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三大战役电影真实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三大战役电影真实

发布时间: 2022-10-31 00:15:22

A. 请大家推荐一些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题材的经典电影,谢谢

电影《大决战》三部曲,影片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 部 ,依然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宏的战争史诗,由此,能再启以三大战役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B. 观电影《三大战役》有感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范文如下:




在星期六的晚上,我在家中看了一部电影:《三大战役》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9.18”事变后,我国清朝腐败无能,被日本帝国侵略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在战争中,中华人民死伤无数,他们尽自己所能哪怕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卫祖国,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誓死将敌人赶出全中国。

在几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终于将敌人赶出了中国。革命烈士们为成立新中国,为中华人民未来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几场战役中,有杰出的将士们冲锋陷阵,拼死突围敌人的包围圈。

战士们冒着生命拼死包围敌人,敌人被围成一团,之后便被四周夹击起来。敌人被打的哭爹喊娘,狼狈不堪,最终举手投降。您还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吗。

在日本军队围剿狼牙山的时候,有五位英雄誓死阻击敌人,那几位英雄占据了有利地形,随着敌人的不断进攻,他们又没有什么增援力量,就靠着他们已有的武器储备和险峻的地形消灭了许多日本士兵。

但敌人仍在源源不断的进攻,英雄们在没有子弹的时候,奋力拼搏。之后他们有用山上的石块砸向敌人,但由于众寡悬殊,他们只有等待敌人到近处的时候,采用肉搏的方式杀死敌人,在敌人冒出头的时候,他们用尖锐的石头往敌人头上砸、扔。

在一段时间的拼搏后,狼牙山五壮士全都牺牲了。他们是革命的一面镜子,鼓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而献出自己的力量。

看了《三大战役》这部电影后,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得到了极大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的战士们在抗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们的战士们总能化险为夷。

我们要学习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品质,我们学习时遇到了困难,必须学会在逆境中不能悲观消沉,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C.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还有什么

有网友曾说过,看电影《红日》怎么这么像《南征北战》呢。

没错,这两部电影取材的历史时间段和事件大体相同,因此在很多剧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红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偏于写实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战斗过程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且改编幅度并不算大。

《红日》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棒,那就是关于“解放战士”的,莱芜战役时解放军俘虏了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军。但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这个老兵油子对七十四师心怀畏惧,遭到了战士的反驳。

到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时,这位解放战士在战友感召和鼓励下冲上了主峰,立了战功。

这个关于解放战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视剧里少见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见,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再现。

最后说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红日》里机枪手在冲锋时,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扛弹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么多军事影视剧,这真是又普通又罕见的场面。

综上,《红日》这部电影,虽然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对细节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相当高,属于老电影里的精品之作。

D. 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三个系列电影的历史时间顺序是什么

解放战争的历史时间顺序是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

大转折讲的是1947年7月为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故事;

大决战讲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国共的三大决战;

大进军讲的是在三大战役之后,1949年4月第二次国共和谈破裂,二野三野百万大军渡过长江。

(4)三大战役电影真实扩展阅读:

大转折共两部分别是《大转折之鏖战鲁西南》、《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194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了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艰难的作战环境中,实现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的故事。

《大决战》三部,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开始了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同时也是震惊世界三大战役。

《大进军》是一部解放战争历史巨片,全景再现解放战争,它包括:

1、大进军《解放大西北》(上、下集)2碟;

2、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上、下集)2碟;

3、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上、下集)2碟;

4、大进军《大战宁沪杭》1碟 。

在三大战役结束后,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谈判破裂以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E. 电影淮海战役怎样呀

电影版《淮海战役》太让人失望。战役从提出、运筹到指挥,包括最终形成南线大决战而发出"齐辰电",也包括对整个战役走向情况的把控,都是粟裕将军通过一封封电报通过中央军委部署完成的,但在电影版《淮海战役》中,做为主角的粟裕将军就像个传令兵一样,忙的不亦乐乎。最不应该有的镜头是"洗冷水澡",作为个人习惯,怎么能放到生死悠关的铁血战场上?还按排刘陈两个司令员去请示汇报工作,这也太假的可笑了。

