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真正的非洲三大暴君是谁
乌干达前总旁辩统伊迪·阿明:爱吃人肉
伊迪·阿明是非洲三大暴君之一,是乌干达前总统(1971~1979)。他自称于1926年在乌干达西北部科博科(Koboko)附近的小村出生,但有人表明其于1925年在坎帕拉(Kampala)出生,卡鲁阿族人,伊斯兰教徒。 1966~1970年任陆军和空军司令。后与奥博特发生了冲突,于1971年1月25日发动了差衫一次成功的军事政变,成为总统和武装力量司令,1975年升陆军元帅,1976年成为终身总统 。他为人性格反复,经常表现为极端的民族主义。
中非皇帝博卡萨:爱吃人肉、没有羞耻心
黑非洲一些国家的专制十分严厉甚至十分野蛮残忍。中非的统治者博卡萨于1972年宣布自己为党的终身主席和国家终身总统,1976年又废除共和建立帝制,自封为皇帝。外援、全年财政被用来搞登基大典,1977年举行加冕礼竟耗资2000万美元,占国家财政预算的四分之一。他实行残暴的统治,对犯人实行割耳朵,砍手肢等酷刑。禁止使用“民主”、 “选举”等字眼,杜绝任何批评和建议。
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个人专制、野蛮酋长
刚果于1960年获得独立。1961年在一次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政变中,首任总理、刚果的民族英雄卢蒙巴惨遭杀害,颠覆了刚果的合法政府,并把一个傀儡强加在刚果人民头上。这个美国傀儡就是蒙博托,他夺取了政权,并改国名为扎伊尔,开始了近运庆缺30年的专制统治。
‘贰’ 非洲三大暴君之一的伊迪阿明到底有多残暴真的是吃人狂魔吗
在非洲大陆上,曾经有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棍,他称为“非洲最残忍的野兽”、“非洲的恶魔”。他就是乌干达吃人屠夫“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这个可怕的名字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是1976年以色列客机被劫持事件。
在下台后,他一直在中东各国流亡,最后在沙特阿拉伯吉达的落下脚来,过着及其低调的生活.
流亡沙特的阿明,经常保持沉默。2003年,一代暴君病逝,终究逃过了历史的审判.
乌干达人民对他恨之入骨,距不完全统计,针对阿明的曾有过二十多次刺杀,但都没有成功过,上天如此眷顾这位恶人,不得不说他运气实在太好了。
‘叁’ 推荐几部描写非洲残酷战争(动乱)现实的电影
个人比较喜欢的有:
《卢旺达饭店》
http://ke..com/view/242419.html?wtp=tt
《血钻》
http://ke..com/view/701521.html?wtp=tt
《太阳之泪》
http://ke..com/view/411867.html?wtp=tt
《黑鹰坠落》
http://ke..com/view/17038.html?wtp=tt
‘肆’ 末代独裁女人被谁杀的
末代独裁女人是指前西班牙女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她的女拆粗王毁凳地位是在1868年的一次军事政变中终止的。据说,她被位于加泰罗尼亚首都巴塞旅余镇罗那的一名士兵杀害。
‘伍’ 揭秘非洲三大暴君,三大暴君的电影有哪些
国际社会将乌干达前总统阿明、中非皇帝博萨卡和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称为“非洲现代史上最残忍的三大暴君”。和博卡萨、蒙博托相比,阿明在国际上的“名气”似乎还要大一些,他被称为“非洲第一魔王”,此外,阿明和同样也爱吃人的中非皇帝双双获得了“吃人魔王”的恐怖绰号。事实上,博卡萨、蒙博托统治的野蛮残忍程度不亚于阿明。
‘陆’ 求暴君卡尼古拉的具体年代及其详细内容
卡尼古拉,罗马帝国艳情史,1996年的匈牙利翻拍片。本片由着名导演Sándor Cs. Nagy执导,Szabolcs Haj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罗马帝国史上最荒淫的暴君卡里古拉王荒淫无度,凶残暴虐的一生。
caligola是罗马帝国最荒淫,残暴的皇帝之一。这部史诗般的大制作影片描述了这位暴君从
杀父篡位到死于乱戟之下的短暂一生,和其中所犯下的种种罪恶和荒淫。影片由意大利着名
what片导演tintobrass执导,由what出版商penthouse赞助
(6)非洲三大暴君电影扩展阅读
