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家干部的电影
《孔繁森》
《焦裕禄》
《任长霞》
⑵ 反映公务员的电影有哪些
《超强台风》
⑶ 电影“七级公务员”如何
《7级公务员》观影人数破300万(图)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0日17:02搜狐新韩线讯 北京时间5月19日下午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金荷娜和姜志焕主演的喜剧电影《7级公务员》的观众人数突破了300万人,正式进入了长期大卖的阶段。18日电影振兴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级公务员》15日-17日在全国430个影院上映,共有37万7000人观看了电影,成为了票房的第二名。截止至17日,《7级公务员》的总观影人数已经达到了307万7946人。《7级公务员》是今年上映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电影,朴灿旭导演执导的电影《蝙蝠》上映以来票房也节节攀升,对《7级公务员》发起了最忌。现在《蝙蝠》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了199万329人。《七级公务员》再创佳绩 重夺韩国周末票房冠军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1日10:17《七级公务员》在上周末创下了33万9844名的观影成绩,重夺韩国周末票房冠军 搜狐新韩线讯 北京时间5月11日上午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金荷娜与姜志焕携手出演的电影《七级公务员》在上周末再创票房佳绩,战胜《蝙蝠》,《星际迷航》等竞争对手,重新夺回了韩国周末票房榜冠军。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1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七级公务员》在上周末创下了33万9844名的观影成绩,重新登上了韩国周末票房榜冠军宝座,而且该片在韩国的总观影人数已经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36万5105名。《七级公务员》曾在4月最后一周夺得过周末票房榜冠军,之后该片虽然在5月第一个周末被《蝙蝠》夺走了冠军宝座,不过凭借在观众中积累的良好口碑,在上周末又重新夺回了周末票房冠军。据《七级公务员》发行公司工作人员透露,目前《七级公务员》仍保有着超过400个银幕,以目前的趋势该片观影人数突破300万只是时间问题。由宋康昊,金玉彬主演的《蝙蝠》上周末创下了21万4320名观影人数,周末观影人数比前一周下降了不少。该片在周末票房榜的排名也比上周下降了两位,以168万3362名的总观影人数名列韩国周末票房榜第三位。5月7日登陆韩国的好莱坞科幻片《星际迷航》在上周末创下了30万1555名观影人数,排在了韩国周末票房榜第二位。而韩国影片《仁寺洞丑闻》与好莱坞影片《金刚狼》则分别以15万1804名和14万3224名的观影人数,排在了票房榜第四位和第五位韩国电影周末票房:《七级公务员》重登冠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01:40 新浪娱乐新浪娱乐讯 在5月8日-10日周末三天中,姜志焕、金荷娜主演的韩国电影《七级公务员》无惧《星际迷航》、《蝙蝠》等强劲对手,上映三周后票房大幅度回升,以33万9844人的周末观众人数重登冠军位置。5月7日上映的美国影片《星舰迷航》与宋康昊新片《蝙蝠》分列第二、三位。《七级公务员》在上映首周曾夺得冠军,但第二周败于《蝙蝠》,毕竟《蝙蝠》是观众期待已久的朴赞郁+宋康昊双保险力作。不过,虽然主创阵容强大,但风格阴郁、嗜好血浆的《蝙蝠》还是在票房这块试金石面前失灵,与《七级公务员》的同室操戈在第三周败下阵来。风格轻松的《七级公务员》可以视作进化版《史密斯夫妇》,在经过韩国人的改良后,相对比较适合本土观众的笑点,在被逐渐认可后票房也日益走向稳健。目前《七级公务员》与《蝙蝠》的观众人数分别达到了236万5105人和168万3362人,均还有大幅上升空间。 http://korea.sohu.com/s2009/7jgwy/
⑷ 一个说一定要当公务员,执迷不悟的电影
可以去电影网站查找一下。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⑸ 有关乡镇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的电视剧、电影,大陆的,要有启发性的。
电影:《焦裕禄》 《孔繁森》 《荔枝红了》 《花开白草畔》 《乡长本姓赵》
电视剧:《绿野艳阳红》 《乡村爱情》系列 《希望的田野》 《一村之长》 《文化站长》
等等。。太多了
⑹ 有什么电影描写国家公务员的
抉择
⑺ 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是那一部那年拍摄的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于《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5月上演。
腊盘发声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胶片一旦发生局部断毁,其后的剧情就难以再和声音相吻合,甚至会出现银幕上男人在张口,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却是女声的笑剧。因而,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片上发声”的有声片。它们是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的《雨过天青》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这两部影片都是租用国外的设备,并由外国人参与协助制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过天青》于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戏院试映。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一片,成为中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⑻ 1,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呀
《生死恨》。
《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于1948年摄制。
主要讲述,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士人程鹏举和少女韩玉娘被金兵俘虏,发配到张万户家为奴,并在“俘虏婚姻”制度下结为夫妇。玉娘鼓励丈夫逃回故土,投军抗敌。
她在丈夫逃走后,历尽磨难,流落尼庵,辗转重返故国。程鹏举因抗金有功,出任襄阳太守,后赖一鞋为证,得与玉娘重圆,但玉娘已卧病不起,憾然而逝。
(8)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电影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京剧《生死恨》,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时刻,一向忧国忧民的梅兰芳,为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而组织编写的一出古装戏。
据梅兰芳多年后回忆,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他就积极酝酿编演一台鼓舞国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来侵略的戏。经与齐如山讨论决定,将明代董应翰所作《易鞋记》传奇改编上演。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越发严峻,不久后梅先生举家迁往上海。面对日益紧张的政治形势,梅先生为实现宣传抗日的夙愿,决定再度改编《易鞋记》。
因齐如山不在上海,他改邀许姬传参与编写,对齐如山草成的剧本重新结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由许姬传、李释戡执笔写词,剧名改为《生死恨》。
新改本删去原本里的旁枝杂叶,篇幅从原来的39场缩短为21场,按照梅先生思路,突出表现被敌人俘虏的悲惨遭遇,以此唤醒大敌当前某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之人,立即投入全民奋起的抗敌洪流中去。
⑼ 1927年摄制完毕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影片是什么
1927年摄制完毕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影片是《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艾尔·乔森、梅·麦卡沃伊等主演的爱情歌舞片,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它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它于1929年5月16日获得了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以及入围最佳改编剧本奖。
(9)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电影扩展阅读:
但作为电影历史上第一部采用了同期声录制技术的长篇叙事电影,。《爵士歌手》片长一个半小时,同期声对话两分钟左右。
它还远不是彻头彻尾的“有声电影”,默片中常见的字幕在影片里依然随处可见。但正是这一点让《爵士歌手》有了始祖鸟化石般的意义:你可以在一部电影里看到整个电影产业由“无声”向“有声”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