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顶级特效电影有哪几部
具体如下:
1、《星际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由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及迈克尔·凯恩主演,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
‘贰’ 特效做得非常好、场面非常震撼的科幻大片,你刷过几部
《机器人总动员》这部被评为电影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片子,在主题上这部电影前瞻性的去引领人们思考未来科技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人工智能使人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过分的依赖科技成果,导致了人的意识不断流失。导演将全部的思想精髓通过视听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了观众一个崭新的电影空间,留给观众的也是对于科技,对于人类,对于人性,对于自我的无尽的思考。
‘叁’ 有哪些美国科幻片场面非常震撼的有超越《阿凡达》的大片吗
题主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阿凡达》这部电影应该属于科幻片的史诗巨作,特效程度堪称完美,要说有超过它的科幻片,至今还没有,但是有一部科幻片可以与《阿凡达》相媲美,那就是2017年上映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是由吕克·贝松执导耗资两亿美金,法国影史造价最昂贵的的科幻巨作,优质特效呈现出堪称完美的梦境宇宙星际。
电影讲述了特工韦勒瑞恩与洛瑞琳,奉命来到宇宙空间站(阿尔法千星之城),这座人类和众多外星种族共同生活的繁华星际大都市,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维度穿梭,完成一系列太空冒险的故事。
《星际特工》最令人感动的是,人类和众多外星种族在宇宙空间站,共享智慧与空间,和谐愉快共同生活的场景。
不同众多科幻灾难电影妖魔化、抹黑外星生命,展现了另一种光明快乐可能性:外星生命是和人类灵魂同样,甚至灵性进化更纯粹更智慧的存有。
个人感觉这部科幻片的特效不逊色于《阿凡达》,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观看感受一下。
我觉得美国科幻片有这些电影《头号玩家》《侏罗纪世界》《星际穿越》《阿丽塔:战斗天使》场面非常震撼。但是还是没有超越《阿凡达》的大片。可能即将上映的《阿凡达2》才能超越第一部,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下面来给你介绍一下我说的这些美国科幻片:
1.《头号玩家》主演: 泰伊·谢里丹,豆瓣评分8.7
讲述的是一个人创建了一个虚拟 游戏 帝国,而创始人选继承人的办法就是完成 游戏 里的一项挑战,必须集齐3个钥匙,而男主一行最终历经艰辛最终成功的故事。
2.《侏罗纪世界》主演: 克里斯·帕拉特,豆瓣评分7.7
讲述的一个公园为了吸引游客,利用基因技术制造了一个完美的恐龙,及智慧和力量一身,但是却非常肆杀的故事
3.《星际穿越》主演: 马修·麦康纳 ,豆瓣评分9.3
讲述的是地球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引发的故事
4.《阿丽塔:战斗天使》主演: 罗莎·萨拉查 豆瓣评分7.5
讲述的是机械少女天生的格斗天赋,最终发现统治者黑暗,并进行反抗的故事
你好,我认为以下三部美国科幻电影场面非常震撼。
第一部《星际穿越》,豆瓣评分9.3
电影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无垠的宇宙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该片采用了IMAX技术,实地取景,给观众一个身历其境的享受,场面震撼,是一个充满了超现实主义和梦幻色彩的太空冒险题材电影。
第二部《复仇者联盟4》,豆瓣评分8.5
电影讲述了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毁灭性事件后,复仇者联盟在剩余盟友的帮助下再一次集结,逆转过去,重新创造希望的故事。作为复仇者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导演可是下了血本,无论是特效还是场面,都是所有系列里面的巅峰,尤其最终两大派系进行决战的时刻,场面异常震撼,超出我的预期。
第三部《2012》,豆瓣评分7.9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灾难面前,尽显人间百态。虽然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11年,但是在我心中依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期间,舍友就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在快到12月21号的时候就请假回家了,如果真的有2012的话,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可见这部电影的影响力。
