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人到底有没有宗教信仰
亲爱的朋友:日本人其实生活得很物质主义。我用一位传道者的话告诉你:
一九一九年,孙大信到中国,历游上海、南京、汉口,北京等处,在各教会传道。他觉得中国人朴诚坦白,回国后曾对人表示:“如今怀人忆地,爱慕中国之心,未当一日去也。”
孙大信到了中国,认为中国人很尊崇宗教的信仰,且在精神上很容易接受真理,因为没有印度那样有阶级的障碍。有北京的一位教士对孙大信北京之行说道:“他来到北京真合适。有一次他在大礼拜堂内演讲,听众多受感动。到的人数也比平常特别多。他用英文讲道,不仅对中国人讲,也向欧美人传播真理。”他到过汉口,不幸那时市上正发生流行病,然而他也没有因此而耽误讲道的工作。后来到了山西,听见一九零零年拳匪之乱,中国信徒如何为道舍命,心中非常受感动。又路过南京,也住了一两天,作传道演讲。
他到了日本,看见日本人太重唯物主义,也看出日本人对宗教很不留心,就用尽了精力,竭力劝他们改途,可是到底不能感动他们。一般人仍然一味贪财争权,荒淫无度。他们原有的神道教,不能助长道德,廊宇巍峨,只不过壮游客的观瞻罢了。
论到孙大信在日本传道的效果,有一位日本牧师说:“在西京的美国牧师们大受他的感动,我想本地牧师们也当如此。举例说,有一位青年大学生,常来我家,他专心攻求科学,偏重唯物主义,虽有意求亮光,但看不清楚;更因功课的缘故,不能赴会听孙大信的演讲。后来在我的查经班上,我以他布道的事告诉他们。该生不语,低头默想。不数日,早晨七点半钟到学校去,路过我家;我见他手上有绷带,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夜里得着神的能力,昨夜从神的梦中醒起来正是3点半钟,梦中见神,如同见父亲勉强叫我作不愿作的事情,醒来心中觉有神的力,勉强我如同父亲的勉强一样。自己想用力反抗,但越反抗越得服从,不知不觉两手合拢起来,浑身发抖并且身心非常的快乐,就大哭高喊。住在隔壁的人进来问是何事,为了急于对他们说明这事,拍桌子,用力过猛,把手碰伤了。”我就说:“这是基督召你,你当承认,也当告诉别人。”到那日晚上,他从学堂回来,和两个同学走,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叛道的信徒。他就把所遇见的事告诉他们。那位叛道的学生说:“我从今悔改,以后也要信从基督了。”这样看来,沙陀这几天讲道,是满有果子的。
孙大信对日本所提供的,是叫信徒存诚心,尽心,尽力与神有交谊。他说祷告不是为求自己的好处,而是为和神有联络,信徒要完全献身于基督,要遵守神的命令,要能克己(克己包括舍命)。有受感动的作见证说:“孙大信说话有权柄,正如神的使者,因为他把自己完全交与神。”有一女基督徒说:“从前有一位亲爱的朋友,最爱慕古教,但是不能满足他的心,就很用工夫求真光,但终究得不着,后来投在一大瀑布里死了。我想他完全不知道基督。没有一位能救他从黑暗中出来;他觉得世上没有立足之地,就自杀而死,实在可惜。”
有一日本教士问孙大信说:“先生如今还是游行印度,饥渴不得饮食,劳乏不得栖宿之所,像从前一样?”孙大信答道:“不然。如今到处受人欢迎,到处有人为我预备大房子住。人们听得我的名声,往往聚有好几千人前来听我讲道,大不像从前了。但这不是十字架的路。要行十字架的路还是到西藏。”
Ⅱ 日本人到底有没有宗教信仰
亲爱的朋友:我给你一段孙大信到中国和日本传福音时的见闻
(乙) 在中国和日本
一九一九年,孙大信到中国,历游上海、南京、汉口,北京等处,在各教会传道。他觉得中国人朴诚坦白,回国后曾对人表示:“如今怀人忆地,爱慕中国之心,未当一日去也。”
孙大信到了中国,认为中国人很尊崇宗教的信仰,且在精神上很容易接受真理,因为没有印度那样有阶级的障碍。有北京的一位教士对孙大信北京之行说道:“他来到北京真合适。有一次他在大礼拜堂内演讲,听众多受感动。到的人数也比平常特别多。他用英文讲道,不仅对中国人讲,也向欧美人传播真理。”他到过汉口,不幸那时市上正发生流行病,然而他也没有因此而耽误讲道的工作。后来到了山西,听见一九零零年拳匪之乱,中国信徒如何为道舍命,心中非常受感动。又路过南京,也住了一两天,作传道演讲。
