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两大恶霸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两大恶霸电影

发布时间: 2022-12-16 03:04:35

‘壹’ 流氓电影有哪些名字

1、古惑仔

《古惑仔》是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出品的香港黑帮题材系列电影,正传电影由刘伟强执导,郑伊健、陈小春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牛佬同名漫画,《古惑仔》改编自三日刊精修同名彩漫的经典故事,讲述了洪兴成员陈浩南、山鸡、大天二等人出生入死,涉及兄弟情义、友情岁月、刻骨爱情的故事。

‘贰’ 香港赌片的前世今生(一)

“为什么大家总是说‘吃、喝、嫖、赌’,为什么不说‘赌、嫖、喝、吃’?”

“因为赌最厉害,不管你怎么吃,怎么喝,怎么嫖,一下子都不会光的,可是一赌起来很可能一下子就输光了。”

“一输光了,就吃也没得吃了,喝也没得喝了,嫖也没得嫖了。”

                                ——古龙:《三少爷的剑》

赌片作为香港商业电影的一个类型,在上世纪最后十年,曾经风行一时,大行其道,更在票房上取得无数成功。这些影片以影坛偶像为主角,故事情节奇特,牌技花样炫目,骗术千术奇思妙想,故事充满娱乐性;尤其是许多赌片的高潮,集中在影片结尾“show-hand”决胜负的那场戏,情势逆转,跌宕起伏,局外有局、套中有套,主角光环笼罩,金钱美女在握,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赢得最后胜利,深受大众追捧。可惜,高潮来的快,去的更快,只不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赌片互相抄袭、情节雷同、缺乏新意,粗制滥造,随着整个港片的式微,赌片这一香港电影独有类型更为没落。近年来,赌片偶有拍摄,即使是《澳门风云》系列也取得一些票房成功,但整体仍是酒瓶装新酒,卖弄情怀,靠明星大杂烩圈钱罢了。

1. 起源

所谓十赌九骗,千赌一家,香港赌片的起源也得从骗说起。

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版的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清·雷君曜撰绘图骗术奇谈四卷》全篇皆为各种骗术,按小说体形式述说,每集里收一骗局,所收甚多,至为奇特。

1971年,香港大导演李翰祥结束台湾苦闷生涯,转赴香港,重整旗鼓,以新国联的名义继续拍片,风格骤然由古雅敦重、谐趣怡然的古典大导演转为尔虞我诈、讽俗嫉世的寓言家,将从《骗术奇谈四卷》汲取的“营养水分”构思一些小品片段组织成以"骗"为主题的集锦片《 骗术奇谭 》。《 骗术奇谭 》中,李翰祥采用了两位街头卖艺的说书人串起整部戏,将市井风貌、坊间笑谈、性感调情共治于小品化叙事,开始影射现代城市的功利主义,揭示现代人的不择手段和物欲横流,表露香港人面临一种急速暴富形势下,迥然迷惘和不适应的心态,公映后大受欢迎,与《唐山大兄》、《新独臂刀》等武侠、动作片跻身年度票房榜前十行列。其后两年,李翰祥在大兴风月片的基础上,以骗钱骗色为主题,博采各类民间骗术段子,杂合70年代香港要素,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分别推出《骗术大观》和《骗术奇中奇》,同样票房斐然,成就骗术三部曲。

在李翰祥在台湾成立国联公司时,曾网罗了一位人才——张曾泽(1931年生,籍贯山东青岛,毕业于政工干校(现在的政治作战学院)影剧系,香港赌片的开创者)。张曾泽在台期间,曾执导 琼瑶 小说改编的《 菟丝花 》,一炮而红。1970年,张曾泽拍出自己代表作《 路客与刀客 》,并赢得当年 金马奖 优秀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在李翰祥离台后,张曾泽以《 路客与刀客 》被邵逸夫赏识,邀请赴港加盟邵氏签下了六部片约。1972年,作为曾经翰祥助手的张曾泽执导了由声名日隆的邵氏小生岳华和美艳女星 何莉莉 主演的赌片《 吉祥赌坊 》,在李小龙《精武门》、《猛龙过江》和许冠文《大军阀》等大制作的竞争下,净收百万票房,年度票房榜排在第13位,超过了排在21位的《骗术大观》,一时被捧为“邵氏新贵”。 《吉祥赌坊》本质上还是以赌为背景的邵氏动作片。讲述军阀混战年代,何莉莉与岳华饰演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吉祥赌坊掌管人何莉莉下嫁岳华。期间,其它地方恶霸豪强勾结官府也开设赌坊,诱使赌徒沉迷其中,结果家破人亡。两人幡然醒悟,认识到赌博对人的毒害作用,宣布停业,谁料却惹祸上身。岳华发奋练就一手精湛的赌术,决心以赌制赌,面对的赌坊一帮有权有势的恶势力,终于在一场浴血战斗中,慷慨捐躯,用两人的鲜血使众多赌徒猛醒。

