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数字放映机放不了3D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数字放映机放不了3D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5-06 07:55:38

‘壹’ 普通电影是胶片投影的而3D版的是怎么放的

IMAX 3D 就是你说的3D版立体电影。它有两种放映方式。
一种是胶片机
一种是数字立体放映机(类似投影机)。
但是胶片机也是不同的,所使用的70毫米15齿孔电影胶片的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3倍。,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齿孔的设备进行放映。但目前IMAX放映系统也在进行数字化改革。

至于它播放方式,简单说一下吧。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投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我见很多人说原理看不懂,我简单概括一下吧。其实偏振光的分光原理咱们可以暂不必深究。
简单来说就是拍摄的时候两台摄影机一起同步拍摄,模拟人的两只眼睛观看被拍摄物。。。而播放的时候呢,带上眼镜,通过偏振光分光原理,
【左眼的镜片】过滤掉【右投影机】的画面而让【左眼】只看到【左投影】的画面。
【右眼的镜片】过滤掉【左投影机】的画面而让【右眼】只看到【右投影】的画面。
这样不就还原了拍摄时的情景了吗。
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贰’ 为什么3D播放器无法播放3D电影

格式问题吧。

可能你的3D播放器支持的格式不全。而正好缺少你要看的电影的那种格式。所以就无法播放了。

你尝试下多下载几种比较新和大家使用后评论不错的3D播放器看看能不能看你的那部电影。都不能就是你片子的问题。不然就是你现在使用的这个播放器不支持格式。

‘叁’ 电影院影厅里有些角落带上眼镜为什么都很难有3d效果

从技术上来说影院的3D电影是使用科视数字放映机,机器内部有一个色轮,之所以你能看出立体效果是由于戴上3D眼睛以后左右眼交替高频率的闪动,还有一种是偏振式的3D,但原理大同小异。但是若因角度等问题满足不了左右眼交替频率,就无法看到效果。

其次,片源本身问题,目前3d电影已经普及,但技术参差不齐,尤其2D转3D,基本就只有字母有效果,这个是技术硬伤,不管坐哪个位置都一样

‘肆’ 关于3D电影

钢铁侠2,没有出3D版,所以只能看2D和IMAX两个版本

3D和普通电影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不会出现阿凡达的3D效果。但IMAX版的画面和音效要好于普通2D版本。

建议对视觉效果以及对音效比较挑剔的人去看IMAX版,很不一样。

数字影院其实只是一种叫法,其胶片的拷贝格式和放映机是DIGITAL模式的。画面效果人眼几乎分辨不出差别。

‘伍’ 我的电视怎么不能看3D电影呢

你确定你带了3D眼镜?还有3D有很多种的,相应的片源要对应相应的眼镜。以下为网络
互补色

又称色差式,既大家常见红蓝,红绿等有色镜片类的3D眼镜。
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色差式3D眼镜原理图
色差式3D眼镜原理图
原理:
左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当它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反之亦然,右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昏暗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偏振光

偏光式3D技术现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不闪式就是利用此原理。
原理:
偏振光3D眼镜原理图
偏振光3D眼镜原理图
立体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
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
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乎就立体了
时分式

又称主动快门式3D眼镜,快门式3D技术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副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原理:
快门式3D眼镜原理图
快门式3D眼镜原理图
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缺点:
一:主动快门式3D眼镜需要配备电池,使用成本及持续使用时间上要收到电池电量的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小型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为非电离辐射,目前尚无任何临床数据说明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画面闪烁的问题,3D眼镜闪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主动快门式3D眼镜,3D眼镜左右两侧开闭的频率均为50/60Hz,也就是说两个镜片每秒钟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三:亮度大打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不闪式

(利用偏振光)
原理:
通过电视分离左右影像后同时送往眼镜,通过眼镜的过滤,把分离左右影像后送到各个眼睛,大脑再把这两个影像合成让人感受3D立体感。
特点:
通过对亮度、清晰度的优化升级做到了3D不闪烁。眼镜佩戴轻便,不那么昂贵。采用IPS硬屏面板所以在佩戴眼镜左右视角上都没有限制。不再局限一个角度观看3D影像。
优点:
一:没有闪烁,能体现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不闪式3D没有电力驱动,可舒适佩戴眼镜并且全然没有闪烁感。因此可以尽情享受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看实际测量闪烁程度的数据就能知道数据几乎是零,不会有头晕的状态出现。
二:高亮度的3D影像。,不闪式3D的眼镜并不是像别的技术的3D眼镜一开一合影响视力。不闪式3D的眼镜是不会关闭,会始终敞开。所以会让足够的光透射进来能够体现更明亮的3D影像。实际测量透过眼镜的亮度、即明暗度可知更明亮。
三:轻便舒适的眼镜享受3D影像。不闪式3D眼镜轻便、价格合理,还可以使用夹套眼镜让配戴眼镜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陆’ 索尼放映机srx-r515放映中出现的2d电影3d效果的问题怎么解决