这部带有强烈what背景的电影不一定会绝后,但一定是空前的。它完成于西方性解放的高峰时期,正是由于该电影的上映,许多国开始施行更为严厉的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what片也开始真正从主流电影中退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拍的如此大气,同时大尺度开放地把人类各种丑恶行径融于一体。这是一部会在电影史上留下痕迹的,独特的电影。尽管一直充满着争议。
‘柒’ 非洲的哪三大暴君,比萨达姆和卡扎菲残忍百倍
说到国家领导人残暴不仁,昏庸无道,惯性思维大多人会去中国古代寻找,像商纣王、隋炀帝等。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外国的两位,而且还是近代的!其残暴程度与中国的暴君,昏君有过之而无不及!乌干达前总统阿明、中非皇帝博萨卡和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是国际公认的“非洲现代史上最残忍的三大暴君”。
第一位:杀妻食人肉的乌干达前总统阿明
一位西方记者曾这样描述:“蒙博托像多数非洲总统一样,他是以一半是神,一半是酋长的身份统治他的国家的,把20世纪的通讯技术与古老的部族象征结合在一起。”根据他自己颁布的法令,他已成为一种杜撰哲学“蒙博托主义”的化身,是不可批评的国家的象征。公共场所只许悬挂他的肖像,百姓们佩戴他的像章,并要穿着印有他的肖像的运动衫,称“蒙博托衫”。这是黑非洲国家典型的个人专制和个人崇拜的例证。1997年9月7日,蒙博托客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捌’ 作为非洲三大暴君之一,残忍杀害妻子并分尸的总统是谁
乌干达前总统伊迪阿明是出了名的暴君,他公开承认自己崇拜希特勒,在执政期间仿效希特勒进行大规模的种族清洗,造成30多万人死亡,因此被称为“乌干达屠夫”。由于阿明太过残忍暴虐,坊间还盛传他喜欢烹食人肉。
2003年8月16日晚上8时许,80岁的乌干达前总统“吃人魔王”阿明流亡沙特阿拉伯24年之后,在费萨尔国王专科医院去世。
‘玖’ 三大暴君是哪几个
一、中国暴君总代理秦始皇 人们一提到暴君,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由此俨然成了千古第一暴君,暴君的一竿旗帜,暴君的代名词。不错,秦始皇确是个暴君,而且是一个相当残暴的暴君:他焚书坑儒;他推行严刑峻法;他横征暴敛。但是,将他与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些残暴无度、残暴得骇人听闻的暴君相比,他实在没资格称为中国的首暴,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的。他最着名的劣迹焚书坑儒,只不过杀了几百个儒生,烧了几万或几十万卷书;他杀的人实在不算多,自统一中国直至他死亡,没听说秦朝人口有什么减少;他实在不够残忍,当初他若能杀尽六国贵族,就象朱元璋杀尽功臣一样,即使后来靠象赵高、胡亥这种猪狗搭档也是能够保住大秦江山的;他的残暴主要是体现在暴政方面,即严刑峻法和他横征暴敛。前者是他继承和发扬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的传统,虽然它确实相当残暴,但这也可理解为是统治集团为维持统治的一种政策选择,它的始作俑者商鞅橘培、执行这一政策的历代秦王和秦始皇这一政策的鼓吹者和帮凶李斯也并从未为此担当什么恶名;后者有一部分原因,从积极意义上讲,你也可认为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卫国护民,所以也不能一笔抹杀,比如征夫40万修长城。在这里,本人丝毫没有任何为秦始皇的残暴开脱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他的残暴完全是出于一个铁腕封建帝王的本性、完全是出于维持自己统治的需要、完全是因为他将法家政治推向了极致,而非因为他纯粹将杀人本身作为一种政治、作为一种手段、纯粹将杀人作为乐趣、纯粹嗜血成性。 秦始皇之所以成为暴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秦始皇名气太大,影响很大,而年代又早;二、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普天下的知识分子,而历史书都是知识分子写的;三、秦始皇搞暴政,成了历代所有搞仁政的甚至当代搞民主政治的人的对立面;四、秦皇朝太短命,秦始皇的暴政正好被历代学者用来当作一面以史为鉴的镜子;五、最后的可能也是最主要的,除了极少数有头脑、思想深刻的人,绝大多数人包括极大多数学者都是人云亦云,谁声势最大或谁被损得最甚谁就会被认为是最好或最坏。偶像就是这样建立的,反面典型也是这样竖立的。所以超女如同超新星爆炸可以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光芒盖住所有其他也红得发紫的明星,而秦始皇必须一个人承担所有其他暴君本也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作为自已暴政的殉葬品也一起被深深埋葬。 