目前而言,还没有一部电影是超越《阿凡达》的,未来估计《阿凡达2》有希望超越。
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目前全世界科幻电影从画面特效占时还没有能超越阿凡达的,如果有就是阿凡达2
美国科幻电影是全世界非常出名的,个人推荐都是欧美科幻大片
《星际穿越》
近未来的地球黄沙遍野,小麦、秋葵等基础农作物相继因枯萎病灭绝,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仰望星空,放纵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而是每日在沙尘暴的肆虐下倒数着所剩不多的光景。在家务农的前NASA宇航员库珀(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接连在女儿墨菲(麦肯吉·弗依 Mackenzie Foy 饰)的书房发现奇怪的重力场现象,随即得知在某个未知区域内前NASA成员仍秘密进行一个拯救人类的计划。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现神秘虫洞,NASA借机将数名宇航员派遣到遥远的星系寻找适合居住的星球
第二部《复仇者联盟4》
为了解决宇宙资源匮乏、人口暴增的问题,集齐了所有无限宝石,一个响指成功地使全宇宙生命随机减半。宇宙由于灭霸的行动而变得满目疮痍,但是迷失在量子领域的蚁人(保罗·路德饰)意外回到现实世界,他的出现为幸存的复仇者点燃了希望。无论前方将遭遇怎样的后果,幸存的超级英雄们都必须在剩余盟友的帮助下再一次集结,以逆转灭霸的所作所为,彻底恢复宇宙的秩序。
第三: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
惨烈的芝加哥大战, 汽车 人虽然成功击退了霸天虎的入侵,却也让地球人对他们失去了应有的信任与尊重。由美国中情局组建的墓风部队对所有的变形金刚进行无差别的猎杀,一时间 汽车 人和霸天虎全都在地球不见了踪影。某天,居住在得州的落魄机械发明家凯德·伊格(马克·沃尔伯格饰)买回来一辆破旧的卡车车头,谁知那竟是处在休眠中的 汽车 人首领擎天柱。嗅到气息的墓风部队蜂拥而至,苏醒后的擎天柱救走了凯德一家,也和散落在各个角落的 汽车 人相继取得联系。另一方面,疯狂的人类科学家从变形金刚的残骸中获知了他们变形的秘密,并企图借此制造出人造金刚,而脱胎自威震天的惊破天正是他们的得意作品以及催命死神。新一轮的危机卷土而来,地球面临更大的灾难
个人认为指环王系列包括霍比特人三部
指一:摩瑞亚坑道与战炎魔 ;
指二:赛奥顿率骑士冲锋、甘道夫与两千洛汗骑兵冲锋、洪水摧毁艾森加德;
指三:甘道夫与皮平走上米纳斯提利斯、点燃烽火、米纳斯提利斯攻城战、六千洛汗骑兵冲锋、猛犸参战、巨鹰参战、大眼爆炸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
你会看哭,燃哭!!!
1.《星际穿越》豆瓣9.2分,将黑洞这一深邃的话题,用画面感给你解释出来,让你近距离的观察黑洞、观察五维空间。硬生生的将科学知识,常识化的传递给影迷们。
2.《头号玩家》豆瓣8.7分,将众多的 游戏 和电影人物,做出了青春气息浓烈,十足的 游戏 大电影,72岁的导演真是有一颗热情洋溢的心。
3.《火星救援》豆瓣8.4分,太空鲁宾逊故事,并且重现了鲁宾逊氏的精神:无牵无挂的一个人,不管怎样得活下去。
4.《降临》豆瓣7.7分,最好的科幻文艺片,即使我遇见了所有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
5.《湮灭》豆瓣7.2分,惊心动魄又渗透着冷峻的美感,神秘莫测还搭配着复杂的内核,一部怪奇题材的科幻电影。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至今已经过去10年多了,它的影响依然无可比拟,可以说这十年来还没有出现一部电影能撼动它的地位,稳稳的坐实了科幻片老大哥的地位。首创3d电影模式,记得当年去看的时候,被眼前飞来的箭吓得眼镜都丢了,特效真的太赞了,还有它那个背景设定也是非常新颖,画面美得像做梦一样,真佩服诺兰导演。
10年来,也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科幻大片,但依然没有比的上《阿凡达》,虽然比不上,但还是很好看的。我这里就说两部吧
1.《独立日2 卷土重来》,看过第一部的应该都知道,这部续作可是等了好久才出来的。放它上映的时候,也是火爆了好一阵子。剧情上就不说了,重点是特效,各种外星飞船,武器还有外星人设计等,都是很震撼的。交战的场面也非常宏大火爆。
2.《星际穿越》,跟《阿凡达》一样,都是出自诺兰导演之手,同样也是被封神了。听说这电影是邀请了相关科学家一起来拍的,里面关于星际的科学知识大部分是实际存在的。由于太深奥,本人水平有限,我也看不懂,所以我就是看特效看外太空景色的。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由美国漫威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电影,由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联合执导,世界科幻电影之最,必须看
《银翼杀手2》: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的科幻动作片,由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热血、刺激的科幻片,帅爆啦!
