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al-D的技术缺陷
但REAL D方式由于其技术原理导致两大缺陷:1、必须在高增益的金属银幕上放映,这使得与常规影院的银幕不兼容;2、在制作发行母版DCP前需加消除重影(鬼影)工艺,导致与统一的发行母版不易兼容。杜比公司推出的单机分色技术的光谱立体(INFITEC)方式,由于不需更换影院的银幕就可放映,被业界普遍看好。
Real-D的3D电影用DLP投影仪,以144帧/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观看数字影像。利用设置于投影仪前方的圆形偏振光滤光器“Z Screnn”改变右眼及左眼影像的圆偏振光方向,戴上粘贴有偏光膜的专用眼镜后,右眼和左眼可以看到视角各不相同的影像。帧速率为通常24帧/秒胶片放映的6倍,使图像的闪烁得以控制。
要导入Real-D的技术,除需要服务器和DLP投影仪外,投影还需使用专用的“Silver Screen”。Silver Screen为弥补偏光导致的反射降低,在表面蒸镀了铝,从而提高了反射率。其也可用于普通电影的投影。因专用眼镜的制作成本较低,无需回收用完即可丢弃。另外,音响可直接使用原来的系统。
Real-D系统采用造价更低的被动式眼镜,用DLP投影仪,以144帧/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观看数字影像;但银幕是镀铝的金属银幕、而非传统的白幕,发光效率三者中最高。
B. 据说144hz的显示器和60hz的有区别我怎么不服
提升巨大,144hz之于60hz就好比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差别一样,用过144hz之后就再不想用60hz的了,说144hz没有用的人都是没用过的酸人或者没有经过fps游戏训练过的肉眼。具体的,60hz是一秒在屏幕里面刷新60次,144就是144次,好比一个刹那,对手从掩体里面拉了一个身位,60hz的也许还是模糊的身影,而144hz的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身影,模糊的身影你也许并不会瞬间意识到那是你的对手,而清晰的身影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是你的对手,就是这一瞬间的差别决定的是一局的成败。有个图片,可以瞬间让你理解两者区别
这两张图是在鼠标视角高速移动时截的图,注意到了吧,60hz的画面各种明显拖影和撕裂,144hz缓解了很多,而更好的是配合amd的free-sync或者NVIDIA的g-sync技术,那就是以极细微的延迟代价换取完全解决画面拖影和撕裂,而以后180hz以上显示器普及之后,细微的延迟将会更加细微,完全不影响操作
C. 144hz显示器能看3d电影吗
144hz远高于电影的频率当然可以观看3D电影了。
D. 电脑屏幕多少hz比较合适
是说的电脑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吧。
使用多大的刷新频率,完全取决于你的使用用途和预算。
普通的 办公应用,视频娱乐,就是标准的60Hz显示器足矣,更高的规格不会带来什么实际的使用提升。
如果是玩游戏,或者看3D电影,就可以考虑更高的刷新率,120Hz或者144Hz,一般就比较不错了。更高的刷新率理论上更好,不过价格更贵。
E. 电影院的REAL 3D和IMAX 3D有什么区别
REAL 3D和IMAX 3D的区别:
1、技术不同:
IMAX放映3D使用的原理是相对简单的线偏振光,采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专用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
IMAX放映机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水平。其运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是采用了独特的"波状环行"(ROLLING L00P)进片技术
RealD 3D是RealD公司的3D放映技术,使用相对复杂的圆偏振光,采用DLP投影机,以144帧/秒的速度交替投射供左右眼观看的影像。
利用设置于投影机前方的圆形偏振光滤光器(Z Screnn)改变左右眼所接受到的影像圆偏振光方向,戴上粘贴有偏光膜的专用眼镜后,右眼和左眼可以看到视角不同的影像。
2、观影体验不同:
IMAX观影时带上3D眼镜后不能随意转动大脑,视线歪曲后会造成左右眼画面重叠,影响观影体验。
Real 3D观影时则不会因为视线不平产生观影问题,观影自由度较大。
3、影院设备不同:
根据形状的不同,IMAX银幕分为矩形幕和球形幕两种,标准IMAX幕尺寸指矩形幕,而球形幕的直径可达三十米。
球形幕主要放映全天域电影。此类电影采用“鱼眼”镜头拍摄,使得180度的景物能成像于平坦的胶片上。放映时再采用另一个鱼眼镜头即可让全景重现银幕。
在RealD电影院,每帧预计的3倍,以减少闪烁,作为源视频通常是每秒24帧。结果是一个无缝的3 - D图像,似乎落后和扩大在屏幕本身的前面。
F. dlp的投影机播放3d电影需要连接播放器转换吗
DLP投影机是指的成像技术,和播放什么片源是没有关系的,如果用一台投影机播放的话,投影机必须是有主动3D功能的,而且播放的片源也必须是3D片源,否则是没有3D效果的,现在市场上一般有主动3D功能的投影机是会附送眼镜的,播放时一般是不用连接啥播放器的。
G. 3D电影是什么意思
3D电影的原理:
这要从人的视觉原理说起。当看物体时,因为两只眼睛的角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比如说,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不同的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为了更好地说明,不妨请做个小实验:闭上一只眼睛,在眼前大约30厘米处举起双手的食指,然后向中间缓缓靠近,你会发现,当你的眼睛告诉你自己的手指已经碰到一起时,其实它们并没有!如果还不相信,就换一只眼睛再做一次吧!
