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被奇葩剧名坑惨的高分电影有哪些
一个电影的名字,其实就是她的门面,能不能取一个让人产生好奇的名字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非常关键。如果一部电影的名字取得就很俗气很没有特点,那观众在不了解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不会选择看这部电影,这怼一部电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今天,小编就大家扒一扒有哪些被剧名耽误了的高分电影!
1、《驴得水》
剧情介绍: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也幸亏现在网络发达,通过提前了无数天的点映,由影评人将口碑传播开来,才不至于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但相较于在对国产电影无比严苛的豆瓣的8.3分的评价,1.7亿的票房也不算好,许多不玩豆瓣只凭眼缘看电影的观众基本都没有抓住。
2、《摔跤吧!爸爸》
剧情介绍:马哈维亚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他的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这部电影上映是亏得是因为有一些人已经提前观看过,电影的口碑传播了开来,不然小编听这名字一定觉得是什么家庭伦理片,是绝对不会去看的。只能庆幸我们是活在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能将一部好片的口碑快速传达出来,否则这部电影的票房在中国的命运,大概就是彻底扑到底吧。
3、《钢的琴》
剧情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
尽管这部片演员演技好,剧情拿捏得当,蛮有年代画面感,但名字给人一种但乏善可陈的感觉,也很遗憾上映时间过早,没有赶上网络大爆炸的时代,口碑传播不出去,票房也就自然而言的扑街到底,最终下映时只有657.2万的票房,对于这样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遗憾了!
4、《鬼子来了》
剧情介绍:抗日战争末期,河北某偏僻乡村挂甲台的老实村民马大三迎来棘手难题:某人将分别装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和汉奸翻译董汉臣的麻袋扔给他,声称不日来取,却迟迟不见其来。厚道的马大三一边将两人当亲爹娘侍奉,一边同村人商议计策,最后决定将两人处死,但终因“天意”不了了之。巧舌如簧的董汉臣为自救,设法令挂甲台村民与花屋小三郎签署合约,称将花屋安全送到日方宪兵队后,村民可得到几大车粮食。马大三与众村民兴高采烈赶到宪兵队,将俘虏交由日方,然而日方并无“以其礼还其礼”的教养。
小编觉得如果不是看到了姜文导演,这部电影绝对会扑街扑的严重,当时网络不发达,缺乏传播渠道,就算有人知道这是部好电影,但传播范围也是小范围的,这部电影当时去观看的太少,是真的很可惜了这部好电影。如今这部电影也是小编的珍藏呢!
5、《嘉年华》
剧情介绍:深夜,小学生小文和同学被一个中年男人带至酒店,这一切被在酒店打黑工的未成年少女小米、拍下。事件逐渐演化成一个全城议论的性侵女童案,权力在握的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受害者家中也风暴渐起。女律师郝洁、对案件展开调查,逐渐发现突破点在小米身上。而掌握关键证据的小米,却将它作为在这个海滨城市生存下来的救命稻草。等待她的,是她意想不到的黑暗。女律师的努力最终让小米做出了新的选择,也获得了警方的初步认可。但在真相即将大白、正义即将伸张的的时刻,嫌疑人却继续展现他超乎寻常的能量,案件再生波折。小文和小米,是否还可以继续拥有她们的嘉年华?
