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国产电影片第一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国产电影片第一

发布时间: 2022-04-22 08:01:52

‘壹’ 目前中国电影票房第一名是什么

截止至2021年4月,中国电影票房第一名是《战狼2》。

《战狼2》是2017年中国现代军事题材动作电影,2015年电影《战狼》的续集。该片由吴京执导,黄伟亮任动作导演,吴京、弗兰克·格里罗、吴刚、张翰、卢靖姗等主演。该片是吴京继《狼牙》、《战狼》之后自导自演的第三部作品。

该片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延续了《战狼》的故事线索,但故事背景从中国边境转移到了海外,讲述了寻找失踪未婚妻的退役军人冷锋被卷入非洲某国的动乱,本可以安全撤离的他孤身返回沦陷区带领同胞和难民进行生死逃亡,并与援非医生Rachel一道护送与治疗疫情有极大关系的小女孩Pasha的故事。

该片取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解放日报》一篇评论认为该片是中国大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成功作品之一。2017年8月8日凌晨,《战狼2》以33.99亿元票房打破由导演周星驰拍摄的《美人鱼》所保持的33.92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票房纪录。

《战狼2》于2017年10月30日下映,总共上映天数为95天,中国大陆票房总计56.81亿人民币,是中国大陆上映的首部总票房突破50亿的电影,目前保持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的纪录。是全球第一个非好莱坞制作且进入全球总票房前100行列的电影,最高时位列世界影史票房总排行榜第54名。

(1)国产电影片第一扩展阅读:

剧情梗概

冷锋(吴京饰)送战友俞飞(战狼中队的分队长,前集牺牲)的骨灰回老家,俞家却正遭不法奸商强拆,由于拆迁队头目扬言要在冷锋他们走后报复俞飞家人,冷锋将其踢成重伤。冷锋因伤人被开除军籍并被判监禁,期间未婚妻龙小云(余男饰,前集女主角)向其求婚,却在前往边境执行任务时失踪。

冷锋带着龙小云失踪现场留下的一枚特别的子弹,在非洲辗转三年寻找其下落,被卷入某不具名的非洲国家的动乱。冷锋与其干儿子、当地小男孩Tun,一起逃进华人奸商钱必达(于谦饰)经营的超市,带众人逃往中国大使馆。路上被反政府武装“红巾军”拦住,幸好被中国大使赶到救走。

撤离到中国海军舰船上后,钱必达告诉冷锋曾在反政府武装那里见过冷锋带着的子弹。Tun要返回当地的一个中资工厂找自己的母亲,樊大使要求舰上的部队前去工厂解救被困中国员工,并去救出对控制所在国拉曼拉病毒有重要作用的陈博士。

由于军队不能擅自进入他国领土,本可以安全撤离的冷锋决定只身赴险前去营救陈博士以及中国员工。

冷锋到达医院时陈博士已被反政府武装误杀,冷锋与另一个援非医生Rachel(卢靖姗饰)带着身上有病毒抗体的小女孩Pasha(狄安娜·希拉饰)逃离医院前往工厂。希望得到陈博士以控制国家局势的红巾军指挥官奥图将军被雇佣军首领“老爹”(弗兰克·格里罗饰)杀死,小女孩Pasha成为老爹他们的目标。

中资工厂是希望摆脱富二代身份且喜爱军事武装的卓亦凡(张翰饰)开设的,厂里有一些武器,并有由退役老兵何建国(吴刚饰)带领的保安队。

冷锋、何建国和卓亦凡他们一道击退了反政府武装对工厂的第一次攻击,而冷锋被发现感染了拉曼拉病毒,Rachel带着冷锋和Pasha主动离开了工厂,Rachel用陈博士研发的药物治愈了冷锋。

冷锋他们返回被雇佣军和反政府武装占领的工厂,杀死老爹,解救了工厂里的两国员工,并带领他们穿越交战区返回中国军舰所在港口。

在最后一幕,冷锋收到旧上司的来电,说龙小云仍然在生。

‘贰’ 十大必看国产电影分别是什么

1、《被光抓走的人》

虽然外界褒贬不一,但蓝雨星城认为这是2019年度最有创意的国产爱情片。借用了一个科幻片的外壳,探讨的就是爱情,牵扯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甚至涉及到人性。这样的国产电影,非常难得,不仅有好的创意,而且还能引发共鸣,如果宣传得力的话,还会成为一部话题电影,引起全社会的讨论。

‘叁’ 目前为止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是

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那就是《战狼2》,这部电影是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整个篇长123分钟,也是属于战争类型的电影,主演是由吴京,费兰克格里罗,吴刚,张翰为主演

‘肆’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着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
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电影。由于外国电影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
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
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电影的特点。 任庆泰的电影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摄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伍’ 第一部中国电影大片是什么电影

中国内地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200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映了一部电影,可能谁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被永久地载入电影史册。

《英雄》做到了中国电影的数项第一。它是第一部在中国本土打败进口片的国产电影,也是第一部打破以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不合理的票房分配制度的国产电影,同时更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场打败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电影。

本来以为是美好的开始,没想到这居然就是巅峰,至今《英雄》仍然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内地电影。

‘陆’ 豆瓣评分最高的十部国产电影

第10位、《烈日灼心》


导演:陈凯歌

主演:张国荣、巩俐、张丰毅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9.5

该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观众与其说是被悲欢离合的故事本身打动,不如说是被故事背后那段国人集体回忆的历史所打动。没有那跌宕起伏的历史背景,衬托不出人性的真实,也构成不了凄美的故事。

‘柒’ 2020中国电影票房成全球第一,哪些电影票房名列前茅

八佰,我和我的家乡等等,八佰在电影院刚开始开放就上映了,票房超30亿,我和我的家乡票房也突破了25亿。

‘捌’ 2021年中国票房蝉联全球冠军,哪部电影获得了票房第一

2021年度中国电影究竟有多么伟大?