不建议用VGA转HDMI,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有损耗,实在不行可以DVI转。

T1使用的是OLED屏,2D电影色彩的还原相当不错。就显示效果来说即使和许多高端等离子电视机相比也绝不逊色。

T1唯一也是最致命的弱点就是重量和那极其不人道的佩戴方式。。。。

‘柒’ 数字电影放映机和投影机什么区别

数字电影放映机和投影机区别:观影亮度不同、观影效果不同、观影舒适度不同

1、观影亮度不同:

与投影机相比,数字电影放映机观影亮度使其三倍,3D观影从此可以告别黑暗时代,让眼睛观影更加舒适。

在众多观影因素中,亮度是人眼视觉的第一要素,而激光放映技术对于观影亮度的提升,无疑将是行业从制作到放映层面上追求更好观影效果的基本以及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来说,只有足够的3D观影亮度保证,高帧率以及未来的高动态等新的技术才能在追求技术终极目标的道路上有效前行。

另一方面,好的技术不仅要将市场的某些维度(如亮度)标准化,而且还要最大化地保证这些标准的稳定(标准亮度稳定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激光放映技术从某种层面做到了这一点。

2、观影效果不同:

数字电影放映机比投影机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现能力,图像层次感强,极大增强了3D立体效果。它带来更高的亮度、更宽的色域、更灵活的屏幕尺寸、更优的色阶表现力、更好的清晰度和视野度。

激光电影放映机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作为光源,激光的光谱带宽窄,是真正的高纯色的红、绿、蓝三基色光源,激光投影机能实现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识别色彩,是传统投影的2倍以上。基于此,激光光源具有更高的色彩灰度表现能力,图像层次感强,极大增强了3D立体效果。

激光光束带来更高的色彩饱和度为画面提供更加精致的细节,让电影多彩缤纷。一部影片的观影质量绝大多数体现在银幕的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改造升级后的影院放映屏幕画面更逼真,色彩更丰富饱满,画质更好,能更清楚的看到电影画面中的细节。

3、观影舒适度不同:

数字电影放映机比投影机观影舒适度更高。激光放映系统不含常规电影放映机紫外线和红外线告别光线污染,能真正做到健康观影。激光厅光源放映解决方案亮度高达10,000-30,000流明,播放3D电影的亮度可达普通3D电影的3倍,有效解决了3D画面偏暗,长时间观看眼部不适等困扰。

‘捌’ 为什么3D播播只放几分钟的影视没有完整的电影

首先,有很多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就只有2D版本的,而其3D效果影片只是后期通过技术做出来的,所以3D效果自然就不是很好。还有一些3D电影在拍摄的技术上就已经和那些着名3D电影差很远了,此外有些电影的剧情并不是很适合以3D的效果展示出来,导演的想象力和后期的制作也决定了电影的3D效果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片源的原因,使得我们的观看质量变差。
同样是3D电影 但是作品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其实不仅仅是片源的问题,电影院方面也有很多问题,让3D电影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比如说一些小电影院的放映机和幕布的规格等问题,使得播放出来的画面大打折扣,比如就幕布而言,金属幕布在观影3D时能提升图像亮度,带来比较好的体验,但是在观影2D时,可视角度小,而且画面会过亮,容易产生画面噪点现象,而电影院要照顾到更过的客户,基本上都不会使用金属幕布。目前市面上也有兼容2D和3D的幕布,展现两者的效果都还不错,但是价格就比较高了,所以为了平衡点,有些影院是在观看体验上做了取舍的。
3D效果不如预期 电影院里可能藏猫腻
此外,很多影院为了省钱故意减弱放映机的光源亮度,或者因为不及时更换老旧的放映机光源,使得放映机亮度衰减上很严重,这样大家看到的画面自然会变差。目前国内数字放映机的氙气灯造价大约7000元左右,理论使用时间是1000小时,但灯用得越久,损耗就越严重,亮度也随之衰减,很多影院为了减慢灯泡寿命,一开始使用低亮度,随后在慢慢调高亮。
氙气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灯源亮度衰减速度急剧降低
最后,谈一下目前电影院的现状,有些电影其实本来有2D和3D两个版本,但是一些电影院为了利益,只播放3D版本的电影,还有一些人觉得3D电影逼格会更高一些,选择了3D电影。其实事实上是3D电影带来的利润更大,相比2D电影其价格差不多多出一倍,这一结果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看到了3D电影巨大的利润,便纷纷投入到这个阵营中,鱼龙混杂,导致一些烂作鱼目混珠。
未来激光光源放映机市场值得看好 一次差的体验不能定义全部3D电影
其实大家也没必要对此失望至极,毕竟不能以偏概全,将电影市场一巴掌拍死,电影院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美好的东西的,比如说观影氛围和交际上等方面。其实大家在了解这些小猫腻后,还是可以做出一些判断,以防入坑的,就拿某些片源来讲,本身就只有2D的版本,其3D的效果很大可能会不尽如人意,而有些作品就是专门为3D效果做的,其效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目前的激光光源的放映机也开始逐步渗入电影院市场,激光光源有寿命长,亮度可长期保持高质量,低功耗等优点,它的加入,相信以后会让我们在影院中大饱眼福的!