《异形:契约》:是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美国科幻电影,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迈克尔·法斯宾德等主演。机器人和人类,到底何去何从
《太空旅客》:是由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爱情片,由莫腾·泰杜姆执导,詹妮弗·劳伦斯主演。太空旅行,有可能成为现实吗
我是青阳,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阿凡达》从上映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了。作为一个科幻迷,《阿凡达》的特效确实完美。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特效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最近有很多大片流出,比如说《星际穿越》,这部电影绝对的是科学化,但是又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很容易的理解,尤其是在四维空间那一段,真的很精彩,场面也很震撼,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最简单的道理。
其次还有《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号称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科幻电影,确实,里面的特效非常完美,并且场面特别的震撼,每一种外形生物都演到了完美极致,让人感到好像在真实的遨游宇宙,不禁想到了以后会真的这样做。
我能想到震撼到我的,就是独立日外星飞船出来的那一刻,巨物恐惧症表示看哭了。
‘肆’ 求推荐特效好的科幻电影!
https://photo..com/photo/wap/albumShare/invite/IZQcIrbDhA?from=zdysjkh
点击链接-查看所有图片-打开一刻相册-可批量下载/无限存储
我这里有楼主需要的内容,楼主康康~求采纳求采纳!喜欢的话可以加入相册嗷!都会更新哟~
‘伍’ 科幻电影 3d 在虚拟游戏中弟弟救姐姐 最后有恐龙出现 中间有人提醒你摘下眼镜 2001年左右
应该是<<非常小特工>>2.3 我原来看过
第一部
编剧/导演:罗伯特·罗里葛兹Robert Rodriguez
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卡拉·嘉吉诺Carla Gugino
达瑞尔·桑巴拉Daryl Sabara
阿拉克萨·维加Alexa Vega
艾伦·卡明Alan Cumming
泰瑞·海切尔Teri Hatcher
罗伯特·帕特里克Robert Patric
语言:英语
地区:美国
类型:动作/喜剧
出品:Dimension
首映:2001年3月30日
IMDB评分: 6.2/10 (7,148 votes)
IMDB编号:0227538
颜色:彩色
时长:87分钟
字幕:外挂中文/英文
分级:英国:U / 澳大利亚G / 美国G / 瑞士:7 / 瑞典:7 / 西班牙:T / 挪威:7 / 香港:I / 荷兰:AL / 德国:6 / 法国:U / 芬兰:K-7/5 / 阿根廷:Atp
剧情简介:
格雷格里奥和英格丽德曾经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特工,他们擅长伪装,精通各种新发明,甚至阻止世界大战都很在行!他们曾经各自为两个敌对的国家服务,在一次任务中,他们在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角落里不期而遇了,不由自主地坠入爱河。于是他们着手于完成一生中最危险的任务:隐姓埋名成家了。
退隐江湖以后,他们完成了从特工到为人父母的转变,并且有了两个孩子。很快好戏开始了,九年之后,他们以前的同僚,世界顶级的特工们,一个一个的神秘消失。于是这对夫妻不得不重出江湖,而且他们自己也被邪恶强大的费干富卢普和他的笨蛋同伙米宁所绑架。最后的英雄就是继承了父母特工天份的两个小鬼卡门和朱尼。
两个小鬼搜罗了家中各种各样的科技利器,当然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啦,大的有人体感应的汽车,可以自动转变成显示屏的梳妆台;小的如带有微型雷达的手表,可以自动报警的闹钟,甚至还有篮球般大小的一整排机器人军队!他们勇敢地着在天空翱翔、从海底穿过,走遍世界,克服一系列的艰难险阻,阻止富卢普的阴谋,营救他们的父母,拯救世界。
幕后:
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曾经执导过《三步杀人曲》《杀出个黎明》《老师不是人》等脍炙人口的动作片和惊悚片,擅长把握影片紧张的气氛和节奏,而这次将喜剧、科幻再加上动作元素融会贯通成为一体,构成了《特工小子》这部轻松搞笑,又带点新鲜气息的异类电影。