二、至暴至奸汉武帝 汉武帝讨伐匈奴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他对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功绩、为国为民的一大壮举。但依我看,汉武帝讨伐匈奴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就象秦始皇统一中国并非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统而完闭橡全是为了君临天下一样;秦始皇统一中国功垂千秋,汉武帝讨伐匈奴的历史功绩却颇有疑问。汉武帝登基后的最大私欲是什么呢?就是要彻底击败匈奴以充分体现一代雄主的霸气。这也可以从他不甘人下、不甘受人欺凌轿伍旁的个性里看出来的。为什么说汉武帝讨伐匈奴并不存为国为民之心呢?因为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大战略家,他心里很清楚:要彻底击败或征服匈奴,整个国家和人民一定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而若只将战争主要限制在边境范围,国家将继续昌盛,人民能安居乐业。但汉武帝只要武功,不求文治。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实现他个人的价值,嬴得一世英明、万世盛名。他全力讨伐匈奴不单单是一种政策的选择,而主要是个性使然、野心使然、私欲使然。结果,“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这种情形很象邻居吵架:各退半步,海阔天空;为了所谓的“名气”而大打出手,不仅整个家被打烂,还殃及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老爹老娘。在这里,我并不想否认汉武帝讨伐匈奴所具有的实际正面意义,只想说明汉武帝作为一个铁腕封建皇帝的残暴性和极端自我。在这一方面,他与秦始皇毫无二致。为了达成个人私欲,他们可以以整个国家和人民作为代价。他与秦始皇不同的是,他的讨伐匈奴完全是在为国为民的幌子下进行的,所以他博得了好名声,尽管事实上他在位54年里因讨伐匈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远比秦始皇暴政13年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还多。汉武帝的残暴性,可以从他处理民变的方式方面得到具体的证实。由于多次讨伐匈奴,国库被搞空,经济被搞垮,民不聊生,从而民变蜂起。汉武帝的方式简单而血腥:你地方官扑灭不了当地的民变就杀你的头灭你的全家。结果迫使地方官们为解决民变整乡整县地杀光当地的百姓。汉武帝的残暴和穷兵黩武的直接后果是:全国损失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给他的继承者留下一个彻底被掏空的国家。这就是他自称的“亡秦之绩”。但照我看,他的这个“绩”比亡秦的那个“绩”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描写: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了安抚因缺粮而浮动的军心,“借”了粮官一颗人头,伪称粮官扣克军粮。杜撰了将杀人纯粹作为一种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这样一个故事,从此曹操被留下了一个千古“奸”名。与秦始皇的“暴”相对应,曹操成了“奸”的代名词。但曹操的“奸” 和汉武帝的“奸”相比,只能说是小奸见大奸,而且曹操的小奸是文艺作品虚构的,而汉武帝的大奸才是货真价实的。在汉武帝诛杀魏其侯窦婴的诸多原因中,除了没有所谓“矫诏”不可恕这一原因外,因当初窦太后专权对窦氏家族的怨恨有之,因遗诏引发的屈辱感有之,对遗诏的顾虑有之,但我认为更为主要的原因却是汉武帝想通过诛杀窦婴、族灭灌夫对其不断干涉朝政的亲娘王太后和国舅田蚡起到震慑作用,以达到从根本上摧毁外戚集团势力的作用。结果,原本也是非法枉为之辈的太后、国舅看到这种血淋淋的结局心理竟也承受不了:太后吓噤、国舅吓疯。汉武帝利用血腥的杀戮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至奸至暴行为最为典型的事例是主父偃事件。他先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行“推恩令”,利用主父偃削弱诸王的势力,然后又通过诛灭主父偃九族来缓解与诸王的紧张关系。