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外国电影
1924年以前,中国上映的外国影片有659部,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外国电影已不可考;
解放后第一部译制片是1948年的苏联影片《普通一兵》;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译制片是1950年的《团的儿子》,原名《小英雄》
新中国第一部引进大片是《亡命天涯》。
B.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中华女儿
影片于1950年在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自由奖,因而也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电影。
C. 李小龙担任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拍摄时间及导演
李小龙担纲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是《细路祥》,1950年拍摄,黑白片,当时年仅10岁的李小龙出演男主角细路祥,导演是冯峰。
《细路祥》海报:
D. 小英雄的电影《小英雄》(1950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译制的第一部作品
译制导演:周彦
翻译:杨范、陈涓
年代:1950年
介绍:1950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译制的第一部作品《小英雄》完成。同年6月,在上海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618号,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改成的放映间,加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装的录音棚,诞生了中国日后最负盛名的译制片基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片开始有了“南腔北调”的差别。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制作出了《乡村女教师》 、《列宁在1918》等一大批上乘之作,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至今仍是常被援引的名言。
E.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影片(所有类型都包括)是什么
《渔光曲》小学时候就学过
F. 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该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1950年出品。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赵一曼
G. 动画史上第一部具有记录性质的影片是什么
是《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第一部剪影电影:是1916年美国布雷画片公司制作的《裁缝英巴特》 ,由C.阿伦.吉尔伯特绘制。
第一部动画片:是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 ,爱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记于出品目录。
第一部带故事性的动画片:是1908年爱米尔.科尔为法国电影实业家里昂.高蒙绘制的动画片《幻灯戏》 ,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22年美国动画片《三极管》 ,是一部物理动画片,用以表现三极真空管的制作过程,由西电公司的E.B.克拉夫特制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鲁大学映出;采用的音响系统就是后来加以改进的维太风。
第一部向电影院发行的有声动画片:是1925(?)年马克斯.弗莱谢尔制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 ,由英克威尔制片公司出品。这部动画片里,皮博狗吹长号,说了一句话:"现在让大家一起跟着节拍唱起来。"它采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响系统。
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是1928年华尔特.狄斯耐绘制的美国动画片《威利号汽艇》 。这部动画片于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观众介绍米老鼠这一着名动画人物。 实际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声对白动画片《飞机迷》,不过它发行于《威利号汽艇》之后。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发行,布雷制作公司绘制的美国动画片《汤默斯.凯特首次露面》,采用布鲁斯制天然色工艺。此后无人再进行试验,直到1930年环球影片公司拍摄《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尔特.兰兹制作的彩色动画片段,采用的是二色法工艺。
第一部有声彩色动画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鲍制作的美国动画片《戈夫山羊》 ,采用二色法工艺,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矶首映。
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讽刺当时总统伊里戈耶恩的《背叛》 ,唐.弗.范里制作,映六十分钟。
第一部立体动画片:是1951年英国诺曼.麦克拉伦制作的抽象派电影《一圈又一圈》 。
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是Walt Disney在1956年制作的《贵夫人和流浪汉》 。
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1940年Walt Disney摄制的影片《幻想曲》 。
第一部木偶电影:是1919年阿根廷弗.范里制作的政治讽刺木偶片《穿礼服者在科隆剧院的晚上》 。
第一部使用电子控制的木偶电影:是1950年英国和法国合拍的木偶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卢.布宁制作。
第一个动画电影制片厂:是1911年约翰.R.布雷和厄尔.赫德在纽约市第42号街建立的布雷-赫德制片厂。
第一个职业动画片制作家:被公认是法国人爱米尔.科尔,他在1908-1918年间,共绘制了大约一百部动画片。
第一部欧洲制作的大型剪影电影:是1926年洛特.莱因格尔制作的德国剪影片《阿赫默德王子历险记》。
第一部英国动画片:是1906年城市贸易公司的《艺术家之手》 ,前魔术家沃尔特.布思拍摄,内容表现一个画家画出一个小贩和他老婆在跳舞。
第一部英国制作的胶片录音有声影片:是德福雷斯特风诺电影公司1925年的英国喜剧短片《绅士》,由威廉.J.埃利奥特编写和导演,第二年,德福雷斯特风诺电影公司又在克拉彭制片厂拍摄了四部剧情短片。1927年,还拍了伊迪丝.西特韦尔朗诵她自己写的诗篇,以及西尔比.桑代克在肖伯纳的话剧《圣女贞德》一场中表演的影片。
英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1946年绘制的一部供教学用的《船舶驾驶》,由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为英国海军部拍摄。
(7)第一部电影1950年扩展阅读
说起近代动画的先驱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纪的耶稣会教士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发明了“魔术幻灯”(The Magic Lantern)。这可以说是动画,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所谓魔术幻灯是个铁箱,里面放一支蜡烛,铁箱两边各开一个小洞,洞上覆盖透镜。将一片绘有图案的玻璃放在透镜后面,经由灯光通过玻璃和透镜,图案便可以投射在墙上。
魔术幻灯经过不断改良,17世纪末,钟安斯·桑(Johannes Zahn)扩大了装置,把许多玻璃片放在旋转盘上,在墙上出现了一种运动的幻象。1799年,罗贝尔松(Robertson)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魔术幻灯(Fantascope)。