本答应与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合演间谍夫妻的是曾出演过《地球战场》《我挚爱的运动》的凯莉普雷斯顿,但她在影片制作初期就退出来,原因是要照顾刚出世的小宝贝。取而代之的卡拉嘉吉诺表演也相当入镜,与两个小鬼配合得天衣无缝,卡拉嘉吉诺主要活跃于电视荧屏上,曾在《天使迈克尔》《蛇眼》中演过配角。
德门森公司看来对《特工小子》的成绩表现得相当自信,尚未公映,他们就开始考虑在今年春天拍摄续集的事了。这样的事情可不多见,历史上能够查到的唯一例子就是《指环王》。
片中层出不穷、功能各异的新奇小玩意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并给予两个小鬼无所不能的力量,再加上邪恶敌人企图毁灭世界的计划,给人的感觉整个是儿童版的007。
第二部
中文名称:非常小特务2:梦境岛
英文名称:Spy Kids II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中英双语
发行时间:2002年
电影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 Robert Rodriguez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粤语
简介:
◎中文 名 非常小特务2:梦境岛
◎片 名 Spy Kids II
◎年 代 2002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喜剧/冒险/科幻/动作/家庭/奇幻
◎语 言 英语/粤语
◎字 幕 中文/英文
◎片 长 100 Min
◎导 演 罗伯特·罗德里格斯 Robert Rodriguez
◎主 演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 Gregor
◎简 介
继上次把父母从意图统治世界的狂人手里解救出来后,卡门和朱尼·柯蒂斯这对姐弟已经成长为一对训练有素、胆识过人的新一代超级特工,和父母一起担负起了拯救世界和地球的重大责任。
这天,柯蒂斯一家接到了新的秘密任务,格雷戈瑞和英格丽带着一对儿女前往一个大洋中的神秘小岛——梦境岛,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一个天才的科学狂人罗米欧正在研制他的发明——一群经过人工手段变异而成的恐怖怪兽。除了这些怪兽之外,为了对付声名远扬的特工小子,他还费劲心计制造和训练了一对儿童特工——加里和歌蒂,专门用来和卡门与朱尼的组合抗衡。
为了阻止这个科学狂人的疯狂计划,竟然连曾经也是超级特工的卡门和朱尼的祖父母也一起被请出山了……这下柯蒂斯家全家老小、上下三代,一起热热闹闹上演了一出力斗邪恶势力的“全家福”精彩大戏。
第三部
非常小特务3D
非常小特务3 Spy Kids 3-D: Game Over (2003)
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Robert Rodriguez
编剧: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written by)
主演:艾伦·卡明 Alan Cumming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史蒂夫·布西密 Steve Buscemi
类型:动作 / 幻想 / 家庭 / 科幻 / 冒险 / 喜剧
更多中文片名:
非常小特务之3D立体出击 / 特工神童3
更多外文片名:
Spy Kids 3: Game Over
片长:84 min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普通话,英语,粤语
发行公司:Asmik Ac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3年7月25日 美国
制作成本:$39,000,000 (estimated)
官方网站:Official Site
剧情简介:
科学狂人和荒岛惊魂后,这回天才特工小姐弟必须面对的,是解救全世界孩子的任务和一个庞大危险疯狂的虚拟游戏……
在莫名其妙的失去了他的特工工作以后,“少年版007”朱尼·柯蒂斯(达利奥·萨巴拉饰)被告知他必须设法进入一个虚拟游戏的世界,他的姐姐卡门·柯蒂斯(阿历克夏·维加饰)的精神被禁锢在那里。
游戏的设计者是一个被成为“玩具制造商”(席维斯·史泰龙饰)的狂人,他有五个全然不同的分裂人格,出于邪恶的目的,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游戏控制全世界的孩子。为了打败他,朱尼加入了一个由全世界招募而来的孩子们组成的游戏测试小组中,进入虚拟世界接受层出不穷的挑战。朱尼面临着一系列考验:比如在炽热的火山岩浆上冲浪,和巨大的机器人与异种怪兽交战,又或者危险重重的夺命狂奔。即使有曾经也是天才特工的祖父帮忙,朱尼能够成功的通过这些关卡,拯救姐姐卡门并最终打败邪恶的玩具制造商吗?
