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能享受3D电影是不是就有立体视觉
3D电影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体验一下震撼的视觉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看3D电影,双眼立体视觉功能差的患者戴上3D眼镜也看不到立体效果,或者立体感很差,而且时间长了还容易出现眼睛疲劳、头痛等症状。
立体视是在具备以上两级视功能的基础上较为独立的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功能,是双眼的调节与集合在视中枢指引下的更为高一层次的生理功能。在双眼注视时虽然两眼能同时注视一个物体,但由于两眼间有一定距离,所以两眼所见的物体位置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使所见物体存在微小差异,我们称之为视差。由于视差的原因,两个物像传递到大脑后,通过视皮质的活动就差生了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图像的立体视。
立体视是在具备以上两级视功能的基础上较为独立的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功能,是双眼的调节与集合在视中枢指引下的更为高一层次的生理功能。在双眼注视时虽然两眼能同时注视一个物体,但由于两眼间有一定距离,所以两眼所见的物体位置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使所见物体存在微小差异,我们称之为视差。由于视差的原因,两个物像传递到大脑后,通过视皮质的活动就差生了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图像的立体视。
❷ 为什么看3D电影会觉得头晕
看3D电影时,由于眼睛过度调节导致晶状体睫状肌疲劳,会影响到视中枢,从而导致后循环缺血,会引起头晕。这时候患者需要闭目休息,尽量减少视觉刺激,必要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眼震电图检查,前庭神经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后可以应用稳定前庭功能药物,比如东莨菪碱,也可以服用止晕药物,西比灵胶囊或者敏使朗片。中成药也可以,比如强力定眩片。
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因此发布禁令,禁止让6岁以下儿童戴上3D眼镜看3D电影。除此之外,电影院里分发的公用3D眼镜,可能会沾有油脂和细菌,对于健康也是有一定威胁的。
1.观看3D电影的时候,观影位置尽可能距离屏幕远一些,同时让小朋友们中途摘下眼镜进行适当的休息。
2.观影前,家长们可以用消毒片擦拭3D眼镜,同时提醒小朋友们少碰触眼镜。
3.观影结束后,家长们记得要提醒小朋友不要反复地揉眼睛,回到家后也要记得及时清洗小脸蛋和小手哦。
❸ 两眼有视差,看不了3D电影怎么办
在近视镜/远视镜外再戴个3D眼镜就可以了,不过有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有大约5.5%的人是看不出3D效果的,我身边就有一位,你可能也是其中一位
❹ 为什么去电影院看3D的时候画面有点看不清(带了3D眼睛)
首先是光的问题,眼镜会滤去一部分光,看到的变暗了;然后是3D立体会有聚焦的问题,有景深,对好焦的地方就会看得很清楚,没对好的就不清楚。其实跟人眼看东西是一样的,你看清楚近处的东西时,其他地方就感觉只有个影,很虚
❺ 3d电影上下格式和左右格式的区别
1、单幅画面尺寸
左右半宽3D影像,单幅画面为960X1080,在快门式显示设备上物理显示单幅画面为960X1080,整幅画面为1920X1080,整幅画面上吻合,高度方面也刚好,但单幅画面上宽度方面分辨率有不足;
上下半高3D影像,单幅画面为1920X540,显卡输出整幅画面分辨率为1920X1080,在快门式显示设备上物理显示单幅画面为1920X540,整幅画面为1920X1080,整幅画面上吻合,宽度方面也刚好,但单幅画面上高度方面分辨率有不足。
2、适用对象不同
左右格式的更适合用快门式3D技术;上下格式的更适合用偏光式3D技术。
3、观看方法不同
左右格式观看方式:使用3D立体电视/投影机等专用3D立体播放设备;立体观屏镜观看;在stereoscopicPlayer中以红蓝格式输出,然后用红蓝眼镜看,就是需要买副红蓝眼镜。
上下格式观看方式:使用3D立体电视/投影机等专用3D立体播放设备。
4、在没有3D立体功能的播放设备上播放效果
左右格式,在没有3D立体功能的播放设备上播放出来是一个画面,垂直从正中间分成两半,看上去是由左右两幅并排的几乎相同的画面组成的。
上下格式,在没有3D立体功能的播放设备上播放出来是一个画面,水平从正中间分成两半,看上去是由上下两幅排列的几乎相同的画面组成的。
5、人眼感知区别
左右半宽与上下半高的在快门式显示设备上单幅都没满足全高清显示,都某个方向上损失了一半的分辨率像素,但人眼对高度方向的图像损失更敏感,所以左右半宽比上下半高使人感觉上更好一点。
❻ 一只眼睛能看3D电影吗
不能。
3D电影其实是3D视觉,也就是空间感觉,是物体在两眼中视差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必须有两个眼睛看见物体才能产生3D效果。
现在的3D电影通过偏振、红蓝、红绿分色以及快门方式使两个眼睛看到不同影响产生3D效果。
正常人可以做一个实验,闭上一只眼睛,之后去触碰面前的物体,会发现找不准。这是因为一只眼睛没法判断物体的距离远近,也就是说看到的是一个2D的画面,一个平面的画面。
(6)3d电影视差扩展阅读:
技术种类
光分法
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来播放两个摄影机拍下的电影,在屏幕上就会同步出现两组有差别的图像。在放映机的前面会有一个偏振片,两台放映机前的偏振片方向相互垂直,这个时候使用肉眼看屏幕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重叠画面。
色分法
分色技术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绿红、综紫三种主要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色分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这样视频在放映是仅凭肉眼观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效果,
时分法
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最为复杂,当然成本也最高。两个镜片都采用电子控制,可以根据显示器的输出情况进行状态的切换,镜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换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对应的画面(透光状态下),双眼看到不同的画面就能够达到立体成像的效果。
❼ 3D电影为什么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的双眼能够判断距离,产生立体视觉,是因为左眼和右眼在观察同一个对象时,形成于各自视网膜上的像略有差异,在科学上称为“视差”。大脑对不同的两个像进行处理,“合二为一”,外部世界就变得立体了。
3D电影给我们左右眼输入的图片需要不一样,这样图像经过我们大脑的处理就会变成立体图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观看3D电影时,我们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 而现在大多数电影院采用的都是偏振光3D眼镜。 而偏振光3D眼镜,每个镜片只允许特定的偏振光通过。左右镜片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它们携带的成像信息略有差别,这样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立体的3D图像了。
❽ 为什么3D电影看起来不立体
3D电影是拍摄时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
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同步运转。
观众戴上眼镜。。通过在眼镜上加两个 偏振片 这两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不同 所以你左右眼的视网膜实际接收的图片是不一样的。。然后传到视神经处理成3D的效果。。。
说画面不好,一个是你不习惯,另外偏振之后,会有一部分的光被挡住,所以变暗是正常的(你可以查一下偏振的具体含义)。。。最后就是,3D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日常的视觉,所以出现一些不足也是正常的。
可能是播放设备的问题吧。。这个就不好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