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是谁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是谁

发布时间: 2022-04-28 19:13:49

❶ 谁是第一位将电影戏剧结合起来的电影大师

乔治梅里埃 他还是电影美术的创始人 电影布景是他发明的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于巴黎,罗培·乌坦剧院的经理。 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
作品有《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等。
折叠电影技术
停机再拍
一次,梅里爱放映拍成的影片时发现一辆行驶的公共马车忽然变成了运棺材的马车,感到惊惑不解,原来那天拍摄时,胶卷因机器故障被挂住了,再拍时,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恰好行驶在原来马车的位置上。这次偶然的事故使身为魔术师的梅里爱茅塞顿开,明白了"停机再拍"的奥妙。
他在1899年拍摄的《灰姑娘》中,巧妙地用了停机再拍技术,创造出了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身上那套破旧衣服一下子变成绚丽的晚礼服。
折叠银幕工艺
他在1902年拍摄的《印度橡皮头》中,首次使用了分裂银幕工艺,用分次曝光的方法,在同一个画面中拍摄了他自己扮演的两个不同角色,取得了令人捧腹的视觉效果。
折叠魔术手法
另外,他采用"魔术照相"的手法,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在《灰姑娘》中他就运用了慢动作摄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飞翔。他还首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梅里爱是对当时各种电影表现手法予以创造性应用的人。他拍摄的大量短片中既有仙境般的镜头又有令人恐怖的场景。他因此被誉为是魔幻大师。
他在1902年拍摄的世界第一部神化片《月球旅行记(英语:Trip to the Moon,法语:Le Voyage à la Lun)》是根据儒勒·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小说改编的。梅里爱让一群身穿星相家服装的天文学家去月球旅行,他们坐在美丽女海员搬来的炮弹里,被发射到浩渺的太空,在明亮的月球上幸会了金星、火星、土星和月亮诸神,并且目睹了许多梅里爱自己想象中的奇异景象。这部只放映15分钟的影片投资了1500金路易,被电影发行商视若珍宝。

❷ 第一个拍电影的人是谁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国人创办的。这一年,来自美国的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资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也成为建立在中国的第一家电影摄制公司。

亚细亚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几部短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瓦盆伸冤》、《偷烧鸭》等,但却没有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随后辛亥革命爆发,公司也难以经营下去。布拉斯基便将公司和全部器材转让给在上海的南洋保险公司经理伊什尔和另一个美国人萨弗。

1913年,易手后的亚细亚再度准备投入电影的拍摄。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观众,他们特地聘请了在美化洋行工作,并懂英语的抄写员张石川担任顾问。张石川虽然对电影所知寥寥,但却兴趣盎然。他请来了喜欢戏剧的好友郑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经过商议,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电影的全部工作。拍摄资金和影片发行则由亚细亚负责。

1913年,有几位文明戏的半职业演员来到上海,亚西亚公司便聘请他们做演员,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影片由郑正秋担任编剧,并与张石川一起承担了导演工作。此后,亚细亚还摄制过中国早期一批重要的纪录片,如关于辛亥革命二次战争的《上海战争》,记录了革命军攻打上海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胶片停止进口,亚细亚公司因无法拍片而告结束。

除亚细亚外,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制作公司是1916年张石川和几个朋友联合创办的“幻仙影片公司”。但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资金困难而宣告结束了。此后,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拍摄电影的公司是着名的商务印书馆。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决定在图书出版之外,兼营电影业,这是中国自己投资拍摄电影较有规模的开端。

商务印书馆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设立了电影拍摄业务,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片。1918年,商务印书馆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动影戏部”,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当时它的拍摄内容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共五类影片。其中风景片主要拍摄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时事片即新闻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情况和科学文化知识;新剧片的题材分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类;古剧片主要拍摄了梅兰芳主演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务的活动影戏部更名为“影片部”,在管内搭建了一个较大的摄影棚,并购买了一批新的器材。这时,商务印书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制片能力,甚至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义灭亲》等,但在经营上却渐渐不佳,最终由董事会决定将其剥离,成立了独立的“国光影片公司”。该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无声无息了。不过,从“亚细亚”到“商务”,应该说是中国电影企业从外资协助到自我投资迈出的第一步。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

❸ 简述为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个人 并叙述具体功绩

1、埃米尔·雷诺

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1844年12月8日-1918年1月9日),19世纪的法国人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被誉为是“动画的鼻祖”。

他发明的光学影戏机奠定了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动画放映系统最早的雏形。1907年,他设计出三维效果的立体电影。1918年,雷诺在塞纳河畔伊夫里逝世。

2、路易斯·卢米埃尔

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于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制片人。

他为人类电影事业的进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和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

3、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

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生于1842年8月28日,1890年9月16日失踪,是一位法国发明家。

电影史学家将他视为真正的早期电影之父。他用单镜头摄影机在纸质胶片上拍摄了最早的运动影像。他是法国人,也在英国和美国工作。



(3)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是谁扩展阅读

埃米尔·雷诺个人发明:1876年,雷诺决定为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光学玩具,在转盘活动影像镜(Phenakistiscope)和西洋镜(Zoetrope)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活动视镜,并于1877年12月21日申请了专利。该设计用12面镜子拼成圆鼓形,彩色的图片条装在其中。