‘陆’ 什么是3D电影
即立体电影
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为了把观众从电视夺回来,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原理介绍
基本原理
立体电影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的拍摄装置,拍摄下景物的双视点图像,再通过两台放映机,把两个视点的图像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重叠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体影像,就要采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如在每架放影机前各装一块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
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使用对应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镜观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看到立体景像,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互补色、开关、柱镜、狭缝光栅等都是在保证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这一基本原理上的几种屏幕观看立体的不同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屏幕上看立体的方式会更多。
原理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放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
符合人眼观看的角度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放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采用偏振光方式观看的立体电影。
苏联在70年代研试了全息立体电影,观看时不必戴眼镜,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围。由于观众眼睛的视觉调节和收敛是自然的,不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疲劳,观众只要转动头部,即可看到如同实物那样的位置变化,比普通电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实物体那样。这种电影仍在研究试验阶段。
偏振技术
你看过立体电影吗?你知道它的道理吗?它就是应用光的偏振现象的一个例子。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这副眼镜就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这样,从银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体感.如果不戴这副眼镜看,银幕上的图像就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眼看物体说起。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我国在八十年代制作的立体电影是采用一个镜头拍摄和放映的立体电影,两套图象交替地印在一条电影胶片上,还需要一套复杂的光路装置及偏振系统,这里就不一一涉及了。
立体电影制作流程
剧本讨论
立体影片制作客户的要求,主要诉求点,制作师交流与沟通。
概念设计
业内通用的专业立体电影流程前期制作,内容包括根据剧本绘制的动画场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维设计以及整体动画风格(色调,节奏,情绪,泥塑---魔戒,星战,绿巨人等)定位工作,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分镜故事板
根据文字创意剧本进行的实际制作的分镜头工作,手绘图画构筑出画面,解释镜头运动,讲述情节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粗模
在三维软件中由建模人员制作出故事的场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为故事板(Layout)做准备。
3D故事板(Layout)
用3D粗模根据剧本和分镜故事板制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软件中摄像机机位摆放安排、基本动画、镜头时间定制等知识。
3D角色建模型\3D场景\道具模型
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精确制作,是最终动画成片中的全部“演员”。
贴图材质
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对3D模型“化妆”,进行色彩、纹理、质感等的设定工作,是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骨骼蒙皮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对3D中需要动画的模型(主要为角色)进行动画前的一些变形、动作驱动等相关设置,为动画师做好预备工作,提供动画解决方案。
分镜动画
参考剧本、分镜故事板,动画师会根据Layout的镜头和时间,给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动的对象制作出每个镜头的表演动画,有人工设定关键帧,也有动作捕捉器。动画调节在三维动画中是与二维动画类似的思考方法,但在这个工作上三维动画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知道二维动画在制作时有“原画师”和“动画师或中间画”,在三维动画的世界之中设计者做的是“原画师”的工作,我们操作骨骼系统在不同的关键帧设定动画。而“动画师”的工作则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灯光