可谓既斗争又妥协,无不运用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在成功的背后却又多了千百怨魂。 汉武帝的残暴还表现在毫无人性的滥杀、杀人无度。有的滥杀,极无理性,比如在他晚年,大臣无罪被诛灭九族的就有几十家;巫蛊之祸,太子被杀,皇后被逼死,另有十几万人死与非命。有的滥杀,又过于有理性,比如在自己死之前,“违天理拂人情”地处死深受自己宠爱的年仅23岁的钩弋夫人,仅仅因为担心“主少母壮”,存在再次出现太后专权局面的可能性,仅仅因为担心自己死后可能绿帽子加冕。 三、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大暴君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政治的主题就是征服和杀戮。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还把人头割下做成“人头塔”。在一次屠城时,因有个老妇人事先吞了一粒珍珠,成吉思汗为寻找珍珠,下令将所有人剖腹。共屠城数百,其中屠花剌子模人约100万,西夏人80万,巴格达人数十万。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忽必律继承其祖父“遗志”,屠杀了1800万中国人。中国北方百分之九十的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整个四川经蒙古人屠杀后仅剩下不足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中国共损失人口7000万。 就象我们现在为对付禽流感扑杀家禽那样,成吉思汗成群成群地、成万成万地、整城整城地扑杀人类,至残至暴地实行野蛮对文明的征服,却为何没沾上一点暴君的骂名呢?也许暴君的这顶帽子安不上“世界征服者”的头上,也许成吉思汗这个“中国人”经他手杀的都是外国人,也许民族问题是个过于敏感的问题,也许……只有天知道!
‘拾’ 中非暴君(上):非洲暴君上台,娶的“中国爱妃”结局如何
在非洲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暴君,不仅统治了14年,还当上了皇裂州帝,娶了十几个老婆。甚至还有一个中国人艾菲,非洲三大暴君之一,来自中非共和国的让-巴德·博卡萨。
中非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11891年成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财政独立,独立后不久迎来臭名昭着的暴君博卡萨。他是中非部落首领博卡萨的儿子。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一次部落争斗中死去,母亲自杀。博卡萨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好在爷爷心疼他,把他养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博卡萨逐渐显露出自己独特的想法。高中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不想进入高等教育机构,但他想踏入神学院的大门,成为一名牧师。然而,博卡萨的祖父是一个聪明人,他坚持让她成为一名士兵。当时博卡萨的中非已经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战爆发后,法国被德国占领,我们不得不在各个殖民地招募新兵作战。博卡萨的爷爷看中了这个机会,力劝18岁的博卡萨加入法军,算是一种改变。
人生中的一个大好机会。果然,进入军队后,博卡萨大放异彩,屡立战功,甚至获得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青睐。二战后,他留在法国定居。几经波折,1960年,中非终于宣布独立,建立共和国。但当时中非政府基本被法国人控制。当时,年轻的中非共和国还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法国为了保护法国的势力范围,想到了在法军待了23年的博卡萨,把他送回国组建了中非军,为他架起了登上权力巅峰的阶梯。博卡萨回到中非后,立下赫赫战功,建立了国家军队,并被选为总参谋长和总司令。第一次执政的博卡萨尝到了权力的滋味,野心迅速膨胀,开始觊觎国家的最高权力。时任中非总统的戴困稿维·达科是他的堂兄弟。1965年,莫达克总统怀疑博卡萨有意叛逃,在一次晚宴上,他指示宪兵司令伊扎莫杀死博卡。