如果不是恰好赶上幼儿园红黄蓝事件,将大众的视线集中在了性侵幼儿问题上,再加上众多媒体人轰炸式的报道,已这部片的排片率,能有几个人看见呢?看见之后看到这个名字,又有几个人会去看呢?即使是红黄蓝事件将嘉年华引到了公众面前,这部电影的票房也才1000多万,不得不说名字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6、《闪光少女》
剧情介绍:陈惊是一个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称“神经”。作为音乐附中的奇葩人物,陈惊人缘欠佳只有男闺蜜“油渣”甘愿为她鞍前马后。自信满满的陈惊恋上了校草师哥,不料却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还引起了校园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为了向师哥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组成2.5次元乐团,挑战权威、破除成见,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
小编其实最先想起的被剧名严重耽误的就是《闪光少女》了,这一个分外玛丽苏的名字,让小编以为这是一部校园纯爱故事,小编是相对比较反感这种题材,但是庆幸的是小编当天实在无聊,而且上映当天优惠很大,小编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看了,这部电影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人物角色,到里面的插曲、与二次元的融合。都让小编非常的喜欢。不过这部电影的排片量太少,宣传也不到位,最终票房还是不佳。
但是!!满满少女心,但连少女都嫌弃的片名+画风清奇中二的海报+神奇避开所有闪光点的宣发,成功扼杀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观影兴趣,就算后期有无数观众自发的宣传,也是回天乏术,票房定格在了6480.9万,这真的是最强大的反面案例了。
7、《我们天上见》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和姥爷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本片为着名影星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人艺老演员朱旭的封镜之作。影片荣获2009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
8、《可可西里》
乍一看以为是一个纪录片,其实不是。北京来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记者身份做掩护,来到传闻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宁静中,但突然出现的枪声打破了这片宁静。藏羚羊保护站上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残杀。巡山队长日泰带领巡山队连夜紧急出发,誓要抓到盗猎者。但是盗猎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剥去皮毛的藏羚羊尸骨。巡山队员在遍布危险的茫茫大戈壁上奋力追踪,终于,抓到一部分盗猎分子。经过殊死搏斗,盗猎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盗猎头子再次漏网。巡山队员冒着风雪继续追赶盗猎分子,但此时,环境越来越恶劣,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队员一个又一个的牺牲,日泰队长迫于无奈,将藏羚羊的皮毛买来以换取生存用品。终于,尕玉和日泰队长追上了凶残的盗猎者,日泰拒绝了盗猎头目的收买,倒在了盗猎分子的枪下,尕玉死里逃生,带回了已经冰冷了的日泰队长的遗体。
按照现如今大多数的审美,这种纪录片感觉的电影是不太符合观众的需求的,所以可可西里也是一个因为剧名被耽误的好电影。
你还知道哪些被片名坑惨的的高分电影呢?在评论中告诉小编吧!
‘贰’ 有哪些好电影被翻译的名字毁了比如《刺激1995》
有一部好电影,堪称是被翻译名称给毁了的典型,叫《三傻大闹宝莱坞》,看起来挺傻气的名字是不,简直让人一点想看的欲望都没有。
当然,虽然片名给毁了,但是因为它的电影质量高,经过口碑传播,还是有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里面,有对于自闭症人群的描述,有兄弟之间的情感,有父子之间矛盾的挖掘化解……
但是翻译者却用了简单的直译“雨人”来作为电影的片名,相信如果用的是“我的自闭症哥哥”之类的电影名,会更加通俗易懂……
‘叁’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电影译名
《魔盗王》《神鬼奇航》它们都是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加勒比海盗》在不同地区的译名!电影的中英文译名里头可是有大学问,大陆、香港、台湾之间的译名也常常会有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惊艳的电影译名吧~
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的妙笔帮忙。《绿野仙踪》其实原本是清代文人李百川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陈伯吹先生翻译 The Wizard of OZ 时把它借用了过来。 “绿野仙踪”既富有诗意又带有奇幻色彩,一看到它, 就让人有一探究竟的冲动,帮助了影片从众多童话中脱颖而出。
‘肆’ 谁知道一些比较有趣的中文电影或中国名着的英文译名呢
《Be There or Be Square》--在那里或者是平等的(《不见不散》,云山雾罩的还是见了就快点散 了吧)
《Seventeen Years》--十七年(故弄玄虚,《回家过年》)
《So Close to Paradise》--天堂如此之近(《扁担,姑娘》,译名比原名有意思,原名让人想起什么《辘轳,女人和狗》之类的东东, “ 解不开的小疙瘩呀 ” )
《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东邪西毒》,这个译名意味深长,无论你是东邪还是西毒,武功再高还不是最后都成了时间的灰烬?)