根据前期概念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师对动画场景进行照亮、细致的描绘、材质的精细调节,把握每个镜头的渲染气氛。
3D特效
根据具体故事,由特效师制作。若干种水、烟、雾、火、光效在三维软件(Maya)中的实际制作表现方法。
分层渲染/合成
动画、灯光制作完成后,由渲染人员根据后期合成师的意见把各镜头文件分层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图层和通道。
配音配乐 由剧本设计需要,由专业配音师根据镜头配音,根据剧情配上合适背景音乐和各种音效。片子的音乐可以作曲或选曲。这两者的区别是:如果作曲,片子将拥有独一无二的音乐,而且音乐能和画面有完美的结合,但会比较贵;如果选曲,在成本方面会比较经济,但别的片子也可能会用到这个音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影片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至此,一条立体电影的声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备完毕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这是立体电影制作方面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这一步骤完成以后,则立体电影就已经完成了。
后期剪辑
用渲染的各图层影像,由后期人员合成完整成片,并根据客户及监制、导演意见剪辑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观看方式
1. 空分法
电影院中普遍采用。 现在有不少影院都拥有3D立体放映厅,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来播放两个摄影机拍下的电影,在屏幕上就会同步出现两组有差别的图像,一般用偏振眼镜观看,也有用光谱眼镜的。
不闪式3D技术
不闪式3D 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电影院里享受生龙活虎的3D影像,能够同时看两个影像把分离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特殊薄膜贴在3D电视表面和眼镜上。通过电视分离左右影像后同时送往眼镜,通过眼镜的过滤,把分离左右影像后送到各个眼睛,大脑再把这两个影像合成让人感受3D立体感。 不闪式3D的特点:有关视角方面,在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不闪式3D全然不成问题。比如,除了在一米以内站着、坐着或者用非常不正常的姿势观看电视以外,在3D电视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没有任何问题的。
唯一缺点是播放1080p时只有540p,也就是画质减半,导致效果不明显。
不闪式的优势
首先没有闪烁,能体现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不闪式3D没有电力驱动,可舒适佩戴眼镜并且全然没有闪烁感。因此可以尽情享受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看实际测量闪烁程度的数据就能知道数据几乎是零,不会有头晕的状态出现。
能够用轻便舒适的眼镜享受3D影像。不闪式3D眼镜轻便、价格合理,还可以使用夹套眼镜让配戴眼镜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体现没有重叠画面的3D影像。画面重叠现象是因为右侧影像进入左侧眼睛或左侧影像进入右侧眼睛而发生的。不闪式3D所使用的特殊薄膜分离左右影像后体现3D影像,所以不会发生画面重叠现象享受好像看到活生生的真实物体的立体影像。通过实际测量画面重叠的数据就能知道不闪式3D的重叠数据是人无法感知的水平。
2. 互补色技术
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现在也比较成熟,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色分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这样视频在放映是仅凭肉眼观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效果,以红蓝眼镜为例,红色镜片下只能看到红色的影像,蓝色镜片只能看到蓝色的影像,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3. 时分法
时分法需要显示器和3D开关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高些。两个镜片都采用电子控制,可以根据显示器的输出情况进行状态的切换,镜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换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对应的画面(透光状态下),双眼看到不同的画面就能够达到立体成像的效果。
优点:
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
缺点:
1、戴上眼镜之后,亮度减少较多;
2、3D眼镜快门的开合在日光灯作用下与左右图像不完全同步,会出现串扰重影现象;
3、快门式3D眼镜的售价基本在1000元左右,相对较贵,并且需要安装电池或充电使用。
4.光栅式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接收电视立体节目,我国自己制造出了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这个缺点就是要技术进步。
5.普氏立体