淮海战役,在宏观战略决策的大政方针上是由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导,在战役的主要方向、主要作战方向的前线具体决策上是粟裕指挥和由第三野战军实施。战役的一个配合方向,是第二野战军在第三野战军的协助下消灭了黄维兵团。

而电影《淮海战役》却主次颠倒,粟裕的决策和指挥只是被浮光掠影地、简略地表现,而作为不是主要方向的、战役次要的、配合的方向,却是成为了电影的主要部分。

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者粟裕没有被公正地表现出来,电影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后来的 历史 结果来决定以前的 历史 状况,甚为荒唐,对 历史 极不负责任,误导了我们的后代的认知。《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拍得最令人诟病的。人民心中的形象没有在电影中得到表现。

重点不突出,关键场景缺失。如:没有主席亲自交代“我把指挥交给你”,以及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场景。

看了网友的评论,原本想去看电影(淮海战役),演的这么槽,又改变 历史 情节,决不看了。三大战役本是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军委亲自布暑,不实出毛主席,不突出主要战役指挥者,就失去意义了。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宏大、影响最深远的伟大战役,是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浓笔重彩。

可惜,电影《淮海战役》,硬是被不懂、不了解或曲解 历史 的编剧、导演搞成了“不知所云”,最高决策者 伟人被淡化,战役的真正军事指挥者 粟裕被边缘化,厚重的 历史 ,被他们搞的不伦不类。

尊重 历史 ,反映 历史 真相的影视作品,才有生命力,否则,在拼命“广而告之”,也只是昙花一现。

电影《淮海战役》,场面宏大,空前绝后,值得称赞。

说主题:要说九十年代拍摄的淮海战役怎么样?一句话:对粟裕有失公平,距离真实有差距。

毛主席有言: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定论。[赞][赞][赞]

所以,电影《淮海战役》最应该把粟裕大将的指挥艺术、战略眼光,要有更多的展示,而电影,却有遗憾欠缺,许多镜头都“喧宾夺主”了……。原因嘛,也许是当时的政治需要吧?

电影《淮海战役》可以说演员演技可圈可点,场面宏伟,大致符合 历史 史实,但重点人物刻画主次不分,使学过 历史 和懂军史的人大跌眼镜。

听说电影淮海战役拍了两次,所公演的电影是由当时的 历史 局限所致,主次颠倒。现在可以将两次拍摄素材根据 历史 事实重新剪辑即可。

淮海战役这部电影没看过,本来想看看,看到网上的评论;已经倒了胃口,决定不看了。淮海战役本是刘、粟是主要指挥。这在毛主席、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就可以看出。 历史 就是 历史 ,来不得半点虚假。特别是 历史 体裁的影、视剧,更应该实事求是反应当时的 历史 真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希望中央严把 历史 影、视剧的关,杜绝改变 历史 真实性的 历史 影、视剧再次出现!

说心里话有点失望

看了许多评论 很欣慰,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F. 大决战是什么战役

《大决战》是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

《大决战》是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三部六集。

电影没有将众多历史伟人肖像化,而是把他们塑造的丰富立体,让观众看到了伟人真实生活的一面。

三大战役的意义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我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

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决战 (李俊等执导系列历史战争电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中的三场重要战略决战)

G.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电视剧有哪些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电影就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H. 关于三大战役的电视剧有哪些那么多

1、《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领导、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为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

2、《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蔡继渭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林、赵恒多等主演。

讲述了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山东碾庄地区。

同时,中原野战军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3、《大决战3:平津战役》是由李俊、韦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恒多主演,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该电影主要讲述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傅作义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01月01日在中国上映。

(8)三大战役电影真实扩展阅读: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石家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I.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是《大决战》

相关介绍: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9)三大战役电影真实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辽沈战役: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

2.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义说服了蒋介石,将自己所指挥的60万军队留在了华北,并取得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党政军及经济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