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巅峰期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巅峰期

发布时间: 2022-11-03 14:09:31

‘壹’ 《霸王别姬》为什么是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一

《霸王别姬》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巅峰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制作非常精良,甚至可以与当初的许多外国大片相媲美。并且表达的方式非常特别,独具想法,叙事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再看电影中的角色,其实每一个角色都是具有魅力的。甚至是一些小角色,也是有灵魂的。就别去袁四爷,他一直对程蝶衣有着爱慕的心。但是他的这种爱慕又不是因为他是同性恋,而是因为他觉得程蝶衣有着雌雄莫辨的魅力,他的美可以说是超越性别的。后来程蝶衣被他人告上法庭,也是袁四爷一个人为此到处奔波。但是袁四爷最后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的,他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错,却被各方人所怨恨,将情绪宣泄到他身上。

‘贰’ 《霸王别姬》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一,为什么会这么说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部一出世即被奉为经典的《霸王别姬》特别值得重新怀恋。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1993.5.24这一天,《霸王别姬》获得了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这是中国电影史的唯一一次,更配得上无数赞誉声名。

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里腾达,又在另一个时代里倒塌。一帮人创造了一个新时代,又用某种方式让另一帮人不舒服,即便现在也是如此。这部电影里,人和时代,无缝连接在一起了



‘叁’ 为什么中国电影的巅峰是90年代

90年代的中国电影,刚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投资几乎没有,市场更是一片萧条。
可就在这一时期,出道即巅峰的中国影人居然大爆发,令世界为之惊艳!
活着,霸王别姬,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先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葛优加冕戛纳影帝,霸王别姬携金棕榈成就了张国荣的巅峰,艺术成就简直掉渣。更别提万人空巷的《少林寺》盛况了。
但进入市场化时代后,条件大为改善,终于有了投资和院线化市场的中国电影却忽然失去了灵魂,烂片鳞次栉比,层出不穷,几位大导演似乎在一夜间集体忽然江郎才尽,我们怎么能想象得到;拍出巨作《活着》和令人不忍直视的《三枪》的居然是一个张艺谋!
恕我阅片量少,《英雄》之后我能想到可与上述巨作相提并论的仅有两部:鬼子来了,1942
中国电影的巅峰为何如此短暂?难道仅仅是审查制度的问题?
“当我们拍出《活着》《霸王别姬》的时候我是很高兴的,我以为我们终于起步了,但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芦苇

‘肆’ 中国优秀电影的高峰是哪几部

生活不易,压力山大,如果你也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何不看几部励志电影,看到电影主人公积极面对生活奋斗的心,你也会正能量爆棚,满血复活。中国的优秀电影数不胜数,下面分享几部高峰之作,值得一看的电影,具体看看吧~

‘伍’ 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哪年到哪年

“30年代电影”从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里,这是电影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陆’ 《霸王别姬》为什么是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一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是巅峰,霸王别姬93年内地一度被禁,直到总设计师批示后才解禁,93年内地票房4000多万人民币,全球票房3000万美元,在票房方面是当年华语电影的年度冠军,奖项方面就不多说了,获奖无数,口碑也不说了,至今豆瓣第一高分国产片,霸王别姬唯一的短板是传播度和重播度观影人次不够普及,其它方面无可挑剔!

‘柒’ 动画中中国第一个巅峰时期为什么是开创一个时期又是关闭一个时期

主要的原因是:文革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
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
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
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
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但是,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年、1969年和1970、 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因此,也是一个关闭时期。这些都和我国的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

直到后来。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之后就进入了发展阶段,持续至今。

‘捌’ 谁能告诉我中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有4个阶段。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着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

(8)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巅峰期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部电影介绍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玖’ 第一部中国电影大片是什么电影

中国内地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200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映了一部电影,可能谁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被永久地载入电影史册。

《英雄》做到了中国电影的数项第一。它是第一部在中国本土打败进口片的国产电影,也是第一部打破以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不合理的票房分配制度的国产电影,同时更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场打败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电影。

本来以为是美好的开始,没想到这居然就是巅峰,至今《英雄》仍然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内地电影。

‘拾’ 中国电影电视发展历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19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114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1945年抗战胜利,憋了一肚子劲儿的电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杰作。1949年2月,经过短期的筹备,在建国前夕的4月上旬,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袁牧之任局长。电影局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国家电影制片厂。1950年,列宁和斯大林同志说着一口东北味儿普通话的苏联片《列宁在十月》上映。从此配音译制片变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但客观上讲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1993年,10部“分账大片”的引进和1999年中美谈判结束,中国加入WTO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两大事件都着实给尚处于懵懂之中的中国电影业上了“市场”的一课。与狼共舞,是中国电影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与国际接轨的不断磨合中,才能渐渐地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打破横向的区域界限,打破行业割裂状态,在大市场、大规模、全方位和全行业的基础上,进行纵向资产联营,进而重组市场,实现符合电影发展规律的新格局。”2001年,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院线制”的建设规划被提上议程,12月18日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经过2002、2003两年的强力推动,到了2004年,“中国已建成的36条电影院线,加入影院已经达到1188家,银幕数为2396块,比院线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块银幕。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影院有5家,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15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