他到了日本,看见日本人太重唯物主义,也看出日本人对宗教很不留心,就用尽了精力,竭力劝他们改途,可是到底不能感动他们。一般人仍然一味贪财争权,荒淫无度。他们原有的神道教,不能助长道德,廊宇巍峨,只不过壮游客的观瞻罢了。
论到孙大信在日本传道的效果,有一位日本牧师说:“在西京的美国牧师们大受他的感动,我想本地牧师们也当如此。举例说,有一位青年大学生,常来我家,他专心攻求科学,偏重唯物主义,虽有意求亮光,但看不清楚;更因功课的缘故,不能赴会听孙大信的演讲。后来在我的查经班上,我以他布道的事告诉他们。该生不语,低头默想。不数日,早晨七点半钟到学校去,路过我家;我见他手上有绷带,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夜里得着神的能力,昨夜从神的梦中醒起来正是3点半钟,梦中见神,如同见父亲勉强叫我作不愿作的事情,醒来心中觉有神的力,勉强我如同父亲的勉强一样。自己想用力反抗,但越反抗越得服从,不知不觉两手合拢起来,浑身发抖并且身心非常的快乐,就大哭高喊。住在隔壁的人进来问是何事,为了急于对他们说明这事,拍桌子,用力过猛,把手碰伤了。”我就说:“这是基督召你,你当承认,也当告诉别人。”到那日晚上,他从学堂回来,和两个同学走,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叛道的信徒。他就把所遇见的事告诉他们。那位叛道的学生说:“我从今悔改,以后也要信从基督了。”这样看来,沙陀这几天讲道,是满有果子的。
孙大信对日本所提供的,是叫信徒存诚心,尽心,尽力与神有交谊。他说祷告不是为求自己的好处,而是为和神有联络,信徒要完全献身于基督,要遵守神的命令,要能克己(克己包括舍命)。有受感动的作见证说:“孙大信说话有权柄,正如神的使者,因为他把自己完全交与神。”有一女基督徒说:“从前有一位亲爱的朋友,最爱慕古教,但是不能满足他的心,就很用工夫求真光,但终究得不着,后来投在一大瀑布里死了。我想他完全不知道基督。没有一位能救他从黑暗中出来;他觉得世上没有立足之地,就自杀而死,实在可惜。”
有一日本教士问孙大信说:“先生如今还是游行印度,饥渴不得饮食,劳乏不得栖宿之所,像从前一样?”孙大信答道:“不然。如今到处受人欢迎,到处有人为我预备大房子住。人们听得我的名声,往往聚有好几千人前来听我讲道,大不像从前了。但这不是十字架的路。要行十字架的路还是到西藏。”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Ⅲ 瑞典波尔库有关灵界的论述
<
灵界的默示
>
译者序一
本书是一本活生生的见证,
内容极为奇特,
描写一个不可见的世界,
并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
在读本书以前,我要奉劝读者先行了解作者的简历。
前些时日,
我曾翻译了一本作者的传记,
题名为
“孙大信的生涯和思想”
(台湾教会公报社发
行)
,
如果能先从这一本书来了解作者的全貌,
再来阅读本书,
相信对你必有很大的帮助。
作
者是二十世纪初叶令全世界惊异的人物。
他是印度锡克族人,青少年时期为了忠于自己祖先传下来的宗教而极力反对,并迫害外来
的基督教,后来因接触到活生生的主基督荣光而悔改认罪,从此舍去一切世上的财富,彻底
奉献身心事奉真神,并以火热救人的诚挚爱心,传教于最闭锁的国度——西藏、尼泊尔、不
丹等国。期间尝到了世上最残酷的迫害,以及在蛮荒和冰天雪地中涉足之苦。他在丛林中屡
次遇到猛兽、毒蛇、蛮民的攻击,但在每次的危机中都不可思议地幸获神大能的帮助而脱离
了险境。
他是一位品性崇高的圣者,也是近代以来少有的一位经验灵界的圣者。因他与神偕行,
为此神赋与他如保罗所经历过的“入神”的宝贵经验(就是灵魂暂时离开肉身潜入灵里世界
的一种现象)
。
本书即是孙大信弟兄将他在
“入神”
经历中亲身所见、
所闻、
所知的灵界实况,
忠实而直接地见证出来。
这绝不是一种空想或揑造,更不是痴人说梦。若以他伟大的生涯和彷似圣徒的品性来考
虑他时,
你就会相信他所描绘的确是出自神的启示。
正如圣经上所说:
“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
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
”