18世纪末19世纪初,魔术幻灯在法国风行起来。音乐会、杂耍戏院、综艺场中,魔术幻灯表演成为大家爱看的娱乐节目。1839年,希尔德(Henry Langdon childe)的魔术幻灯已有淡入淡出的效果。1870年,亨利·R·埃尔(Henry R.Heyl)发明可以投影彩色照片的幻灯机(Phasmartrope)。1870年,巴黎的蒙玛特高地的黑猫咖啡馆由Tenot和Carand‘Ache组织的歌舞表演中投影的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
H. 1950年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您说的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译制片是1950年的《团的儿子》,原名《小英雄》,该电影根据苏联着名作家卡捷耶夫(1897~1986)的作品《团的儿子》改编摄制,讲述了苏联红军某骑兵营在一个深夜邂逅四处流浪的孤儿伐尼雅,伐尼雅聪明倔强,深受骑兵战士的喜爱。
苏联红军某骑兵营在一个深夜邂逅四处流浪的孤儿伐尼雅,伐尼雅聪明倔强,深受骑兵战士的喜爱。但是,当时战争非常激烈,红军准备将伐尼雅送往后方。伐尼雅想方设法逃回,几经曲折加入了打扮智歼德兵,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团的儿子”。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段。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团的儿子
I. 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并非《上甘岭》
1956年1月,距离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已有两年半时间,长影厂首次对外公布了筹备拍摄《上甘岭》的消息。剧本最初起名为《24天》,由导演林杉、沙蒙以及时任志愿军文化部文艺科长的曹欣和十六军文工团长崔家骏(笔名肖矛)共同创作,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顽强坚守上甘岭24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最后胜利。
该片原定于当年的10月1日上映,但由于拍摄工程浩大,直到1957年春节才与观众见面。从元月27日至2月28日的一个月里,《上甘岭》仅在北京一地就连续上映了876场,观众达679675人次,平均上座率超过了92%,打破了首都上映任何一部影片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可谓盛况空前。
准确地说,《上甘岭》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而抗美援朝是一个宏大的题材,早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之际,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片亦已诞生。
1950年10月26日,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入朝参战第一仗的第二天,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宣告成立并向全国发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实际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这个爱国教育,都能积极参加这个爱国行动。”
作为解放前受美帝国主义侵略最深重的城市,上海人民的反美爱国热潮无比高涨,昔日的“电影皇帝”金焰身为电影界为数不多的朝鲜族演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现身说法,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愿为祖国洒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
1951年,上海私营的长江影业公司率先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片《控诉》,该片是根据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上戏前身)师生创作的独幕话剧《美帝暴行图》改编,由电影演员蒋锐、高博、钱千里、王人美、韩涛等与剧专学生共同演出。
影片由“战争贩子”、“伪君子”、“原子笔大王”、“景明大楼”和“如此纪律”等5个段落组成,由杨村彬担任总导演,朱端钧、胡导、何兆璋、许秉铎和谢晋等5位导演各负责一个段落,当时谢晋年仅27岁,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控诉》一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时民众中普遍存在恐美、亲美和对自身力量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来担心“中国打不过美国,因为美国有原子弹”,二来担心“前方战争会影响后方物价”,甚至有人还有“解放后的生活不如解放前好”的错误观念。《控诉》全面揭露了美蒋反动派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种种暴行以及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1952年,长江影业与其他7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次年又与已有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影。正是在这个合并过程中,上影派出了一支由范正刚带队、冯喆、孙道临、金乃华、潘文展、穆宏、史原、凌之浩、铁牛、仲星火、孙永平、王琪和叶小珠13人组成的演员队伍赴朝慰问演出并体验生活。他们冒着炮火为前线的志愿军战士进行演出,迎着烽烟进行采访,搜集素材。
在一次转移阵地的途中,之前曾在上影第一部影片《农家乐》中扮演陈七斤、在《胜利重逢》中扮演耿老爹的范正刚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2岁。
1953年5月,就在志愿军发动夏季攻势之际,上影接到了拍摄反特片《斩断魔爪》的任务。该片原名《罪恶的黑手》,剧本出自时任公安部宣传室副主任赵明之手。抗美援朝之初,赵明曾陪同苏联专家前往东北,了解到美蒋特务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我国境内、阴谋策划破坏和颠覆活动的敌情,联系到1952年6月23日美国侵朝空军曾大规模轰炸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他决定以电影的形式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警惕,自觉地与国内外敌人作斗争,保卫新生的共和国。
这个剧本得到了公安部长罗瑞卿的肯定,电影局原本希望由东影(长影的前身)拍摄此片,由干学伟执导,但干学伟和曾拍摄过新中国第一部反特片《无形的战线》的伊明均认为该剧本问题多多,远不够拍摄水平。
经过修改,剧本最终辗转到上影,接手此片的是解放前拍出过《万家灯火》和《希望在人间》等现实主义力作的着名导演沈浮。由于开拍时,朝鲜停战协定已在板门店签字,影片仅保留了总工程师周昌民为防范美军飞机轰炸研制先进的防空武器这个引子,更多注重表现的是新 社会 的面貌、新时代的精神,将更多的笔墨用在了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上。
尽管如此,该片依然被视为一部侧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影片汇集了陶金、张伐、韩非、高正、高博、陈述、凌之浩、李纬等一批影星,并在青岛和哈尔滨两地拍摄外景。反特片是抗美援朝电影的一个主要分支,其代表作当属1960年长影拍摄的《铁道卫士》,而《斩断魔爪》则比《铁道卫士》早了6年,当然,也比《上甘岭》提前问世。
J. 我国第一台电视机是哪的什么时期我国第一部电视剧,电影,动画片分别是什么,都于哪年上映的
黑白电视是1958年3月7日生产于天津,命名为北京牌
彩色电视是1970年12月26日产于天津
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一口菜饼子》
第一部电影是1950年《定军山》
第一部动画片是1941年《大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