《吉祥赌坊》是张曾泽在邵氏票房最为成功的戏,但相传张在邵氏待得并不愉快,一方面他与邵逸夫商定的水浒题材,特别是心爱的《大名府》那一段,被张彻一句“水浒任何桥段别人都不能动”全然霸走,只能舍弃《水浒传》改拍《吉祥赌坊》;另一方面邵氏仓促为戏,工厂化模式,只看重效益的势利做派,让张曾泽有些理想撞上现实的落差。同时,《吉祥赌坊》拍摄之际,张彻不但挖走了张的副导演午马(张曾泽不懂粤语,午马任其副导演兼翻译),同时还拉走岳华去演个大反派,让张曾泽有被挖墙角的痛感。这也造成张曾泽完成六部片约后毅然返台。

1975年,张曾泽邵氏片约的最后两部《恶霸》和《大老千》陆续上映,与《吉祥赌坊》合称张曾泽赌片三部曲。《恶霸》由李修贤、谷峰、胡锦、郑康业(叶德娴前夫)、樊梅生(樊少皇老爸)主演,讲述侦缉队长李修贤带领郑康业、樊梅生两大助手,设计对付开设赌场、走私毒品的谷峰。《大老千》是邵氏时期花费张曾泽最多心血的一部社会写实片,从73年开始策划直到75年才上映,张导掌握了大量赌场老千行骗的资料,并向此“行”前辈请较,因而把老千行骗的万般手法揭示等十分清楚透彻,构成了影片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影片难得以女性为主角,邵氏艳星陈萍以一位奇特美艳的交际女郎形象,施展美色诱惑代父报仇,方式出其入胜。《大老千》片中有很多花招,情节紧凑刺激,还有许多神奇令人难以置信的千术。张曾泽说:“我收集了很多方面的资料,并且也访问了许多内行人,希望能把老千行骗的阴谋揭示出来,一则可以增强影片的娱乐色彩,另外也许可以给人提高警觉。”(摘至《香港影坛》第93期)此外,需要提到的是,张曾泽赌片三部曲,三部编剧都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可以说倪匡和张曾泽都是香港赌片的拓荒者。

此后,张曾泽再未涉猎赌片,返台后于1977年拍摄个人代表作《 笕桥英烈传 》,于7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40周年上映,与《 八百壮士 》、《 英烈千秋 》、《梅花》并称台北的四大抗战片,张曾泽也因此获第十四届 金马奖 优秀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等诸多奖项,跻身一代名导行列。

在香港赌片尚处刚刚萌芽之际,地球另一端的好莱坞一出手就达到赌片高峰。1973年12月25日,影片《骗中骗》在 美国 上映,讲述利用骗局报仇的故事。影片由美国影视地位卓着的 保罗·纽曼 和 罗伯特·雷德福 。《骗中骗》是两位大明星即《虎豹小霸王》席卷全球后的又一次成功合作,影片最终也获得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在内的七项大奖,可见受欢迎程度。

《骗中骗》采取了小节式的结构,用幕剧拍摄手法,分为七环:赌徒、圈套、下饵、设套、赌马、出击、上钩,整个故事便如行云流水,任意自然。 罗伯特·雷德福 饰演的虎克原本是一个烂赌无品的骗子,为了给搭档路德报仇,同时也是给自己解套,找到最优秀的失意落魄的亨利•康夫( 保罗·纽曼 饰演),两个人招募众多人手、设下一个豪华错综复杂的赌局。当年第一次观影结束后,第一感觉让人感觉无比畅快,深为编剧的巧妙构思所折服。

《骗中骗》在全球的成功,极大的启发了香港邵氏名导程刚的思路,据此创作了经典的《赌王大骗局》,一举奠定了赌片以两方仇怨展开大赌局的剧情基构。该片被很多人认为是香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赌片,同时也奠定了程刚作为赌片奠基者的江湖地位。