(林前十三:
12
)
这本书过去曾治愈了很多与所爱的人死别而无法得到安慰者的心;也给与很多人对永生
有了明确的希望。我相信今后对于那些把所爱的人送到死的彼岸而伤心不已的人,也一样能
从本书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本书是由英文翻成日文,再由日文翻成中文,故有两住译者写序。
一九八五年
十月十日
小卒
于台北寓所
译者序二
这是内容极单纯又不可思议的一本书,换句话说,目前是举世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因为
书中所记载的几乎是他从未曾听闻过的,因此就将之认为是一种空想,按照人的习性,产生
此想法乃无可厚非之事。然而若了解作者本身是廿世纪的传奇人物,且现在已被全世界公认
是一位品性崇高的圣者的话,这些评估就需要重新有所调整,同时更进一步相信,书中的一
点一滴完全是基于他个人的崇高品性和属灵的经历所流露出来的真实体验。
孙大信于一八八九年九月三日生于印度北部巴遮拉州蓝泊尔的一个热心印度数的家庭。
青年期的他由于忠于自己的宗教而反抗外来的基督教,当时他曾疯狂地阻碍基督徒的传道。
十六岁时因精神上陷入极大的苦闷,正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亲身接触到主基督的荣光因
而悔改,进入人生另一个新的旅程。他从此开始彻底奉献生命为主宣扬福音,足迹遍布蛮荒
之地,并曾为此受到多次恐怖的逼迫,身上又没带分文,只穿一件薄衣,也没带口粮,跋山
涉水赤足行几万里之山路,有时遇着山贼、强盗,有时与毒蛇、猛兽共寝,有时又在冰天雪
地里遇着大风雪或受到蛮民的攻击;并曾一度被毒杀,三度遇着野豹,还有几次被宣告死亡
和监禁于死尸的井中;几次被鞭打,或被捆缚于树头,尚有一次全身被许多蛭虫所附吸食他
身上的血而致几乎昏死,
真是屡次濒临死亡边缘
!
然而在每次的危难中却都不可思议地遇救脱
险,且有时因为这样的机缘而得到传道的机会;更甚者在于他的品性谦逊和完全无欲之中有
一股热爱神和对人认知的火热。虽然于灵的知识方面,无人可以与之比拟,但他于单纯中却
可以以一股非凡的说服能力,让人们对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他又曾有过好几十次如保罗曾经验过的“入神”经历。这种经历无人能与之比拟。因此
在这里所传的绝不是凭想象,或是一种信仰的推论结果,而是将亲身所见到、听到的经历活
生生的描绘出来。
在哥白尼以前若有人赞同
“地动说”
,
必会被人认为是疯子;
在一四九二年以前若有人说
大洋的彼方有美洲大陆,必然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但事实胜过一切雄辩。越过物质与肉体
世界之上,的确有灵界的存在,孙大信就是告诉我们在拂晓时出现的那颗光芒明星的实体。
如今,当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道的西藏门户已经大开,在尼泊尔、不丹等地也有人开
始信仰真神。
他的内在经验足以告诉我们,山于他具有东方人的天分,加上由基督而来的启示,使其
深度连欧美人都无法模仿。那就是灵界的新启示——神以及人的灵死后之状态的问题。除了
十八世纪瑞典波尔库之外,从来未曾有人这样明白叙述过。
他在南印度传道时,约有三万以上的人群聚集想听他的讲道。一九二
0
年的春天他走访
英国,于很短的时间内,宗教界被他的见证所俘虏,这是当地的杂志所报导出来的。当时欧
洲最伟大的布道家乔耶都博士和论坛的勇者侩正殷谷在他面前都彷如幼子一般。
他们说:
“历
史期待已久的人物终于出现了。
”
国教会的伦敦大监督英格拉拇说:
“
他的话有超自然的能力。
”
另外像敬虔又博学的休格尔和查尔列士、戈尔、马肯督士等第一流的学者和宗教家,都由他
直接领受到信息,他们均如同小孩迎接由长途探险归来的大哥一样;特别是敬虔的模尔博士
在临死前读到他的传记时,表示非常的喜悦与满足。
一九二二年的他如同被派遣的使者一样在欧洲大大传道,将圣灵的新火投入各国的灵
界.由瑞士开始而法国、德国、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等一连串的布道,给与各国许多