这是一战后的一位老兵发现的一种看立体的方式(国内叫过全真立体),这项立体电视技术与原有各种制式的电视设备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摄立体节目时,让摄像机向左或向右匀速移动,主要是运动立体的效果。观众看节目时,戴上一付对应左移或右移的特制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一个是透明的,另一个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镜和看普通电视没有区别。这项技术面临淘汰的原因是左移与右移所拍的片子与观看带的眼镜容易混淆,造成立体效果不明显,而其兼容性好的特点又被过度炒作,八十年代起,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几起几落。
6.观屏镜:
以前专用于看立体相机拍的图片对,图片对一般左右呈现。现在这种观屏镜也可看左右型立体电影。缺点:看图像或电影时最多只能是屏幕一半大小;优点:非常清晰。
7.全息式:
这种目前无法推广。在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立体的,不用立体眼镜。价格是贵得出奇,只在科技馆有展示。
发展简史
立体电影的起源: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希区柯克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
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2008年,《U2 3D演唱会》是第一部完
全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人影片,这个音乐纪录片堪称先锋。
2009年,环球的动画片《鬼妈妈》是第一部采用停格动画形式的3D电影。
2009年,《阿凡达》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科幻电影,由着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该影片预算超过5亿美元,成为电影史上预算最高的电影。
大卫·斯莱德(David Slade)执导的《暮光之城3:月食》将于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将采用3D IMAX技术 。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将继续围绕女主角与吸血鬼爱人以及狼人之间展开,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后,她还将面临新的吸血鬼军团的挑衅。据悉,随着《暮光之城》的人气爆炸,系列电影的投资规模亦越来越大,特效水准也将大幅度提高。
‘柒’ 什么电影中3D投影画面
这个不叫3D投影画面 这个技术是全息投影
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幻电影中见到一种三维的全息通讯技术,可以把远处的人或物以三维的形式投影在空气之中,就像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场面。另外随着现在科学的发展,所有的设备都采用小型化和精密化,而现在的显示设备却无法与之相匹配,人类越来越需求一种新的显示技术来解决问题。
现在的全息投影技术一共分为以下三种:
1.在美国麻省一位叫Chad Dyne的29岁理工研究生发明了一种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这是显示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在气流形成的墙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图像。
此技术来源海市蜃楼的原理,将图像投射在水蒸气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2.日本公司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这种技术是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
这种方法主要是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破来实现的
3.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目前宣布他们成功研制一种360度全息显示屏,这种技术是将图像投影在一种高速旋转的镜子上从而实现三维图像,只不过好像有点危险
可以说这些技术很多国家都在研制,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技术它包含了未来,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
全息投影技术是全息摄影技术的逆向展示,本质上是通过在空气或者特殊的立体镜片上形成立体的影像。不同于平面银幕投影仅仅在二维表面通过透视、阴影等效果实现立体感,全息投影技术是真正呈现3D的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
2010年3月9号晚间世嘉公司举办了一场名为“初音未来日的感谢祭”“初音之日”(Miku's Day)的初音未来全息投影演唱会。这场演唱会使得初音未来成为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
2011年1月1日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也使用了全息投影技术,使舞台变得绚丽多彩,立体感十足,更是利用这项技术使已故歌星邓丽君“复活”登台演唱。
注意:
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做到没有依凭物的全息投影。
必须有介质,雾气也好。一般是屏幕。
现在说的全息投影貌似只是投影到透明的特质幕墙上而已。
‘捌’ 《阿凡达》并非第一部3D电影 阿凡达引领了3D热潮
现在3D电影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各类科幻大片几乎都是3D电影,它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带来更真实直接的观影感受,而很多人认为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
阿凡达高票房的意义是什么?第一部3D电影是什么?
