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院放映3D电影,究竟用的是什么原理
3D电影,这里的D指dimension,就是维度的意思,2D则表示二维,如果用一个坐标轴表示一个维度的话,那么两个相互交叉的坐标轴就会组成一个二维平面。同样的,在二维平面上再增加一个坐标轴的话,那么就会形成三维立体空间。3D电影就是让我们所看见的物体延伸出屏幕一样,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立体的效果。那么,明明只是一个平面的幕布,它是如何在我们的眼前展示出三维效果,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呢?
上图中上面那棵树离我们更近,但是树比较小,而下面这棵树更大,距离更远。于是问题来了,上下两种情况中,树在我们眼睛中成的像却是一样大,因此,上下两种情况,我们眼睛中所感受到图像的视锥细胞所占的面积是一样大的,两者并没有区别,于是,我们会认为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是一模一样的,空间位置也是一样,这种错觉会使我们无法分辨物体的实际距离与大小,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看见的物体小是因为它真的小还是因为距离远导致的。
② 3D电影的成像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平面中呈现立体效果
立体图像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通过3D转换器将输入的立体3D信号转换成两个被动3D输出信号,然后以单独的左、右眼信号输出到两台投影机,通过偏振3D目镜观看,从而得到立体图像,由于信号是通过3D转换器主动转换,因此这种技术也被称为主动立体成像技术(区别于后面我们将提到的被动立体成像技术)。换句话说,如果在没有立体眼镜的情况下,我们肉眼看到的图像是左右眼分别显示的,也就是常见的重影现象。因此去看立体电影,3D眼镜少不了。
由于在观看立体影像的时候人的左右眼信号是分离的,为了避免发生左右眼信号不同步(容易造成影像错位),需要借助信号同步发射器将左右眼的信号同步,这样才能保证人眼看到的图像是左右可重合的,也就是立体的。
那么为什么需要专业的投影幕才可以表现清晰的立体图像呢?因为在电影院看到的影像是通过投影机投射到屏幕上产生的大量反射光线构成的。不过其中有些反射光线是有效的,即让我们看到影像的,而有些光线则是有害的(其相当于在强太阳光下的绿叶时产生的白反射光线,会干扰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清叶片,并产生眩晕效果),而偏振特性金属屏幕就是通过加入特殊的材料来消除有害的反射光线,从而保证画面反射到人眼的有效光线不会被干扰。也就是说具有偏振特性的投影幕可以过滤有害反射光。
③ 栩栩如生的3D电影为什么看起来可以那么逼真
3D电影主要运用了人眼成像原理。人用左右眼看同一对象时,由于两眼所见角度不同,所以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有细微差别的像经大脑综合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如果能使观众左眼看到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右视角拍摄的画面,再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人就会感到立体感。因此,3D电影需要特殊的拍摄技术、放映技术和观看设备。
3D电影具有逼真刺激的立体感,但往往伴随着放映时光线的高频率闪烁,因此需要观影者眼睛高强度连续紧张调节,所以青光眼患者、严重干眼症患者以及双眼立体视觉功能差的患者不宜观看3D电影,否则不仅不利于眼睛恢复,还容易出现眩晕、头痛等身体不适状况。除此之外,3D电影技术还可应用于艺术人像写真、建筑雕塑立体展示等,这些功能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它的作用。
④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是利用什么原理播放的
电影业在最近几年内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速的了。而随着前些日子电影院的复工,也使得人们对电影的关注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主要分为两种:2D电影和3D电影。2D电影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普通的荧幕电影,而3D电影则不同,3D电影就是使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有延伸出屏幕的效果,进而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立体影像。相对于2D电影来说,3D电影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真实感。那么很多人就好奇,荧幕是一个平面,怎么会将画面延伸出屏幕呢?其实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两只眼睛的成像不同的原理。通过特质的镜片,使得我们接收到的画面仿佛是在现实中一样,会有更加逼真的观影体验。
以上就是关于3D电影制作原理的介绍,欢迎各位补充。
⑤ 什么叫3D电影啊
3D电影就是“三维电影”(英语:3-D film),是使用一种立体镜视觉显示系统,再制画面将左右眼平面投影影像立体显现成像,令观众对影像产生非现实的立体深度。
技术上,通常采用两台摄影机摆设,同步拍摄影像,取得主体左右侧体的立体感。观看时,观众的视觉皮层会自动对图像结合为单一三维影像画面。现代电脑技术已能够不采用传统双机拍摄,使用CGI电脑特效制作三维电影。欣赏时需要配戴合适的立体眼镜。
镜片其实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其原理是平时我们只有用两只眼镜看物体才能产生立体感,如果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摄下电影场景的像,制成正片。
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用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先偏振光重叠地放映到银幕上,人眼通过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相应独立的一个图像。 就会像直接观看时那样产生立体的感觉。