的激荡,以致每次的聚会,无论再大的会馆都无法容纳得下所有会众,因此往往不得不利用
野外做露天聚会。各大学和一国的宰相及高官们都聘他来讲道。特别在瑞典时还被聘做皇太
子家中的贵宾,亲身传福音于皇家。宇部色拉的大监督若德布露姆着作了一本书吟“路德和
孙大信”来介绍他。德国有名的教授忽利度利希海拉也写了一本书,书名叶做“东洋及西洋
的使徒”
来介绍他。
他说:
“孙大信弟兄里面有各时代的圣者所没有的直接经验和超能力的见
证。
”
这半年之间听他讲道的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每每听众听了他毫无修饰、真情流露出来的
话时,都流泪悔改,甚至有很多人立志将其身心奉献做传福音的工作。
他说:
“自己的使命是要传福音,不是要着作,因此只出了几本小册子。
”他说文字无法
完全表达灵的真理。这本“灵界的默示”是他勉强将无法完全表达的灵界一点一滴,尽量努
力忠实地描述出来。
依照他所说的,地上万物就是灵界的投影或模型。在天上自然会有地上所有一切事物的
不完全,均已被取代的那种完美感。因此不但山、河、草木、鸟兽一切统统存在其间,甚至
连地上所无的更多事物都存在。最重要的是一切都很调和,没有受任何物体遮断,一切都彰
显出神的荣耀。
人的灵体也是如此,它会渐渐适应灵界的环境而照各人的品性发出光辉,这可以称之为
光的翼,或直接说它是一种光的放射。心的表现可即时变成言语而互相可以沟通,正如保罗
所说过的一样,
可以听到人无法口述的话语。
经上这样写着:
“他被提到乐园里,
听见隐秘的
言语,是人不可说的。
”
(林后十二:
4
)
不久各自因被圣化的程度或早或晚会到第三层天去,这里就是被拯救的所有子民要到达
之处,也是接受基督的荣光,同时被圣化成似他的荣姿。基督是天的中心。他的荣姿是无迭
百明也无法描绘出来的。他的面貌如白日发出光辉,但不会令人眩惑。他每时都发出极美又
荣光的慈爱笑容,表露出其不可测量的爱。宝座的周围到无限的远距都有光辉的灵的群众。
有的是圣徒,有的是天使,这两者很难区分。
“天使和圣徒在这里都是家人无需区别。
”在世
时的病身,畸形的麻疯病人死了之后,被拯救时也会领受新的完美的灵体。这事于一九
0
八
年二月廿二日死去的麻疯病人的实例中得到证明。
(见
“孙大信的生涯和思想”
一书一百卅
二页)
他说到灵界的事物,例如山川、草木、禽兽、花鸟以及灵体时,跟交灵术者所说的有共
通点,但根本的差异是,交灵术者所说的都是低层次的灵界消息而已,对于天界的事,他们
完全盲目。两者的差异不可混为一谈。经上说:
“亲爱的弟兄阿,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
总要试验那些灵,
是出于神不是……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
就是出于神的。
”
(约
壹四:
1-2
)
由此点来看,
可以确信孙大信所告诉我们的是由神的默示而来。
他像福音书中的作者一样,
用平易的话将其所见所闻描述出来。盼读者以一种幼儿单纯的心来聆听此信息,进而对灵界
有新的盼望,并确信跟过世那些所爱的人能有再见面的机会,同时领悟到在地上生活时的责
任和意义是何等的深远。愿主通过此书使更多灵魂由黑暗转向光明。……
金井正
于东京寓所
前
言
通过这本书,我想试图写出一些神给我的启示。然而就我自己内心的倾向,我是不想于
我有生之年将神的启示公开出来的。
但有几位我所尊重的朋友劝我说:
“为了帮助人们,
你不
应该片刻延迟出版这本默示的书。
”
在这种情况下,
我决定以最决的速度将此书提供于世人面
前。
第一次灵眼大开是在十四年前我于哥图加祈祷的时候,突然看见天外异象。由于当时所
看到的一团太过生动,致使我以为自己已经死了,以致灵魂飞到天外,此种现象并不是我想
要就会得到的,然而每次几乎都是在祷告中,或冥想时神就会随时赐下,平均大约一个月中
有八次到十次,神使我的灵眼大开,看见天界的景象并与基督同行于荣光之中,而每次大概
都是一小时到二小时的时间;除了和基督同行,我还和许多天使、圣徒交谈。对于我的质问
他们作了一些回答,我将在本书中列举出来。此种灵与灵之间交通的喜悦,实在无法用言语
来表达。说实在的,我真渴望能和这些受祝福和被救赎的人系于永久的灵交中。