————这就是缺乏立体感导致的判断误差。
3D电影现状:
3D电影发展到今天,遵循的依然是这个基本原理。一般来讲,3D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然后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并将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
仅仅这样还不够。此时你只能看到一团模糊的像。这时要借助光学原理,在放映机前面安装偏光设备,改变光射出时光波的振动方式。当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时,配合专用的立体眼镜,人的每只眼睛就只能看到相应一侧的像——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用这种方法“欺骗”我们的大脑后,你就会得到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80年代之后,3D电影的制作技术日臻成熟。当时,适逢一种新的放映技术——IMAX问世。3D电影有了更宽广壮观的舞台。IMAX的英文原意就是“图像最大化”,采用特殊的70毫米胶片,而一般的电影胶片仅为35毫米,前者的感光面积是后者的10倍,显然画面的清晰度不可同日而语。在放映时,6、7层楼高的巨大银幕,震撼听觉的六声道音响,不由让人忘掉一切身外之物,用每个毛孔去感受电影强烈的声光效果。
3D电影的未来:
传统的3D电影放映机受到机械设备的限制,无法将帧率进一步提高,很容易让人感到眼睛不适。而且,即便戴着眼镜,很多时候左眼难免会看到右眼的画面——反之亦然,造成观众俗称的“鬼影现象”。而且两套胶片的同步也是个难题。但在数码时代,这都不是问题。
新的放映方法基于电子计算机控制和数码成像技术。2001年,由一家名为RealD的公司首创,并以“RealD”来命名——其字面意思就是:“真3D”。
在RealD系统中,计算机取代了电影胶片盘。它同样需要两台计算机分别输出左右眼的两套画面。当计算机把两套画面送达投影机后,数字投影机将画面的偏光和切换任务交给控制芯片来完成,确保精确。同时,放映帧数也因此大幅提高。在控制芯片的指挥下,投影机可以快速切换播出的画面。如果对每幅画面进行三次切换,观众可以收到144帧/秒的画面。这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观众长时间观看3D影像带来的不适感。
而且这套系统的银幕和眼镜也经过了革新。眼镜表面上的偏光膜条纹由传统的条状改为环形,能更好地过滤光线。要知道,从前人们看3D电影时头是不能随便动的,稍微有点偏差就会出现“鬼影”,现在则自由了许多。而被称为“Z-Screen”的新式银幕则在设计中加入了偏光膜,可以与眼镜相配合。这样,当银幕上放映专供左眼的画面时,人的右眼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这就把视觉疲劳、头晕等症状发生的可能减到最小。
RealD系统是革命性的一项技术进步,它极大地改善了3D电影的放映质量,但对影院成本方面的要求则相对低廉。随着越来越多的制片商对它的接受,毫无疑问,RealD就是3D电影的未来。
H. 怎么让电影达到144帧
这就像是电子游戏的CG和实际运行 一个是过去时 一个是现代时。
I. 怎么看3d电影
2D转换的3D电影,看起来几乎是没有3D效果。要想效果好,还在要在网上下载3D电影,左右半宽,上下半高等,只要你的显示器支持的类型都可以。一般3D电影大小在10G左右。蓝光3D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文件要在30~45G。
J. ...有什么区别,普通屏幕配3D显卡可以看3D电影吗
肯定是不行的,看3D电影,首先就要显示器要支持3D技术才行,刷新率必须要足够高,一般要高于120Hz,或者达到144Hz才能开3D,另外显卡也要支持3D(大部分都支持了)
如果是普通显示器(刷新率60HZ),只能开红蓝3D,要搭配红蓝镜片的3D眼睛,但是体验度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