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过电影<面纱>吗有人说很感人,它感人在哪看过的回答。
期待了一年的电影,当然第一时间去看。总体感觉是好电影,能感动人,虽然离经典还有距离。
难得的是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这一对我非常欣赏的实力派演员,不仅是电影的男女主角,还是电影的制片人,这对他们来说应该也是第一次吧?两人的演出一如既往的精彩,娜奥米尤胜一筹,把一个女人从天真女生到成熟转变的过程演绎得立体可信。而爱德华.诺顿这次则完全收敛起了以往“张扬变态”的演技,演了一个沉闷保守的好人,反而在痛苦的一面表现得不够。不过男人大抵如此,感情失意的时候,便用忘情工作来麻醉自己。总之,看高手过招就是过瘾,两个小时的电影都觉得太快了。
电影改编自毛姆的小说,讲的是爱与宽恕的故事。电影并没有回避由爱衍生的阴暗面——恨,男主角沃特在发现妻子凯蒂出轨后,作为病菌学家的他惩罚性地带她去了霍乱疫区。在这个非正常的环境中,由对其他人的帮助和爱,唤醒了他们自己的爱,俩人从而达成了谅解,可惜最终沃特染病去世。观影的情感高潮在生死离别这一幕到来,我想这种不完美是电影必须的,否则大团圆结局,就不能突显出他们经历种种后的谅解之可贵。这并不是个一见钟情的爱情,而且还有着欺骗和背叛,好在错的一方没有失去觉醒并寻求宽恕的机会,最终完成了精神的救赎,这是西方电影向来重视的。所以电影的重心是放在女主角身上的,她开始是并不爱丈夫的,“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品德高尚就爱上他的”,“男人不能让女人爱上他是自己的错”,但当她认清了情人虚伪的爱,又在疫区感受了丈夫的高尚人格,才在她的心里唤起了更高层次的爱,也投身到修道院的义务工作里去了。爱德华.诺顿饰演的丈夫实在太“好人”了,且不说他为中国人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他知道了妻子与人在房间里偷情后没有撞门进去,后来俩人谈起为何不这样做,对话挺有意思:“你为什么没有冲进来?教训一下他也好啊。”“他不值得我这样做。”“还有别的原因吧?”——这个女人终于开窍了,她理解了他的爱。
这是中美合拍的电影,最大的噱头就是20年代的中国背景了。以往的美国电影,不管创作者有意无意,对中国人和中国元素的描写大多是失真的,让我们看起来很不是滋味。《面纱》可能是有中国人参与的缘故,中国元素看起来就自然多了,虽然是民国时期的背景,但看到的一切都很合情合理,里面作为小配角的中国人,虽然也有愚昧也有落后,但都不是刻意丑化的。而且,影片里还很客观地提及了当时英军对中国罢工工人的枪杀、当时的欧洲教会为传教从贫农家庭买入小孩作精神灌输,甚至借黄秋生演的国民党军官之口说“你们英国人的军队不应该出现在中国,我们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解决。”这些应该都是毛姆原着里没有的罢。除了意识形态的东西,作为背景的桂林山水非常漂亮,与心灵的净化过程作了很好的呼应。
黄秋生作为比较重要的配角,还算有表现的机会,个性也很鲜明。夏雨演的医生其实戏份很少,没什么表现。《孔雀》里的傻大哥冯砾演胖士兵倒是挺抢镜的。尚雯婕唱的法语主题歌很好,童声伴唱锦上添花,空灵而衬托哀思。
生命是宝贵的,爱是美好的,让我们彼此宽恕。
‘贰’ 电影《长城》有很多镜头让人有些害怕,其中哪些镜头让人细思极恐
《长城》是中美合拍片。
今年美国的传奇影业只制作了两部大片,一个是在中国赚了15亿的《魔兽》,另一个就是这部《长城》了。
某种程度上,《长城》和《魔兽》类似,都在讲人族和兽族的战役。
《长城》中的饕餮,取之《山海经》。
饕餮的贪婪,并不止饕餮贪念吃人,而是借此说明它侵蚀了整个华夏文明。长城作为华夏文明的符号,也是守护文明的一道生死符。但当饕餮穿过城墙的那一刻起,文明就已经被颠覆了。
网上有一句流传特别广的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崖山是指标志着宋朝灭亡的崖山海战,这场战役导致了汉族统治首次被外族完全取代。进一步认定汉族早已死亡。
‘叁’ 长城这部电影好看吗
电影《长城》是一部具有好莱坞大片性的中美合拍片,是非常好的、值得我们去看的一部片子,《长城》是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马特·达蒙、景甜、佩德罗·帕斯卡、威廉·达福、刘德华等主演的奇幻动作片。该片讲述了中国宋朝时期,一个欧洲的雇佣兵威廉·加林在被囚禁在长城期间,发现可怕的掠食怪兽将这座巨型城墙重重围困之时,他决定加入了一支由中国精英勇士们组成的大军,共同对抗怪兽饕餮的故事。
‘肆’ 不是什么电影都能叫长城(长城)影评