当玩具旋转的时候,反射出每一幅图片,而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图片条展现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动画效果,并且没有抖动。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将活动视镜商业生产,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引起轰动。

❹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人是谁

一部普通的90分钟电影,一般要切换200--300个场景。
不过也有例外,像通篇用长镜头的,一部电影用一个镜头的都有;也有切地很多很夸张的,能切700多个,例如奥里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和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
这是以前在《看电影》杂志上看到的,只记得这么多了。

❺ 电影是谁发明的

电影是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卢米埃尔兄弟,哥哥是奥古斯塔·卢米埃尔(AugusteLumière,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弟弟是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是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

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

在形式上,吕米埃的电影大多是由一个固定的视角单镜头拍摄的。当然,这还不包括卢米埃尔的摄影师在车辆的帮助下拍摄的后续影片,这些车辆具有移动的效果。在卢米埃尔“单镜头的固定视点”的表现形式中,《火车进站》是最典型的作品:将镜头架在站台上,朝向远处延伸的火车轨道。

月台上空无一人,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火车头驶出,沿着画面左侧的站台停了下来。乘客们上下火车,一个年轻的女孩在镜头前犹豫地走过,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害羞的表情。火车离开了站台,也离开了照片,电影结束。

在这部影片中,物体和人物有时远,有时近,不同场景的视觉变化形成了深度的场景调度。这正是我们今天通常使用的“长镜头”方法,即用一个固定的视角捕捉连续的时间和空间。

有趣的是,卢克·戈达尔在他的电影《卡宾枪手》(1962)中又幽默地模仿了《火车进站》。在卢米埃尔的电影中,“代表着陆”和“假膝步行者”中景深镜头的运用也是极具特色的作品。

❻ 选一个电影的一个场景来分析场面调度

千军万马的场面

❼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是谁

,比喻句阿轲峡谷深处凑一凑玉

❽ 电影起源分几步

圆圆,分几步电影起源是分三步的,首先要拍电影,然后要放电影,然后再找人看电影

❾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朗德海花园场景》。

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Louis Le Prince)执导,阿道夫·李·普林斯、莎拉·惠特利约瑟夫·惠特利、哈里特·哈特利,主演的黑白无声纪录短片。该片拍摄于1888年,是IMDb认证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该片记录了一群人在花园里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

(9)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是谁扩展阅读:

1888年10月,普林斯以赛璐璐胶片和单镜头照相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态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此片不到三秒钟的影像记录了四个人在花园做着滑稽的动作。此片曾在位于利兹市的普林斯岳父母家的工厂与庄园放映过,但并未有公共放映。

影片令“死亡”成为可讨论的议题——短片拍摄十天后,片中人物之一莎拉·惠特利便去世,而普林斯本人也于1890年9月在第戎到巴黎的火车旅行途中神秘失踪,尸身和行李杳无踪迹,成为电影史上的一宗谜案。

影片传达更为直观的情感,如果文字成就着一种历史的源于,它充满着冷静现实的记录。黑白电影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的路。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为生活带来了另一段色彩的浪漫,黑胶碟的经典,记录着声音,一段可以代表经典的音符,黑白电影交织着生活的真实,曾经的黑白沉睡在CD架间,也许它不会被摆放在最显然和唾手可得的地方,但永远不会被色彩所取代。

❿ 谁是第一个将电影与艺术结缘的人

乔治·梅里爱是第一个将电影与艺术结缘的人

美国电影开始成为艺术就是乔治·梅里爱,乔治·梅里爱是第一个利用这种工具作为个人表演的手段,首先让电影向新的航道上前进,开拓了影片的界域,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影片的潜在性能上来。梅里爱的影片输进美国时,美国影片还只是新闻大事简单的画面记录,被大家讥笑为“送客戏”。

他的种种革新都是革命性的。乔治·梅里爱这个人富于幻想,足智多谋,身怀绝技,是电影的第一个伟大艺师,也是电影的戏剧传统之父。梅里爱从电影摄影机里发现了仙术魔法,于是他把摄影机的镜头从现实生活调开,从仅仅作为报导做法上调开一转到幻想,转到真正创作方面来。

他还用自己那一套“人工安排场景”的系统,把组织概念带进电影制作中来,借以改变美国人那种偶然的即兴式摄制方法,并推进了他们的技术。

1896年,34岁的梅里爱是一个万事通—他是反布朗派报纸的讽刺漫画家、舞台监督、演员、Houdin剧院的风景画师,又是职业魔术师。就在这一年,他转业到影片制作方面来,从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致力于自己选定的艺术。

他写道:影片制作提出那么多职业的汇总,要求那么大数量不同的工种,又能赢得那么持久的关注,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宣布:电影是各种艺术当中最吸引人、最迷人的艺术。

乔治·梅里爱的贡献

在着名的《德雷福斯事件》(1899年)一片里,乔治·梅里爱采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导演,模仿一些照片资料,运用新闻片的风格,让演员即时表演,拍成长达15分钟的长剧。其中有演员的大特写和中景镜头,也有人群四散奔逃的场面,开创了“真实搬演”艺术的先河。

梅里爱为自己建立的蒙特路伊摄影场比爱迪生所建的“黑玛丽亚”虽然晚了几年,却比之规模更大,设计更精巧,并出现了电影摄影棚和厂房式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