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电影3D流浪地球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3D流浪地球

发布时间: 2022-05-03 14:00:41

❶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影片前半段让人失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格局太小。

人物活动场所仅限于中国的几个城市,完全没有小说中营造出的“地球村”的感觉。

影片也不是全无是处,也有让人惊喜的地方。

原着只以一个生活在地球逃逸时代里的普通人的视觉来表达他的见闻和感受,并没有电影中发生地球与木球相撞,人们强行将之分离的壮举。原着情节诡谲之处,是地球刚刚脱离太阳系,地球上的人类发生了一场天翻地覆的暴动——有人声称太阳灾变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故意造谣,发动大众,推翻了联合政府,但在地球即将返航原来轨道时,太阳爆炸了!



电影舍弃了这一情节,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对舍身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父子,当然,也包括那几个救援队员,在吴京饰演的父亲驾驶拥有三十吨燃料的空间站飞上木星时,观众无不耸然动容。




总体说来,影片《流浪地球》上半场烂,下半场精彩。有失望,也有欣喜,但总的来说,失望多于惊喜。

❷ 流浪地球这个电影适合看2D还是3D的

国产贺岁档,但肯定推荐看3D,3D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里面的世界观十分震撼,能让人沉浸在绮丽的画面中,而且《流浪地球》的演员颜值也全程在线,荷尔蒙爆棚。看2d也可以,但如果这个片子看2D也可以等下映了再看。过年去看肯定首推3D

❸ 流浪地球好看不 讲了什么

总体来说,流浪地球还是值得一看的。流浪地球主要讲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推进地球去别的地方,寻找新家园。然而经过木星的时候,木星强大的吸引力把地球吸引了过来,地球和木星将要碰撞,地球将要毁灭。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木星将地球上的大气层首先吸引了过去,行成了一个大气层通道,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在紧要关头,想到了可以点燃大气层,通过这个通道点燃木星,然后利用点燃木星的强大爆发力把地球推离木星,最后终于成功了。流浪地球可能不能跟好莱坞的科幻大片相比,但是对于国内的科幻片来说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❹ 流浪地球的剧情,结局是怎样的怎么评价这步片子

《流浪地球》是国产科幻电影为数不多的精品之一,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从故事剧情上面,《流浪地球》都给科幻电影树立了一个标杆。先来说一下《流浪地球》的大体剧情。

《流浪地球》的出现可以说弥补了我国没有硬科幻的空白。同时也算是给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至少让外界知道了我们自己一样可以拍出好的科幻电影。同时,参加《流浪地球》的每一个后期制作者又何尝不是一颗带有科幻的种子呢?有了他们,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国产科幻电影一定会大放异彩。

❺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什么

《流浪地球》的成功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种主要原因。

结语:该片的特效针对性很强,用句俗话来形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从而在特效选择方面,多是以静态/动态的背景场面,或者远景和宏观效果为主,细节和微观展示部分很少。说白了该片的特效部分,让人感受到“奇观”的部分并不多,反而更多是带给观众对世界观的认知,一个被冰封的世界,一个被火烤的家园,一个逃离太阳系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的星球。在此基础上,增强对气氛的渲染。

❻ 如何通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读懂新零售行业的变化

第一,要深入迎合“消费需求”。
相比其他2D电影可以在下线后付费观看,《流浪地球》属于3D科幻片,必须要在影院观影才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体验;其次,《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的大作,自身带有超级IP属性和高话题产出,预告片出来时就引爆全网;更为重要的是,《流浪地球》是一部真正的国产好莱坞级特效科幻大片,它所引起的“中国式情感认同”,是其他影片所不具备的。这解释了《流浪地球》成功的内因。
第二,要提供便利“消费方式”。票房增长也受益于院线扩张、观影基础设施完善。受益于国内互联网环境的高速发展,当前影院订票渠道丰富多样,线上购票线下观影的新型观影方式日渐普及。《流浪地球》的网售电影票已经接近90%,其他影片网售比例几乎都在80%以上,说明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方式在电影院达到了极致。这是《流浪地球》成功的外因。
新零售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
从《流浪地球》的票房反馈可以看出,影片的成功一方面是迎合了消费需求,同时又有外部消费方式升级的辅助。这对于理解当前零售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今天已经是新商业、新零售时代,为何有这场商业变革,因为有变化就要有变革。从《流浪地球》可以看出,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发生了这些变化:
第一,消费者主权变更,即消费需求改变。早期的传统零售是货权时代,渠道为王。消费主权掌握在厂商、平台手里,厂商生产什么产品、平台推荐什么产品,顾客就买什么。但是,消费升级后,今天消费主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决定自己的需求,消费便发生巨大的改变。
第二,买卖方式的改变,即消费方式变化。买卖方式的改变是由于科技创新带来的。从最早的出门逛街,到鼠标购物、VR购物、语音购物,消费方式不断从脚到手、眼、嘴的快速升级迭代。甚至现在已经出现了捕捉人脑电波的机器,未来或会出现“用脑购物”的消费方式。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科技创新带来买卖方式的巨大改变,消费者越来越享受、寻求随时随地购物的便利。
今天为何要进行新零售、进行商业变革,主要就是因为两个方面:
1,消费升级,带来了需求变化;
2,科技创新,带来买卖变化,这两者带来了商业变革,也就是新零售。所以,从《流浪地球》看新零售,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前零售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
正是因为《流浪地球》从各维度、各方面都迎合了“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满足了普罗大众的偏好、行为、精神等需求,其票房才能“突围”。由此借鉴,则是指引零售商更好的理解新零售的“以人为本”,思考在新一年的转型部署中要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两大内核开展相关工作。

❼ 流浪地球时间多长

《流浪地球》公映版时长为125分钟,是今年春节档时长最长的一部贺岁片,《新喜剧之王》91分钟、《飞驰人生》98分钟,《疯狂的外星人》116分钟。 如果再加上30分钟的内容,《流浪地球》两个半小时,虽然会奉上更好的观影体验,但无疑会让《流浪地球》排片更不利。 要知道,大年初一《流浪地球》之所以会票房爆不起来,和排片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片当日排片约占11%,而《疯狂的外星人》则为20%。《流浪地球》是在上映之后,形成了口碑优势,才逐渐扭转了排片失利的局面。 据爆料内容揭晓,《流浪地球》被删减了的主要是四大内容。 首先,是韩朵朵去地面的真正原因,原来她是想去找父母的尸体,这个情节删减对故事主线影响不大。 其次,是姥爷死后的一个场面,刘启和韩朵朵看到冰面下满是尸体。这个场面也无所谓,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