程刚,1924年4月4日在安徽寿县出生,十三岁与家人失散,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一度在孤儿院生活(后在赌片《流氓千王》,又名《三山五岳》中,描述一小段主人公在孤儿院的生活),在大陆曾经干过图书馆门童,因对话剧和电影深感兴趣,通过图书馆涉猎了有关书籍,也为以后从编剧入门奠定基础,1938年参加新安履行剧团,在各地演出话剧宣传抗日,1942年在重庆加入中艺剧团,战后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设计,1948年首次编写话剧剧本《空庭夜雨》。1949年移居香港开始电影编剧工作,此后历年写过粤语、国语、闽南语电影剧本300百部(从小学辍学到编剧300部,绝对的天才!)。1951年就开始执导生涯,先后指导《断肠母子心》、《春到人间》等电影,1963年正式加入邵氏公司担任编剧,为李翰祥、胡金栓等编写剧本,后兼任副导演,到1968年才再次独立导演电影《神刀》。1970年程刚执导的《十二金牌》获得第九届金马奖优秀剧情片奖,并斩获年度票房榜榜眼位置,开始受到邵氏重用。其后,邵氏投资四百万巨资,耗时两年,动员邵氏旗下顶尖女演员,于1972年拍摄完成程刚代表作《十四女英豪》(此片以杨门女将为背景)。

此片是程刚的才华与心血结晶,战争场面浩大、群打或单打设计精妙,特效惊险精彩,其时,当时不到17岁的名导 程小东 (程刚之子),在该片中担任副武指和武师,开启职业生涯。上映后,影片再次票房大卖,仅次于如日中天李小龙的《猛龙过江》、《精武门》和许冠文的《大军阀》排在1972年票房榜第四,同时再次获得第十一届金马优秀奖剧情片奖和最佳导演奖,一时风光无限。1974年,程刚编导取材于香港着名三狼案的巅峰之作《天网》(另外本案于1989年再次搬上银幕,命名为《 三狼奇案 》,由 郑则士 、 梁家辉 及 徐锦江 主演)。影片从节奏、张力到人物刻画和犯案过程的都体现了真实感,再次排在年度票房榜榜眼位置。

与张彻、李翰祥等邵氏名导数量可观、质量参差不齐相比,程刚可谓部部精心。随着程刚电影屡获成功,追求完美、不爱跟风且亲自编写剧本的程刚的拍片速度相比别的邵氏导演却越来越慢,票房虽高成本也高,许多演员喜欢拍程刚的电影,但也顾虑影响收入。受《骗中骗》启发,程刚很早就启动《赌王大骗局》前期工作,前后足足拍了三年,可以说是程刚耗时最多的一部电影,拍摄时真正在片场用了90多个工作日,也远超邵氏一般影片40个工作日的时间,初始也拍了两部影片的长度。据记者采访程刚,排的慢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当时剧本和赌片的题材未受到重视,屡次修改都无法通过制片,另一方面,演员顾虑收入,在组织人力上也耗费功夫,再加上程刚负气别人说他拍的慢,赌气故意慢着拍,导致《赌王大骗局》上映时已经到了1976年底了。(根据《南国电影》1976年第225期程刚采访录)

《赌王大骗局》讲述的是,沙通(宗华)是中国千年以来千王家族沙家传人,因师父被靠出千起家的彭天石(陈观泰)挖瞎双目陷害入狱,求助沙家老爷子,召集沙氏家族男女老少,以老千千老千、骗子骗骗子的手段对付彭天石为师父报仇,同时顺便将彭天石搜刮钱财用于慈善(此景桥段在《赌侠》中再现)。影片从一开始就进入高潮,扣人心弦、布局巧妙、步步深入,借鉴采用了《骗中骗》小节式的结构,同样用幕剧拍摄手法,共分了六个回合:术中术、骗中骗、千中千、错中错、计中计和王中王,精彩展示宗华和陈观泰的斗法,片中展示了赌术千术,听声判点,过目不忘,快手换牌等,极具新意,最后一场投注千万的大赌局和烟盒换牌戏法也运用得相当出彩。整部影片剧情结构完整,关系错综复杂,人物众多,节奏丝毫不乱,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仍称得上精彩。

可惜的是,这部程刚的精心之作,1976年年底前上映后碰上许冠文巅峰之作《半斤八两》,导致票房平平,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千赌片在《赌王大骗局》后未能马上兴起来。

时间很快到了1977年,香港娱乐圈爆发“银鸡案”,多名艳星涉及卖淫遭警方传话,轰动港城。邵氏闻风而动,邵逸夫钦点程刚指导此热门题材,考虑程导一向慢工慢活,容易超支超时,又委派楚原、孙仲两大名导协助,当年即完成上映了叫好又叫座的《应召名册》,再次跻身票房十强,程刚声威再次大震。尽管如此,程刚在一向讲究工业化、经济利益为第一的邵氏也面临“高高挂起”和“闲来无事”的窘境,邵逸夫也根本不担心被挖墙脚,因为别的公司也没财力能够承受的起程刚的“慢工细活”。身处巅峰之际的程刚苦闷于“英雄无用武之地”,陷入短暂的沉静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程刚后来身患中风埋下了伏笔,但关于程刚和《赌王大骗局》的故事还远未结束。(未完待续)