长城》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马特达蒙和景田领衔主演,总投资1.5亿美金。由中影集团,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投资达到好莱坞A级电影等级的片子。在看它之前,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马特达蒙和张艺谋的结合,实在很难不让人充满好奇;但另一方面,预告片里看到五色战队的盔甲,却给人带来一丝不好的预感。但是,导演张艺谋和马特达蒙以及巨大的投资还是吸引了我进入了影院。
先说说看点吧,首先是影片的视觉效果和打斗场面,紧张而刺激,不管是从摄影、剪辑还是特效来说,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莱坞A等级的制作。配合上拉民贾瓦迪的配乐,打斗画面让人觉得相当激昂,拼杀的时候,也有激动的感觉。其次就是演员阵容了,看着马特达蒙跟景甜和刘德华用英语对戏,加上其他的各路演员或小鲜肉齐聚一堂,竟有一种奇特的喜剧感。汴梁小皇上登场的时候,大家也都笑了。
说了看点,就来全面评价一下这部作品吧。其实,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一个名字作为《长城》,投资如此之大的中美合拍片,它的意义应该不止于一部爆米花电影,或者一个单纯的爽片。只是,在此片中,故事对于人物和阵营的简单化处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他绝佳的弓术,帮助中国人守城,最后拯救了江山社稷的危机,这真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但是,主角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被什么精神感召这么做?这是看不出来的。电影里面提到了信任,只是,在电影的故事中,对信任这个主题的着眼实在是屈指可数。电影中充满了许多堆砌重叠恢弘的所谓大场面,却偏偏缺少价值观的冲突,缺少在重大压力之下人的决定,在脸谱化的人物面具之下,缺少真正的人物角色的刻画。
或许有人说,这就是一个爽片,要求主题或者故事与人物算作是本末倒置。但是就算是特效片,好看的关键,仍然在于我们能否对主角移情。而移情的关键就在于刻画精彩的人物角色,人物需要做真正的决定,而不是像工具一样,被剧情推着走,比如想让他被感动就被感动上战场,想让他放弃逃走就让他放弃,而是需要刻画出人物在这些决定中的挣扎与压力。所以,同样在特效片中,我们看到了《终结者2》的T800在最后甘愿沉入钢水,我们也看到了《黑客帝国》里尼奥屡次觉得自己并不是救世主的退缩。当特效融入了剧情,甚至帮助了人物刻画的时候,那种视觉震撼会以好几倍的方式回馈观众,因为观众对其投入了感情。而《长城》只是把特效呈现出来,所以,就算做得再好,也终究不能归类为好片。
当然,出品方或者一些影评人,也有表达这样的观点,不需要那么完美,视听刺激了,让人看的舒服,有票房就行。但是大众似乎并不这么觉得。许多人不解,为什么大家会不满意。为此,我还需要提到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这个片子的名字叫做《长城》。什么叫做长城?什么样的片子配叫做长城呢?
虽然牡丹花很着名,但中国没有国花,虽然国家的名字来自瓷器,但是由这样的一个许多年前的贸易品来指代中国的精神,仍然不太合适。思来想去,我们能够从一个具象化的东西,一下想到中华民族的,那就是长城。就在这绵延万里的长城下,有勤劳的人民辛苦的一砖一瓦,有强敌环伺的苦难深重,有边戍将士的英勇对抗,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内敛,勤劳,团结,忠诚。长城,看起来虽然是一堵墙,但实际上,这远比紫禁城深入人心,它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代表着中华的精神。但这个叫做长城的片子里面,五色的不知道什么金属的盔甲,完全不知所云的我方的作战方法,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只有服从的将军和士兵,整齐划一地用双截棍敲着看似中国风的大鼓,充满了形式却没有任何内涵。那些似乎要描述中华民族曾经被强敌环伺却浴血奋战的饕餮与长城的寓言性世界设定本是好的,但饕餮社群是如此脆弱,头领败了全军就丧失战斗力,简直比蜂群的容错率还小,因为蜂群中蜂王死了就会诞生下一个蜂王。磁石可以让饕餮沉默这种设定过于简单,甚至有对四大发明拙劣致敬的嫌疑,再加上那个致敬孔明灯的奇怪热气球,所有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直到把长城这个厚重而深远的图腾,讲述成为一张印满了所谓四大发明或者孔明灯的概念的宣传册那样轻薄而扁平。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几个概念吗?是所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黑火药吗?是孔明灯吗?这些东西能代表中国的精神吗?