有人也许会认为,
这些默示就是另一种交灵术。
但我要强调,
两者之间实有根本的差异。
交灵术是一种由灵的黑暗界而来的音讯或暗示,虽它不完全是欺瞒,但都是大概又片断的,
且欠缺肯定。如果听从它,不但无法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反而远离真理。相反的,
“入神”不
但能活生生地看见灵界光明的细目,和难以想象的光辉美丽环境,更能由那些天使和圣徒口
中,提供一些这个世界始终无法解决的苦闷,并使这些问题获得合理的说明。
“圣徒之交”在初代教会是一种确实的经验,因此而成为当代信仰的必须要素,而规定
于“使徒信条”中。
在一次入神经历中,我被告知有关“圣徒之交”可由圣经中求得证据。撒迦利亚书三章
7
—
8
节中说:
“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
”的不是天使,也不是属血肉的人,而是住在荣
光之中的圣徒。
神说约舒亚若遵守他的命令,
就要给予他管理神家的权利,
并且说:
“我也要
使你在这些人中间来往。
”
这些人指的就是被完全化的人的灵魂,
也就是可以与之灵里交通的
人。
这本书里面常出现诸灵、
圣徒和天使,
但要搞清楚的是,
死后存在于天与地狱之间的
“灵”
仍有善恶之分。
“圣徒”
通常会通过中间状态上升到达更高的灵界,
被允许做特种事奉的丁作。
一般指“灵的世界”就是人的灵魂脱离肉体躯壳后进人的中间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指由无
底深坑到荣光的主的宝座之间所有灵魂的聚合处……。
我特别要感谢旁遮普州卡拉的纽西兰长老教派的
T
·
E
·
立得珥牧师,
他为了要英译本书,
曾由乌尔滋旅行到沙泼,为此向他致万分谢意。也要谢谢英国籍的
E
·山达斯小姐执校正之
劳。
孙大信
一九二六年七月
于沙泼
第一章
生死之谜
生之玄妙
生命唯一的本源就是从上面而来的无限全能生命。他的创造力赋与了人类和生物之间孳
孳不息的生命。凡被造的均会在他的里头活着,并且永远继续存在。这位全能者创造了许多
不同种类的生命,虽然各类进步的阶层有所不同。而在这位全圣者的面前,为了使人获得永
远的幸福,他把人造为似他的形像。
死之捆锁
这些生命虽会变化,但决不会被消灭。只是由存在的状态变化为另他方的状态,也就是
“死”
。但死绝不是生命的终极或消失,而是加入他方生命的开始。也不是意味着拔掉什么,
乃是生命存在的形态转移至他方形态的一个过程而已。那些由我们的视界隐没消失的东西,
绝不是终尽了它的存在,而是蜕变成其它异形的状态再出现而已。
人死决不会消灭
全宇宙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被灭尽,因为创造主并不是为了要消灭而创造万物的。如果被造的
东西都不可能被减尽,
那么被造物中之冠,
且具有创造者形像的人类更是没有被消灭的理由。
神绝不会灭绝似自己形像的人类,也不会灭绝被造物。如果人不因死亡被灭绝,那么人死后
到底活于何处,又于何种状态中继续存在
?
相信每个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质疑才是。
根据我在“入神”经验中所体会的,很想以简单的方式来解说。但我于灵界的异象中所
看到的事实,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似乎今世的语言和比喻都无法适切的表达灵的实在。
我若想以普通的语言来表达所见之荣光,实在很容易招致误解,我知道只有灵的语言才能表
达这些微妙的灵的真相。
我想举其中几项对全人类有益的、
单纯又含教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Ⅳ 孙大信的在各国传道
1918年孙大信到锡兰、缅甸、马来亚、新加坡,1918年到中国和日本传道。1920年,孙大信觉得他应到西方各国去作见证,因此,他到英国、法国、爱尔兰、美国和澳洲等国讲道。1921年他再由藏回来,因欧洲人认为他是近代先知,很多讲道的邀请,所以他决定再去欧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