《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水浒传》,《水浒传》有个英文译名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Chinese Odyssey 1: Pandora‘s Box》--中国的奥德赛1:潘多拉宝盒(《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这个绝对是入乡随俗了,不过好象都挨不上边耶,葡萄)
《Chinese Odyssey 2: Cinderella, A》灰姑娘(《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至尊宝成了孙悟空,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天才啊!葡萄)
《Funeral of the Famous Star》--明星的葬礼(淡出鸟来,《大腕》)
《Treatment》--治疗(《刮痧》,如果美国法律这么认为就好了)
《Dream Factory》--梦工厂(《甲方乙方》,够NB的)
《Steel Meets Fire》--钢遇上了火(翻译遇上了鬼?《烈火金刚》)
《Third Sister Liu》--第三个姐姐刘(《刘三姐》,典型的不动脑筋)
《Steal Happiness》--偷喜(《没事偷着乐》,直接联想到了 “ 偷欢 ” ,以为是限制级的)
《Red Firecracker, Green Firecracker》--红鞭炮,绿鞭炮(《炮打双灯》,儿童片?)
《Breaking the Silence》--打破沉默(《漂亮妈妈》,译名直接,反观原名倒有卖弄风情之感)
《Emperor‘s Shadow》--帝国的阴影(《秦颂》,是说希特勒的?)
《In the Mood for Love》-- 在爱的情绪中(《花样年华》,恋爱中的译者)
《Woman-Demon-Human》--女人-恶魔-人类(《人鬼情》,失恋中的译者)
《From Beijing with Love》--从北京带着爱(到香港换不了菜,《国产007》)
《Fatal Decision》--重大选择(可惜FATAL有致命的意思,致命的抉择?《生死抉择》)
《In the Heat of the Sun》--在炎热的太阳下(《阳光灿烂的日子》,原文的 “ 阳光灿烂 ” 可有寓意啊。译文让JEWAYS想起中学语文第几课来着--祥子拉着人力车在街上走)
《Keep Cool》--保持冷静(《有话好好说》,郁讵!)
《Far Far Place》--很远很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想起LONG LONG AGO)
《Sixty Million Dollar Man》--六千万美圆的男人(《百变星君》,谈钱很俗耶)
《Flirting Scholar》--正在调情的学者(别人看《红楼梦》看到诗,你看到了屎?《唐伯虎点秋香》)
《Royal Tramp》--皇家流浪汉(《鹿鼎记》,为什么不译成 “ 皇家马德里 ” ?)
《Flowers of Shanghai》--上海之花(PG18?《海上花》)
《A Better Tomorrow》--明天会更好( “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 ,《英雄本色》)
《Color of a Hero 》--英雄的颜色(《英雄本色》的另一译名,是不是李阳的学生译的啊?--GIVE YOU COLORS TO SEE SEE-- 给你点颜色瞧瞧)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从前在中国(《黄飞鸿》,大而无边)
《Twin Warriors》--孪生勇士(《太极张三丰》,张三丰是双胞胎吗?)
《A Man Called Hero》--一个叫做英雄的男人(《中华英雄》,译者偷懒,照抄影评的第一句)
《Swordsman 3:The East is Red》--剑客3之东方红(《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东方一红就不败)
《Mr. Nice Guy》--好人先生(《一个好人》,有美国本土片名风格,国内译者可能会译成A GOOD MAN)
《Skinny Tiger and Fatty Dragon》--(《瘦虎肥龙》这位译者一定是后来翻译《卧虎藏龙》的那位吧)
《Saviour of the Soul》--灵魂的救星(啊呸!真不要脸!《九一神雕侠侣》)
-----------------------------------------------------------
名着: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公元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日本人把《三国演义》译成了日文,这是《三国演义》最早的外文泽本。
