离经叛道的3D就更加不认同了。
- “3D技术还不成熟”只是诺兰的借口,免得被媒体贬为不思进取的保守派,诺兰尊重电影,懂得电影视觉上的精髓在于画面精度,构图,细节,以及传统胶片和2D对于电影产业的重要性。3D和后期3D的滥用已经严重破坏了电影产业的运作规律。将来3D发展成熟以后最多也就变成全息投影之类的把戏,技术上毫无破绽,但那还能被称为电影么?

Ⅲ 《信条》是部什么类型题材的电影

电影《信条》算得上是一部标准的动作片了。那么这部电影到底会带给大家怎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实说起这部电影的导演,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的熟悉,那就是诺兰。只要听到是这位导演出片的电影,那么在质量上一定是过关的,因为这部导演制作的电影没有一部不是佳片巨作,比如说大家熟知的《蝙蝠侠》,《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电影都是出自于这部导演之手。

为了使动作戏更加的真实,主演约翰·大卫也是拒绝用替身,所用的动作武打都要自己亲自上阵,这样才能够让电影呈现出来更加的真实,所以这部电影也是将科幻与动作的两大元素神奇的融合在了一起,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让观众能够进一步的深入到这一电影中去思考和体会。

不得不说,这一电影也算的上是疫情之下的佳片,或许能够带动各地影院的票房业绩,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吧!那么你准备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吗?

Ⅳ 信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电影《信条》是一部动作惊悚片。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思·布拉纳联袂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名特工,在经过组织严密训练之后,被派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最终在搭档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并拯救了世界。

该影片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非常的烧脑,对于观众来说,也非常的刺激。

Ⅳ 《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看的《信条》凌晨场,再次感慨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本文将用图解的形式来解析《信条》中的四个问题:

①歌剧院混战一共有几组势力参与?

②高速飙车夺取钚241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战略夺取钚241?

④加州鹰山之战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先简单科普电影里的几个设定:

1. 本片依旧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操控时空的戏码,从《盗梦空间》的嵌套,到《星际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条》的逆转,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真的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2. 本片的逆转时间,是来自于熵增熵减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熵减的(逆向)物体它的时间线是和我们正常正向世界的时间线相反的,熵减的子弹是从墙壁上往枪里射回,爆炸是从爆炸后的废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筑,人身处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体,车是逆行,语言是倒过来发出的。

3. 除了逆转时间,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转时间的同时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个经典的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父亲没有了也就没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够去杀死祖父呢。

这一个悖论其实也预示着反派安德烈对于人类存亡的看法其实是有偏执的,导演还是寄希望于另一个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发展的宿命,不可强求。

4. 因为逆转时空的存在,那么战争除了在场面让奇幻得让人震撼和惊艳,另一方面,在战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时间钳形战略,普通的钳形战略是兵分两路击败敌方,而在本片中,则是分为正向逆向两个部队,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情报共享和战略打击,也就是一个正向的队伍从白天走向黑夜,另一个逆向的队伍从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队伍将黑夜的结果不断告诉正向的部队,正向部队则将白天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逆向,从而达到情报共享和一定的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再来和大家解析一下四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乌克兰歌剧院混战的势力划分

在歌剧院混战中,一共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中情局特工,面包车里的乌克兰人司机和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处歌剧院包厢中的美国外交官,他们之间是用暗号交头的,这股势力参与混战的目的:营救已经被乌克兰军方发现身份的外交官同伙,以及拿回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二股势力是恐怖分子,他们一开始出现在歌剧院制造出极大的混乱,他们的背后应该就是俄罗斯寡头安德烈,因为之后男主角在餐桌上仅仅提到歌剧两个字,就让安德烈回心转意,说明安德烈参与其中,这股势力的目的也很简单:抢夺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三股势力是乌克兰官方势力,包括军方和特警,乌克兰军方实际上已经在包厢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乌克兰特警前往歌剧院的目的:一个是对抗恐怖分子,另一个则是趁机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况下,设置炸药炸毁乌克兰歌剧院毁灭现场。

理清楚这三股势力划分,即可知道歌剧院混战的整个过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剧院,乌克兰军方前往对抗,并要趁乱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队伪装特警进入包厢,除掉了乌克兰军人,营救出外交官并取得金属盒子钚241。

在撤退过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决定回去取走炸药拯救歌剧院无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带着金属盒子离开歌剧院。

带着金属盒子的特工最后肯定是被乌克兰官方给拦住了,金属盒子在混战中被乌克兰官方所获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乌克兰军方特警发现了伪装,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弹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剧院,回到车里却发现司机乌克兰人反水,将他们带到偏僻地方进行拷问,最后男主角服药自尽,后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过考验,正式邀请他加入组织“信条”。

最后提一句,通过发射逆向子弹的特警队友背包的挂饰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救走男主角的应该是逆向的尼尔。


最后,还是准备二刷《信条》的,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和细节太丰富了,不光是主创斧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们多去挖掘。

Ⅵ 看完诺兰的新电影《信条》,你有哪些感受

《信条》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标准的诺兰风格的电影,包含了时间,空间各种穿插的元素,在里面你可以看到其他几部电影的影子。但这部影片的观影门槛大幅提高,对路人影迷极度不友好。

高级感

诺兰身上有一种高级感,这种自我特质很容易吸粉,再加上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匠心独具。商业片、艺术片,单拎出来任何一个诺兰都不是翘楚,但他却很好地将两者结合到了一起。同样是烧脑电影,诺兰电影和一般烧脑电影有很大不同。他的影片让他彻底和路人粉划清了界限,将自己的烧脑电影打造成了必须三刷起步才能看懂的电影。

Ⅶ 《信条》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电影信条由着名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执导,电影根本设定则是:时间逆转。

之后主角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夫人并得知两夫妻感情不和,同时夫人告之她与丈夫最后一次快乐时光发生在越南度假时,后来丈夫则用一张假图和儿子抚养权对她进行威胁,之后主角与她约定,自己帮她解决问题,而她则帮忙引荐其老公。

之后主角与尼尔以及帮手一起用飞机炸毁了自由港仓库,并趁乱潜入内部毁掉假画,并在仓库中发现时光逆转传送门。而在传送门内发现了一个逆向人和一个正向人,主角则看到了正向人的长相。之后接近成功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并去希腊旅游。期间又发生种种剧情让主角了解到自己另一重身份则是从未来而来的人,并再次招募了自己,而自己才是此番行动的策划人。

Ⅷ 诺兰最难懂科幻片《信条》,想看懂至少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话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备受关注,他极其善于拍摄关于“时空”的题材,他的作品往往都特别烧脑。这次的电影《信条》也是如此,而且要远比之前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烧脑得多。同样的,《信条》这部电影也加入了许多“科学理论”,同时还做了一些奇怪的设定,令绝大多数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这篇我们就来聊一聊《信条》当中,那些基础的物理学概念到底是什么?

不过,关于“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个说法是存在争议的。这个说法成立的条件是宇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然而如今的研究发现,宇宙并非是封闭系统。因此,“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种说法并非是科学界的主流认同,而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Ⅸ 为什么克里斯托弗·诺兰反对3D电影

诺兰的电影并不是靠简单的大场面的震撼,而是靠环环相扣的紧张剧情,以及最后观众的恍然大悟和结尾的开放式结局。3d电影虽然能从观影的画面上给观众更大的震撼,但是也削弱了观众对剧情逻辑的认识。无疑会弱化剧情结构。诺兰希望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电影本身上,而不是特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