其实第一部3D电影不是《阿凡达》,因为《阿凡达》是很多人接触到的第一部3D电影,所以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实际上在《阿凡达》之前就已经有多部3D电影,最早要追溯到1922年。
根据《外滩画报》报道,关于3D电影的最早尝试,可追溯至19世纪末电影发明之初。当时,英国电影先驱者威廉·弗莱斯·格林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与观看3D电影的设备。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黑白电影《爱情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公映,这也是3D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但是遗憾的是,随着二战的爆发,3D电影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二战结束后,电视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机,为应对电视普及带来的冲击,好莱坞开始大量拍摄宽银幕史诗片,这也为3D电影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非洲历险记》上映,海报上的宣传语“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让影片票房大卖。哥伦比亚、华纳、迪士尼、环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见状纷纷加入这股3D潮流。
进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惊悚、恐怖和情色构成了3D电影的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评和质疑,3D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产生,3D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一度被人短暂遗忘,
1996年。导演卡梅隆对3D电影进一步的探索,当年,他为《终结者2》制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续集。这部影片时长12分钟,耗资6000万美元,被用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播放。虽然当初拍摄时使用的是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像机——整个装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机,但他的团队依靠一套电缆系统,仍完成了若干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2000年,卡梅隆首次与好莱坞着名摄影师文斯·佩斯取得联系,随后两人开始研发新型3D摄影机,并在次年的3D纪录片《深渊幽灵》中得以应用。后来,卡梅隆还把该立体摄影系统用于摄制另一部IMAX版3D纪录片《深海异形》。但是,这项技术当时尚处于摇篮之中,并没有给观众和电影产业带来多大的改变。。
伴随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发展,3D 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卡梅隆在这一时期的立体纪录片拍摄实践,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数字3D先行者与推动者。2004年,华纳公司推出动画大片《极地快车》,并同步发行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取得了6000多万美元票房。次年,迪士尼公司采用杜比2D转3D技术,推出动画《四眼天鸡》3D版,其票房比2D版高出近4倍。尝到甜头的好莱坞随后推出大量类似的伪3D电影,但其粗糙的画质也引来巨大争议。
而此时又是卡梅隆站了出来。《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标志着3D电影开始走上高投入、高产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业内称为新时期的“3D元年”,立体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使3D电影迈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期。2010年,借《阿凡达》成功的东风,好莱坞共发行了31部3D电影,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至 2008年间发行的3D电影总量。
《阿凡达》引发了3D热潮,开创了3D时代。
内地第一部引进的3D电影是08年的《地心历险记》,当时在内地只有86块的3D屏幕拿下6800万的票房,已经是非常厉害!!!
09年的《飞屋环游记》也是3D电影,拿下9000多万票房,都可以看出当时内地市场对3D电影的认可接受度!
当然,阿凡达降临后加速了3D屏幕与电影的井喷,让更多人认识到3D电影。
但你不能因为你认识的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就认定阿凡达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啊~
毫无疑问,Imax也是阿凡达带火的,可见阿凡达对于整个电影界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但内地在05年早早就引进过Imax 3D的电影了,叫《极地特快》。07年的《哈利波特5》也采用了Imax 2D+3D的形式在内地上映。这也是我人生观看到的第一部Imax电影,当时看完确实感觉很震撼,也让我早早就非常留意imax这种格式的电影。
‘玖’ 《敢问路在何方》将上映,好莱坞+巨资,六小龄童要再续经典
六小龄童章金莱会再次创造经典,为我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的形象!
猴王世家:
看过86版《西游记》的朋友们,都会对孙悟空的角色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六小龄童所塑造的孙悟空角色实在是深入民心,他将一个叛逆的孙悟空,以及中期归属唐僧的孙悟空,再到后来大彻大悟的斗战胜佛,每一阶段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对《西游记》这部影视剧作有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而大家所不熟知的便是六小龄童的家族,其实是传统的猴王家族,包括他的三哥六哥等等全部不是猴子的扮演者,而他的三哥是扮演猴子最像的人,可惜英年早逝!
八六版《西游记》的影响:
说《敢问路在何方》?这部史诗级的魔幻巨作之所以受到大多数人关注,原因就在于八六版《西游记》的深重影响,很多人都期盼着在现代的技术以及国外的科幻制作中能够享受到不一样的《西游记》,能够让孙悟空展示出更加厉害的风采。是《敢问路在何方》的,剧组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就得到了普遍的支持和普遍的接受。而六小龄童本人也确确实实不负众望,再次出演孙悟空!
期待又一经典:
章金莱所扮演的孙悟空不再是以往的孙悟空,因为他需要经历三届之前的几世轮回,同时也会详尽的叙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在成为正式的自己之前的因果轮回,高老庄,流沙河等一些熟悉场景将会再次回到众人的眼前。由于此次是中外合作摄制,因此六小龄童很有可能会变身一个3d效果极为出彩的猴子形象,让我们一起期待新的孙悟空!期待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