1802年由国王拉马一世指示本隆主持翻译了泰文版《三国演义》。
[明]吴承恩 《西 游 记》
1831年日译本《通俗西游记》。
1942年,英国着名汉学家亚瑟·韦利节译了《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中的约三十回,改编并取书名为《猴》,以其行文流畅生动,很快在西方流行起来。
1957年出版路易·阿韦诺莱译《西游记》。
其它译本有《猴王》、《猴子历险记》、《猴子取经记》、《侠与猪》、《神魔历险记》等。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最早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
《西游记》英译名是《猴》;
《西厢记》译成法文,题目成了《热恋的少女·中国13世纪的爱情故事》;
《聊斋志异》的意大利文版译作《老虎作客》;
《赵氏孤儿》由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改写后易名为《中国孤儿》。
30年代,美国着名女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七十一回本,取名为《四海之内
皆兄弟》;
《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莫朗译成《蒙辱的东方女性》,而英文译名则是《名妓》。
‘伍’ 哪些电影、电视剧的日文译名很有意思
每个国家影视剧的风格走向是有些不一样的,有时候国内的影视剧到了国外就会享受到不同的翻译风格。最近日本翻译体上了榜单上的前几名,很多网友还觉得日本这个国家其实是比较有趣的。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影视剧在日本上映之后,电视剧或者电影都会被翻译成有一点“中二”的风格。这些翻译不仅比之前国内电视剧的名头字多也有了不同的寓意,许多的网友对于日本翻译国内影视剧名都表示觉得国内的风格是比较干练总结型,但是到了日本之后就会变得有点梦幻和华丽了。
虽然日本翻译体很有趣但不得不说这也反映出了,国内的影视剧往日本的输出量还是比较大的。这其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呀。
‘陆’ 哪些电影的译名让你觉得很雷人
《唱歌吧!爸爸》——这毫无魅力的译名灵感,显然来自阿米尔﹒汗上一部在中国大卖的影片,《摔跤吧!爸爸》。
在此之前,这部作品的译名一直是《秘密巨星》,目前豆瓣和时光网依旧用的是这个译名。
影片讲述了一个来自保守穆斯林家庭少女伊萨追逐歌星梦想的故事。由于父亲的百般阻挠以及未免惹恼某些保守群体,伊萨选择穿上穆斯林的黑纱录制她的网上音乐秀,出色的唱功和神秘的色彩,让伊萨一炮而红,同时也引起了最当红歌唱比赛评委沙克提(阿米尔·汗)的注意......
用脚趾头想,也会觉得“秘密巨星”更贴合故事内容吧?!
“难道名字取的和上一次大卖的作品相近,就会带来票房?我只能想象,这是少女伊萨对保守父亲的一句召唤,大体意思就是:爸爸,你就让我唱歌吧!这可能符合故事的某些立意,但与整个内容的最大噱头(少女神秘的出道方式)就擦身而过了。
坦白讲,若真那么想通过译名激活观众的兴趣,且不考虑任何节操,干脆译名叫《宝莱坞之蒙面唱将》,具体参照《宝莱坞生死恋》、《三傻大闹宝莱坞》、《宝莱坞机器人之恋》......既挂钩了印度电影最大招牌宝莱坞,还联系到了国内热门综艺节目。
再不然,干脆叫《开挂的印度少女歌星梦》,毕竟一说开挂,就能想起印度。:)
‘柒’ 你最想吐槽的电影译名是哪部
你没见过那些辣眼睛的电影译名
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港译《月黑高飞》,凑合吧。
台译《刺激1995》
你们还知道哪些奇葩的电影译名
‘捌’ 有哪些外国电影翻译“奇特”
冬追夏赶Premier Automne。原本PremierAutomne直译为“初秋“,但是看完动画才会发现,这个译名实在是妙,简直概括了整个故事的精髓。追与赶,直到归于平静,大概就是一种领悟吧。
‘玖’ 你见过最奇葩的电影名是什么
我觉得最奇葩的电影名大概就是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导演的电影《灾难大电影》了。对,你没看错,它的名字就叫《灾难大电影》。当初想看末日灾难类型的电影,于是就在网上搜了一下灾难大电影,没想到直接出来个名称就是《灾难大电影》的电影。当时我都惊呆了。
‘拾’ 你见过那些电影的翻译感觉很奇葩
《霸王别姬》,霸王没有对应的中文,只翻译了“别姬”这个词,就是farewell my concubine。 后来又被从国外盗版回了中国,而且因为盗版人员不知道这个是中国的片子,直接翻译成了“再见了,我的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