‘玖’ 电影院是如何播放电影的

电影院是使用数字机来播放电影的。

数字拷贝复制到数字电影服务器上,然后在密钥生效后和失效前的时间里也就是档期里可以播放。

数字电影是用数字电影服务器播放,通过数字电影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成像。声音是从数字电影服务器传输到解码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扬声器播放。

数字拷贝就是块经过加密只能在数字电影服务器上读取的移动硬盘,数字电影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一台显卡非常厉害的主机,数字电影放映机其实就是一台非常厉害的投影仪。

(9)数字放映机放不了3D电影扩展阅读:

数字电影制作方式:

它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再数字化到电脑硬盘里。

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因为胶片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还远不是数字电影所能够赶得上的(2009年前)。

这与成像原理不同有关,卤化银软片基于自然感光成像,其颗粒的细腻程度远远大过CCD的人工设计光电学像素,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清晰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接近甚至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但在色彩还原度上,高清数字摄像机仍旧无法达到胶片摄影机。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佳的院线级数字电影制作方式,仍旧是前期胶片拍摄,经过胶片洗印转数字信号进行后期编辑、处理后,再转为数字视频技术放映。

因前期的素材拍摄的画质已经确定,后期转为数字放映,由数字技术将卤化银的色彩和细节进行精确定位,其放映效果远远超过胶片放映机,避免了胶片的闪烁、模糊等等缺点。

电影院大片的“数字版”即为上述技术的成功实践。

另:根据德国传统的着名胶片摄影机品牌——阿莱数字技术研究实验室200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他们将数字摄影机的CCD像素无限扩大之后(8K),在实验室最精良的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影像的锐度达到惊人的细腻度,甚至人的毛孔绒毛都能看清楚。

但,在色彩还原度上和饱和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与胶片摄影机之间差距很大,数字技术几乎不可能达到胶片对色彩的敏锐度。因为数字技术的颜色,全是靠人工模拟的色彩种类。

比方说:如果被摄物体中某一个点上的颜色是CCD耦合电路中所没有的,那么,CCD就只能找一个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这种情况多起来,色彩的还原度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宽容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很弱。同等条件下,胶片摄影机只需要打一盏灯甚至不需要打灯,但数字摄影机却需要两盏甚至更多的灯光来弥补CCD的感光问题。

而在对比度上,数字技术的细节还原度则大大降低,当被摄物体的亮部和暗部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对细节的捕捉和“宽容性”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也就是我们看数字拍摄的电影之时,会发现,当画面明暗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的电影,暗部的细节就会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胶片电影却能呈现出非常微妙的细节和色彩对比。

该实验室的负责人最后的结论是:“在现今条件下,我们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数字技术全面取代胶片技术,仍旧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看不到数字技术的决定性优势。”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的前景,更加接近于电视艺术,而非电影。在数字技术出来30年的今天,世界拍摄电影的主流仍然是胶片摄影机,大概能够说明问题。

数字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和作品母带的保存效果,同等条件下,赛璐珞胶片对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内,甚至30年。因为卤化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从时间上说,硬盘的数字技术,几乎是无损的。

‘拾’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一般是什么格式

格式有多种,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1. 双色3D,包括红蓝、红绿等;

2、偏振3D,包括左右格式影片,上下格式;

3、 分时3D,也叫电子快门式3D。

注意事项:三种要带不同的眼镜观看,所以影院的3D电影给您配备的眼睛也有差别。

拓展资料: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现在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参考资料:电影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