(5)3D电影屏幕反射的是扩展阅读:
1、历史
1936年利用双镜头摄影机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立体效果的影片,但此技术具有不少限制。之后从RealD 3D等技术发展及《阿凡达》等三维电影流行后,立体影片才近一步被广泛推广。有一名澳大利亚导演宣称,1936年纳粹德国时期已经成功拍摄两部三维电影
2、技术
电脑生成图像为使用计算机产生的影像,更精确的如应用在影片中的3D特效,还有在电视节目、广告及印刷媒体中也很常见。在电脑游戏中常使用的即时运算图形都属于CGI的范围,也有些是用来做过场或是介绍用页面。
在影院看的是立体版本的IMAX和 RealD技术。为营造出立体景深,IMAX 3D采用了双摄影机及双投映机拍摄及放映。RealD则采用双投影机及圆偏振光放映,目前IMAX 3D放映时采用偏光式放映,观看时以配戴偏光眼镜来分析立体影像。
⑥ 3d电影原理是什么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
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互补色、开关、柱镜、狭缝光栅等都是在保证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这一基本原理上的几种屏幕观看立体的不同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屏幕上看立体的方式会更多。
(6)3D电影屏幕反射的是扩展阅读
现在3D电影的成像技术有很多,比如不闪式3D技术、时分法技术、光栅式技术等等,它们都各有优缺点,不过它们最终的实现依靠的原理还是一样的。
不闪式3D技术利用的是偏光式3D成像;而时分法技术是通过提高屏幕刷新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左右眼连续交错显示的两组画面,然后通过特殊的3D眼镜使得这两组画面分别进入左右双眼,最终在大脑中合成3D立体图像。
而光栅式技术是通过光栅屏障来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让左右两眼接收到不同的影像,从而产生视觉差,最终形成立体显示效果。
⑦ 看电影时电影幕发生什么反射
属于漫反射。
因为荧幕是粗糙的,所以在影院各个地方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影片
电影或动画中的连续活动画面实际上是由连续放映的静止画面所组成,这当然是一个常识。不过,在电影或动画放映过程中的心理光学知识,很多人就未必知道了。
当一幅画面在人的视野中消失后,这幅画面在人的视觉器官中的投影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会保持约0.15秒左右。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视觉暂留”。如果画面以短于0.15秒(≥7r/秒)的速率连续出现的话,独立的静止画面就会变成连续的活动画面。这一速度频率被称之为“融合频率”。现代电影的投射速度通常为24帧/秒。
当这些画面投射到具有反射全部波长光波的银幕上后,图象就通过银幕的漫反射(漫反射是反射的一种)进入观众的眼睛。
⑧ 3d电影是什么意思
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简称,中文是指三维、三个维度、三个坐标,即有长、宽、高。D是英文Dimension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也就是立体电影,在国际人们通常叫3D电影。
3D电影存在立体空间,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多个面,相比2D平面具有更强的立体感,更逼正的效果,就犹如我们身在场景中一样。
3D技术的应用普及,有面向影视动画、动漫、游戏等视觉表现类的文化艺术类产品的开发和制作,有面向汽车、飞机、家电、家具等实物物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也有面向人与环境交互的虚拟现实的仿真和摸拟等。
(8)3D电影屏幕反射的是扩展阅读:
3D电影原理——
普通的电影,是一台放映机,把画面打在大屏幕上,光,通过在屏幕上的反射,进入观众的眼睛,但3D电影,相当于一左一右,两台放映机,分别将两组画面,以几厘米的偏差,一左一右打在大屏幕上;而一旦你带上了3D眼镜,由于放映的光,与眼镜镜片的特殊性,你左眼看到的,就是左放映机的画面;右眼看到的,就是右放映机的画面。
而实际上,这左右两个画面,并不相同。而是分别来自于,拍摄电影现场的,左右两个镜头所拍摄到的画面。所以,坐在电影院里的你,就相当于去了电影拍摄现场,用你的双眼看到画面。
⑨ 既然偏振光漫反射后是自然光,那3d电影的幕布反射的光不应该是自然光吗,那怎么把左右眼区分开啊
偏正光经过漫反射依然是偏正光,只有各个偏正角不同的偏正光合成才会形成自然光
⑩ 电影院3D电影原理是什么
3D电影就是立体电影,原理就是:
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的拍摄装置,拍摄下景物的双视点图像。再通过两台放映机,把两个视点的图像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重叠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体影像,就要采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
从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
观众使用对应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镜观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看到立体景像,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10)3D电影屏幕反射的是扩展阅读:
1、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成像不同”的现象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2、而最早出现立体电影的是在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3、立体电影照片可应用到艺术人像写真、个性婚纱摄影、时尚儿童摄影、宠物宝贝摄影、商业产品摄影、室内装潢摄影、建筑雕塑立体展示、旅游风景摄影等等。