长津湖获得了年度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第1名。

希望长津湖的奇迹能够在中国各大电影当中陆续上演,这样我们的国家电影行业才能够慢慢的被更多人所看到。让我们一起祝福国内的电影行业吧。

‘玖’ 中国的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于《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5月上演。

腊盘发声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胶片一旦发生局部断毁,其后的剧情就难以再和声音相吻合,甚至会出现银幕上男人在张口,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却是女声的笑剧。因而,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片上发声”的有声片。它们是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的《雨过天青》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这两部影片都是租用国外的设备,并由外国人参与协助制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过天青》于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戏院试映。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一片,成为中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故事片

1922年,中国电影的先驱者之一张石川联合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这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有成就的电影公司之一。

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王汉伦、郑小秋等主演。影片描写一个富翁杨寿昌在儿子死后,怀疑儿媳不贞,将其赶出家门。儿媳余蔚如忍辱负重,将儿子养大成人,送入杨寿昌所办的学校读书。一天,当年陷害儿媳的侄子密谋害死杨寿昌,夺其家产,被孙子余璞挺身相救,于是*大白,一家人终于团聚。

编剧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其电影观念也秉承着中国文艺观的传统,认为电影应担负起改良社会,教化民风这一重要使命,因而他编剧的电影强调道德教化,关注现实问题,注重社会的内涵,被称为“社会片”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这部影片是郑正秋电影观念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他创作的第一部“社会片”。影片的主题是“教孝”、“惩恶”、“劝学”、“扬善”和宣传社会改良;片中的人物也被归结为善与恶的代表,尤其儿媳余蔚如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理念的标志。

在《孤儿救祖记》问世之前,已诞生十几年的中国电影正陷于低谷之中。这部影片除了在故事内容上摆脱了早期电影对西方电影例如滑稽片等的因袭摹仿,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民族观念外,艺术上也摆脱了文明戏式的舞台化表演风格,力求形象、情景的生活化和真实性,同时注重故事性和情节的引人入胜,这使得影片在当时的确不同凡响,非常契合观众的口味。

影片于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公映。据记载,它成为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国产片,其在当时的声誉和影响超过了所有的外国片。影片公映之后,“未二日,声誉已传遍海上,莫不以一睹为快”。以后又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连映六七个月,“营业之盛,首屈一指;舆论之佳,亦一时无两。”《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不但使成立不久的明星公司获得了生机,并在此后成为二三十年代中国最重要的制片机构之一,而且直接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此后数年间,国产制片业迅速崛起,据统计,1922-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众多电影公司的出现,自然导致了电影产量激增,国产电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中国电影借此开始走出低谷,进入自己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余蔚如的扮演者王汉伦(1903-1978)。她是中国第一代女影星之一,当时为一外资企业的英文打字员。影片在开拍之前四处寻找女演员无着,经同事中一位明星公司的股东介绍,王汉伦前往应试,颇得张石川的满意,从此进入影坛。影片的成功不但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女演员,也成为享誉一时的中国第一位悲剧明星。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火烧红莲寺》取材于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郑小秋、夏佩珍等主演。影片表现在湖南乡村械斗复仇的背景中,浏阳县把头陆风阳之子陆小青学得高超武艺,返乡中误入妖魔潜伏的红莲古寺,后在众多武林高手及官兵的救助下,方得冲出魔窟,救出被囚禁的总督及被残害的良家妇女,并将红莲寺一把火烧掉。

这部影片是在20年代后半期商业电影开始在中国兴盛的背景下问世的。其时,古装片和武侠片成为商业电影的主要潮流。《火烧红莲寺》在武侠电影中加入了大量武林高手以“异技”斗法及半人半魔的神怪内容,成为“武侠神怪片”的开创者。例如影片的核心为“昆仑派”和“崆峒派”之间的法术争斗,这使影片从以往武侠片拍摄武打场面转向了注重以大量的特技镜头和机关布景来表现武林高手们的“飞剑白光”、“遁地逃走”等仙门妖术,同时并穿插有半裸的女人,半人半神的怪物,动作性强,又很热闹。

《火烧红莲寺》的成功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及神怪片热,许多公司纷纷效仿,其中以“火烧”为题材的影片就层出不穷,如《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火烧青龙寺》等。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

《火烧红莲寺》是中国大型系列电影的开山之作。这种依托于商业电影的系列片也在当时成为一种热潮。稍后于这部影片问世的系列片还有《干隆游江南》(9集),《荒江女侠》(13集)。

‘拾’ 中国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词,遂将典礼取消,将这一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着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利用彩色宽银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广阔无垠的北国风光,与影片的内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电影
1960年,上海东湖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这也是我国银幕上第一次放映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这部影片不仅开创了我国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宝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专门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
1958年万古蟾导演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1948年,为了消除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中国第一部恐怖电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华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欢迎的影片《夜半歌声》,这是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它不但在当时制造了轰动效应,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其价值和魅力依然能够得到验证。
中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国第一部与国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共同摄制了儿童故事片《风筝》,这是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电影的样式也日渐丰富。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影片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
在中国电影三大奖中,电影金鸡奖是由专业电影人员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该奖每年评选一次。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担任评委。在这一类别的电影奖中它不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它也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
中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电影奖
1932年,由当时中国教育界和电影界热心人士共同倡议,在南京建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于次年举行了第一次影片评选活动,《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评为优秀影片。此后又举行了几次评选。由于当时协会的领导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党政高层官员身份,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电影奖。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由政府部门设立的电影奖问世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设立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对1949年-1955年以来所生产的优秀影片予以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