有一种说法,中国地大物博,先祖聪明智慧,四大发明甚至还有圆周率,勾股定理早领先世界许多年。这些事实不假,不过,中华民族的自豪可不仅仅来自于这些。这种自豪,来自于我们明白过去,我们的民族勤劳,顺服,坚韧,包容,实用主义。而现在,我们开放,自信,尊重,谦卑。用《长城》这样的一个片名,用中影集团等一众中美资本,寄希望于进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故事,讲成了这样。我一想到这个片子要在海外上映,不知为什么,一股气愤凝结于心。让外国人看这个?让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这样的千人一面的士兵?花架子大于实际作用几倍的守城军?极低效率又无能的决策机构?勉强有一个算作正面也被轻描淡写的“信任”主题?
如果片子不叫长城,那么本不用这样要求。但片子叫了《长城》,就得像点样子。这样的片子来进行文化传播,在海外大规模上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难受。这样的形式化的产物,会更加加深别人对于中国的误解。如果是我,宁可选择《湄公河行动》,虽然有点主角光环,但在那里面可没有这种堆砌式的所谓中国元素,没有空洞的形式,却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勇敢与同情,以及对任何一个平民生命和名誉的负责,给人带来一个负责任的中国的形象。真的,高下立判。
主观评分
不错的摄影和特效,很恢弘的音乐,较好的配合了故事气氛和主题 7
并无新意的美术设计,五色战队粗暴而让人疲劳,饕餮等怪物形象过于缺乏想象力,兵器与战斗机械华而不实 4
没有内心世界的扁平的人物刻画,过于简单的故事,几乎没有主题 6
以长城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命名,却只是对一些外在的国粹进行堆砌,没有挖掘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 2
总评:4.7
可以不看
我觉得,如果片子不叫《长城》,可能可以达到及格(6分),不过事情没有如果。
因为它已经叫做《长城》,而且它没有讲出长城的精神,这不是取名的问题,而是影片的问题。
因为,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叫做长城。
【长城】木鱼三分钟影评——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叫长城。思来想去,我们能够从一个具象化的东西,一下想到中华民族的,那就是长城。它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代表着中华的精神。但这个叫做长城的片子里面,只是对一些外在的国粹进行堆砌,没有挖掘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
‘伍’ 动画电影的中美合拍
中影集团、东方梦工厂、美国梦工场动画2015年4月18日下午在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现场签署合作拍摄协议,《功夫熊猫3》正式成为首部中美合拍的动画电影。
“此次合拍是中美企业之间在电影创作上的空前协作,”美国梦工场动画CEO杰弗瑞·卡森伯格说,“我们在上海建立了一家汇聚创意人才的动画公司,《功夫熊猫3》作为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将会展现他们的优异成果。”
‘陆’ 如何评价电影《长城》(TheGreatWall)
最近新上映的《长城》大家都了解多少,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长城》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马特达蒙和景田领衔主演,总投资1.5亿美金。由中影集团,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投资达到好莱坞A级电影等级的片子。在看它之前,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马特达蒙和张艺谋的结合,实在很难不让人充满好奇;但另一方面,预告片里看到五色战队的盔甲,却给人带来一丝不好的预感。但是,导演张艺谋和马特达蒙以及巨大的投资还是吸引了我进入了影院。
但是,主角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被什么精神感召这么做?这是看不出来的。电影里面提到了信任,只是,在电影的故事中,对信任这个主题的着眼实在是屈指可数。电影中充满了许多堆砌重叠恢弘的所谓大场面,却偏偏缺少价值观的冲突,缺少在重大压力之下人的决定,在脸谱化的人物面具之下,缺少真正的人物角色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