但是暗杀已经泄露出去,消息传到了博卡萨的耳朵里。因此,博卡萨决定发动政变推翻达科他政府。1966年新年刚过,博卡萨发动政变,指挥军队,控制所有国家权力机关。后来,他宣布拆除前总统的工厂。中非共和国新总统博卡萨上任后,知道自己要赢得民心。他到处发表演讲,承诺让人们过上好日子。但事实是,博卡萨的承诺并没有兑现。博卡萨上台不久,就对人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比过去严重得多。国民经济方面,博卡萨管理混乱,工农业生产普遍下降,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和内外债务增加,经济形势恶化。但是,国家经济的恶化,人民生活的悲惨,丝毫没有影响独裁者的个人享受。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总统的人性逐渐扭曲。
对政治犯的各种酷刑和虐待,甚至是他们的随从,稍有不慎就会毁于一肆尺蔽旦。1972年,博卡萨下令对所有被抓到的小偷施以酷刑。第一个犯人割了一只耳朵,第二个割了另一只耳朵,第三次偷的时候砍了右手,第四次被当众处死。不仅如此,博卡萨还建立了一个动物园,养了一些野生动物,和人一起喂狮子和鳄鱼,非常残忍。私生活方面,博卡萨的后宫美女数不胜数,各种肤色,各种职业。只要扮演一个美女,博卡萨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把她变成自己心爱的妻子。他和中国妻子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台湾省。1968年,博卡萨来到中国台湾省,被安排住在高雄的一家旅馆里。晚上,在欣赏酒店附近的风景时,博卡萨遇到了一位名叫林碧春的年轻女子,她出生在台湾省的一个贫困家庭。
为了挣钱养家,我小学辍学了。因为林碧春的英语水平不错,18岁就找到了工作,在高雄一家酒店负责接待外宾。谁想到是这份工作改变了他的人生?林碧纯可能挺好看,或者夜灯的效果可能很可爱。猥琐的博卡萨第一眼就打动了她的心。博卡萨看上林碧春后,让中文翻译把他叫进来。经过一番交谈,他更喜欢他了,并邀请林碧春将来去他的国家玩。林碧春以为这位外国贵宾在开玩笑,但几天后,博卡萨通过台湾省省厅向她求婚,希望他能来中非做妻子。台湾省省直机关非常愿意成全这桩婚事,因为如果林地村真的去了中非,那就像当年昭君的中非之行。台湾省省政当局立即下令有关部门促成这桩婚姻,淋病。
穷,有这样的元首向她求婚,也是改善生活的好机会。经过慎重考虑,她最终同意嫁给47岁的中非共和国总统。很快,中非借走了林碧春的头等舱机票。在他抵达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后,博卡萨迫不及待地与这位美丽的中国女子举行了婚礼。在他们结婚的最初几年,他们关系非常好,生活舒适。林碧春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林碧春不仅娶了自己,还带着家人。博卡萨很照顾他的家人,给他们提供了房子,让他们在他的班上开了一家中餐馆。水电房租全免,生意一度非常火爆。台湾省大使在中非的地位也迅速上升,待遇高于其他国家使节。他成了中非大叔。但这一切在博卡萨访问罗马尼亚后改变了。当时罗马尼亚总统试图讨好他。
SA知道他好色,所以她派了一个年轻的罗马尼亚女孩。结果这个金发女孩赢得了普卡萨的好感。林碧春的挑战来了,短短五年的贵族生活是孤独的。他只能让两个女儿担心。博卡萨的忽视让林碧春非常生气。他开始和博卡萨吵架,博卡萨对此非常不满。在中非,女性不受尊重。他这些年娶了几十个老婆,没人敢说三道四。几次争吵后,脾气暴躁的博卡萨开始殴打林碧春。家暴让林碧春措手不及,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博卡萨看上了自己的小妹妹林碧云。他还提出了一个更过分的想法。他想让林碧云结婚,和林碧春一起服侍自己。这个变态的想法让林碧春不寒而栗。1976年,出于对自己和亲人安全的考虑,失宠的林碧春无奈联系了所谓的台湾省驻中非大使馆。
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博卡萨同意林碧春治疗皮肤病,以探望母亲为由离开中非返回台湾省,两个女儿暂时由保姆照顾。林碧春回到台湾省省后,起初还在当局的版图内,但中非与台湾省省断交后不久,他的处境急转直下,逐渐不得人心,苦不堪言。后来,林碧春再也没有结过婚。她一直单身,看破红尘,天天在家念经念佛。
几年后,博卡萨想去台湾省看望林碧春,却被拒绝了。这就结束了一个现代昭君的流放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唯一见证人是他们的两个女儿。据说大女儿皮肤黑,看起来百分百黑,二女儿皮肤黄,看起来百分百中国。下一期,林女士回来后不久,博卡萨宣布将中非共和国改造为中非帝国,自称博卡萨一世皇帝,与林碧纯的平凡生活不同,博卡萨依然我行我素,在中非实行独裁统治。光是加冕典礼就几乎耗尽了国库。那么,这样的暴君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