‘叁’ 战狼2中恶霸真实原型

《战狼2》没有原型,也不是真实故事改变的,不过确实很好看,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永不褪色的军魂。
《战狼Ⅱ》是吴京执导的动作军事电影,由吴京、弗兰克·格里罗、吴刚、张翰、卢靖姗、淳于珊珊、丁海峰等主演。
被开除军籍的冷锋(吴京饰演)本是因找杀害龙小云的兇手(余男饰演)来到非洲,但是却突然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因为国家之间政治立场的关系,中国军队无法在非洲实行武装行动撤离华侨。而作为退伍老兵的冷锋无法忘记曾经为军人的使命。
本来可以安全撤离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沦陷区,孤身一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随着斗争的持续,体内的狼性逐渐复苏,最终闯入战乱区域,为同胞而战斗。

相关信息
《战狼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该片好就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拥。
《战狼Ⅱ》引发了观影热潮,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用阳光心态看待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这部电影的热映如同中国军人形象与国家实力在国际社会的一次“路演”。透过这场“路演”,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的铮铮铁骨。

‘肆’ 恶霸欺负百姓,正好路过一个绝世高手,他喷口水就能要他们的命这部电影叫什么名

1971年电影《童 子 功》
凌以其擅长的女扮男装,演侠士甘素凡,为替师父报仇,与浪侠(凌云)连手对付仗恃“童 子 功”绝招横行江湖之武林恶魔(鲁平)。导演郭南宏通过惊险,紧张的场面,充分暴露败类的野心及狰 狞 嘴 脸,并颂扬两位青 年侠 士不畏强 暴的精神,让全片充满慑人心魄的魅力。

‘伍’ 两个少女在菜市场勇斗恶霸的泰国电影叫什么名字

《劲辣沙拉》?

‘陆’ 一部欧美黑帮电影,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小流氓干掉老大变成老大

电影名《美国往事》

  1. 该剧由罗伯特·德尼罗、詹姆斯·伍兹、伊丽莎白·麦戈文、塔斯黛·韦尔德等人主演。

  2. 该剧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面条”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黑帮大佬的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帮史。

  3. 该剧是一部由瑟吉欧·莱昂执导的剧情片,于1984年2月在美国上映。

‘柒’ 恶霸当街欺负小孩,货郎教训恶霸是什么电影呀

这个是1987年电影

八卦莲花掌

‘捌’ 恶霸刘文彩周扒皮南霸天黄世仁中,谁才是真实存在过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新中国解放初期,随着对封建社会阶级的推翻,以及一些电影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一些刻画的人物形象也被深深烙印在百姓脑中,例如《白毛女》的喜儿、《沙家浜》中的阿庆嫂、《红灯记》里的李玉和等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伴随着露天电影的普及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

而与此同时也有一群反面人物深入人心,其中以地主阶级的“四大恶霸”黄世仁、周扒皮、南霸天、刘文彩最为出名,不管彼时的群众层面文化普及度多高,也不管当年信息传播速度多有限,这四大恶霸的作恶多端的故事就这样靠着影视作品为主的口口相传可谓是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地步,甚至一直影响到了后世。

我们从小听父母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讲述这些恶霸如何剥削农民百姓,普通百姓又是如何与他们抗争到底,最后又是如何将这些恶霸绳之于法的。



百姓对于刘文彩本人印象是深恶痛绝,一提起他就咬牙切齿。刘的宅院还被作为控保建筑保留至今,成为爱国爱党主题教育活动学习中心。

可以说刘文彩成了新中国最出名的大恶霸,他的故事让很多人义愤填膺,也让很多人对于那种不畏强权推翻恶势力统治的精神感到佩服和敬仰。

小结:

由此可见,这些经典人物角色大部分来自那个年代文学创作或借鉴。取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了迎合当时百姓从传统时代刚解放的思想观念,培养人民的反抗恶势力意识,所以创造一系列经典的坏人影响。目的在于加深人民群众能翻身、当家作主的心态,同时也督促百姓对于黑暗势力要勇于反抗、勇于搏斗的精神。

在我们现在观念看来,这些“恶人形象”非常具有时代气息,首先他们是家缠万贯的地主阶层,而普通百姓都是为其劳作为其服务的对象。

其次,他们都是在当地横行霸道,剥削百姓的恶势力。最后他们都是反革命的分子。故事的开始他们都是以统治百姓,耀武扬威的形象示人,让读者对其憎恨。而故事的结尾他们通常是被俘虏或是被批斗,让人感觉大快人心。同时,也深明大义告诫统治阶级阶层或是地主阶层一意孤行的反对共产党绝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